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刀诗句

1.带刀子的诗句

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郑板桥

其一 ⊙ 石头城

悬岩千尺,借欧刀吴斧,削成城郭。

千里金城回不尽,万里洪涛喷薄。

王浚楼船,旌麾直指,风利何曾泊。

船头列炬,等闲烧断铁索。

而今春去秋来,一江烟雨,万点征鸿掠。

叫尽六朝兴废事,叫断孝陵殿阁。

山色苍凉,江流悍急,潮打空城脚。

数声渔笛,芦花风起作作。

年代:宋

作者:周邦彦

作品:少年游

内容: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

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狱中题壁》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贫怜范叔惟尘甑,贵识王祥有佩刀。明李东阳《送开州陈同知》

剑客

年代:【唐】 作者:【贾岛】 体裁:【五古】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北庭宣元杰西番刀歌

年代:【元】 作者:【张宪】 体裁:【七古】

金神起持水火齐,煅炼阴阳结精锐。

七月七日授冶师,手作钳锤股为砺。

一千七百七十锋,脊高体狭刀口洪。

龙飞蛟化岁月久,阮师旧物今无踪。

贤侯示我西番刀,名压古今刀剑录。

三尖两刃圭首圆,剑脊朱砂斑痕点人血,雕青皮软金钩联。

唐人宝刀夸大食,于今利器称米息。

十年土涮松纹生,戎王造时当月蚀。

平章遗佩固有神,朱高固始多奇勋。

三公重器不虚授,往继王祥作辅臣。

红毛刀歌

年代:【近代】 作者:【秋瑾】

一泓秋水净纤毫,远看不知光如刀。

直骇玉龙蟠匣内,待乘雷雨腾云霄。

传闻利器来红毛,大食日本羞同曹。[1]

濡血便令骨节解,断头不俟锋刃交。

抽刀出鞘天为摇,日月星辰芒骤韬。

斫地一声海水立,露风三寸阴风号。

陆专犀象水截蛟,魍魉惊避魑魅逃。

遭斯刃者凡几辈?骷髅成群血涌涛。

刀头百万英雄泣,腕底乾坤杀劫操。

且来挂壁暂不用,夜夜鸣啸声疑鸮。

英灵渴欲饮战血,也如块磊需酒浇。

红毛红毛尔休骄,尔器诚利吾宁抛。

自强在人不在器,区区一刀焉足豪?

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陆游

我昔学诗未有得,残余未免从人乞。

力孱气馁心自如,妄取虚名有惭色。

四十从戎驻南郑,酣宴军中夜连日,

打qiú@①筑场一千步,阅马列厩三万匹。

华灯纵博声满楼,宝钗艳舞光照席。

琵琶弦急冰雹乱,羯鼓手匀风雨疾。

诗家三昧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世间才杰固不乏,秋毫未合天地隔。

放翁老死何足论,《广陵散》绝还堪惜。”

鲁迅《七律·无题》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似水照缁衣。”

2.跟刀有关的诗词

《过王濬墓》李隆基 吴国分牛斗,晋室命龙骧。

受任敌已灭,策勋名不彰。居美未尽善,矜功徒自伤。

长戟今何在,孤坟此路傍。不观松柏茂,空余荆棘场。

叹嗟悬剑陇,谁识梦刀祥。 《饯王晙巡边》李隆基振武威荒服,扬文肃远墟。

金坛申将礼,玉节授军符。免胄三方外,衔刀万里余。

昔时吴会静,今日虏庭虚。分阃仍推毂,援桴且训车。

风扬旌旆远,雨洗甲兵初。坐见台阶谧,行闻袄祲除。

檄来虽插羽,箭去亦飞书。舟楫功须著,盐梅望匪疏。

不应陈七德,欲使化先敷。 《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苏颋晓入宜春苑,秾芳吐禁中。

