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茶的诗句或俗语

一、有关茶的俗语或诗句

一、有关茶的俗语: 1、年头三盅茶,客符药店材无交家。

——福建福安 2、宁可三天无油盐,不可一日不喝茶。——藏族 3、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赵朴初 4、勤俭姑娘,鸡鸣起床,梳头洗面,先煮茶汤。

——赣南客家 5、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藏、蒙族 二、有关茶的诗句: 1、暮雪 清代:大须 日夕北风紧,寒林噤暮鸦。

是谁谈佛法,真个坠天花。 呵笔难临帖,敲床且煮茶。

禅关堪早闭,应少客停车。 译文: 黄昏日暮之际降雪,显得格外寒冷。

此时有长老高僧讲经说法,经堂坠天花,寺外坠雪花,岂不相映成趣。 大须公写自己临帖,烹茶,却是自得其乐。

这样的时候,自然愿意早点关上庙门,免得客来打扰。 2、阮郎归·立夏 未知:张大烈 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

译文: 绿阴遍野,风暖昼长,横塘新荷,花丛蝶忙,一片初夏时节的景象宛然在目。 3、定风波·暮春漫兴 南宋:辛弃疾 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译文: 年老的时候,春天来了,觉得毫无兴味,就像因喝酒过量而感到难受一样。现在只能在自己的小房子里烧一盘香,喝上几杯茶来消磨时光。

4、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宋代: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译文: 深秋惨淡的阳光渐渐地照到镂刻着花纹的窗子上,梧桐树也应该怨恨夜晚来袭的寒霜。酒后更喜欢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特别适宜嗅闻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秋天快要过去了,依然觉得白昼非常漫长。比起王粲《登楼赋》所抒发的怀乡情,我觉得更加凄凉。

不如学学陶渊明,沉醉酒中以摆脱忧愁,不要辜负东篱盛开的菊花。 5、山泉煎茶有怀 唐代: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译文: 坐着倒一鼎清凉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细末如尘。

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二、茶的俗语或诗句

有关茶的俗语

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

空腹茶心慌,晚茶难入寐,烫茶伤五内,温茶保年岁。

投茶有序,先茶后汤。

清茶一杯在手,能解疾病与忧愁。

早茶晚酒。

酒吃头杯,茶吃二盏。

好茶不怕细品。

茶吃后来酽。

常喝茶,少烂牙。

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露白。

隔夜茶,毒如蛇。

茶好客常来。

来客无烟茶,算个啥人家。

人熟好办事,烟茶不分家。

人走茶就凉。

有关茶的诗句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 唐 · 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 清 ·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 宋 ·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 宋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 宋 ·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 宋 · 杜耒《寒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 宋 · 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 宋 · 陆游《幽居初夏》

茶,香叶,嫩芽 —— 唐 · 元稹《一字至七字诗·茶》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 宋 ·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非惟我老,更有人贫 —— 宋 · 陆游《沁园春·孤鹤归飞》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 唐 · 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 唐 · 白居易《琴茶》

茶瓯香篆小帘栊 —— 宋 · 辛弃疾《定风波·暮春漫兴》

林间携客更烹茶 —— 宋 · 辛弃疾《鹧鸪天·自古高人最可嗟》

茶饭不忄欠犹自可 —— 宋 · 赵师侠《蝶恋花·用宜笑之语作》

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 宋 · 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三、茶的俗语或诗句

有关茶的俗语 : 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

空腹茶心慌,晚茶难入寐,烫茶伤五内,温茶保年岁。 投茶有序,先茶后汤。

清茶一杯在手,能解疾病与忧愁。 早茶晚酒 茶好客常来。

来客无烟茶,算个啥人家。 人熟好办事,烟茶不分家。

人走茶就凉。 .酒满敬人,茶满伤人。

.茶逢知已千杯少,壶中共抛一片心。 君子之交淡如水,茶人之交醇如茶。

夏季宜饮绿,冬季宜饮红,春秋两季宜饮花。 有关茶的诗句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 唐 · 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 清 ·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 宋 ·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 宋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 宋 ·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 宋 · 杜耒《寒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 宋 · 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 宋 · 陆游《幽居初夏》。

