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课本换书古文的比重增加了多少据报道,今年9月,全bai国新入学的中小学生将使用“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新版课文更换近三分之二 古文比重增加。 报道称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课本在课文选篇时倚重于4个标准:经典型、文质兼美、适du宜教学、兼顾时代性,这次“部编本”中,尚未沉淀的“时文”少了,一些经典又回来了。此次改版传统文化篇目比重大大增加。 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zhi小学6个年级12册课本共选有古诗文132篇,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占课文总数的30%左右。初中6册古诗文选入124篇,分量也dao加重了。 古文体裁更加多样,从古风民歌,到诗词绝句,从两汉论文到明清小品均有收录。专家表示,古诗词教学,重让感受诗词音韵之美、汉语之美,小学生记忆力好,多读多背诵专,读得滚瓜烂熟,就是最好的方法,也许刚开始说不清美在哪里,但却会慢慢积淀属。 还有专家表示,学古典文学要多吟诵,放手去读,不必泥古,能边读边沉浸其中就好,希望诗词文化可以得到传承。 2.教育部如何回应高中新课标古诗文背诵增加学生负担针对新修订的高中课程标准增加古诗文的背诵科目,是否增加学生负担的问题,教育部教材局回应称,不要认为要求背就是负担,要根据学科特点。对于语文来讲,过去推荐了14篇,现在变成了72篇,是在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基础上,对加强传统文化的具体落实。 教育部对此回应,首先从意义上,每个人,无论是学习、工作,肯定要干事,干事就是负担,轻和重怎么判断?应该看对个人、对社会有没有价值。如果说花了很多精力、很多功夫干这个事,对个人的成长、对社会没有太多的意义,没有太多的价值,这就是负担。再从方式上,如果孩子每天忙的的方式和成长关联贡献不是那么大,比如天天做题,对提高他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没有帮助,就是负担。所以我们减负要减这些负担,不是简单地谈减负就是少学习、不学习。 这次高中课程修订完以后,在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依据是什么呢? 有三个方面:第一,传统文化教育不是简单地开一门课。首先要结合各个学科的特点,全科渗透,在修订启动大会上就部署了这个任务,14个学科,各科都要结合学科特点,有机地、自然地把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融入进去。 第二,相对义务教育阶段,比重进一步增加。我们经常说要保证打上中国底色,怎么打底色?得有一定的量。所以高中这次修订中,量是有增加的。高中语文课标里有一句话,课内必读书目中,传统的经典作品必须应占1/2以上,因为高中孩子学习古诗文的能力还是增高了。 第三,要求更高,不是简单的知道,要从传统文化的学习当中汲取营养,真正注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打上中国底色。比如语文,是不是一讲背诵就是负担?这个还不能一概而论,要结合学科特点。 3.关于教育部为古诗词征谱该如何报名9月8日,教育部宣布向社会征集“古辞新韵”,即鼓励大家用流行的曲风诠释经典诗词,向大学生和社会各界广泛征集原创性曲谱。 大赛推荐篇目审定委员会从中华经典诗文中精选出300篇左右的诗文,作为推荐篇目。参赛人群以大学生为主要对象,兼顾社会人士。 大赛于9月7日开始征集作品,11月初开始评审,元旦期间举办颁奖晚会和“古辞新韵”演唱会。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表示,“我们也不排斥R&B、电子这样的西洋音乐形式,只要能编得好、流行得开,关键让大家能记住歌词中的诗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