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怎么没有李贺

1. 金圣叹唐诗

金圣叹唐诗

1.金圣叹选批唐诗的资料介绍

金圣叹是明末清初的一位颇为奇特的文人。

他以评《水浒》与《西厢记》而著称于世。另外,他也选评过唐诗。

这是清初著名文艺批评家金圣叹选批的唐诗,包括唐朝初期和晚期的作品,共600首,约40万字。 除了对杜诗另有专集以外,他共选评了唐代七言律诗约六百首,并且在被杀害前的《绝命词》中还特地提到这事: 鼠肝虫臂久萧疏,只惜胸前几本书,虽喜唐诗略分解,庄骚马杜待何如? 所谓“分解”,就是对所选唐人律诗分成前后解,并进行分析评论。

从他给友人的书信中可以看到,他对自己所做的这一工作是颇为重视的。 唐诗选本最流行的是《唐诗三百首》。

金圣叹的这个选批本则可称之为“唐诗六百首”。其特点主要不在于选而在于评,深中肯綮者有之,借题发挥者亦有之,作为一个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总是独具只眼,不依傍他人。

…… 原书卷一是题为“圣叹外书”的序言,卷二是诗目,卷三才是正文。这次标点出版,依然仍此体例,以见其人奇特之一斑。

浙江古籍出版社 一九八四年五月 。

2.谁有金圣叹的诗词

老拳搏古道;儿口嚼新书。

——金圣叹自题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金圣叹刑场诀别自题天公丧母地丁忧,万里江山尽白头。

明日太阳来作吊,家家檐下泪珠流。——七绝【金圣叹撰题联】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金圣叹题佛经千古绝吟太白诗;大江东去学士词。——金圣叹题书房真读书人天下少;不如意事古今多。

——金圣叹感题时势台榭如富贵,时至则有;草木知名节,久而后成。——金圣叹题书斋大小子,上下街,走南到北买东西;少老头,坐睡椅,由冬至夏读春秋。

——金圣叹撰技巧联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今夜年尾,明朝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金圣叹题时令年节(一年中秋赏月,金圣叹偶得上联,可是苦思半夜未有下联,次日他把这上联写在壁上,每天沉思,终不能对。

直至大年三十除夕夜团年守岁,其妻叹曰:“今夜是最后一天,到明日又是一年的开头了。”金圣叹一听,突然跳起来说:“下联有对了!”随即在壁上续接写出了下联。)

这老翁舍得几文钱,斋僧布道,加几年阳寿足矣。胡为乎,使金童玉女引上天堂;呀呀呀,玉帝也嫌贫爱富;那婆子偷尝两片肉,破戒载荤,打两个嘴巴够了。

又何必,差马面牛头拿归地狱,哈哈哈,阎王乃重畜轻人。——金圣叹题戏台(41+41=82字)金圣叹评《水浒》第四十四回联批】李逵忽然有假;宋江到底无真。

宋江爷生不如死;李逵娘死贤于生。李逵取娘,村中遇鬼;宋江取爷,寨里见神。

宋江爷不忍见活强盗;李逵娘不及见死大虫。李逵遇鬼,只见两板斧;宋江见神,受三卷天书。

宋江遇玄女,是奸雄捣鬼;李逵遇白兔,为纯孝格天。李逵取娘归时,带两只真虎;宋江取爷还时,携三卷假书。

3.金圣叹的诗,我只要诗词就比如,《沉吟楼诗选》这个里德诗

老拳搏古道;

儿口嚼新书。

——金圣叹自题

莲子心中苦;

梨儿腹内酸。

——金圣叹刑场诀别自题

天公丧母地丁忧,万里江山尽白头。

明日太阳来作吊,家家檐下泪珠流。

——七绝

【金圣叹撰题联】

流水今日;

明月前身。

——金圣叹题佛经

千古绝吟太白诗;

大江东去学士词。

——金圣叹题书房

真读书人天下少;

不如意事古今多。

——金圣叹感题时势

台榭如富贵,时至则有;

草木知名节,久而后成。

——金圣叹题书斋

大小子,上下街,走南到北买东西;

少老头,坐睡椅,由冬至夏读春秋。

——金圣叹撰技巧联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夜年尾,明朝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金圣叹题时令年节

