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取名男孩

1. 诗经楚辞唐诗宋词

2. 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取名

诗经楚辞唐诗宋词

1.从古代艺术中如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任选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南唐后主李煜、宋代词人:李清照、柳永、秦观、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岳飞、陈亮等. 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对剧小说输送了有机成分. 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从此,词与音乐分离,形成一种句子长短不齐的格律诗.五、七言诗句匀称对偶,表现出整齐美;而词以长短句为主,呈现出参差美. 词有词牌,即曲调.有的词调又因字数或句式的不同有不同的“体”.比较常用的词牌约100个.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二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按音乐又有令、引、近、慢之别.“令”一般比较短,早期的文人词多填小令. 58字以内为小令, 59—90字为中调,90字以外为长调.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我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2.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选一个`要求`写代表

秦散文 汉乐府 六朝笔记 唐传奇 宋元话本 明清南戏,昆曲一、诗歌数量达到了5万首,超出各代诗歌总合的两三倍。

二、诗歌质量较高。 三、唐诗的题材和意境也几乎无所不包,修辞手段的运用已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这对于想要另辟新境的宋代诗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压力。王安石曾说:“世 间好语言,已被老杜道尽。

世间俗语言,已被乐天道尽。 ”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

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 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

唐代的诗人特别多。 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其他无数诗人,象满天的星斗一样。

这些诗人,今天知名的就还有二千三百多人。他们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诗》中的也还有四万八千九百多首。

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有是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描绘祖国河山的秀丽多娇;此外,还有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的,有表达儿女爱慕之情的,有诉说朋友交情、人生悲欢的等等。

总之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习,直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目光,成为他们写作是题材。在创作方法上,既有现实主义的流派,也有浪漫主义的流派,而许多伟大的作品,则又是这两种创作方法相结合的典范,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唐代的古体诗,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两种。

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

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

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

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采、推陈出新的。

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的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

3.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历史发展顺序是这样的吗

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属于诗歌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最早的记录在西周初年,最迟产生的已在春秋五霸时代,整部诗经的时代,上下跨度约五六百年。

楚辞有些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感觉,每句基本上7~9个字不等,大量使用虚词,最典型的比如语气词“兮”;

唐诗的基本形式就是绝句和律诗,绝句共4句,律诗要8句,都可以分为五言和七言(即每句5个字或7个字);

宋词句式不像唐诗那样整齐划一,而是长短错落参差.词与诗的区别在于严格按曲牌来写,句式不整齐.

元曲,可分为元散曲和杂剧两种,前者属诗歌范畴,但要配乐歌唱;和宋词相比,大量使用无意义的衬字.后者属戏曲,即一种舞台表演艺术形式.

4.《诗经》《楚辞》《汉乐府》诗集,唐诗宋词原曲

【概况】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区分】 在中国古代,区别“诗歌”与“非诗歌”之间的主要标准为“是否押韵”(不押韵者绝非诗歌)。新文化运动之后,在西洋文学的影响下,部分作者创作了不押韵的新诗,从此“无韵诗”正式登上了中国文学的舞台,甚至一度成为了诗界主流。

【起源】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发展】诗歌发展经历了《诗经》→ 《楚辞》→汉赋→汉乐府诗→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的发展历程。

【特点】诗歌主要的特点是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凝聚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有鲜明的节奏感。分点来说: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表现手法】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三种:1.比拟2.夸张3.借代 【分类】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

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 (1)怀古诗。

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 (2)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3)山水田园诗。 曹操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4)战争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仍频,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5)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6)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

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

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概括一下,主要分为9种:1讽刺 2爱情 3哲理 4送别 5风景 6抱负 7想像 8故事 9思想 2、现代诗歌 基本的有以下几种:1.叙事诗和抒情诗。

这是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的。 (1)叙事诗: (2)抒情诗 2.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和韵脚诗。

这是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类的。 (1)格律诗 (2)自由诗 (3)散文诗 (4)韵脚诗。

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取名

1.诗经,楚辞里面有什么适合做名字的词

2012.04.28===================正===文===的===分===界===线=================== 1、伯庸。

《离骚》:“朕皇考曰伯庸”。譬如作家马伯庸……2、正则、灵均。

《离骚》:“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正则:公正而有法则。

灵均:灵善而均调。屈原名平,字原,正则是对“平”字进行的解释,灵均是对“原”字进行的解释。

3、修能。《离骚》:“又重之以修能”。

修能:即美好的外表仪形。一释为很强的才干和能力。

4、骐、骥。《离骚》:“乘骐骥以驰骋兮”。

骐骥:骏马。5、峻茂。

《离骚》:“冀枝叶之峻茂兮”。峻茂:犹繁茂。

6、信芳。《离骚》:“苟余情其信芳”。

如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7、圣哲、茂行。

《离骚》:“夫维圣哲以茂行兮”。圣哲:具有超人的道德才智的人。

茂行:德行充盛。8、曼路。

《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9、望舒。

《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望舒:神话中为月驾车的神。

如写《雨巷》的诗人戴望舒。10、陆离。

《离骚》:“斑陆离其上下”。陆离:光辉灿烂的样子。

我们对于该词的认知多来自于成语“光怪陆离”,意指色彩繁杂、变化多端。11、珵美。

《离骚》:“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珵美之能当”。珵:美玉。

12、云旗。《离骚》:“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云旗:绘有云霓的旗帜。===================九===歌===的===分===界===线=================== 1、辰良。

