1.形容峨眉山的诗句娥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云拥半岭雪,花吐一溪烟。 且任客心洗流水,不劳挥手听清音。 峨眉山樵歌(古风) 峨眉天下秀,气象起万千;一山含四季,十里不同天; 新春萌万物,入夏百花鲜;金秋红叶艳,隆冬冰裹岩; 双桥清音美,雷洞涌云烟;灵岩叠翡翠,罗峰彩虹翻; 象池新月夜,洪椿晓雨潸;大坪赏霁雪,九老遇神仙; 龙门观飞瀑,虎溪听响泉;崖陡悬栈道,云断有桥连; 虹飞接引殿,花铺迎宾滩;卧云浮舟捷,幽林藏冷杉; 琴蛙弹奏急,灵猴嬉戏欢;彩蝶翩翩舞,云雀啾啾喧; 佛顶最高处,云涛卷巨澜;圣灯飘渺夜,万佛朝普贤; 崖上佛光现,凡人能成仙;晨昏钟声响,平安保万年; 金顶观日出,金光照佛坛;四面八方佛,世代佑全川。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 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 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 漫 成 杜 甫 江皋已仲春, 花下复清晨。 仰面贪看鸟, 回头错应人。 读书难字过, 对酒满壶频。 近识峨眉老, 知予懒是真。 寄司马山人十二韵 杜 甫 关内昔分袂, 天边今转蓬。 驱驰不可说, 笑谈偶然同。 道术曾留意, 先生早击蒙。 家家迎蓟子, 处处识壶公。 长啸峨眉北, 潜行玉垒东。 有时骑猛虎, 虚室使仙童。 发少何牢白, 颜衰肯更红。 望云悲轗轲, 毕景羡冲融。 丧乱形仍役, 凄凉信不通。 悬旌要路口, 倚剑短亭中。 永作殊方客, 残生一老翁。 相衰骨可换, 亦遣驭清风。 峨眉饵黄精 韦应物 灵药出西山, 服食采其根。 九蒸换凡骨, 经著上世言。 候火起中夜, 馨香满南轩。 斋居感众灵, 药术启妙门。 自怀物外心, 岂与俗士论。 终期脱印绶, 永与天壤存。 2.形容“峨眉山”的诗句有哪些1. 《峨眉山月歌》唐代诗人: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 《赠别郑炼赴襄阳 》唐代诗人: 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 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 3. 《登峨眉山》唐代诗人: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4. 《漫 成 》唐代诗人:杜 甫 江皋已仲春,花下复清晨。 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 读书难字过,对酒满壶频。 近识峨眉老,知予懒是真。 5. 《峨眉饵黄精》唐代诗人:韦应物 灵药出西山,服食采其根。 九蒸换凡骨,经著上世言。 候火起中夜,馨香满南轩。 斋居感众灵,药术启妙门。 自怀物外心,岂与俗士论。 终期脱印绶,永与天壤存。 《峨眉山月歌》唐代诗人:李白 《赠别郑炼赴襄阳 》唐代诗人: 杜甫 《登峨眉山》唐代诗人:李白 《漫 成 》唐代诗人:杜 甫 3.于峨眉山佛教有关的诗句 急需秋 日 李世民 菊散金风起①, 荷疏玉露圆。 将秋数行雁, 离夏几林蝉。 云凝愁半岭, 霞翠缬高天②。 还似成都望, 直见峨眉前。 [注释] (一)金凤:即秋风。古代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变化,秋属金,故称秋风为金风。 (二)缬高天:缬,读“协”。以丝缚缯,染之为缬。引申为薄细之物折迭成缬。此指彩霞如丝网折迭,萦绕在天空。 度 秋 李世民 夏律昨留灰①, 秋箭今移晷②。 峨眉岫初出③, 洞庭波渐起。 桂白发幽岩, 菊黄开灞涘④。 运流方可叹⑤, 含毫属微理⑥。 [注释] (一)律:律吕略称。古代正声的竹器,共十二管。其六为阳律;其六为阴吕。继用律管实灰测时令,别四季,故又称历日律历。灰:煅葭为灰实律管置于室,视其孔侧灰之厚薄而判别季令。 (二)晷:读“规”,古代用以侧日影定时辰,名“日晷”。 展开 4.描写峨眉山的诗句且任客心洗流水,不劳挥手听清音。 山行本无雨,空翠湿人衣。 