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文积累和运用 练习题1 练习题 一、古诗文积累与运用 1、采菊东篱下, 。 2、,浅草才能没马蹄。 3、望西都, ,伤心秦汉经行处, 。 4、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 . 5、范仲淹在《渔家傲》中化用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一句是: 6、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用舍生取义来表达他的人生追求,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的 , 。也表现这种追求。 7、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呢?孔子曾说过: , 。 8、我们读过的古诗词中,有很多写到了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等,请写出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连续的两句及作者或题目。 诗句: , 。 作者或题目: 。 二、文言文阅读 (甲)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回答问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之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本文出自《 》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形貌昳丽臣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能谤讥于市朝 时时而间进 3 你如何评价齐威王这个人? 4 此文的内容于今天的现实来说,还有它的现实意义吗?如果有,应表现在哪些方面? 5 结合本文内容,自创一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谈谈阅读本文的感受. (乙)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 自蜩腹蛇付, 以至于剑拨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 少纵则逝矣. 。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1文中出现了几个成语。请写出其中两个,并分别用它们造句 2文中作者明确出了当时画竹的毛病, 这些毛病是什么? 3短文虽然是写作画的道理,但同样适合于写作或生活之中。 你认为在我们的写作或生活中应该怎样运用这一道理呢? 三现代文阅读 向诺言致敬 那只是一个私人之间的诺言,他却把它当成和自己的性命一样的重要。他像是一个生死厮守的志士,也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隐士,隐遁在北大荒那片白桦林中。 有一件事情,我很难忘记。我曾经在北大荒插过队,知道在那里出现过上海知青英雄金训华。 那是1968年8月15日在北大荒发生的事情,为了抢救落入洪水中的国家财产——150根电线杆,金训华带领同样是上海知青的陈健跳入洪水中,奋不顾身去抢救。当营救他们的船开来,陈健抓住船身,却因筋疲力尽手被洪水打松,离开了船身。 就在这生命的关键时刻,是金训华在后面使劲推了他一把,把他救上了船,而自己却被洪水卷走,永远失去了最宝贵的生命。那一年,金训华和陈健都才19岁。 2 练习题 想起了这段陈年往事,不仅是对金训华感到惋惜,更让我心头沉甸甸的,是陈健在金训华牺牲那一年的一个诺言。他说金训华是为救我牺牲的,我发誓要永远留在北大荒,为金训华守一辈子墓地。 他说了,也做了好多年,尽了心意,已经很不容易了,而且,并没有人在监督他一定要真的守一辈子墓的,相反,许多人都好心地劝他回上海。他摇头说不,他对金训华允诺了一个诺言,他得做到。 如今,35年光阴过去了,19岁的陈健已经54岁,他一直坚守着自己的诺言,一直在北大荒、在那片白桦林中为金训华守墓,他说到了,也做到了。35年呀,人的一辈子能够有几个35年?一个人把一个诺言守住了35年,就是石头也能够感动得开花了。 在35年中间,更何况他要面临妻子离婚、父亲病逝、自己的疾病种种意想不到的苦难,以及所有知青大返城之后他自己所要面临的孤独。但是,陈健将一个说出口的诺言变成一颗钉天的星,永远闪烁在自己的心头和北大荒的空中。 其实,那只是他和金训华一个私人之间的诺言,只是他一个自我良心的约束,他却把它当成和自己的性命一样的重要。他像是一个生死厮守的志士,也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隐士,隐遁在北大荒那片白桦林中。 是的,想起陈健,我不能不为他感动,感动之余,更是长长地怅然。我常常在想,如果我是陈健,我能够做到吗?为了当初19岁时的一个诺言,坚守35年漫长而寂寞的时光? 年轻的时候,我们曾经发出过多少诺言呀,曾经坚守多少,又曾经随风。 2.小学毕业班语文:古诗运用练习题答案①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诗人沉醉了,把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4第一个是友情,第二个是思乡,第三个是爱国 ②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生在此山中。 柳树: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梅花: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③修辞手法:1.夸张 2.比喻 3.夸张 4拟人 5.互文,夸张 ④1,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2,夏: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3,秋: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4,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⑤1:二月春风似剪刀 2:一枝红杏出墙来 3:万紫千红总是春 4:春风不度玉门关 5:愿君多采撷 6:谁言寸草心 7:晴川历历汉阳树 8:孤帆远影碧空尽 ⑥略(自己在网上查啊,我懒得查啦)⑦1,秋 2,春 3,夏 4,冬 5,夏 6,冬 7,秋 8,春 ⑧1,孔融 2,李清照 3,李白 4,屈原 5,高适 3.古诗文积累和运用 练习题1 练习题 一、古诗文积累与运用 1、采菊东篱下, 。 2、,浅草才能没马蹄。 3、望西都, ,伤心秦汉经行处, 。 4、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 . 5、范仲淹在《渔家傲》中化用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一句是: 6、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用舍生取义来表达他的人生追求,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的 , 。也表现这种追求。 7、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呢?孔子曾说过: , 。 8、我们读过的古诗词中,有很多写到了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等,请写出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连续的两句及作者或题目。 诗句: , 。 作者或题目: 。 