《九歌·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辰良”系“良辰”之倒文,指好时光。

易被读作“乘凉”。2、玉锵、璆鸣。

《九歌·东皇太一》:“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诗曰:佩玉锵锵。

璆(音求):美玉。3、安歌。

《九歌·东皇太一》:“疏缓节兮安歌”。安歌:神态安详地唱歌。

有一句唐诗说:“安歌送好音”。4、浩倡。

《九歌·东皇太一》:“陈竽瑟兮浩倡”。“浩倡”又作“浩唱”,和上句“安歌”相对应。

取名时可改为“浩昌”。下文《九歌·少司命》中还有“浩歌”。

5、乐康。《九歌·东皇太一》:“君欣欣兮乐康”。

乐康:安乐貌。6、齐光。

《九歌·云中君》:“与日月兮齐光”。有点“曌”字的感觉呢。

7、宜修。《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

宜修:修饰得宜,恰到好处。《甄嬛传》里的皇后名字……8、扬灵(扬舲)。

《九歌·湘君》:“横大江兮扬灵”。扬灵:一说即扬舲,扬帆前进。

9、飞龙。《九歌·湘君》:“飞龙兮翩翩”。

飞龙:此处指龙船。若是《易经·乾卦》中的“飞龙在天”,那就霸气外露了。

10、杜若。《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

杜若:香草名,又名山姜,古人谓服之“令人不忘”。上下文中还有“杜衡”,亦香草名。

11、扬波。《九歌·少司命》:“冲风至兮水扬波”。

扬波此处指掀起波浪。但在有的语境中也比喻动乱。

12、既明。《九歌·东君》:“夜皎皎兮既明”。

既明:天色明亮。《诗经·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从这里演变出“明哲保身”的成语。

13、翾飞。《九歌·东君》:“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

翾(音宣)飞:飞翔。14、青云。

《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红楼梦》第七十回薛宝钗作诗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15、飞扬。《九歌·河伯》:“心飞扬兮浩荡”。

飞扬:心情舒展,思绪飘飞。16、诚勇。

《九歌·国殇》:“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诚勇:内心勇敢。

《大戴礼记·文王官人》:“诚勇必有难慑之色”。===================九===章===的===分===界===线=================== 1、坚志。

《九章·惜诵》:“欲横奔而失路兮,坚志而不忍”。坚志:意志坚定。

2、宝璐。《九章·涉江》:“被明月兮佩宝璐”。

宝璐:美玉。3、承宇。

《九章·涉江》:“云霏霏而承宇”。承宇:指山中云气旺盛而与屋檐相承接。

4、怀信。《九章·涉江》:“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

怀信:怀抱忠贞诚信之心。5、怀瑾。

《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如国学大师南怀瑾。

6、广志。《九章·怀沙》:“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

7、嘉树。《九章·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嘉树:美好的树木。譬如宋氏三姊妹的老爸宋嘉树。

8、秉德。《九章·橘颂》:“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秉德:秉持道德。9、淑离。

《九章·橘颂》:“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淑离:鲜明美好的样子。

BUT谐音疏离。10、翼遥。

《九章·悲回风》:“翼遥遥其左右”。翼:飞动;遥遥:摇摆。

===================其===他===的===分===界===线=================== 1、休德。《远游》:“贵真人之休德兮”。

休德:美德。2、辰星。

《远游》:“奇傅说之托辰星兮”。辰星:星宿名。

此指二十八宿中的房星,位于东方天幕。3、淑尤。

《远游》:“绝氛埃而淑尤兮”。淑尤:到达奇异的境界。

4、耀灵。《远游》:“耀灵晔而西征”。

耀灵:太阳的别称,亦喻指帝王。5、凯风。

《远游》:“顺凯风以从游兮”。凯风:和暖的风,指南风。

6、琬琰。《远游》:“怀琬琰之华英”。

琬琰:泛指。

2.用诗经,论语,唐诗宋词来起名字

昭雪(昭:充满活力,是一个阳光女孩。

雪:愿她象雪一样纯洁、美丽。) 倩雪(即前雪,也就是雪天出生的可爱公主啦) 茹雪(茹,谐音如;全名意思是想雪一般纯洁,善良) 优璇(优,各个方面都很优秀;璇,像美玉一样美丽,受人欢迎) 雨嘉(雨,纯洁;嘉,优秀) 娅楠(娅,谐音雅,文雅;楠只是名字好听) 可馨(一个美丽的可人儿。