(一年中秋赏月,金圣叹偶得上联,可是苦思半夜未有下联,次日他把这上联写在壁上,每天沉思,终不能对。直至大年三十除夕夜团年守岁,其妻叹曰:“今夜是最后一天,到明日又是一年的开头了。”金圣叹一听,突然跳起来说:“下联有对了!”随即在壁上续接写出了下联。)

这老翁舍得几文钱,斋僧布道,加几年阳寿足矣。胡为乎,使金童玉女引上天堂;呀呀呀,玉帝也嫌贫爱富;

那婆子偷尝两片肉,破戒载荤,打两个嘴巴够了。又何必,差马面牛头拿归地狱,哈哈哈,阎王乃重畜轻人。

——金圣叹题戏台(41+41=82字)

金圣叹评《水浒》第四十四回联批】

李逵忽然有假;

宋江到底无真。

宋江爷生不如死;

李逵娘死贤于生。

李逵取娘,村中遇鬼;

宋江取爷,寨里见神。

宋江爷不忍见活强盗;

李逵娘不及见死大虫。

李逵遇鬼,只见两板斧;

宋江见神,受三卷天书。

宋江遇玄女,是奸雄捣鬼;

李逵遇白兔,为纯孝格天。

李逵取娘归时,带两只真虎;

宋江取爷还时,携三卷假书。

4.《金圣叹先生传阅读答案及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金圣叹先生传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

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

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①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 每升座开讲,声音宏亮,顾盼伟然。

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与夫释道内外诸典,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之所记载,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座下缁白四众,顶礼膜拜,叹未曾有,先生则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生平与王斫山交最善。 斫山固侠者流,一日以千金与先生,曰:“君以此权子母②,母后仍归我,子则为君助灯火,可乎?”先生应诺,甫越月,已挥霍殆尽,乃语斫山曰:“此物在君家,适增守财奴名,吾已为君遣之矣。”

斫山一笑置之。鼎革③后,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

或问“圣叹”二字何义,先生曰:“《论语》有两‘喟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点为圣叹。予其为点之流亚欤!”所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

尤喜讲《易》,“乾”、“坤”两卦,多至十万余言。 其余评论尚多,兹行世者,独《西厢》、《水浒》、《唐诗》、制艺、《唱经堂杂评》诸刻本。

先生殁,效先生所评书,如长洲毛序始、徐而庵,武进吴见思、许庶庵为最著,至今学者称焉。曲江廖燕曰:“予读先生所评诸书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觉千百年来至此始开生面。

呜呼!何其贤哉!虽罹惨祸④,而非其罪,君子伤之。而说文者谓文章妙秘,即天地妙秘,一旦发泄无余,不无犯鬼神所忌。

则先生之祸,其亦有以致欤?然画龙点睛,金针随度,使天下后学,悉悟作文用笔墨法者,先生力也,又乌可少乎哉?其祸虽冤屈一时,而功实开拓万世,顾不伟耶?”予过吴门,访先生故居,而莫知其处。 因为诗吊之,并传其略如此云。

(选自廖燕《二十七松堂集》)【注】①排:批驳。②权子母:“子”为利息,“母”为本金,“权子母”意为借贷生息。

③鼎革:指明清易代。④金圣叹因“哭庙案”罪被冤杀。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 示:指示B。 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顾:回头看。

C。 吾已为君遣之矣 遣:遣返D。

读书著述为务 务,追求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在颜渊为叹圣/子为父死,无所恨B。 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 /斧斤以时如山林C。

其余评论尚多,兹行世者/蔺相如者,赵人也D。 则先生之祸,其亦有以致欤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12。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金圣叹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的一组是①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 ②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③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 ④声音宏亮,顾盼伟然⑤座下缁白四众,顶礼膜拜,叹未曾有 ⑥甫越月,已挥霍殆尽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13.断句和翻译。 (12分)(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划波浪线部分断句。

(4分)予 读 先 生 所 评 诸 书 领 异 标 新 迥 出 意 表 觉 千 百 年 来至 此 始 开 生 面 (2)翻译下面的句子。 (8分)①其祸虽冤屈一时,而功实开拓万世,顾不伟耶?”(4分)译文:②因为诗吊之,并传其略如此云。

(4分)译文:。

5.介绍"金圣叹"

明末清初之时,江苏吴县有一个文学批评家叫金圣叹,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为人瑞,字圣叹。

明诸生,入清以后,因哭庙案被杀。少有才名,喜批书,以《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和《西厢记》合称天下六才子书。

