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奔忙道中古诗词唐李白

1.广阳山道中 古诗赏析

阳山道中

雨余春涧水争分,野雉双飞过古坟。

眼见人家住深坞,梅花绕屋不开门。

阳山古名秦余杭山,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北三十里。因背阴面阳,故名。《吴越春秋》谓吴王夫差葬此。传说秦始皇箭射阳山最高峰,故峰名箭阙峰。又传明太祖朱元璋曾屯兵阳山之北的上青涧,其间有屯甲弄。除箭阙峰和上青涧外,尚有十四大峰、四岩、六坞、七泉、二涧亦较著名。此外,山中还有浴日亭、云泉庵、丁令威宅和丹井等名胜古迹。住公于仲春时节从阳山下经过。他没有去留意山中诸多古迹,看到的是山下的田园风景、山乡野趣。他用诗笔形象生动地把自己所见闻者写出来,通过平易质朴的语言,告诉我们。

2.西湖·夜行黄沙道中的诗句

【标题】: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年代】:南宋

【作者】:辛弃疾

【体裁】:词

【内容】:--------------------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赏析】:--------------------

【注释】

①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西。

②“明月”句: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明月惊鹊未安枝。”别枝:斜枝。

③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评解】

这首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

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

风光。

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集评】

唐圭璋等《唐宋词选注》:作者以宁静的笔调描写了充满着活跃气氛的夏夜。一路

行来,有清风、明月、疏星、微雨,也有鹊声、蝉声,还闻到了稻花香。走得久了,忽

然看到那家熟识的小店,可以进去歇歇脚,愉悦之情,油然而生。

艾治平《宋词名篇赏析》:这是一首笔调灵活,不假雕琢,不事堆砌,语浅味永,

摹写逼真的佳作,是一幅颇有审美价值的淡墨画——

充满着农村生活气息的夏夜素描。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古诗的意思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茆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大意】

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正在栖息的鸟鹊,它们离开枝头飞走了。在清风吹拂的深夜,蝉儿叫个不停。稻花香里,一片蛙声,好像是在诉说好年成。不一会,乌云遮住 了月亮。只有远方的天边还有七八颗星星在闪烁,山 前竟然落下几点雨。行人着慌了:那土地庙树丛旁边过去明明有个茅店可以避雨,现在怎么不见了?他从小桥过溪,拐了个弯,茅店就出现在他的眼前。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