二、文言文阅读 (甲)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回答问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之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本文出自《 》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形貌昳丽臣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能谤讥于市朝 时时而间进 3 你如何评价齐威王这个人? 4 此文的内容于今天的现实来说,还有它的现实意义吗?如果有,应表现在哪些方面? 5 结合本文内容,自创一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谈谈阅读本文的感受. (乙)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 自蜩腹蛇付, 以至于剑拨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 少纵则逝矣. 。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1文中出现了几个成语。请写出其中两个,并分别用它们造句 2文中作者明确出了当时画竹的毛病, 这些毛病是什么? 3短文虽然是写作画的道理,但同样适合于写作或生活之中。 你认为在我们的写作或生活中应该怎样运用这一道理呢? 三现代文阅读 向诺言致敬 那只是一个私人之间的诺言,他却把它当成和自己的性命一样的重要。他像是一个生死厮守的志士,也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隐士,隐遁在北大荒那片白桦林中。 有一件事情,我很难忘记。我曾经在北大荒插过队,知道在那里出现过上海知青英雄金训华。 那是1968年8月15日在北大荒发生的事情,为了抢救落入洪水中的国家财产——150根电线杆,金训华带领同样是上海知青的陈健跳入洪水中,奋不顾身去抢救。当营救他们的船开来,陈健抓住船身,却因筋疲力尽手被洪水打松,离开了船身。 就在这生命的关键时刻,是金训华在后面使劲推了他一把,把他救上了船,而自己却被洪水卷走,永远失去了最宝贵的生命。那一年,金训华和陈健都才19岁。 2 练习题 想起了这段陈年往事,不仅是对金训华感到惋惜,更让我心头沉甸甸的,是陈健在金训华牺牲那一年的一个诺言。他说金训华是为救我牺牲的,我发誓要永远留在北大荒,为金训华守一辈子墓地。 他说了,也做了好多年,尽了心意,已经很不容易了,而且,并没有人在监督他一定要真的守一辈子墓的,相反,许多人都好心地劝他回上海。他摇头说不,他对金训华允诺了一个诺言,他得做到。 如今,35年光阴过去了,19岁的陈健已经54岁,他一直坚守着自己的诺言,一直在北大荒、在那片白桦林中为金训华守墓,他说到了,也做到了。35年呀,人的一辈子能够有几个35年?一个人把一个诺言守住了35年,就是石头也能够感动得开花了。 在35年中间,更何况他要面临妻子离婚、父亲病逝、自己的疾病种种意想不到的苦难,以及所有知青大返城之后他自己所要面临的孤独。但是,陈健将一个说出口的诺言变成一颗钉天的星,永远闪烁在自己的心头和北大荒的空中。 其实,那只是他和金训华一个私人之间的诺言,只是他一个自我良心的约束,他却把它当成和自己的性命一样的重要。他像是一个生死厮守的志士,也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隐士,隐遁在北大荒那片白桦林中。 是的,想起陈健,我不能不为他感动,感动之余,更是长长地怅然。我常常在想,如果我是陈健,我能够做到吗?为了当初19岁时的一个诺言,坚守35年漫长而寂寞的时光? 年轻的时候,我们曾经发出过多少诺言呀,曾经坚守多少,又曾经随风飘逝过多少呢?而今,诺言。 4.【小学六年级古诗词运用练习题】小学六年级古诗词运用练习题1、若是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应该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若是好朋友分离,依依惜别,我们可以说(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3、一般用( 形影不离 )成语来形容朋友之间关系亲密.4、每当月亮升起,你的心中会有一种美好的对幸福、团圆的一种向往,就会想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5、每当看到春光将桃、李、梨的花一夜间催开时,你自然的想起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数梨花开)6、汗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于” 当“比”讲,它与(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山行》中的(霜叶红于二月花)(诗句)中的“于”意思完全相同.8、来到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了朵朵美丽的水花.望着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9、人们常用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句来赞美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10、每逢佳节,我们会给远方的亲人写信或发邮件,可以引用(“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11、要写好作文,不光要看书,还要多参加实践活动,正如古人说的那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12、每当祖国需要你的时候,用(“粉身碎骨全不怕.”)来表达自己的决心.13、同学们,当你们的朋友在学习浪费时间,有所松懈时,我们可以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样的名句来劝告他.14、面对人生中的成功和失败,我们应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15、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先进人物层出不穷,我们可以用**《沁园春·雪》中的词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来赞美他们.16、《白雪歌送武判断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7、《天净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8、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可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来形容.19、苏轼名词《明月几时有》中富有哲理的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20、生活中既要善于学习他人好的方面,又要善于从不好的方面吸取教训,这正如孔子《论语》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传诵千古的名句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22、《赠汪伦》一诗中,李白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来表达他与汪伦之间的深厚情谊.23、《示儿》一诗中,写作者心事的诗句是(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24、读了《匆匆》,我想借用“(《长歌行》中的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名言警句来提醒自己莫让时间“匆匆而逝”.25、看到自己的朋友虚度时光,不好好学习,你会用这样一句名言告诫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6、教育人要积极向上,好上加好:(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5.