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中的古今异义词语

1.小学古诗中的古今异义词语有哪些

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雀东南飞》)

处分——【今义】对犯罪的或犯错误的人给以处罚。【古义】处置、处理。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风流——【今义】①有业绩、有才华的。②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③指与男女间的放荡行为有关的。【古义】①杰出的人物或功业;英俊、杰出。②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优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可怜——【今义】①值得怜悯。②不值一提。【古义】①可爱。②值得同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琵琶行》)

老大——【今义】同辈或同伙中排行第一或地位最高的人。【古义】年龄大。

转录

2.宿建德江古诗中的古今异义词

1、古今异义词:

客:在这首诗中指的是作者自己,而现代汉语中,客一般指别人,来客,访客,客人。

2、原诗: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注释:

⑴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⑵移舟:划动小船。泊:停船靠岸。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烟:一作“幽”。渚:水中小块陆地。《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⑶客:指作者自己。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⑷野:原野。旷:空阔远大。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⑸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4、译文: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5、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3.古文中有哪些古今异义的词

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

如:“太丘舍去”中的“去”,古义是“离开”,后来演变为“到某地去”。 这类词语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加以注意。 词汇的发展,体现在实词上,最显著的就是词义的古今变化。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

编辑本段词义扩大

如,“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中的“江”“河”与“淮”“汉”并列,指“长江”和“黄河”。“江”和“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又如“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西门豹治邺》)的“好”,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而现在的“好”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

编辑本段词义缩小

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又如,“瓦”古代泛指一切陶制品,现代只把“一种铺盖屋顶的建筑材料”称为“瓦”。

编辑本段词义转移

有的词古今词义差别很大,词义发生了转移,即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了。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庄子》)中的“涕”指眼泪,现转移为“鼻涕”了;再如,“闻”,本指听见,是听觉,现一般指“嗅觉”。

编辑本段感情色彩变化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

编辑本段名称说法改变

文言中某些事物的称呼,在现代汉语中已换成另一种说法。只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或固定短语中还保留着。如成语“目不识丁”现在已改用“眼睛”一词;“寡不敌众”中的“寡”现在已改用“少”字。

编辑本段词义弱化

如,“很”,古义是凶狠,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现在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深。“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责备。

编辑本段词义强化

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

编辑本段古褒今贬

如,“爪牙”古时指武臣或得力助手,属于褒义,如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今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而现代汉语中的“爪牙”则是“比喻坏人的党羽和帮凶”,为贬义。 如,“明哲保身”古时指通达事理,洞见时势,善于避威就安,适应环境,是褒义词,如《诗经·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而现代汉语中的“明哲保身”指不坚持原则,只顾自己的处世态度,为贬义。 如,“浑浑噩噩”古时用来形容人浑厚严正,为褒义,如杨雄《法言·问神》:“虞夏之书浑浑尔,……周书噩噩尔。”句中的“浑浑”是“浑厚”的意思,“噩噩”是“严肃”的意思。现代汉语中则用来形容人浑浊无知,愚昧糊涂,为贬义。 如:“卑鄙”古义:地位低,见识浅。今义:品德低,含贬。例:《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

编辑本段古贬今褒

如,“乖”古时指偏执,不驯顺,为贬义,如《林黛玉进贾府》:“行为偏僻性乖张。”而现代汉语中则用来形容人听话,安顺。 如,“锻炼”其本义为“冶炼”,古时多用来指玩弄法律,罗织罪名,对人进行诬陷,属于贬义,如《后汉书·韦彪传》:“忠孝之人持心近后,锻炼之吏持心近薄。”而现代汉语中则指通过体育运动是身体强壮,培养勇敢机智的品德,或通过生产劳动和工作实践来提高素质和能力,变成褒义词了。 如,“泼辣”古时指凶悍,蛮横不讲理,为贬义,如《水浒传》(第十二回):“(牛二)专在街上撒泼辣,行凶。”而现代汉语中多指勇猛,有魄力,是褒义。

