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三百首介绍诵读本

1. 唐诗三百首介绍

唐诗三百首介绍

1.收集唐诗三百首的其中十首.

唐诗300首 《春晓》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作者: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终南望余雪》作者: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静夜思》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雪》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登乐游原》 作者: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弹琴》 作者: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八阵图》作者: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草》作者: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游子吟》 作者:孟 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关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望月怀远》 作者: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春望》作者: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登岳阳楼》 作者: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终南别业》 作者:王 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凉州词》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早发白帝城》作者: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枫桥夜泊》作者: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乌衣巷》作者: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渭城曲》作者: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出塞》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出塞》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咏柳 作者: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黄鹤楼》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清明 作者: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山行 作者: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题都城南庄 作者: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咏鹅(洛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剃下.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悯农(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秋浦歌(李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古浪月行(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金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碧云端. 山中送别(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 王孙归不归? 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马诗(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一望二三里(佚名) 一望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门前六七树, 八九十支花.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

2.古诗三百首

你要找的是不是这个? 书 名: 古诗三百 首 作 者:曾立国 出版社: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1月 ISBN: 9787534647321 开本: 16开 定价: 29.80 元 编辑本段内容简介 《古诗三百首(彩图本注音版)(精装)》汇编了近300首古诗,插图古朴细致.解释生动易懂,是学龄前到小学低年级儿童认识唐诗、理解古典文学的好帮手。

《古诗三百首(彩图本注音版)(精装)》还提供了VCD作为补充,孩子读书读累的时候可以和他(她)一起看一看。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曾立国,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后获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山水专业硕士学位,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参展,曾入选江苏美协新人作品展并获新人奖。

编辑本段图书目录 关脽(节选)《诗经·周南》 木瓜《诗经·国风·卫风》 采葛《诗经·国风·王风》 伐檀(节选)《诗经·国风·魏风》 硕鼠(节选)《诗经·国风·魏风》 蒹葭(节选)《诗经·国风·秦风》 易水歌(战国·荆轲) 垓下歌(秦·项羽) 大风歌(汉·刘邦) 北方有佳人(汉·李延年) 上邪(汉乐府) 江南(汉乐府) 长歌行(节选)(汉乐府) 行行重行行(节选)(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城中谣(汉乐府) 桓灵时童谣(汉乐府) 龟虽寿(节选)(汉·曹操) 短歌行(节选)(汉·曹操) 七步诗(魏·曹植) 思吴江歌(晋·张翰) 归园田居(其三)(晋·陶渊明) 饮酒(晋·陶渊明) 登池上楼(节选)(南朝·宋·谢灵运) 赠范哗(北朝·魏·陆凯) 梅花落(南朝·宋·鲍照)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节选)(南朝·齐·谢胱) 别诗(南朝·梁·范云)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南朝·梁·陶弘景) 相送(南朝·梁·何逊) 山中杂诗(南朝·梁·吴均) 望隔墙花(南朝·梁·刘孝威) 蜀道难(南朝·梁·萧纲) 重别周尚书(北朝·周·庾信) 长安九日诗(南朝·陈·江总) 送别诗(南朝民歌) 敕勒歌(北朝民歌) 人日思归(隋·薛道衡) 咏鹅(唐·骆宾王) 风(唐·李峤)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王勃) 山中(唐·王勃) 渡汉江(唐·宋之问)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咏柳(唐·贺知章)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唐·贺知章)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凉州词(唐·王之涣) 春晓(唐·孟浩然)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从军行七首(其四)(唐·王昌龄) 出塞二首(其一)(唐·王昌龄) 闺怨(唐·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鹿柴(唐·王维) 竹里馆(唐·王维) 鸟鸣涧(唐·王维) 相思(唐·王维) 山中(唐·王维) 田园乐(唐·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 静夜思(唐·李白)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唐·李白) 赠汪伦(唐·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送友人(唐·李白)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唐·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望天门山(唐·李白) 客中行(唐·李白)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夜宿山寺(唐·李白) 黄鹤楼(唐·崔颢) 凉州词(唐·王翰) 营州歌(唐·高适) 别董大二首(其一)(唐·高适) 塞上听吹笛(唐·高适) 江南曲(唐·储光羲)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前出塞(唐·杜甫) 春望(唐·杜甫) 春夜喜雨(唐·杜甫) 赠花卿(唐·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绝句二首(其一)(唐·杜甫) 绝句四首(其三)(唐·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逢入京使(唐·岑参) 月夜(唐·刘方平) 枫桥夜泊(唐·张继) 寒食(唐·韩翃) 征人怨(唐·柳中庸) 兰溪棹歌(唐·戴叔伦) 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塞下曲六首(其二)(唐·卢纶) 塞下曲六首(其三)(唐·卢纶) 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 游子吟(唐·孟郊) 秋思(唐·张籍) 新嫁娘词三首(其一)(唐·王建)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竹枝词(唐·刘禹锡) 浪淘沙九首(其一)(唐·刘禹锡) 乌衣巷(唐·刘禹锡) 望洞庭(唐·刘禹锡)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悯农二首(其一)(唐·李绅) 悯农二首(其二)(唐·李绅) 江雪(唐·柳宗元) 菊花(唐·元稹)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题诗后(唐·贾岛) 题金陵渡(唐·张祜) 闺意献张水部(唐·朱庆馀)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唐·李贺) 江南春(唐·杜牧) 泊秦淮(唐·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唐·杜牧) 山行(唐·杜牧) 秋夕(唐·杜牧) 清明(唐·杜牧) 商山早行(唐·温庭筠) 乐游原(唐·李商隐)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官仓鼠(唐·曹邺) 雪(唐·罗隐) 台城(唐·韦庄) 题菊花(唐·黄巢) 伤田家(唐·聂夷中) 春怨(唐·金昌绪) 送人游吴(唐·杜荀鹤) 社日(唐·王驾) 寄夫(唐·陈玉兰), 哥舒歌(唐·西鄙人) 赋新月(唐·缪氏子) 金缕衣(唐·无名氏) 述亡国诗(后蜀·花蕊夫人徐氏) 山园小梅(宋·林逋) 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宿甘露僧舍(宋·曾公亮) 陶者(宋·梅尧臣。