能与家人生活得非常温馨) 惠茜(贤惠,茜只是名字好听) 漫妮(生活浪漫,妮是对女孩的称呼,没什么意义) 静香(文静,象明朝时期的香妃一样美丽,文雅,贞烈) 梦洁(一个梦幻般的女孩,心地善良,纯洁) 凌薇(气势、朝气都凌人,薇,祝她将来成为一代名人) 质) 依娜(有伊人风采,娜一般指姑娘美丽,婀娜多姿嘛) 雅芙(文雅,如出水芙蓉一般) 雨婷(温柔,聪明,漂亮) 梦璐(如梦幻般的女孩,璐,谐音露,露字为日月结合的灵之美.智慧且不夸张) 灵芸(在古代,有一个叫薛灵芸的少女,长得容华绝世,貌赛貂禅,他被当时的皇帝曹丕看中,欲召她进宫做宠妃,愿您的女儿也象她一样美丽,双手灵巧) 欣妍(开心愉快,妍是美丽)。

3.古风名字、取自诗经、楚辞等古诗集、文选、标明出处及句子、最好不

B1.彬蔚 富有文采。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陆机《文赋》“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

2.彬彬 文质兼备。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3.博裕 广阔富饶。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汉代刘向《说苑•敬慎》:“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裕而守以俭者安。”

4.博闻见闻广博。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汉书•东方朔传》:“自以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5.博容 度量大。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后汉书•桥玄传》:“懿德高轨,泛爱博容。”

6.博文 通晓古代文献。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这个名字取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7.博艺 博通艺文。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孔子家语•弟子行》:“好学博艺,省物而勤也,是冉求之行也。”

8.博雅 学识渊博,品行端正。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后汉书•杜林传》:“博雅多通,称为任职相。”C9.承德 蒙受德泽。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汉书•礼乐志》“诏抚成师,武臣承德”。

10.朝宗 百川归海。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诗经•小雅•沔水》“沔波流水,朝宗于海”。11.澄泓 水清而深。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唐代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茧纶牵拨剌,犀焰照澄泓。”

12.存志 保全志向。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滍水》:“学道遭难逢危,终无悔心,可以牢神存志。”D13.澹雅 淡泊高雅。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图画》:“夫画者澹雅之事。”

14.得韬 拥有用兵的谋略。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李德裕《李文饶集》“不劳孙子法,自得太公韬”。15.德辉 仁德的光辉。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礼记•乐记》“故德辉动于内,而民莫不承听。”

F16.方旭 早晨太阳刚出来的样子。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太玄•从》“方出旭旭”。17.飞轩 指廊宇。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文选•刘琨》:“顾瞻望宫阙,俯仰御飞轩。

19.芳蕤 盛开而下垂的花。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晋陆机《文赋》:“播芳蕤之馥馥,从青条之森森。”20.芳苓 香草名。

指莲。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文选•枚乘》:“漃漻薵蓼,蔓草芳苓。”21.芳蔼 芳香而繁盛。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楚辞•九辩》:“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

22.芳菲 花草香美的样子。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G23.管彤 彤管,古代女史用以记事的杆身漆朱的笔。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诗经•邶风•静女》“贻我彤管”。

H24.和畅 亦作“和昶”,温和舒畅。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晋代王羲之《兰亭集序》:“天朗气清,惠风和畅。”25.涵畅 滋润化育,使之发扬。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程氏外书》卷三:“兴于诗者,吟咏性情涵畅道德之中而歆动之,有‘吾与点’之气象。”

26.涵涵 水波晃动。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唐代韩愈《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太原王公神道碑铭》:“秩秩而积,涵涵而停。”27.浩初 太初。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唐代陈子昂《昭夷子赵氏碑》:“请尔灵龟,永晏息乎浩初。”

28.浩丽 壮丽。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唐代司空图《成均讽》:“江天浩丽,杳春思于龙舟。”29.浩然 正大刚直。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30.浩学 博学。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宋代范仲淹《南京书院题名记》:“先生之嗣,故都官郎中维,枢密直学士纶,并纯文浩学,世济其美,清德素行,贵而能贫。”31.泓涵 水深广,比喻学问渊博。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唐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博陵崔斯立,种学绩文,以蓄其有,泓涵演迤,日大以肆。”

32.泓浵 水深广。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明代吕坤《序》:“其既放也,泓浵瀇瀁,若千里悬流,四达而不可穷。”33.慧艳 聪明美丽。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后生一女,稍长,极慧艳。”

34.慧语 妙语。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明代程羽《鸳鸯牒》:“步非烟慧语谁聆,娇花不赏,飘香坠粉,亦复何疑。”J35.嘉言 美好的语言。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宋代朱熹《朱子全书•学五》:“见人嘉言善行,则敬慕而记录之。”

36.嘉懿 善、美。出自成语:嘉言懿行。

意思是美善的言行。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37.江沅 沅,水名。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楚辞•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38.瑾瑜 比喻美德贤才。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今世所覩,怀瑾瑜而握兰桂者,悉耻为之。”39.景铄 盛美,盛明。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班固的《东都赋》:“铺鸿藻,信景铄,扬世庙,正雅乐。”

40.静淞 淞:水汽凝结的冰花。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宋代曾巩《雾淞》“园林初日静无风,雾淞花开处处同”。41.隽秀 优异出众。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唐代刘餗《隋唐嘉话》卷上:“百药年未。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