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所有学过的成语及注释和古诗安营扎寨 安心乐意 冷若冰霜 暗度陈仓 苦海无边 道高一尺 威信扫地 寸心千古 乘热打铁 乘人之危 乘胜逐北 乘坚策肥 乘胜追击 乘势使气 乘坚驱良 乘伪行诈 乘时乘势 乘隙捣虚 乘隙而入 乘龙快婿 出处殊途 狗肺狼心 逞强好胜 狗吠之警 狗吠之惊 乘顺水船 乘利席胜 乘鸾跨凤 乘其不备 乘龙配凤 乘间投隙 乘龙佳婿 乘间伺隙 天授地设 长枕大衾 东道之谊 乘其不意 山光水色 同敝相济 山崩水竭 授柄于人 使心用幸 杀人如蒿 神焦鬼烂 首尾相卫 杀身报国 妄自菲薄 收园结果 乘间抵隙 成群集党 冲锋陷坚 铁狱铜笼 深沟壁垒 伺瑕导蠙 死生荣辱 深山穷林 通宵彻昼 丧胆亡魂 首尾相继 人怨天怒 神摇目夺 虱多不痒 歪不横楞 同类相求 杀身成义 逆子贼臣 天崩地解 身不遇时 同心共胆 殊涂同致 顽皮贼骨 撒泼打滚 顺风扯帆 齿牙馀论 不便水土 成群结党 不辨真伪 闭口捕舌 鼻塌嘴歪 成家立计 不耻最后 并容徧覆 变色易容 成帮结队 成群打伙 逆坂走丸 守先待后 深山穷谷 买爵贩官 撒科打诨 攀车卧辙 扫地无余 条分节解 深沟固垒 死有余罪 批亢抵巇 扫穴擒渠 挑精拣肥 深雠大恨 深仇宿怨 言之无物 势穷力蹙 贪求无已 铜打铁铸 铜盘重肉 食案方丈 食不暇饱 神怒人怨 数黄道白 说短道长 弯腰捧腹 剜肉成疮 剜肉做疮 顽皮赖骨 晚节不终 析微察异 食甘寝安 神枢鬼藏 死心搭地 人心丧尽 死模活样 死骨更肉 阋墙谇帚 率土宅心 同声相求 神施鬼设 同日而论 神运鬼输 神不附体 太平无事 同恶相济 同恶相助 死心落地 神情不属 赏信罚必 赏贤罚暴 拈毫弄管 杀衣缩食 山崩川竭 山崩海啸 出乖弄丑 不可胜道 出何经典 齿牙馀惠 出丑扬疾 鸱视狼顾 敝帚自享 迟疑不断 迟疑观望 鞭擗向里 敝绨恶粟 鞭辟着里 兵不接刃 不刊之书 不茶不饭 不痴不聋 避强打弱 避强击惰 避强击弱 不断如带 成群逐队 闭合思过 不差毫发 成则为王 抠心挖血 黏皮着骨 贪夫殉利 披沥肝膈 瓦查尿溺 望风希指 甘旨肥浓 身退功成 肝胆胡越 谈优务劣 同气相求 贪吃懒做 铁绰铜琶 说长话短 人自为政 旁门邪道 高官尊爵 赏高罚下 提纲振领 山崩地塌 刻骨仇恨 水火不避 批砉导窾 亡国之声 大呼小喝 神道设教 收视反听 山枯石死 噬脐无及 使心别气 外方内员 改弦易调 忍辱含羞 亡魂失魄 使心作幸 使性傍气 束带结发 水火兵虫 头痛额热 手高手低 探头缩脑 杀人盈野 同尘合污 人言籍籍 深山长谷 含瑕积垢 顽父嚚母 拈酸吃醋 首身分离 完名全节 神牵鬼制 时乖运乖 杀人如蓺 拔树搜根 束杖理民 殊形诡状 没法奈何 搔着痒处 调停两用 守正不桡 势穷力竭 剜肉生疮 束蒲为脯 手不停毫 手脚无措 赏劳罚罪 首足异处 束手缚脚 山肴海错 说短论长 慎终承始 天崩地坍 闭门墐户 不瞅不睬 成团打块 成年古代 敝盖不弃 逞怪披奇 成日成夜 兵不污刃 诚心正意 兵多者败 避凶趋吉 不经之说 闭合自责 闭门却轨。 2.小学要学的诗词,加解释1-6年级古诗汇编 【小学一年级】 上册:《静夜思》李白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下册:《春晓》孟浩然,《村居》高鼎,《所见》袁枚,《小池》杨万里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学二年级 】 上册:《赠刘景文》苏轼,《山行》杜牧,《回乡偶书》贺知章,《赠汪伦》李白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 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下册:《草》白居易,《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望庐山瀑布》李白,《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 草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小学三年级 】 上册:《夜书所见》叶绍翁,《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王维,《望天门山》李白,《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①萧萧:风声。 ②挑:捉。③促织:俗称蟋蟀。 ④篱落:篱笆。) 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①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古人有重阳登高、佩带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②山东:指华山以东。 ③茱萸: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 译文:独自个漂泊在外作他乡之客,每逢到佳节时倍加思念亲人。 今天在这远远的地方,我料想兄弟们在那些登高之处,一定都插戴着茱萸呢,可是,其中却少了我一个人!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天门山从中间断开,长江畅通奔流,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里回旋。东西两岸的东梁山和西梁山夹江对峙耸出来,有一只挂着帆的小船从太阳那边驶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①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②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③奇:奇妙。④西子:西施。) 译文: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 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下册:《咏柳》贺知章,《春日》朱熹,《乞巧》林杰,《嫦娥》李商隐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①妆:打扮。 ②绦:用丝编成的带子。) 译文:婀娜玉立的柳树像精美的碧玉装扮而成的妙龄少女,千丝万缕的枝条像少女盛装上垂挂下来的绿色丝带。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原来是那如同剪刀一样的二月春风。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胜日:好日子。 ②泗水:河流名。③光景:风光景物。 ④等闲:随意。) 译文:外出河边寻春踏青,一眼望去就感觉到处焕然一新。 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百花为人们捧出了万紫千红的春天。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①乞巧:七夕。) 译文: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仰望天空,似乎有牛郎和织女在喜鹊桥向会。 家家户户在秋月下乞巧,不知道穿尽了几千条红丝线啊。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①云母屏风:用云母做的屏风。②长河:银河。) 译文: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每晚孤独 小学四年级】 上册:《题西林壁》苏轼,《游山西村》陆游,《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①题:书写,题写。 ②西林:西林寺。③缘:因为。) 译文: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 3.小学生必背古诗七十首,有诗意,注释~~加油!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风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古郎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北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悯农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蜂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裁。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芦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求助小学三年级 上册:《夜书所见》叶绍翁,《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王维,《望天门山》李白,《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下册:《咏柳》贺知章,《春日》朱熹,《乞巧》林杰,《嫦娥》李商隐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 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2.忆:想念。 3.山东: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4.异乡:他乡、外乡。 5.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6.逢:遇。 7.倍:格外。 8.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9.茱萸(zhū yú ):一种香草。 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 望天门山 李 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1.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 2.楚江:即长江。 