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高远志向的诗句 2. 关于鸿雁的诗句 形容高远志向的诗句1.形容自己志向高远,却怀才不遇的古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 知音少 弦断有谁听?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几十洲。 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七尺躯。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2.表示志向的诗句1.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楚.屈原<<;涉江>>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离骚>> 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战国.屈原<<;渔夫>>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魏.曹操<<;龟虽寿>> 6.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 7.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 8.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宋.鲍照<<;代白头吟>> 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李世民<<;赐萧禹>> 10.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赠韦侍御黄活裳二首>> 11.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正气歌>> 1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绝句>>(<<;乌江>> 13.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唐.岑参<<;忆长安曲二章寄庞催>> 14.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咏志见示>> 15.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唐.李白<<;行路难>> 16.少年心事当拂云------唐.李贺<<;致酒行>> 17.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1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2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2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 2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23.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唐.窦庠<<;醉中赠符载>> 2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25.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论治体札子.甲申二月九日>> 2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28.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2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3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31.浊酒难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清.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3.最能表达远大志向的古诗句有哪些1、《龟虽寿》 两汉: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小松》 唐代: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3、《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病起书怀》 宋代: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5、《扬子江》 宋代: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古诗文网[引用时间2018-1-14] 4.表达“远大志向”的诗句有哪些夫志当存高远.-(三国.