剪刀因裂素,妆粉为开红。彩异惊流雪,香饶点便风。

裁成识天意,万物与花同。 《寒食宴于中舍别驾兄弟宅》苏颋子推山上歌龙罢,定国门前结驷来。

始睹元昆锵玉至,旋闻季子佩刀回。晴花处处因风起,御柳条条向日开。

自有长筵欢不极,还将彩服咏南陔。 《饯许州宋司马赴任》李乂展骥旌时杰,谈鸡美代贤。

暂离仙掖务,追送近郊筵。地惨金商节,人康璧假田。

从来昆友事,咸以佩刀传。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芳树》徐彦伯玉花珍簟上,金缕画屏开。

晓月怜筝柱,春风忆镜台。筝柱春风吹晓月,芳树落花朝暝歇。

稿砧刀头未有时,攀条拭泪坐相思。 《芳树》徐彦伯玉花珍簟上,金缕画屏开。

晓月怜筝柱,春风忆镜台。筝柱春风吹晓月,芳树落花朝暝歇。

稿砧刀头未有期,攀条拭泪坐相思。 《咏欧阳行周事》孟简有客西北逐,驱马次太原。

太原有佳人,神艳照行云。座上转横波,流光注夫君。

夫君意荡漾,即日相**。定情非一词,结念誓青山。

生死不变易,中诚无间言。此为太学徒,彼属北府官。

中夜欲相从,严城限军门。白日欲同居,君畏仁人闻。

忽如陇头水,坐作东西分。惊离肠千结,滴泪眼双昏。

本达京师回,贺期相追攀。宿约始乖阻,彼忧已缠绵。

高髻若黄鹂,危鬓如玉蝉。纤手自整理,剪刀断其根。

柔情托侍儿,为我遗所欢。所欢使者来,侍儿因复前。

抆泪取遗寄,深诚祈为传。封来赠君子,愿言慰穷泉。

使者回复命,迟迟蓄悲酸。詹生喜言旋,倒履走迎门。

长跪听未毕,惊伤涕涟涟。不饮亦不食,哀心百千端。

襟情一夕空,精爽旦日残。哀哉浩然气,溃散归化元。

短生虽别离,长夜无阻难。双魂终会合,两剑遂蜿蜒。

丈夫早通脱,巧笑安能干。防身本苦节,一去何由还。

后生莫沈迷,沈迷丧其真。 《塞上曲二首》王涯天骄远塞行,出鞘宝刀鸣。

定是酬恩日,今朝觉命轻。塞虏常为敌,边风已报秋。

平生多志气,箭底觅封侯。 《宫词三十首》王涯白人宜著紫衣裳,冠子梳头双眼长。

新睡起来思旧梦,见人忘却道胜常。春来新插翠云钗,尚著云头踏殿鞋。

欲得君王回一顾,争扶玉辇下金阶。五更初起觉风寒,香炷烧来夜已残。

欲卷珠帘惊雪满,自将红烛上楼看。各将金锁锁宫门,院院青娥侍至尊。

头白监门掌来去,问频多是最承恩。夜久盘中蜡滴稀,金刀剪起尽霏霏。

传声总是君王唤,红烛台前著舞衣。筝翻禁曲觉声难,玉柱皆非旧处安。

记得君王曾道好,长因下辇得先弹。一丛高鬓绿云光,官样轻轻淡淡黄。

为看九天公主贵,外边争学内家装。宜春院里驻仙舆,夜宴笙歌总不如。

传索金笺题宠号,镫前御笔与亲书。永巷重门渐半开,宫官著锁隔门回。

谁知曾笑他人处,今日将身自入来。春风帘里旧青娥,无奈新人夺宠何。

寒食禁花开满树,玉堂终日闭时多。碧绣檐前柳散垂,守门宫女欲攀时。

曾经玉辇从容处,不敢临风折一枝。鸦飞深在禁城墙,多绕重楼复殿傍。

时向春檐瓦沟上,散开朝翅占朝光。白雪猧儿拂地行,惯眠红毯不曾惊。

深宫更有何人到,只晓金阶吠晚萤。百尺仙梯倚阁边,内人争下掷金钱。

风来竞看铜乌转,遥指朱干在半天。春风摆荡禁花枝,寒食秋千满地时。

又落深宫石渠里,尽随流水入龙池。墙墙不断接宫城,金榜皆书殿院名。

万转千回相隔处,各调弦管对闻声。霏霏春雨九重天,渐暖龙池御柳烟。

玉辇游时应不避,千廊万屋自相连。禁门烟起紫沉沉,楼阁当中复道深。

长入暮天凝不散,掖庭宫里动秋砧。炎炎夏日满天时,桐叶交加覆玉墀。

向晚移镫上银簟,丛丛绿鬓坐弹棋。瞳瞳日出大明宫,天乐遥闻在碧空。

