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河北的古诗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 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2、河北民 宋代:王安石 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 老小相依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 悲愁天地白日昏,路旁过者无颜色。 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译文 河北的老百姓日子真够艰难,生活在边疆与辽国和西夏相连,一家家生男育女学习耕织,粮食布帛交给朝廷再向敌国奉献。今年的大旱灾赤地千里,州县官吏依然抓壮丁去把苦役承担,老少相互搀扶向南逃荒,河南虽然丰收,老百姓也缺粮断餐, 边民的愁苦如阴云遮空,天昏地暗,行人见了无不神情黯然,无法逢时生在贞观年间,那时几文钱买一斗稻谷,没有战乱! 3、登河北城楼作 唐代:王维 井邑傅岩上,客亭云雾间。 高城眺落日,极浦映苍山。 岸火孤舟宿,渔家夕鸟还。 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闲。 译文 傅岩上有一些住户的院落,那驿亭就坐落在云雾之间。站在高高的城池上观赏落日的景象,遥远的水面上映着苍山的倒影。岸上有零星的火光,有几只小船孤零零地停在水面,一些渔家与夕鸟相伴而归。在这寂静又广阔的天地之间,心绪也跟那宽广的河水一般闲适。 4、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 唐代:李白 猛虎伏尺草,虽藏难蔽身。 有如张公子,肮脏在风尘。 岂无横腰剑,屈彼淮阴人。 击筑向北燕,燕歌易水滨。 归来泰山上,当与尔为邻。 译文 猛虎隐伏在尺把长的草丛,藏腿难蔽身。 有如咱张公子,飞扬跋扈在风尘。难道你没有横腰而系的宝剑?只是韩信当初在淮阴的时候也受尽委屈。你现在要击筑去向北燕,在易水滨高唱燕歌。等你归来,我们相聚泰山上,我们一起隐居,当个好邻居。 5、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独不见 唐代:沈佺期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译文 白狼河北的辽阳地区音信全部被阻断,幽居在长安城南的少妇感到秋日里的夜晚特别漫长。她哀叹:我到底是为哪一位思而不得见的人满含哀愁啊?为何还让那明亮的月光照在帏帐之上? 2.如何鉴赏诗词的技巧《失分点易》古代诗歌鉴赏方法总结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总结 2010-11-14 手机版 一、看背景结合注释告诉的背景来迅速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如2008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春日即事① 李弥逊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 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在这道题中,注释①告诉我们李弥逊“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第二题问“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联系背景答题就很容易切入。二、看关键语言(标题、结尾诗句、诗眼)古诗中的关键语言,例如标题、结尾诗句和其他一些表明诗眼的词句,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 三、看体裁如果是叙事诗,则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赏析诗歌语言的凝炼性、形象性。如果是哲理诗,概括主题时则应揭示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分析表现手法时则从“托物言志”角度出发。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如果是抒情诗,则从写的景物(具体名词)中理解诗人抒发的感情,在回答诸如“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请欣赏这句诗”等问题时,就考虑是否应该答直抒胸臆或间接抒情(借物抒情、情景交融)。四、看技法一抒情手法⑴直抒胸臆⑵间接抒情A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B借景(物)抒情 C情景交融二描写手法①对比:勾画……的生活画面,突出表现诗人……的情感,或表达了对生活、社会的……思考。 ②衬托(映衬、反衬、烘托)③渲染(三次或三次以上描写铺排)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三修辞手法⑴用典——借用神话故事、历史人物活动、古诗文⑵借代——含蓄、委婉,表达特定的感情⑶比喻——形象生动,寄托感情;或语言深入浅出地揭示生活哲理。想象、联想,设想奇巧,勾画了……的生活或社会图景。 ⑷双关——意在言外,耐人寻味,具含蓄美。A谐音双关,含蓄,富有情趣。 【如“东边日出西边晴,道是有晴(情)还无晴(情)。】B语意双关⑸拟人,景和物人格化,形象生动,寄托感情;或情景交融,物我一体;或借物喻人,象征。 ⑹夸张,突出特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或造成奇特的意境,表现浪漫主义的情感。⑺反复,连用某字,突出特点或某种情感。 ⑻设问,一问一答,富有情趣;反问,增强说服力,发人深醒。⑼反语,讽刺。 ⑽互文:“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烟笼寒水月笼沙”、“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等。四其它表现手法:虚实相生五、看意象⑴柳“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蛾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⑵月亮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⑶菊花坚贞、高洁品格的象征。陶渊明“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⑷梅花冰清玉洁、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⑸松坚贞、高洁的品质。