蜀汉)诸葛亮 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战国)孟子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耶.-(汉)马援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唐)李白 衰莫大于心死,愁莫大于无志.-(战国)庄子 1、淡泊名利可磨炼远大志向,但远大志向又可能在奢侈享乐中丧失。 2、勇于探险者,是具备远大志向和一往无前的人。他们知道从未知到已知,是一定需要探险这个过程的。 3、青年人要有继往开来的远大志向,才能成大功立大业。 4、青年人应有高尚理想,远大志向,切不可随波逐流。 5、成绩斐然好心情,目标远大志向高。谨慎填写志愿报,优先考虑是爱好。自身专长要兼顾,发挥优势乐无数。用心求学人生路,金光大道艳阳天。愿你好梦终实现。 6、做世界青年的好榜样,扬中华儿女远大志向,尊师重学为创大业而忙,国家发展向世界开放,青年是世界的希望,我们应当奋勇向前,创世界和谐与辉煌。8.12国际青年节,祝大家节日快乐。 7、发奋图强奔温饱,远大志向是小康,顺便把豪门踩在脚底下…… 8、当你心情激动时看见灰色的海,你的情融入海之韵。这时你来到海边,可高歌远大志向,可抒发压抑的胸怀、怀才不遇的烦恼、愤世嫉俗的恨,还有世态炎凉的叹……都可在巨浪滔天中大声的发出,淹没在浪花的声潮中…… 9、“中华儿女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应该有“为中华之崛起而学习”的宏伟抱负,应该有为祖国富强而献身的远大志向。让我们紧跟祖国的步伐,与祖国共同奋进,把祖国的明天建设得更美好。 10、千古流芳,现在人们常用它赞扬勇于探索真理、敢于攀登高峰的人。他们有远大志向,有为事业励精图治、百折不回的雄心壮志。 11、玛丽娜.克里洛夫娜提到的隐秘的动机,在某种程度上说是荒谬的,她认为这是玛丽娜想都无法想到的,尤其是远大志向。 12、枝头喜鹊欢喜叫,金榜题名真骄傲。一家开怀乐淘淘,目标远大志向高。跃入龙门家门耀,踏进学府再深造。锦绣前程一片好,实现梦想心欢笑。愿你前途更加灿烂。 13、大哥说的是,如此下去此树岂有不毁败之理?吾等身为男儿,就当从新建立此树,竖立远大志向。 14、莫贤跨出灵台,他只是一个十四岁的少年,涉世并不深远,对于实力的渴望也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对于蓝迪这种远大志向莫贤实在没有多少兴趣。 15、“抱负”,本谓手抱肩负,引申作名词用,指所抱负的东西,常喻指心里持守的远大志向,如“抱负不凡”。 16、求田问舍,原是刘备说许汜为国士,处纷乱之世,而无效主之志,只知道买田置屋,为个人利益打算,没有远大志向。 17、杨闇公注意观察刘伯承,发现他机警过人,头脑也异常清晰,又兼有远大志向,得此朋友,心中很是快活。 5.【表示志向的诗句】1.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楚.屈原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战国.屈原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魏.曹操 6.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北朝民歌.7.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陶渊明 8.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宋.鲍照 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李世民 10.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 11.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1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 13.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唐.岑参 14.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唐.刘禹锡 15.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唐.李白 16.少年心事当拂云------唐.李贺 17.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 1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 1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 2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 2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 2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 23.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唐.窦庠 2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 25.