禁树无风正和暖,玉楼金殿晓光中。迥出芙蓉阁上头,九天悬处正当秋。

年年七夕晴光里,宫女穿针尽上楼。教来鹦鹉语初成,久闭金笼惯认名。

总向春园看花去,独于深院笑人声。银瓶泻水欲朝妆,烛焰红高粉壁光。

共怪满衣珠翠冷,黄花瓦上有新霜。迎风殿里罢云和,起听新蝉步浅莎。

为爱九天和露滴,万年枝上最声多。御果收时属内官,傍檐低压玉阑干。

明朝摘向金华殿,尽日枝边次第看。内里松香满殿闻,四行阶下暖氤氲。

春深欲取黄金粉,绕树宫娥著绛裙。禁树传声在九霄,内中残火独遥遥。

千官待取门犹闭,未到宫前下马桥。 《舞曲歌辞•白纻歌》张籍皎皎白纻白且鲜,将作春衫称少年。

裁缝长短不能定,自持刀尺向姑前。复恐兰膏污纤指,常遣傍人收堕珥。

衣裳着时寒食下,还把玉鞭鞭白马。 《杂曲歌辞•少年行》张籍少年从出猎长杨,禁中新拜羽林郎。

独到辇前射双虎,君王手赐黄金铛。日日斗鸡都市里,赢得宝刀重刻字。

百里报仇夜出城,平明。

3.有什么关于刀的诗词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海到无边,天做岸。

山高绝顶,我为峰。

大刀出鞘兮,黄沙茫忙。

凌云起舞兮,碧水汤汤。

胡虏犯境兮,边塞失却。

佞臣当道兮,难见忠良。

我有大刀兮,壮怀激烈。

报国无门兮,霜发悲凉。

4.与“刀”有关的诗句都有哪些

与“刀”有关的诗句都有

1.《渔家傲·正月斗杓初转势》

年代: 宋 作者: 欧阳修

正月斗杓初转势。金刀剪彩功夫异。称庆高堂欢幼稚。看柳意。偏从东面春风至。十四新蟾圆尚未。楼前乍看红灯试。冰散绿池泉细细。鱼欲戏。园林已是花天气。

2.《渔家傲·一曲阳关情几许》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一曲阳关情几许,知君欲向秦川去。

白马皂貂留不住。

回首处,孤城不见天霖雾。

到日长安花似雨,故关杨柳初飞絮。

渐见靴刀迎夹路。

谁得似,风流膝上王文度。

3.《葬花吟》

年代: 清 作者: 曹雪芹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

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为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4.《出塞》

年代: 唐 作者: 王昌龄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5.《蝶恋花·帘幕东风寒料峭》

年代: 宋 作者: 欧阳修

帘幕东风寒料峭。雪里香梅,先报春来早。红蜡枝头双燕小。金刀剪彩呈纤巧。旋暖金炉薰蕙藻。酒入横波,困不禁烦恼。绣被五更春睡好。罗帏不觉纱窗晓。

5.描写刀剑的诗句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汉朝以前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在抵御外侵与群雄角逐过程中,剑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剑能够安身立命,能够带来权力和荣誉,古之先人对剑崇尚有加,也产生了很多的动人传说和真人真事,例如欧冶结庐铸剑、风胡子相剑、庄子论剑、眉间尺为父报仇、伍员赠剑、季扎挂剑等等。