金圣叹对杜诗、《水浒传》、《西厢记》、《史记》纵横批评,明快如火。 例如,在对杜诗《三绝句》的批解中,金圣叹痛骂“殿前军马”就是淫杀无辜的盗贼后,提出“谁坐殿上?谁立殿下?试细细思之!”矛头直接指向封建统治者。

坐殿上指的是皇帝,立殿下指的是大臣。金圣叹认为正是皇帝、大臣纵恿殿前军马做“盗贼”的。

他认为一部《史记》,只“缓急人所时有”。 他称施耐庵无宿怨可泄,饱暖无事,加上心闲,见史书上有“宋江三十六人”句,借题舞文弄墨,恐后人不知,便强加“忠义”二字。

批《西厢记》,称其则只讲文情,不讲曲谱,明知后四折是关汉卿续,不是王实甫本,也不加删削。除了评书以外,他认为学业非常重要。

有人问朱子学术、政事如何,他说:“不观呼《鲁论》乎?篇章次第,已明言之矣。 ”问的人仍然不解,金圣叹说:“《学而》第一,《为政》第二。”

金圣叹历经明清两代,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才华横溢,为什么没有做官,为朝廷所用呢?这源于他对封建社会的现实本质认识不足,恃才自傲,不拘礼法。他写文章,不中章法。

会试的时候,考题是“如此则动心否乎?”金圣叹则在答题后面写了这样一段话:“空山穷谷之中,黄金万两;露白葭苍而外,有美一人。 试问夫子动心否乎?曰:‘动动动……’”连写了三十九个动字。

学使感到奇怪,问他为何这样。他说:“只注重‘四十不’三字耳。”

第二年再考,题目是“孟子将朝王”。金圣叹在试卷上不写一字,却在考卷的四角写了四个“吁”字,并说:“七篇中言孟子者,偻指难数。

前乎此题者,已有四十孟子,是‘孟子’二字不必作也。至云‘朝王’,则如见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皆朝王耳,是‘朝王’二字,亦不必作也。

题目五字中,只有‘将’字可作。”他又说:“没有看过演戏吗?王将视朝,先有四个内侍,站在左右发‘吁’声。

这实际上是‘将’字的意思。 ” 金圣叹对人生很乐观,在科举中被逐黜以后,他说:“今日可还我自由身矣。”

有人问“自由身”三字出于何书。他说:“‘酒边多见自由身’,张籍诗也。

‘忙闲皆是自由身’,司空图诗也。‘世间难得自由身’,罗隐诗也。

‘无荣无辱自由身’,寇准诗也。 ‘三山虽好在,惜取自由身’,朱子诗也。”

哭庙案后被捕,他在监狱中给家里寄书时说:“杀头,至痛也;籍没,至惨也。圣叹以无意得之,不亦异乎?若朝廷有赦令,或可相见;不然,死矣。”

临刑前寄妻子书“字付大儿看,腌菜与黄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此法一传,我无遗憾矣”。 临刑前,不忍看其他人被杀的惨状,金圣叹对行刑的刽子手说:“我手中有二百两银票,先杀我,就归你。”

刽子手第一个杀了他,扳开金圣叹手一看,手里什么也没有,说:“金圣叹临死了还侮辱人,骗人。” 关于金圣叹的死,也有唯心的传说:金圣叹当初生了一个儿子,请乩仙题号,仙判曰“断牛”,当时不知道什么意思。

等到金圣叹被杀、妻子流放到宁古塔后,才发现屋边有一个断碑,碑上只存一“牛”字。人们此时说金圣叹被杀是命中注定的。

又讲金圣叹有一次梦到有人对他说:“诸诗皆可说,惟《古诗十九首》不可说。”金圣叹引以为戒,有一次大醉,纵谈《青青河畔草》一章,没有多久,就出事了。

又言文章的妙秘就是天地的妙秘,一旦发泄无余,就冒犯了鬼神。金圣叹说出了文章的妙秘,冒犯了鬼神,触犯了鬼神的忌讳,才会被杀的。

其实,金圣叹是清朝统治者为巩固政权而滥杀无辜造成的,金圣叹只是死于清朝统治者屠刀下的无数无辜者之一。 。

6.卢纶的长安春望全诗的解释

译文

春天到来,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白发苍苍穷困潦倒人,独自一人漂泊流荡在荒远的秦关。家如在梦中,遥望那白云缭绕的家乡,何时才能尽享它的温馨!而那夕阳中参差错落的宫阙,又让人平添无限的悲叹:国事日衰,谁能回日中天!