3.唐诗300首的内容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

唐朝(618年—907年)二百九十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首。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

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

(原序作:“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

4.唐诗三百首的内容简介

内容 唐朝(618年—907年)二百九十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首。

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9首、李白诗33首、王维诗29首、李商隐诗24首、孟浩然诗14首。 是仿《诗经》三百篇(共305篇,若含有目无诗者共311篇)之作,从前是家弦户诵的儿童诗教启蒙书,所以比较浅显,读者容易接受,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原序作:“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

问题亦不乏,即其选诗远不如明人《唐诗选》质朴阔达且涉及军事层面;另外,杜甫的秋兴八首都被阉割,所幸咏怀古迹还是五首。 编者 编者孙洙,别号蘅塘退士,江苏无锡人,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

乾隆二十八年春,孙洙与夫人徐兰英开始编选《唐诗三百首》。 孙洙编选唐诗,是依据沈德潜(1673年—1769年)《唐诗别裁》及王士祯(1634年—1711年)《古诗选》、《唐贤三昧集》、《唐人万首绝句选》为主,杂以其他唐诗选本。

《唐诗三百首》的题材广泛,反映唐代的政治矛盾、边塞军事、宫闺妇怨、酬酢应制、宦海升沈、隐逸生活等。 但《唐诗三百首》也有一些遗珠,如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白居易《新乐府》以及皮日休、李贺等人的作品,未被选入。

《唐诗三百首》向来有几种注释本流行,其中以陈婉俊的补注较为简明。朱自清著有《唐诗三百首读法指导大概》一文,近人金性尧根据《唐诗三百首》重新加注。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早在唐代,流传的唐诗选本就已有了不少品种,宋元明清各代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和版本的唐诗选本。清蘅塘退士依照以简去繁的原则,从中选取了脍炙人口的唐诗名篇,辑录而成《唐诗三百首》。

清代康熙年间编订的《全唐诗》,收录诗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常人难以全读;此后 沈德潜以《全唐诗》为蓝本,编选《唐诗别裁》,收录诗一千九百二十八首,普通人也难以全读。于是,清代乾隆年间蘅塘退士以《唐诗别裁》为蓝本,编选《唐诗三百首》收录诗三百一十首,成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唐诗普及读本。

《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孙洙,字临西,江苏无锡人,祖籍安徽休宁。他自幼家贫,性敏好学,寒冬腊月读书时,常握一木,谓木能生火可敌寒 。