蜀中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云拥半岭雪,花吐一溪烟。 1、登峨眉山 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2、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3、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李白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5.中国文学,求描写峨嵋山的诗句峨嵋岫初出,洞庭波渐起。——李世民《度秋》 峨嵋山下少行人,旌旗无光日色薄。——白居易《长恨歌》 金光明本行,同侍出峨嵋。——贾岛《送谭远上人》 四年龙驭守峨嵋,铁马西来步步迟。——韦庄《喻东军》 一游峨嵋上,千载保灵术。——吴筠《高士咏》 欲怆峨嵋别,中宵寝不能。——崔涂《入蜀赴举秋夜与先生话别》 锦水繁花添丽藻,峨嵋明月引飞觞。——钱起《送裴迪侍御使蜀》 长啸峨嵋北,潜行玉垒东。——杜甫《寄司马山人十二韵》 乘槎上玉津,骑鹿游峨嵋。——陈陶《避世翁》 锦水流春阔,峨嵋叠雪深。——齐己《寄贯休》 古称天柱连九天,峨嵋道士栖其巅。——施肩吾《天柱山赠峨嵋田道士》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嵋山月歌》 6.有哪些关于峨嵋金顶的名言或诗句1. 《峨眉山月歌》 李 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 《朝中措》 李刘 我生辰在斗牛中。井路有何功。 运转峨眉山月,按行雪界天风。 归欤老矣,愁添鬓白,酒借颜红。 丘壑堪容我辈,轩裳分付诸公。 3. 《念奴娇》 魏了翁 修人物,元如许、谁把屏星留却。 弄破峨眉山月影,似作平分消息。 卷雾名谭,翳云长袖,未称三池客。 且然袖手,人间烦暑方剧。 分手未见前期,风前耿耿,目断斜阳角。 亦欲乘风归去也,问讯故山猿鹤。 鼓催鸡,挥弦送雁,转首成乖各。 愿加稃饭,书来频寄新作。 4. 《怀齐己》 昙域 鬓髯秋景两苍苍,静对茅斋一炷香。 病后身心俱澹泊,老来朋友半凋伤。 峨眉山色侵云直,巫峡滩声入夜长。 犹喜深交有支遁,时时音信到松房。 5. 《雪》 苏轼 君不见峨眉山西雪千里,北望成都如井底。 春风百日吹不消,五月行人如冻蚁。 纷纷市人争夺中,谁信言公似赞公。 人间热恼无处洗,故向西斋作雪峰。 我梦扁舟适吴越,长廊静院灯如月。 开门不见人与牛,惟见空庭满山雪。 7.赞美峨眉山的诗句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007-5-17 17:43:38 心情: 天气: 温度: ℃ ——李白《峨眉山月歌》赏析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是李白二十六岁(726)初离蜀地时的作品,诗中描写了峨眉山月影入江流的迷人景色,表现了诗人离乡时对故乡山水的深深依恋。全诗意境明朗清新,语言自然流畅。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在一个云淡风清的秋夜,诗人从平羌江乘舟而下,峨眉山上的半轮秋月悬挂在幽美静谧的夜空,皎洁的月影倒映在静静流淌的江水中,伴随着诗人远去的行舟,和江水一起流向远方。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又一个天高云淡的夜晚,一叶轻舟从清溪出发,在月光的照耀下向三峡驶去,用不了多久,就要到达渝州了,从峨眉山一直跟随诗人行走的明月,被岸边的高山遮住看不见了。 注释: ①峨眉山:位于四川成都西南峨眉山市境内,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 ②半轮秋:半圆的秋月。 ③平羌:平羌江,又名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经芦山、雅安、洪雅、夹江,到乐山与大渡河汇流入岷江。 ④ 清溪:唐时泯江的一处渡口。君:指峨眉山月。 ⑤渝州:今重庆市为唐代渝州治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