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⑹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⑺梧桐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⑻杜鹃鸟杜鹃是凄凉、哀伤的象征。 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⑼鹧鸪鸟旅途艰险的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⑽寒蝉悲凉的同义词。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 ⑾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 ⑿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等等。⒀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 3.河北省中考必备古诗词 34首啊 要快 明天3摸 在家复习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湖上小桃三百树,一齐弹泪过清明弹泪:清明前后多雨,桃花瓣上颗颗雨滴似泪珠满挂。 ○清·郭《积雨》3.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南唐·冯延巳《蝶恋花》4.东风夜放花千树花千树:指元宵夜晚,彩灯用竹竿挑出半空,远近高低,灿烂绚丽,好像千树花发。○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5.天之于物,春生秋实生:生长,实:结实。 ○宋·欧阳修《秋声赋》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宋·欧阳修《醉翁亭记》7.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唐·韩愈《送孟东野序》8.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愆qi1n阳:过于温暖。伏阴:夏寒。 凄风:寒风。苦雨:久下不停的雨。 ○《左传·昭公四年》9.惨惨寒日没,北风卷蓬根○唐·戎昱《塞下曲》 10.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唐·李贺《马诗二十三首》11.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唐·李益《度破讷沙二首》:“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 12.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碛q@?:本指水中乱石,后引申为沙漠。梦犹懒:沙漠过于荒凉,梦中都不愿见到。 ○唐·岑参《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13.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折柳》:笛曲有《折杨柳》。两句意谓北地无柳可折,只能从乐声中听折柳调,因而也没有春天的景色可看。 ○唐·李白《塞下曲六首》14.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唐·李颀《古从军行》15.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蓬:蓬草。○唐·王维《送张判官赴河西》1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广大无边的沙漠。 孤烟:烽火与狼烟。大漠无边,远看烽烟格外直,故云“孤烟直”。 ○唐·王维《使至塞上》17.昨夜江南春雨足,桃花瘦了鳜鱼肥鳜gu@鱼:亦叫桂鱼,一种名贵的淡水鱼。○清·孙原湘《观钓者》18.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蓝:像蓝靛的颜色。 ○唐·白居易《忆江南》19.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田田:莲叶茂密的样子。○汉·乐府古辞《江南》20.青山不老,绿水长存○《三国演义》第六十回21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西游记》第七十四回2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河:指黄河。 三万里:极言黄河之长。五千仞岳:指西岳华山。 五千仞,极言华山之高。○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23.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三山:在金陵城西南长江边上,三峰排列,南北相连,故名三山。 半落青天外:形容其远,看不清楚。二水句:《太平御览》卷六九引山谦之《丹阳记》说:白鹭洲在江宁县西大江中;据史正志《二水亭记》载,秦淮河横贯金陵城中,由金陵城西流入长江,白鹭洲横截于其间。 ○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24.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丝竹:弦乐器和箫笛之类,泛指音乐。○晋·左思《招隐二首》25.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两句取《管子·形势》“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之义。 ○三国魏·曹操《短歌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6.乾坤浮一气,今古浸双丸乾坤句:大海似把天地一切融为一气。双丸句:太阳、月亮映于大海之中,似双丸浸在水内。 ○清·张照《观海》27.无边天作岸,有力浪攻山无边:水一望无边。○清·赵翼《渡太湖登马迹山》28.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烟带月碧于蓝○唐·李商隐《望喜驿别嘉陵江水二绝》29.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汴biàn水:通济渠东段。 泗水:出山东泗水县。汴水、泗水都流入淮河。 瓜洲:在大运河入长江处。○唐·白居易《长相思》30.