乾隆九年(1745)他考中顺天举人,授景山官学教习,出任上元县教谕。乾隆十六年(1751)他得中进士,历任卢龙、大城知县。

后遭人谗陷罢官,平复后任山东邹平知县。乾隆二十五年(1761)、二十七年(1763)两次主持乡试,推掖名士。

他为官清廉如水,爱民如子,又勤勉好学,书似欧阳询,诗宗杜工部,著有《蘅塘漫稿》。乾隆二十八年春,孙洙与他的继室夫人徐兰英相互商榷,开始编选《唐诗三百首》。

编选这本书是有感于《千家诗》选诗标准不严,体裁不备,体例不一,希望以新的选本取而代之,成为合适的、流传不废的家塾课本。他们的选诗标准是“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

既好又易诵,以体裁为经,以时间为纬。 《唐诗三百首》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5)编辑完成,书的题目有的说脱胎于民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有的说取自“诗三百”,说法各不相同。

《唐诗三百首》被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流传最广的诗词选集。 后世影响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巅峰时期的那个黄金时代令人神往。

诗歌是当时文学的最高代表,成为中国传统文学坚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靓丽的风景线。 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

唐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历朝历代的文人视唐诗为圭臬,奉唐人为典范。

公元7世纪,孙季良开始编纂唐诗选本,至辛亥革命前,一千二百余年间,每二年即有一本唐诗选本问世。众多选本中以《唐诗三百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风行海内,老幼皆宜,雅俗共赏,成为屡印不止的最经典的选本之一。

《唐诗三百首》以成功务实的编法、简易适中的篇幅、通俗大众的观点、入选的精美诗歌打动着读者,成为儿童最成功的启蒙教材、了解中国文化的模范读本,对中国诗歌选编学、中国人的心理构成都有很大的影响。 人们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