形成了独特的剑文化。 剑是国术短兵之一,比刀更早用于战场。

文献表明,中国自周以来即有击剑、佩剑之风。佩一柄长剑外出求学,古称为“游”。

如张良、曹操、徐庶、李白皆曾年少仗剑远游过,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学剑来山东”。以此观之,真大才者,多是行走神州遍寻明师,阅尽人间冷暖,文武全面发展者也,非寻章摘句之文弱书生可比。

自东汉以后,剑几乎退出战场,佩剑的风气无论贵族还是民间均流传了下来。剑不仅是一种防身器械,同时也是一种观赏和收藏品,深受各层次人民喜爱,唐以后中国崇尚文弱,即使如此,仍然有很多读书人在书房悬挂一柄宝剑以示文武合一,古代诗文中咏剑者比比皆是。

最早的咏剑诗句出自古诗《陌上桑》,“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余万。”因鹿卢(辘轳)剑历史悠久,装饰讲究,雕刻精美,而被古人视为天下无双的宝物。

提到辘轳剑者还有荆轲刺秦王之描写中提到:“罗縠单衣,可裂而绝;八尺屏风,可超而越;鹿卢之剑,可负而拔。” 先秦楚国有长剑,屈子诗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铗,指剑柄。

长铗代指长柄双手长剑。古代认为冠能够代表一个人的尊严,冠的高低形状的不同代表了一个人的尊贵程度的不同,屈子诗中能够把剑的描写放在对冠的描写前面,可见对剑的重视程度。

古剑装饰形式多样,五花八门。以唐为分界线。

唐剑之剑为周制,首多为圆形,格多为“凹”字形,饰以云纹、编织纹、鸟兽纹等,加工手法有铸造、高雕、镂刻等。唐之后装具型制变化很多,首由圆型该为扁型,格更是复杂多样。

一把名贵之剑除了剑身坚韧锋利之外,装具往往极尽装饰之能事,错金,错银,镶珠,嵌玉,包皮,缠绳,使得剑光彩夺目,熠熠生辉,堪称宝剑。晋朝傅元的《歌辞》中这样描写宝剑:“宝剑神奇,镂象龙螭。

文犀饰首,错以明珠。” 我国古代有很多名剑,如昆吾、莫邪、龙渊、湛庐、棠溪等。

古之文人咏古剑者多矣,如唐代崔融《咏剑诗》有“宝剑出昆吾,龟龙夹彩珠”之佳句,可见昆吾剑龟龙戏珠的装饰是非常有特色的。 描写古剑最详细也是最负盛名的诗句出自唐代李峤《宝剑篇》: 吴山开,越溪涸,三金合冶成宝锷。

淬绿水,鉴红云,五彩焰起先氛氲。 背上铭为万年字,胸前点作七星文。

龟甲参差白虹色,鹿卢宛转黄金饰。 这里“宝锷”是指宝剑,“锷”是刃的代称,本诗对于剑的取材、冶炼、淬火、铭文、装饰均有描写。

吴越是指中国的江苏浙江地区,自古名剑出吴越,考工记有章曰:“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 与《宝剑篇》相齐名的是郭震的《古剑篇》: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

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飘沦古狱边。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

这首诗描写的是龙泉剑,对于剑身的如霜雪般的寒利,装具工艺的复杂华丽,以及剑身上经过精工锻打产生的青光花纹都做了很好的描写,这首诗曾经受到武则天的赞赏。 唐裴夷直在《观淬龙泉剑》中对剑的锋利也有细致的描写,“莲花生宝锷,秋日历霜锋。

炼质才三尺,吹毛过百里。”后人对于利剑形容为风吹断发,切金断玉,即渊于此。

李贺《春坊正字剑子歌》: 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隙月斜明刮露寒,练带平铺吹不起。