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3.至此回:长江东流至天门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 4.回:回旋。 5.出:突出。 6.日边:天边。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注释] 1.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2. 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3. 奇:奇妙。 4.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 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春 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1.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2. 寻芳:游春,踏青。 3.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4.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5. 东风:春风。 《乞巧》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江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释】 1、深:暗。 2、长河:银河。 3、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4、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4年级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塞下曲 [唐]卢纶 (一)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二)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陇西行 (唐)王维 十里一走马。 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 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 烽戍断无烟。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春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营州歌 营州少年厌原野, 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 胡儿十岁能骑马。 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深闺梦里人。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从军行 王昌龄 只有34年级的,你去买一本《小学生必背古诗90首》就OK了,上面都有,解释和图片等等·。 5.小学语文9册所有古诗(包括注释)《望庐山瀑布》(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夜宿山寺》(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古诗: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就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乡村四月(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个就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的啊!我上学期刚学完的游园不值 叶绍翁(南宋)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 1. 不值:没有遇到人。 2. 屐齿:木屐底下两头的突出部分。 3. 小扣:轻轻地敲。 4. 柴扉: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 [简析] 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头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但写得很幽默风趣,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 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由于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的设想,才引出后两句更新奇的想象:虽然主人自私地紧闭园门,好像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赏,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注释] 1.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2. 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3. 奇:奇妙。 4.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简析]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 “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 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 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 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晓:早晨。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2.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3.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4.别样: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 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 6.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的注释回答即长相思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 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 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李白七言歌行往往逞足笔力,写得豪迈奔放,但他也有一些诗篇能在豪放飘逸的同时兼有含蓄的思致。象这首《长相思》,大约是他离开长安后于沉思中回忆过往情绪之作,就显然属于这样的作品。 “长相思”本汉代诗中语(如《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六朝诗人多以名篇(如陈后主、徐陵、江总等均有作),并以“长相思”发端,属乐府《杂曲歌辞》。 现存歌辞多写思妇之怨。李白此诗即拟其格而别有寄寓。 诗大致可分两段。一段从篇首至“美人如花隔云端”,写诗中人“在长安”的相思苦情。 诗中描绘的是一个孤栖幽独者的形象。他(或她)居处非不华贵——这从“金井阑”可以窥见,但内心却感到寂寞和空虚。 作者是通过环境气氛层层渲染的手法,来表现这一人物的感情的。先写所闻——阶下纺织娘凄切地鸣叫。 虫鸣则岁时将晚,孤栖者的落寞之感可知。其次写肌肤所感,正是“霜送晓寒侵被”时候,他更不能成眠了。 “微霜凄凄”当是通过逼人寒气感觉到的。而“簟色寒”更暗示出其人已不眠而起。 眼前是“罗帐灯昏”,益增愁思。一个“孤”字不仅写灯,也是人物心理写照,从而引起一番思念。 “思欲绝”(犹言想煞人)可见其情之苦。于是进而写卷帷所见,那是一轮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呵,诗人心中想起什么呢,他发出了无可奈何的一声长叹。 这就逼出诗中关键的一语:“美人如花隔云端。”“长相思”的题意到此方才具体表明。 这个为诗中人想念的如花美人似乎很近,近在眼前;却到底很远,远隔云端。与月儿一样,可望而不可即。 由此可知他何以要“空长叹”了。值得注意的是,这句是诗中唯一的单句(独立句),给读者的印象也就特别突出,可见这一形象正是诗人要强调的。 以下直到篇末便是第二段,紧承“美人如花隔云端”句,写一场梦游式的追求。这颇类屈原《离骚》中那“求女”的一幕。 在诗人浪漫的幻想中,诗中人梦魂飞扬,要去寻找他所思念的人儿。然而“天长地远”,上有幽远难极的高天,下有波澜动荡的渌水,还有重重关山,尽管追求不已,还是“两处茫茫皆不见”。 这里,诗人的想象诚然奇妙飞动,而诗句的音情也配合极好。“青冥”与“高天”本是一回事,写“波澜”似亦不必兼用“渌水”,写成“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颇有犯复之嫌。 然而,如径作“上有高天,下有波澜”(歌行中可杂用短句),却大为减色,怎么读也不够味。而原来带“之”字、有重复的诗句却显得音调曼长好听,且能形成咏叹的语感,正《诗大序》所谓“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即拉长声调歌唱),能传达无限感慨。 这种句式,为李白特别乐用,它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等等,句中“之难”、“之日”、“之水”从文意看不必有,而从音情上看断不可无,而音情于诗是至关紧要的。