鉴赏

这首诗中抒发了诗人在乱离中的思家之情。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诗的开篇紧扣题目,写在长安“春望。”“东风”句,侧重写望中所见。卢纶是河中蒲人(今山西永济县人),家乡刚好位于长安的东面,说“东风吹雨”,是说东风从家乡吹来,自然引出思乡之情。“却望”,是回头望。“千门”,泛指京城。“草色闲”的闲字用得巧,春草之闲正好与人心之愁形成强烈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首联是登高而望,在景语之中,流露出复杂感情。

颔联正面抒发思乡望归之情。“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这两句为全诗的警句,是春望时所产生的联想。出句是恨自己不能回去,家乡只能在梦中出现,对句是妒他人得归,恨自己难返,语中有不尽羡慕之意。“大历十才子”擅长描写细微的心理情态。(《小澥草堂杂论诗》)他们伤时感乱的情绪,常通过“醉”和“梦”表现出来,像“我有惆怅词,待君醉时说”(李端《九日寄司空文明》),“别后依依寒梦里,共君携手在东田”(《送冷朝阳还上元》),“宿蒲有归梦,愁猿莫夜鸣”(钱起《早下江宁》)等等。他们写醉,是因为清醒时感到痛苦而无奈,只有在醉中才会稍微得到解脱。写“梦”,是感到时代动乱,浮生短促,或者想在梦中召回一些因战乱丧失的美好事物,这种心情相当悲哀、细微。

颈联又转入写景,仍然景中含情。“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川原”即家乡,这句说极目远望,家乡在浮云之外,渺不可见,远不可及。“宫阙”句又接至眼前近景,只见长安的宫殿,错落有致,笼罩在一片夕阳之中,这一联表面上写景很壮观,其实隐含着一种衰飒之意。

尾联收束到感时伤乱和思家盼归的主题。“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大意是说:自己以一儒生遭遇世难,独自客居长安,又有谁来怜悯我呢。“衰鬓”,并非指衰老,而是表现一种衰颓感伤的神态。沈德潜说“遭乱意上皆蕴含,至末点出”,确实如此。

金圣叹批后两联(后解)云:“‘川原’七字中有无数亲故,‘宫阙’七字中止夕阳一人。‘谁’便是无数亲故也,‘独’便是夕阳一人也。不知唐诗(之)人,谓五六只是写景。”(《金圣叹选批唐诗》)认为五六句不是纯粹写景,而与七八句的抒情密切关联,分析得相当精辟、透彻。

这首诗体现了“十才子”诗中的“阴柔之美”。沈德潜《唐诗别裁》用这首诗作例子,将大历诗与盛唐诗进行了一番比较:“诗贵一语百媚,大历十子是也,尤贵一语百情,少陵摩诘是也。”并说这首《长安春望》“夷犹绰约,风致天然”。这种“阴柔之美”,主要表现在诗中浓重的悲哀情绪。诗人感乱思家,眼中所见,心中所思,无非都是伤心之景,悲哀之情,浅吟低唱,一咏三叹,读后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同情和怜悯,这正是阴柔美的表现。姚鼐《复鲁絜非书》论具有“阴柔之美”的文章云:“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其如人也,谬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乎其如喜,愀忽其如悲。”所谓“如叹”“如有思”“如悲”的阴柔这美,正是《长安春望》及“十才子”许多诗篇审美特征的概括。

7.请简介金圣叹.

金圣叹(1608~1661) 天天指南欢迎您的光临 清代文学批评家。

名人瑞,字圣叹,以字行。原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更名。

一说本姓张。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明诸生,一生绝意仕进,以著述为业。性格诙谐怪诞 ,狂放不羁,好饮酒,言行不同流俗。

学问渊博,议论多警世骇俗。顺治十八年(1661),清世祖崩,吴地官吏设幕祭灵 ,时金圣叹与诸生百余人为逐贪官县令哭于文庙,因而以震惊先帝、聚众倡乱罪被处斩。

他诗文均有名,而主要成就在文学批评,尤在小说戏曲的评点上。他将《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传》、《西厢记》合为六才子书,准备逐一评点,仅完成第五、第六两种。

他的评点提高了小说、戏曲地位,评点中颇多精警之见。著有《沉吟楼诗集》、《唱经堂才子书汇稿》等。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