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雪载途和次第是什么意思一路上都是风雪交加次第 cìdì [order;sequence]∶次序 宋江…次第渡过黄河北岸.——《水浒传》 [a show of extravagance]∶排场,有气派 甚是次第.——《醒世恒言》 [condition]∶情形;景况 ,形容旅途艰难 诗中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诗中秋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5.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诗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2.“次”字在古文中的意思有哪些基本字义1. 第二:~日。 ~子。~等。 ~要。2. 质量、品质较差的:~品。 ~货。3. 等第,顺序:~第。 ~序。名~。 4. 化学上指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两个氧原子的:~氯酸。5. 中间:胸~。 6. 量词,回:~数(shù)。初~。 三番五~。7. 旅行所居止之处所:旅~。 舟~。~所。 8. 姓。详细字义 〈动〉1. (形声。 从欠,二声。本义:临时驻扎和住宿)2. 同本义 [stop] 次,舍也。 ——《礼记·檀弓上》注 楚师伐 郑, 次于 鱼陵。——《左传·襄公十八年》泰伯素服郊次。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王次于 河朔。——《书·泰誓中》3. 指行军在一处停留三宿以上 [stay for more than three days]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资治通鉴》4. 又如:次止(驻止;止宿) 〈形〉1. 第二,居其次 [the next in order;the second]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孙子·谋攻》2. 又如:次从(然后;接着);次后(以后;续后);次早(第二天早上)3. 副,贰 [second;vice]。 如:次车(副车);次介(副使);次相(副丞相)4. 属于质量差的 [subquality]。如:次品 〈名〉1. 顺序,等第 [sequence;order]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史记·陈涉世家》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资治通鉴》2. 又如:二次曲线;次序(依次排列的顺序);次第(顺序,次序)3. 按物体的地位或事件的先后作出的排列 [order]。 如:圆锥是二次曲线4. [量词]∶表示行动的回数 [times] 历险数次,遂达峰顶。——《徐霞客游记》5. 又如:我回去过三次;一次就借了五十块钱6. 旅行时停留的处所 [stopover]。 如:旅次 常用词组1. 次大陆 cìdàlù(1) [subcontinent](2) 一个大陆的广阔而又多少近于独立的分区 印度次大陆向北延伸到喜马拉雅山脉,包括连巴基斯坦在内的印度半岛的全部(3) 幅员广大但小于通常称为洲的一块大陆(如格陵兰)2. 次等 cìděng(1) [second-class]∶第二等的,低于或次于最好的(2) [second-rate]∶属于低等的质量或价值的 次等水果 次等木材3. 次第 cìdì(1) [order;sequence]∶次序 宋江…次第渡过 黄河北岸。——《水浒传》(2) [a show of extravagance]∶排场,有气派 甚是次第。 ——《醒世恒言》(3) [condition]∶情形;景况 有一座名园?唤做会节园,甚次第?——《清平山堂话本》4. 次第 cìdì [one after another] 依一定顺序,一个挨一个地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之一)》次第花开5. 次官 cìguān [undersecretary] 旧时中央政府所属各部的副部长的职务;次于部长的职位6. 次货 cìhuò(1) [inferior goods]∶质量比标准较低的货物(2) [irregulars;substandard goods]∶有疵病的商品或者降到制造商通常标准或规格之下的商品,一般出售时没有商标并且价格要便宜些7. 次级 cìjí(1) [secondarily]∶发生或发展的次序不是最初的,由分化或成长的后期产生的(2) [secondary]∶感应线圈或变压器中的感应电流的,或其电路的8. 次贫 cìpín [inferior to extreme poverty] 比赤贫贫穷的程度较低的9. 次品 cìpǐn(1) [substandard products]∶质量比标准产品稍差的产品(2) [defective goods]∶制造得不完美的东西;有瑕疵的物品10. 次日 cìrì [morrow] 第二天;任何特指的或不讲自明的一天后的那一天——亦称“翌日”11. 次数 cìshù(1) [number of times]∶同一个动作或事件重复出现的回数(2) [order number]∶指扭转冲击回数或振动回数,例如对于发动机曲轴的扭转振荡,指轴每旋转一周的冲击回数或振动回数12. 次序 cìxù(1) [order]∶排列的先后 以奇怪的次序发布(2) [arrangement;sequence]∶安排事物的式样、方式或方法 对文章次序的乱七八糟感到吃惊(3) [result]∶结果;眉目 应酬少有次序。 ——《醒世姻缘传》13. 次要 cìyào(1) [secondary]∶重要性较差,不起主要决定作用的(2) [minor]∶两者中非重要的一种的 一枚次要的棋子(3) [inferior]∶价值较小的,重要性较小的;有更少的价值或更少长处的 在世界大国中降到次要地位14. 次韵 cìyùn [write and reply in poems according to original poem's rhyming words] 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15. 次长 cìzhǎng [vice-minister] 旧称中央政府各部的副部长16. 次之 cìzhī [take second place] 列或占第二位 该省矿藏,以锡最多,铜次之。 3.古诗词中摊破是何意唐 宋 填词用语。 指因乐曲节拍的变动引起句法、协韵的变化,突破原来词调谱式,故称摊破。如《浣溪沙》上下阕的末句,原为七言一句,句末协韵。 乐曲摊开后,突破七字为十字,成为七言、三言两句,改于三言句末协韵,别成一体,故称《摊破浣溪沙》,以示区别。他如《摊破采桑子》、《摊破江城子》等,均属此类。 又称摊声。后来的曲谱中,也有“摊破”,与词的情况有所不同。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以二曲、三曲合为一曲……又有以‘摊破’二字概之者,如本曲《簇御林》、本曲《锦地花》,而串入别曲,则曰《摊破簇御林》、《摊破锦地花》之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