再看下两句,从语意看,词序似应作:天长路远关山难(度),梦魂不到(所以)魂飞苦。 写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不仅是为趁韵,且运用连珠格形式,通过绵延不断之声音以状关山迢递之愁情,可谓辞清意婉,十分动人。由于这个追求是没有结果的,于是诗以沉重的一叹作结:“长相思,摧心肝!”“长相思”三字回应篇首,而“摧心肝”则是“思欲绝”在情绪上进一步的发展。 结句短促有力,给人以执着之感,诗情虽则悲恸,但绝无萎靡之态。 此诗形式匀称,“美人如花隔云端”这个独立句把全诗分为篇幅均衡的两部分。 前面由两个三言句发端,四个七言句拓展;后面由四个七言句叙写,两个三言句作结。全诗从“长相思”展开抒情,又于“长相思”一语收拢。 在形式上颇具对称整饬之美,韵律感极强,大有助于抒情。诗中反复抒写的似乎只是男女相思,把这种相思苦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美人如花隔云端”就不象实际生活的写照,而显有托兴意味。 何况我国古典诗歌又具有以“美人”喻所追求的理想人物的传统,如《楚辞》“恐美人之迟暮”。而“长安”这个特定地点更暗示这里是一种政治的托寓,表明此诗的意旨在抒写诗人追求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 就此而言,此诗诗意又深含于形象之中,隐然不露,具备一种蕴藉的风度。所以王夫之赞此诗道:“题中偏不欲显,象外偏令有余,一以为风度,一以为淋漓,乌乎,观止矣。” (《唐诗评选》) 古诗词赏析----李白:长相思·其一 《长相思·其一》 作者: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注解】: 1、络纬:又名莎鸡,俗称纺织娘。 2、金井阑:精美的井阑。 3、簟色寒:指竹席的凉意。 【韵译】: 长相思呵长相思,。 7.初中古诗有关与学习的,并带有注释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2、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4、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 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6、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7、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8、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9、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0、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3、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1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15、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7、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18、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9、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0、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淮南子·原道训》 8.【小学阶段所有学过的古诗词是人教版的】古诗词积累一年级(上)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2、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3、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4、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5、秋浦歌(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6、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一年级(下)7、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8、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9、悯农(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10、悯农(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11、江上渔者(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12、咏华山(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1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14、蜂(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15、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16、舟夜书所见(査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二年级(上)17、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8、长歌行(汉乐府民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19、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0、台城(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21、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竹枝词(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题都城南庄(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二年级(下)24、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25、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26、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7、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28、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29、七步诗(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30、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3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三年级(上)32、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33、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34、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35、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3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37、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38、赠花卿(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39、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40、山行(姚鼐)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初晴.千层石树通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41、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42、秋夕(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三年级(下)43、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44、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45、塞下曲(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46、望庐山瀑(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47、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48、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49、明日歌(钱鹤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50、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51、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