编辑本段名称说法改变

如“市”古义:买。例:“愿为市鞍马”。 如“谢”古义:告诫(也有谢罪的解释)。

4.小学古诗中的古今异义词语有哪些

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雀东南飞》)处分——【今义】对犯罪的或犯错误的人给以处罚。

【古义】处置、处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风流——【今义】①有业绩、有才华的。②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③指与男女间的放荡行为有关的。【古义】①杰出的人物或功业;英俊、杰出。

②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可怜身上衣正单,心优炭贱愿天寒。

(《卖炭翁》)可怜——【今义】①值得怜悯。②不值一提。

【古义】①可爱。②值得同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琵琶行》)老大——【今义】同辈或同伙中排行第一或地位最高的人。

【古义】年龄大。

5.人教版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归纳

/>69、景[古义]日光.[今义]景色,景致.[例句]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70、微[古义]没有.[今义]微小.[例句]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71、开[古义]放晴.[今义]打开;张开;分开.[例句]连月不开.(《岳阳楼记》)72、薄[古义]迫近.[今义]淡薄,浅薄.[例句]薄暮冥冥.(《岳阳楼记》)73、凡[古义]总共.[今义]平常,不出奇.[例句]凡三往.(《隆中对》)74、日[古义]一天天.[今义]太阳.[例句]于是与亮情好日密.(《隆中对》)75、猖蹶[古义]失败.[今义]放肆横行,疯狂地活动.[例句]遂用猖蹶(《隆中对》)76、有意[古义]有某种打算.[今义]居心.[例句]将军岂有意乎?(《隆中对》)77、痛恨[古义]痛心遗憾.[今义]非常恨.[例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78、布衣[古义]贫民百姓.[今义]布的衣服.[例句]臣本布衣.(《出师表》)79、卑鄙[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例句]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80、感激[古义]感动激奋.[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例句]由是感激.(《出师表》)81、开张[古义]扩大.[今义]企业、商店等开业.[例句]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82、三军[古义]前、中、后军.[今义]海、陆、空军.[例句]当奖率三军.(《出师表》)83、信[古义]确实.[今义]书信;信用.[例句]岂信然邪?(《墨池记》)84、被[古义]施加影响.[今义]介词,表被动;被子.[例句]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85、间[古义]参与.[今义]中间;房间.[例句]又何间焉!(《曹刿论战》)86、肉食[古义]指享受优裕的大官.[今义]肉类食物.[例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87、牺牲[古义]指猪、牛、羊等祭品.[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例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88、加[古义]虚夸,以少报多.[今义]增多.[例句]弗敢加也.(《曹刿论战》)89、狱[古义]案件.[今义]监狱.[例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90、可以[古义]可以凭.[今义]可能;许可.[例句]可以一战.(《曹刿论战》)91、游[古义]交往.[今义]游泳;闲逛.[例句]其居家所与游者.(《上枢密韩太尉书》)92、党[古义]古五百家为党.[今义]政党.[例句]不过其乡党之人.(《上枢密韩太尉书》)93、或[古义]①有的,有人;②有时.[今义]或者;或许.[例句] ①或遇其叱咄.(《送东阳马生序》)②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94、县官[古义]朝廷.[今义]知县、县令.[例句]县官日有廪稍之供.(《送东阳马生序》)95、坐[古义]因为,由于.[今义]坐立;乘,搭.[例句]但坐观罗敷.(《陌上桑》)。

6.含有古今异义词语的诗句 急

古代诗文阅读 清单一 常见古今异义词一览1.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 卑鄙——【今义】品性低劣。【古义】卑,出身卑微;鄙,鄙陋.常用作谦词。

2.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过——【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古义】不超过。3.是故弟于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 不必——【今义】事理或情理上不需要。【古义】不一定.4. 是女子不好。