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 2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 2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 28.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 2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 3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 31.浊酒难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清.秋瑾。 关于鸿雁的诗句1.关于鸿雁的古诗名句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李商隐(霜月)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闺怨)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1.《早雁》唐.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2.《归雁》唐.钱起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3.《鸿雁》先秦.诗经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之子于征,劬劳于野。 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 之子于垣,百堵皆作。 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维此哲人,谓我劬劳。 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4.《官池春雁二首》唐.杜甫 自古稻粱多不足,至今鸂鶒乱为群。 且休怅望看春水,更恐归飞隔暮云。 青春欲尽急还乡,紫塞宁论尚有霜。 翅在云天终不远,力微矰缴绝须防。 5.《鸣雁行》唐.李白 胡雁鸣,辞燕山,昨发委羽朝度关。 一一衔芦枝,南飞散落天地间,连行接翼往复还。 客居烟波寄湘吴,凌霜触雪毛体枯。 畏逢矰缴惊相呼,闻弦虚坠良可吁。君更弹射何为乎。 6.《扬州早雁》唐.李益 江上三千雁,年年过故宫。 可怜江上月,偏照断根蓬。 7.《官池春雁二首》唐.杜甫 自古稻粱多不足,至今鸂鶒乱为群。 且休怅望看春水,更恐归飞隔暮云。 青春欲尽急还乡,紫塞宁论尚有霜。 翅在云天终不远,力微矰缴绝须防。 8.《杂曲歌辞·鸣雁行》唐.韩愈 嗷嗷鸣雁鸣且飞,穷秋南去春北归。去寒就暖识所处, 天长地阔栖息稀。风霜酸苦稻粱微,羽毛摧落身不肥。 徘徊反顾群侣违,哀鸣欲下洲渚非。江南水阔朝云多, 草长沙软无网罗,闲飞静集鸣相和。违忧怀息性匪他, 凌风一举君谓何。 9.《二弟宰邑南海,见群雁南飞,因成咏以寄》唐.张九龄 鸿雁自北来,嗷嗷度烟景。常怀稻粱惠,岂惮江山永。 小大每相从,羽毛当自整。双凫侣晨泛,独鹤参宵警。 为我更南飞,因书至梅岭。 10.《归雁》唐.杜甫 闻道今春雁,南归自广州。见花辞涨海,避雪到罗浮。 是物关兵气,何时免客愁。年年霜露隔,不过五湖秋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出自李清照的《一剪梅》 整首词是: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出自范仲淹 《渔家傲·塞下秋来》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有关大雁的诗句有出处有作者有雁字,有作者古代咏雁诗集粹 卢贤生 每当萧飒的秋天季节,仰视寥廓的万里霜天,时常可以见到一群群自北向南飞行的鸿雁,它们组成整齐的行列,单行横空,宛如一个“一”字,双行相交形成一个“人”字,古人称之为雁阵、雁字、雁序,这也是古诗材料。 如陆游《幽居》诗:“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古人云:“雁行有序”,雁的组织性很突出的,雁在飞行时,飞在队伍前头的一只雁,都是由体强识途的老雁担任,雁阵的线条整齐,两雁之间的距离保持匀称。据科学分析,这是雁充分利用气流进行飞行的一种奇妙的“节能术”。 我国常见的雁有鸿雁、豆雁、白额雁等。雁是候鸟,有着一年一度的迁徙,每年春分后,飞往北方,秋分后飞回南方。 当年唐太宗在山西汾河赋诗云:“不识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可见古人早就知道雁有年年迁徙的习性。 由于雁有季节准确的迁徙,古人把它视为音讯的“使者”,历史上还有“鸿雁传书”的故事。 雁一年两度的迁徙,说明它对于天气的冷暖变化的反应很敏锐。 华北农村流传民谣有:“七九河开河不开,八九雁来雁总来。”如果大雁迁徙的提早或推迟,预示着当地天气有反常的现象。 诗人陆游留心雁儿的活动并揭示它和气候的对应关系。如他在《夜归》诗云:“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 此诗地点是浙江省绍兴,当年雁儿在中秋前提早南飞过浙江,结果天气早寒。近来对大雁观察记录也表明,大雁提前南飞,结果北方天气早寒,南方气温也比常年偏低。 