蛟胎皮老蒺藜刺,鸊鹈淬花白鹇尾。直是荆轲一片心,莫教照见春坊字。

挼丝团金悬簏敕,神光欲截蓝田玉。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

“三尺水”代指剑,形容剑锻打精良,没有瑕疵,发出寒光,“蛟胎皮老蒺藜刺”正是对鲛鱼皮的描写,我国唐代常用鲛鱼皮包剑柄防滑,其法后来传入日本,直至现今日本刀柄仍包以鲛鱼皮。“鸊鹈淬花白鹇尾”是指装饰有水鸟和雉鸟的花花绿绿的纹饰,非常华丽。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独漉篇》中有佳句: 雄剑挂壁,时时龙鸣。 不断犀象,绣涩苔生。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通过对剑的描写,寄托了虽忧国忧民但却报国无门的感慨之情。 白居易是咏剑的高手,咏剑诗很多。

如《答友问》: 大圭廉不割,利剑用不缺。当其斩马时,良玉不如铁。

置铁在洪炉,铁消易如雪。良玉同其中,三日烧不热。

君疑才与德,咏此知优劣。 再如《折剑头》: 拾得折剑头,不知折之由。

一握青蛇尾,数寸碧峰头。 疑是斩鲸鲵,不然刺蛟虬。

缺落泥土中,委弃无人收。 我有鄙介性,好刚不好柔。

勿轻直折剑,犹胜曲全钩。 这首诗反映出的个人的刚直不阿的性格,爱剑的本性,对断剑的尊敬,溢于言表。

还有《李都尉古剑》: 古剑寒黯黯,铸来几千秋。白光。

6.带"刀"字的诗句有哪些

1免胄三方外,衔刀万里余。——《饯王晙巡边》李隆基

2、叹嗟悬剑陇,谁识梦刀祥。——《过王濬墓》李隆基

3、始睹元昆锵玉至,旋闻季子佩刀回。——《寒食宴于中舍别驾兄弟宅》苏颋

4、从来昆友事,咸以佩刀传。——《饯许州宋司马赴任》李乂

5、天骄远塞行,出鞘宝刀鸣。——《塞上曲二首》王涯

6、夜久盘中蜡滴稀,金刀剪起尽霏霏。——《宫词三十首》王涯

7、裁缝长短不能定,自持刀尺向姑前。——《舞曲歌辞•白纻歌》张籍

8、日日斗鸡都市里,赢得宝刀重刻字。——《杂曲歌辞•少年行》张籍

9、金刀截身发,结誓焚灵香。——《学仙》张籍

10、藏得宝刀求主带,调成骏马乞人骑。——《赠王司马》张籍

11、去程江上多看堠,迎吏船中亦带刀。——《送从弟濛赴饶州》张籍

12、华筵鼓吹无桐竹,长刀直立割鸣筝。——《舞曲歌辞•公莫舞歌》李贺

13、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军行军行》李白

14、欲剪箱中一尺天,吴娥莫道吴刀涩。——《罗浮山父与葛篇》李贺

15、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少年游》周邦彦

7.有关刀剑的诗句有哪些

1、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 ——清 曹雪芹《葬花吟》

2、大石如刀剑 ——唐 白居易 《初入峡有感》

3、孔山刀剑立 ——唐 白居易《游坊口悬泉偶题石上 时为河南尹。》

4、我今抽刀勒剑石—— 唐李益 《从军夜次六胡北饮马磨剑石为祝殇辞》

5、我今抽刀勒剑石—— 唐 李益 《火荧荧又为碧,有鸟自称蜀帝魂。》

6、长翮如刀剑 ——唐 杜甫 《画鹘行》

7、使我心如刀剑挥—— 宋 张继先 《沁园春·修行》

8、尽卖剑卖刀归买牛 ——宋 洪咨夔 《沁园春·饮马咸池》

9、渤海卖刀剑—— 宋 戴翼 《水调歌头·渤海卖刀剑》

10、刀剑还牛犊—— 宋 徐明仲 《水调歌头·宗社中兴佐》

1.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2.我有一宝剑,出自昆吾溪。照人如照水,切玉如切泥。

3.万里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4.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

5.萧瑟行囊君莫笑,独留长剑倚青空。

6.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7.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8.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

9.可堪心铁修成剑,错把青锋照美人。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