(《西门豹治邺》) 不好——【今义】坏。【古义】不美丽。

好,容貌美。5.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赤壁之战》) 初一——【今义】农历每月第一天。【古义】刚刚一开始.6.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 从而——【今义】表顺接的连词。【古义】从,跟从:而,连词,连接的后一部分补述前面动作行为的目的。

7. 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雀东南飞》) 处分——【今义】对犯罪的或犯错误的人给以处罚。【古义】处置、处理。

8.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伶官传序》) 从事——【今义】①做某种事情。

②(按规定)处理。【古义】可以泛指一般属官。

9.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毛遂自荐》) 地方——【今义】①指各省、市、县,与“中央”相对。

②指非军事的部门、团体等,与“军队”相对。③区域。

④部分。【古义】地,土地;方,方圆。

10.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风流——【今义】①有业绩、有才华的。②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③指与男女间的放荡行为有关的。【古义】①杰出的人物或功业;英俊、杰出。

②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1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 非常——【今义】表程度很深的副词;【古义】意外事故.12.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感激——【今义】因得到帮助而对人产生好感。

【古义】受感动而激奋。13.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赤壁之战》) 更衣——【今义】换衣服。【古义】上厕所,讳饰的说法。

14.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故事——【今义】前后连贯、有吸引力,可用来讲述的事情。

【古义】先例、旧事。15.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陈涉起义》) 豪杰——【今义】才能杰出的人。【古义】①有声望有地位的人。

16.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横行——【今义】行动蛮横,依仗暴力胡作非为。

【古义】纵横驰骋。17.①因具富厚,交通王侯.(《论贵粟疏》)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 交通——【今义】①往来通达。②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古义】①勾结,②交互相通。18.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面出。

((冯婉贞)) 结束——【今义】发展或进行到最后阶段,不再继续。【古义】整理好装束。

19.鞠躬尽瘁,死向后已。(《后出师表》) 鞠躬——【今义】弯身行礼。

【古义】恭敬谨慎地20.亦雁荡之具体而微者。(《雁荡山》) 具体——【今义】不抽象,不笼统。

【古义】具,具备,体,形体。2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绝境——【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古义】与外界隔绝的区域。

22.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陈涉世家》) 会计——【今义】管理帐目收支等财务工作的人。

【古义】会,聚会;计,商议。23.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

(《五人墓碑记》) 慷慨——【今义】①大方,不吝啬。②充满正气,意气激昂。

【古义】意气风发,情绪激昂。24.①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孔雀东南飞》) ②可怜身上衣正单,心优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可怜——【今义】①值得怜悯。

②不值一提。【古义】①可爱。

②值得同情。25.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 开张——【今义】商店开始营业。【古义】不闭塞,广泛。

26.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琵琶行》) 老大——【今义】同辈或同伙中排行第一或地位最高的人。

【古义】年龄大。27.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称柳将军。

(《柳敬亭传》) 南面——【今义】南方,表方位。【古义】南,向南;面,面对,朝向。

28.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烈士——【今义】为正义、为革命献出生命的人。

【古义】指有志于建立功业的人。29.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指宫妃)及左右。

(《廉颇蔺相如列传》) 美人——【今义】美貌女子。【古义】指美貌女子,也可特指歌伎、宫妃。

30.相如前进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前进——【今义】向前行动或发展。

【古义】前,走上前;进,献上。3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亲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古义】内亲外戚,包括父母、伯叔、子侄及母、妻家中的人。

32.①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其实——【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而含转折)。

7.古今异义词

《桃花源记》中古今异义词举例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或环境凶险的境地

鲜美——古义:鲜艳而美丽;今义:味道好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不足——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够

间隔——古义:隔绝,不通音信; 今义:两处的间距

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

缘——古义:沿着 ;今义:缘故,缘分

津——古义:渡口。问津指探访。 今义:口液、唾液

外人——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局外人

仿佛——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今义:似乎,好像

开朗——古义:地方开阔,光线充足;今义:乐观,畅快

志——古义:做标记;今义:志气

延——古义:请;今义:延伸,延长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