可见《唐诗三百首》影响之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唐诗三百首》。

5.求最简单古诗300首 200分

《全唐诗》第1卷002首〖饮马长城窟行〗 第1卷003首〖执契静三边〗 第1卷004首〖正日临朝〗 第1卷005首〖幸武功庆善宫〗 第1卷006首〖重幸武功〗 第1卷007首〖经破薛举战地〗 第1卷008首〖过旧宅二首〗 第1卷009首〖还陕述怀〗 第1卷010首〖入潼关〗 第1卷011首〖于北平作〗 第1卷012首〖辽城望月〗 第1卷013首〖春日登陕州城楼俯眺原野回丹碧缀烟霞密翠斑红芳菲花柳即目川岫聊以命篇〗 第1卷014首〖春日玄武门宴群臣〗 第1卷015首〖登三台言志〗 第1卷016首〖出猎〗 第1卷017首〖冬狩〗 第1卷018首〖春日望海〗 第1卷019首〖临洛水〗 第1卷020首〖望终南山〗 第1卷021首〖元日〗 第1卷022首〖初春登楼即目观作述怀〗 第1卷023首〖首春〗 第1卷024首〖初晴落景〗 第1卷025首〖初夏〗 第1卷026首〖度秋〗 第1卷027首〖仪鸾殿早秋〗 第1卷028首〖秋日即目〗 第1卷029首〖山阁晚秋〗 第1卷030首〖秋暮言志〗 第1卷031首〖喜雪〗 第1卷032首〖秋日斅庾信体〗 第1卷033首〖赋尚书〗 第1卷034首〖咏司马彪续汉志〗 第1卷035首〖咏风〗 第1卷036首〖咏雨〗 第1卷037首〖咏雪〗 第1卷038首〖赋得夏首启节〗 第1卷039首〖赋得白日半西山〗 第1卷040首〖置酒坐飞阁〗 第1卷041首〖采芙蓉〗 第1卷042首〖赋得樱桃〗 第1卷043首〖赋得李〗 第1卷044首〖赋得浮桥〗 第1卷045首〖谒并州大兴国寺诗〗 第1卷046首〖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第1卷047首〖望送魏徵葬〗 第1卷048首〖伤辽东战亡〗 第1卷049首〖月晦〗 第1卷050首〖秋日翠微宫〗 第1卷051首〖初秋夜坐〗 第1卷052首〖秋日二首〗 第1卷053首〖冬宵各为四韵〗 第1卷054首〖冬日临昆明池〗 第1卷055首〖望雪〗 第1卷056首〖守岁〗 第1卷057首〖除夜〗 第1卷058首〖咏雨〗 第1卷059首〖赋得含峰云〗 第1卷060首〖三层阁上置音声〗 第1卷061首〖远山澄碧雾〗 第1卷062首〖赋得花庭雾〗 第1卷063首〖春池柳〗 第1卷064首〖芳兰〗 第1卷065首〖咏桃〗 第1卷066首〖赋帘〗 第1卷067首〖咏乌代陈师道〗 第1卷068首〖咏饮马〗 第1卷069首〖赋得残菊〗 第1卷070首〖赋秋日悬清光赐房玄龄〗 第1卷071首〖琵琶〗 第1卷072首〖宴中山〗 第1卷073首〖饯中书侍郎来济〗 第1卷074首〖于太原召侍臣赐宴守岁〗 第1卷075首〖咏烛二首〗 第1卷076首〖咏弓〗 第1卷077首〖赋得早雁出云鸣〗 第1卷078首〖赋得临池柳〗 第1卷079首〖赋得临池竹〗 第1卷080首〖赋得弱柳鸣秋蝉〗 第1卷081首〖探得李〗 第1卷082首〖咏小山〗 第1卷083首〖赐萧瑀〗 第1卷084首〖赐房玄龄〗 第1卷085首〖辽东山夜临秋〗 第1卷086首〖赐魏徵诗〗 第1卷087首〖两仪殿赋柏梁体〗 第2卷001首〖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 第2卷002首〖七夕宴悬圃二首〗 第2卷003首〖过温汤〗 第2卷004首〖九月九日〗 第2卷005首〖谒慈恩寺题奘法师房〗 第2卷006首〖谒大慈恩寺〗 第2卷007首〖守岁〗 第2卷008首〖咸亨殿宴近臣诸亲柏梁体〗 第2卷009首〖九月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秋字〗 第2卷010首〖登骊山高顶寓目〗 第2卷011首〖幸秦始皇陵〗 第2卷012首〖立春日游苑迎春〗 第2卷013首〖十月诞辰内殿宴群臣效柏梁体联句〗 第2卷014首〖景龙四年正月五日移仗蓬莱宫御大明殿会吐蕃骑马之戏因重为柏梁体联句〗 第2卷015首〖石淙〗 第2卷016首〖石淙〗 第3卷001首〖过晋阳宫〗 第3卷002首〖行次成皋途经先圣擒建德之所缅思功业感而赋诗〗 第3卷003首〖校猎义成喜逢大雪率题九韵以示群官〗 第3卷004首〖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 第3卷005首〖送忠州太守康昭远等〗 第3卷006首〖送李邕之任滑台〗 第3卷007首〖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第3卷008首〖温汤对雪〗 第3卷009首〖登蒲州逍遥楼〗 第3卷010首〖经河上公庙〗 第3卷011首〖过王浚墓〗 第3卷012首〖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第3卷013首〖春台望〗 第3卷014首〖过大哥宅探得歌字韵〗 第3卷015首〖同玉真公主过大哥山池〗 第3卷016首〖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第3卷017首〖惟此温泉是称愈疾岂予独受其福思与兆人共之乘暇巡游乃言其志〗 第3卷018首〖旋师喜捷〗 第3卷019首〖过老子庙〗 第3卷020首〖途次陕州〗 第3卷021首〖野次喜雪〗 第3卷022首〖送贺知章归四明〗 第3卷023首〖轩游宫十五夜〗 第3卷024首〖观拔河俗戏〗 第3卷025首〖同刘晃喜雨〗 第3卷026首〖千秋节赐群臣镜〗 第3卷027首〖赐道士邓紫阳〗 第3卷028首〖幸蜀西至剑门〗 第3卷029首〖答司马承祯上剑镜〗 第3卷030首〖送赵法师还蜀因名山奠简〗 第3卷031首〖送道士薛季昌还山〗 第3卷032首〖送玄同真人李抱朴谒灊山仙祠〗 第3卷033首〖春日出苑游瞩〗 第3卷034首〖春晚宴两相及礼官丽正殿学士探得风字〗 第3卷035首〖首夏花萼楼观群臣宴宁王山亭回楼下又申之以赏乐赋诗〗 第3卷036首〖同二相已下群官乐游园宴〗 第3卷037首〖集贤书院成,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得珍字〗 第3卷038首〖王屋山送道士司马承祯还天台〗 第3卷039首〖早度蒲津关〗 第3卷040首〖途经华岳〗 第3卷041首〖喜雪〗 第3卷042首〖幸凤泉汤〗 第3卷043首〖南出雀。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