虽说雁是候鸟,秋季霜降南旋,但古代诗词经常和雪联在一起,这似乎有悖事实。著名的有唐代卢纶的《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首诗引起一场现代对雁生活习性新研究,起因出自科学家华罗庚针对此诗在《中学语文教学》上写了一首质疑诗:“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 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此质疑诗一出,报刊、杂志争相刊载,大加赞赏,借此勉励后生,要善于独立思考,疑前人所未疑。 但也有不少学者,指出华诗欠妥,说“雪中雁”和“月黑雁飞高”确是事实。 查阅古诗,很多诗人描写了雪和雁。 例如唐代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宋代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唐代李白《千里思》:“胡雁度日边,风雪迷河洲。”唐代贺朝《从军行》:“天山漠漠长飞雪,来雁遥传沙塞寒。” 这情景跟卢纶的《塞下曲》很一致,作为候鸟的大雁,为什么还遭遇大雪呢?这主要与气候的多变和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塞外气温骤降,大雁刚刚南飞,白雪就覆盖大地。另外中国地理气候南北差异很大,塞外在农历八月就下雪,甚至更早,“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诗)“五月天山雪”(李白诗),所以大雁难逃“雪网”的。 大雁归迟遇雪之情,也见于古诗,如唐代崔湜《塞垣行》:“雨雪雁南飞,风尘景西迫。”唐代李廓《送振武将军》诗:“芦酒烧蓬媛,霜鸿捻箭看。 黄河古城道,秋雪白漫漫。”虽说月黑看不见雁,但雁过有声,“月黑雁飞高”就不足奇了。 古诗仍有这方面的佐证。如唐代李益《春夜闻笛》:“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向北飞。” 宋代梅尧臣《秋雁》诗:“秋雁多夜飞,前群后孤来。”唐代钱起《宿毕侍御宅》:“落叶寄秋菊,愁云低夜鸿。” 唐代李颀《古从军行》:“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金代元好问《惠崇芦雁》:“雁奴辛苦候寒更,梦破黄芦雪打声。” 所谓“雁奴”就是晚上打更之雁,附近稍有响声,它们就立刻鸣叫报警,接着,群雁也随之惊起鸣叫,此起彼伏。这就是所谓惊起宿雁。 一声不响,默默飞行的群雁是没有的,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月黑之夜,什么都难以看见,为什么还知道雁从空中飞过呢?其原因就是俗话说的“雁过留声”。 另外,卢纶是唐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山西的北部是长城,后来当过河中元帅府判官,所以他有边塞的生活基础,不会不亲眼目睹雪中雁、黑天雁,《塞下曲》关于雁的描写应该说是科学真实的。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网)。 3.有关鸿雁的诗歌鸿雁---《诗经》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 虽则劬劳,其究安宅。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二弟宰邑南海,见群雁南飞,因成咏以寄---张九龄鸿雁自北来,嗷嗷度烟景。常怀稻粱惠,岂惮江山永。 小大每相从,羽毛当自整。双凫侣晨泛,独鹤参宵警。 为我更南飞,因书至梅岭。高楼夜弹筝---常建高楼百馀尺,直上江水平。 明月照人苦,开帘弹玉筝。山高猿狖急,天静鸿雁鸣。 曲度犹未终,东峰霞半生。北风---杜甫北风破南极,朱凤日威垂。 洞庭秋欲雪,鸿雁将安归。十年杀气盛,六合人烟稀。 吾慕汉初老,时清犹茹芝。 4.关于描写大雁的诗句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 -------陆游《幽居》 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 ----------陆游《夜归》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 白居易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唐代高适《别董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天山漠漠长飞雪,来雁遥传沙塞寒。 -----------唐代贺朝《从军行》 十月边塞寒,四山江阴积。雨雪雁南飞,风尘景西迫。----唐代崔湜《塞垣行》 芦酒烧蓬媛,霜鸿捻箭看。黄河古城道,秋雪白漫漫。----唐代李廓《送振武将军》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向北飞。 ------唐代李益《春夜闻笛》 落叶寄秋菊,愁云低夜鸿。 -----唐代钱起《宿毕侍御宅》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唐代李颀《古从军行》 5.有哪些描写大雁的诗句胡雁度日边,风雪迷河洲。 -------------李白《千里思》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杜甫《天末怀李白》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闺怨)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欧阳修 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 ----------宋 戴复古 6.关于鸿雁的诗词1、鸿雁于飞 先秦 诗经 《鸿雁》2、鸿雁出塞北 魏晋 曹操 《却东西门行》3、适看鸿雁岳阳回 唐 关盼盼 《燕子楼》4、沙上未闻鸿雁信 唐 李璟 《浣溪沙》5、劫残鸿雁破行飞;杀多项羽坑秦卒 宋 邵雍 《观棋长吟》6、只有年年鸿雁飞 宋 王安石 《明妃曲》7、鸿雁南飞 魏晋 曹操 《步出夏门行 冬十月》9、几回鸿雁来又去 唐 刘商 《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10、鸿雁遗秋音 唐 顾况 《杂曲歌辞·游子吟》11、画壁馀鸿雁 唐 孙逖 《宿云门寺阁》12、履下鸿雁飞 唐 储光羲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13、鸿雁来时 宋 晏殊 《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14、沙上不闻鸿雁信 宋 苏轼 《浣溪沙》15、鸿雁起汀洲 宋 苏辙 《水调歌头·离别一何久》16、数声鸿雁 宋 谢逸 《青玉案·芦花飘雪迷洲渚》17、云间鸿雁草间虫 宋 朱敦儒 《西江月·元是西都散汉》18、书无鸿雁如何寄 宋 向子諲 《鹧鸪天·浅浅妆成淡淡梅》19、更被风吹鸿雁、不成行 宋 向子諲 《南歌子·梁苑千花乱》20、却寻鸿雁侣 宋 李弥逊 《临江仙·枝上子规催去旆》21、鸿雁已归来 宋 张元干 《临江仙·露坐榕阴须痛饮》22、江湖飘泊鸿雁 宋 王质 《水调歌头·草蔓已多露》23、鸿雁欲南飞 宋 朱熹 《水调歌头 隐括杜牧之齐山诗》24、水拍池塘鸿雁聚 宋 魏了翁 《满江红·秋意冷然》25、日高鸿雁寒 宋 魏了翁 《阮郎归·西风吹信趣征鞍》26、晚云鸿雁 宋 魏了翁 《喜迁莺·鬓霜盈握》27、鸿雁未应到 宋 李曾伯 《水调歌头·鸿雁未应到》28、鸿雁尚漂残 宋 李曾伯 《八声甘州·上巍楼》29、哀哀鸿雁 宋 李曾伯 《水龙吟·西风涤尽炎歊》30、渔火已归鸿雁汊 宋 汪元量 《满江红·一个兰舟》31、最无情、鸿雁自南飞 宋 汪元量 《满江红·一霎浮云》32、鸿雁翩翩云路杳 元 许桢 《渔家傲·鸿雁翩翩云路杳》33、西风鸿雁落沙汀 元 刘秉忠 《小重山·一片残阳树上明》34、鸿雁翩翩云路杳 元 许桢 《渔家傲·鸿雁翩翩云路杳》35、风高鸿雁起 宋 文天祥 《又赋》36、故人不来鸿雁来 宋 白玉蟾 《秋思》37、天边鸿雁会记飞 宋 晁说之 《有感》38、劫残鸿雁破行飞 宋 邵雍 《观棋长吟》39、燕归鸿雁来 宋 释了惠 《偈颂七十一首》40、一声鸿雁海门秋 宋 释普度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41、鸿雁今南翔 唐 王昌龄 《秋山寄陈谠言》42、复闻鸿雁飞 唐 王昌龄 《途中作》43、天静鸿雁鸣 唐 常建 《高楼夜弹筝》44、鸿雁不来风雨多 唐 赵嘏 《宛陵馆冬青树》45、夜间鸿雁度 唐 卢照邻 《赠益府裴录事》46、闻鸿雁之南翔 唐 卢照邻 《狱中学骚体》47、洞庭波起兮鸿雁翔 唐 卢照邻 《明月引·洞庭波起兮鸿雁翔》48、时看鸿雁天 唐 卢照邻 《关山月》49、长洲鸿雁初 唐 杨炯 《和酬虢州李司法》50、鸿雁那从北地来 唐 王勃 《蜀中九日》51、夜闻鸿雁南渡河 唐 李昂 《从军行》52、万里鸿雁度 唐 储光羲 《秋庭贻马九》53、南听鸿雁尽 唐 储光羲 《秋次霸亭寄申大》54、羽发鸿雁落 唐 储光羲 《同诸公秋日游昆明池思古》55、天静鸿雁鸣 唐 常建 《高楼夜弹筝》56、鸿雁将安归 唐 杜甫 《北风》57、鸿雁美周宣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58、天边鸿雁少 宋 方千里 《满路花/促拍满路花》59、鸿雁天边 宋 晁补之 《金盏倒垂莲》60、鸿雁两悠悠 宋 曾觌 《江神子/江城子》61、鸿雁几时来 宋 黄机 《好事近·鸿雁几时来》62、怕知鸿雁到 宋 黄机 《小重山·梧竹因依山尽头》63、目随鸿雁穷苍翠 唐 武元衡 《春暮郊居寄朱舍人》64、寄书鸿雁 金 吴激 《风流子 中州乐府以上赵万里辑本金吴激东山》65、断肠鸿雁 宋 张玉娘 《烛影摇红 又用张材甫韵 强村丛书用孔氏微波》66、鸿雁初南翔 宋 陆游 《鹅湖夜坐书怀》67、湖中鸿雁拍波飞 宋 黄庭坚 《伯时彭蠡春牧图》68、惊风鸿雁不成行 宋 黄庭坚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69、谩多鸿雁起南洲 宋 王安石 《寄朱昌叔》70、只有年年鸿雁飞 宋 王安石 《明妃曲二首》71、天阔鸿雁奔 宋 陈与义 《入城》72、负霜鸿雁不停飞 宋 陈与义 《十月》73、天长鸿雁哀 宋 陈与义 《夜赋》74、鸿雁芦花宋玉愁 宋 白玉蟾 《悲秋》75、风高木落鸿雁翔 现代 马一浮 《短歌行》76、云间鸿雁悲鸣 宋 晁补之 《滨州道中四首》77、飞飞鸿雁旧山川 宋 陈著 《次单君范袖来汪西皋所撰咏秋十章以示因和之》78、日暮碧天鸿雁断 宋 释安永 《颂古三十一首》79、鸿雁鲁卫弟兄 宋 汪韶 《演雅》80、仰看鸿雁皆南翔 宋 王炎 《关山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