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学习态度的诗句一、[元] 许有壬 《沁园春 寿可行弟,次其见寿韵》 :读书第一当勤 译文:读书第一应该努力 二、[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译文:先后读熟万卷书籍,写起文章,下笔敏捷好像有神。 三、战国 孔子《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劳神无所得。 四、战国 孔子《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译文: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 五、唐 韩愈《劝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译文: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它却荒废在嬉笑玩耍中,行成于思考毁于随。 2.学习态度的诗句冬夜读书示子聿 年代:【宋】 作者:【陆游】 体裁:【七绝】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翻译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生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用功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想彻底明白书本上的深刻的知识必须要亲自实践。 【注释】 在宋宁宗家庆五年,即1199年年底,陆游写了《冬夜读书示子聿》一首诗.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在这首诗里,诗人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这符合唯物认识论的观点.作者的这种见解,不仅在封建社会对人们做学问、求知识是很宝贵的经验之谈,就是对今天的人们也是很有启迪作用的,是非常有价值的见解. 3.关于学习态度的诗句读书勤乃成,不勤腹中空。 (韩愈)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苦一份才。 (华罗庚) 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陈/毅)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孔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长歌行》)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陶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教育你要懂得学习书本与实践相结合。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努力学习,免得以后后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