古诗运用题三、下列诗句写的是哪个季节?诗题是什么?作者是谁?请填在括号里。 季节 诗题 作者 ①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秋季) 《枫桥夜泊》 (张继) ②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春季) 《咏柳》 (贺知章) ③天间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季) 《早春》 (韩愈) 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冬季) 《江雪》 (柳宗元) ⑤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季)《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冬季) 《梅花》 (王安石) ⑦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春季) 《清明》 (杜牧) 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季) 《山行》 (杜牧)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我们来年: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 2、小名是个顽皮的孩子,六年级的学生还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请你用学过的诗句教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或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经常用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乡、对家人的怀念。 毕业了,我会用这样的诗句送给我最要好的朋友:①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②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③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6、母亲节到了,使我想起了孟郊表达对母亲思念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当我们看到手足相残时,就会想起曹植的名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8、《芙蓉楼送辛渐》中,最能表达作者清廉正直的诗句是: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9、《石灰吟》中,最能表达作者的追求的诗句是: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0、《竹石》中,表达诗人自己高尚的思想情操的诗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1、《闻管军收河南河北》中表现作者听到平叛胜利消息后喜极而泣的诗句是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12、《示儿》中表达诗人因为祖国没有统一而“悲”的诗句是: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其余的自己好好查查,动动脑筋哦! 6.六年级古诗应用题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 (“更上一层楼。” )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谁知盘中餐,粒 粒皆辛苦。” )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 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5. 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 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 《游子吟》 (“慈 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 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7.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 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8.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 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 9.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 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 10?爷爷七十大寿,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爷爷却叹道: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霜叶红于二月花’) 。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 轻人还壮实呢。” 爷爷高兴地笑了。 11.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2)”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 (1)悲伤 (2)伤悲 (3)忧伤 12.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3)。 (1)似曾相识鸟归来 (2)似曾相识雁归来(3) 似曾相识燕归来 13. 《七步诗》的作者是 (1)。 (1)曹植 (2)曹丕 (3)曹操 1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1)”。(1)阴山 (2)边关 (3)燕山 1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2) 。 (1)花重绵阳城 (2)花重锦州城 (3)花重锦官城 1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1) 。 (1)《游园不值》 (2)《春望》 (3)《春夜喜雨》 1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1)的诗句。 (1)王勃 (2)李白 (3)白居易 18.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2)”是文天祥的诗句。 (1)汉青 (2)汗青 (3)汗清 1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1) 。 (1)因为 (2)坐下 (3)座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