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连海平:长江下游,江面宽阔,与海相连,江潮高涨,江海不分。 共潮生:明月似乎是从海潮中涌出。○唐·张若虚《春江花月花》31.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源:水之源。 流:水的下流。○《荀子·君道》32.山青灭远树,水绿无寒烟灭:分辨不清,意为只见一片葱绿色。 ○唐·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33.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行:大自然的一切变化。常:常规,一定的规律。 为:因为,由于。○《荀子·天论》:“~。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34.天地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战国鲁·尸佼《尸子》。 4.河北中考必备34首古诗都有哪些描写四季的古诗 描写春天的古诗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 贺知章《咏柳》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 志南和尚《绝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描写夏天的古诗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宋·陆游《初夏绝句》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5.形容河北的古诗词关于河北的古诗 望岳 杜甫 第一首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第二首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第三首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歘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 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峯尊,峯峯次低昴。 紫盖独不朝, 争长嶫相望。 恭闻魏夫人,羣仙夹翱翔。 有时五峯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6.河北省中考必考的34篇古诗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湖上小桃三百树,一齐弹泪过清明弹泪:清明前后多雨,桃花瓣上颗颗雨滴似泪珠满挂。 ○清·郭《积雨》3.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南唐·冯延巳《蝶恋花》4.东风夜放花千树花千树:指元宵夜晚,彩灯用竹竿挑出半空,远近高低,灿烂绚丽,好像千树花发。○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5.天之于物,春生秋实生:生长,实:结实。 ○宋·欧阳修《秋声赋》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宋·欧阳修《醉翁亭记》7.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唐·韩愈《送孟东野序》8.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愆qi1n阳:过于温暖。伏阴:夏寒。 凄风:寒风。苦雨:久下不停的雨。 ○《左传·昭公四年》9.惨惨寒日没,北风卷蓬根○唐·戎昱《塞下曲》 10.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唐·李贺《马诗二十三首》11.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唐·李益《度破讷沙二首》:“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 12.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碛q@?:本指水中乱石,后引申为沙漠。梦犹懒:沙漠过于荒凉,梦中都不愿见到。 ○唐·岑参《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13.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折柳》:笛曲有《折杨柳》。两句意谓北地无柳可折,只能从乐声中听折柳调,因而也没有春天的景色可看。 ○唐·李白《塞下曲六首》14.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唐·李颀《古从军行》15.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蓬:蓬草。○唐·王维《送张判官赴河西》1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广大无边的沙漠。 孤烟:烽火与狼烟。大漠无边,远看烽烟格外直,故云“孤烟直”。 ○唐·王维《使至塞上》17.昨夜江南春雨足,桃花瘦了鳜鱼肥鳜gu@鱼:亦叫桂鱼,一种名贵的淡水鱼。○清·孙原湘《观钓者》18.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蓝:像蓝靛的颜色。 ○唐·白居易《忆江南》19.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田田:莲叶茂密的样子。○汉·乐府古辞《江南》20.青山不老,绿水长存○《三国演义》第六十回21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西游记》第七十四回2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河:指黄河。 三万里:极言黄河之长。五千仞岳:指西岳华山。 五千仞,极言华山之高。○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23.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三山:在金陵城西南长江边上,三峰排列,南北相连,故名三山。 半落青天外:形容其远,看不清楚。二水句:《太平御览》卷六九引山谦之《丹阳记》说:白鹭洲在江宁县西大江中;据史正志《二水亭记》载,秦淮河横贯金陵城中,由金陵城西流入长江,白鹭洲横截于其间。 ○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24.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丝竹:弦乐器和箫笛之类,泛指音乐。○晋·左思《招隐二首》25.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两句取《管子·形势》“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之义。 ○三国魏·曹操《短歌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6.乾坤浮一气,今古浸双丸乾坤句:大海似把天地一切融为一气。双丸句:太阳、月亮映于大海之中,似双丸浸在水内。 ○清·张照《观海》27.无边天作岸,有力浪攻山无边:水一望无边。○清·赵翼《渡太湖登马迹山》28.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烟带月碧于蓝○唐·李商隐《望喜驿别嘉陵江水二绝》29.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汴biàn水:通济渠东段。 泗水:出山东泗水县。汴水、泗水都流入淮河。 瓜洲:在大运河入长江处。○唐·白居易《长相思》30.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连海平:长江下游,江面宽阔,与海相连,江潮高涨,江海不分。 共潮生:明月似乎是从海潮中涌出。○唐·张若虚《春江花月花》31.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源:水之源。 流:水的下流。○《荀子·君道》32.山青灭远树,水绿无寒烟灭:分辨不清,意为只见一片葱绿色。 ○唐·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33.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行:大自然的一切变化。常:常规,一定的规律。 为:因为,由于。○《荀子·天论》:“~。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34.天地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战国鲁·尸佼《尸子》。 7.河北省初中语文7<;浣溪沙>> <<;归园田居>> <<;望岳>> <<;钱塘湖春行>> <<;夜雨寄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梦江南>> <<;登飞来峰>> <<;秋词>> <<;泊秦淮>> <<;有山西村>> <<;清平乐.村居>> <<;使至塞上>> <<;渡荆门送别>> <<;黄鹤楼>> <<;饮酒>> <<;湖上寓居杂咏>> <<;山居秋暝>> <<;送友人>> <<;蜀相>> <<;己亥杂诗>> <<;过零丁洋>> <<;无题>> <<;山园小梅>> <<;卜算子.咏梅>> 抱歉,只记了这么多 8.《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哪句是全诗主题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思想感情:爱国,是安史之乱时河南河北被唐军收复杜甫激动高兴时写的诗歌!从“漫卷诗书喜欲狂”看得出作者的心情十分好,而且这是杜甫写过的诗里最有开心情感的诗 ,全诗情感奔放,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首联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初闻涕泪满衣裳”,夸张的手法突出了狂喜欲绝的感情.三、四联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作者用“忽”、“初”、“却”、“须”等虚词贯穿全诗,使诗文折转自然,舒缓自如,生动活泼.。 9.河北省中考34首古诗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湖上小桃三百树,一齐弹泪过清明弹泪:清明前后多雨,桃花瓣上颗颗雨滴似泪珠满挂。 ○清·郭《积雨》3.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南唐·冯延巳《蝶恋花》4.东风夜放花千树花千树:指元宵夜晚,彩灯用竹竿挑出半空,远近高低,灿烂绚丽,好像千树花发。○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5.天之于物,春生秋实生:生长,实:结实。 ○宋·欧阳修《秋声赋》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宋·欧阳修《醉翁亭记》7.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唐·韩愈《送孟东野序》8.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愆qi1n阳:过于温暖。伏阴:夏寒。 凄风:寒风。苦雨:久下不停的雨。 ○《左传·昭公四年》9.惨惨寒日没,北风卷蓬根○唐·戎昱《塞下曲》 10.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唐·李贺《马诗二十三首》11.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唐·李益《度破讷沙二首》:“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 12.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碛q@?:本指水中乱石,后引申为沙漠。梦犹懒:沙漠过于荒凉,梦中都不愿见到。 ○唐·岑参《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13.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折柳》:笛曲有《折杨柳》。两句意谓北地无柳可折,只能从乐声中听折柳调,因而也没有春天的景色可看。 ○唐·李白《塞下曲六首》14.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唐·李颀《古从军行》15.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蓬:蓬草。○唐·王维《送张判官赴河西》1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广大无边的沙漠。 孤烟:烽火与狼烟。大漠无边,远看烽烟格外直,故云“孤烟直”。 ○唐·王维《使至塞上》17.昨夜江南春雨足,桃花瘦了鳜鱼肥鳜gu@鱼:亦叫桂鱼,一种名贵的淡水鱼。○清·孙原湘《观钓者》18.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蓝:像蓝靛的颜色。 ○唐·白居易《忆江南》19.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田田:莲叶茂密的样子。○汉·乐府古辞《江南》20.青山不老,绿水长存○《三国演义》第六十回21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西游记》第七十四回2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河:指黄河。 三万里:极言黄河之长。五千仞岳:指西岳华山。 五千仞,极言华山之高。○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23.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三山:在金陵城西南长江边上,三峰排列,南北相连,故名三山。 半落青天外:形容其远,看不清楚。二水句:《太平御览》卷六九引山谦之《丹阳记》说:白鹭洲在江宁县西大江中;据史正志《二水亭记》载,秦淮河横贯金陵城中,由金陵城西流入长江,白鹭洲横截于其间。 ○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24.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丝竹:弦乐器和箫笛之类,泛指音乐。○晋·左思《招隐二首》25.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两句取《管子·形势》“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之义。 ○三国魏·曹操《短歌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6.乾坤浮一气,今古浸双丸乾坤句:大海似把天地一切融为一气。双丸句:太阳、月亮映于大海之中,似双丸浸在水内。 ○清·张照《观海》27.无边天作岸,有力浪攻山无边:水一望无边。○清·赵翼《渡太湖登马迹山》28.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烟带月碧于蓝○唐·李商隐《望喜驿别嘉陵江水二绝》29.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汴biàn水:通济渠东段。 泗水:出山东泗水县。汴水、泗水都流入淮河。 瓜洲:在大运河入长江处。○唐·白居易《长相思》30.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连海平:长江下游,江面宽阔,与海相连,江潮高涨,江海不分。 共潮生:明月似乎是从海潮中涌出。○唐·张若虚《春江花月花》31.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源:水之源。 流:水的下流。○《荀子·君道》32.山青灭远树,水绿无寒烟灭:分辨不清,意为只见一片葱绿色。 ○唐·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33.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行:大自然的一切变化。常:常规,一定的规律。 为:因为,由于。○《荀子·天论》:“~。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34.天地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战国鲁·尸佼《尸子》。 10.语文古诗默写失分原因分析不少同学明明学过的古诗文都会背,但是一写就错一考就丢分,那这篇文章一定要让他仔细看一遍,一定会有很大收获的。 从试卷分析情况来看,大多数同学在默写题中失分的地方有很多,在平时的古诗文默写中也常能见到同学们写错别字。例如: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及或急)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崖)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二不妖。(莲)4、不可亵玩焉。 (亵的错写)5、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儋儋、耸)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蝉)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古诗文默写常见错别字大致有两种情况:①错字大多出现在一些生难字上,例如澹、亵等。出现的原因是字较难,学习时写得少,掌握不牢固。 ②别字例如例句中的1、2、3、6中所出现的。出现这类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学生不理解字义,默写时不认真,常常写出同音字,大多是“无心”之错,这里的无心是指在古诗文默写时不用心,不理解字义,机械地记读音,随意性强而造成的别字。 这类错误远远多于错字。因此,提高古诗文复习的有效性的策略是:弄清楚错别字出现的情况,找到出错原因,“对症下药” 。 药怎么下?①拆分生难字,牢固掌握对于古诗文中出现的一些生难字在学习时要分析字的结构,例如,“亵”字可拆分成“衣”+“执”,同时应多写几遍,牢牢掌握。②理解意思,防止乱写很多同学在出现别字时不是不会写,而是没注意诗句的意思,只能乱写。 针对此种情况,对于易错字,要理解诗句及易错字的意思。例如,“濯清涟而不妖”中的“涟”很多同学容易写成“莲”,只要理解了“清涟”是“清水”的意思,是三点水,不是草字头,出错的几率就大大降低。 再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同学在写“生”字的时候经常误写为“升”,但只要理解,“生”是诞生的意思,“升”是上升的意思,一轮皎月从东海孕育而生,展现出一派无限广阔壮丽的动人景象,表现无限广阔壮丽之景,所以用“生”。“崖”和“涯”也是容易混淆的,但只要从字义上理解就能区分好这两个字,“崖”,高而陡(几乎垂直)的岩壁。 “涯”, 水边,泛指边际、范围,限度。再如古诗词中“雁”和“燕”的区别燕是春天的信使,因此“新燕”是早春常见的意象。 燕读yān时,通常做地名,燕然山这个地名在边塞诗或者描写戍边的诗歌中经常出现,比如:范仲淹《渔家傲》“燕然未勒归无计”,王维《使至塞上》“都护在燕然”等。③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