四、说尽了喝茶的感受请你写两条关于茶的俗语或诗句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唐】皎然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

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 对联:上海天然居茶楼一联,联云: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四川青城山天师洞有一联: 扫来竹叶烹茶叶, 劈碎松根煮菜根 谚语:茶好客常来。

来客无烟茶,算个啥人家。人熟好办事,烟茶不分家。

人走茶就凉。酒满敬人,茶满伤人。

茶逢知已千杯少,壶中共抛一片心。君子之交淡如水,茶人之交醇如茶。

客来敬茶。好茶敬上宾,次茶等常客。

客从远方来,多以茶相待。

五、茶的谚语

神农遇毒,得茶而解。

壶中日月,养性延年。

苦茶久饮,可以益思。

夏季宜饮绿,冬季宜饮红,春秋两季宜饮花。

冬饮可御寒,夏饮去暑烦。

饮茶有益,消食解腻。

好茶一杯,精神百倍。

茶水喝足,百病可除。

淡茶温饮,清香养人。

苦茶久饮,明目清心。

不喝隔夜茶,不喝过量酒。

午茶助精神,晚茶导不眠。

吃饭勿过饱,喝茶勿过浓。

烫茶伤人,姜茶治痢,糖茶和胃。

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

空腹茶心慌,晚茶难入寐,烫茶伤五内,温茶保年岁。

投茶有序,先茶后汤。

清茶一杯在手,能解疾病与忧愁。

早茶晚酒。

酒吃头杯,茶吃二盏。

好茶不怕细品。

茶吃后来酽。

常喝茶,少烂牙。

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露白。

隔夜茶,毒如蛇。

六、谁有有关"茶"的诗词\文章\歌曲\谚语\和故事等

1、芙蓉茶的故事 (一) 王知县品尝芙蓉茶 明朝永建年间,湖广益阳知县王守仁至安化考察民情,一天黄昏,来到芙蓉山下。

想寻农家住宿,见迎面来了一个和尚。王知县迎上施礼并求借宿之意。

长老道:"我乃芙蓉寺中长老,寺院就在山腰上,请随我来。"一路上,长老身挎的竹篓里装的翠嫩茶不时散发出阵阵清香。

到了芙蓉寺,长老领着知县进禅房,亲自泡茶敬客,王知县接茶一看恰似松树针叶,待沸水冲泡,只见热气绕碗边转了一圈,然后自碗中心升起,约莫二尺来高时,又在空中转一圆圈,变成一朵白色的芙蓉花,少顷,白芙蓉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团云雾,最后散成一缕热气飘荡开来。顿时,幽雅清香充满禅房。

知县看得目瞪口呆,连声称赞:"真是山中珍品,世上稀奇之物。" 长老端起瓷杯道:"客官请用茶"。

王知县双手捧碗细细品尝,觉得这茶香纯浓高,味醇鲜爽,松针在汤中竖立,欣欣向荣。笑道:"请问长老,这茶叫什么名称?"长老长叹:"此乃芙蓉山特产,叫芙蓉茶。

它的来历还有一段伤心的故事呢?" (二) 芙蓉茶的故事 长老讲述芙蓉茶伤心的故事:早年,芙蓉山上住着一位面如芙蓉的美貌姑娘,和年迈的母亲种茶为生。她种的茶特别香,远近的人都喜欢喝她的茶。

可是,她茶只给穷人喝,不给财主喝。有年春天,芙蓉姑娘正在采茶,山下财主王员外带了一帮狗腿子上山,逼她做茶。

脾气倔强的芙蓉姑娘坚决拒绝,气得王员外猴脸铁青,命狗腿子毒打她,扔到茶树林中。村里一个名叫智明小伙子上山来帮芙蓉姑娘采茶,发现她血淋淋地躺在茶树林中,因伤重只说了一句话:"智哥,就将我埋在这块茶园里。

"便离开了人世。智明按照遗嘱,在茶园里安葬了她,不久,芙蓉姑娘的老母因气病交加也去世了。

第二年春天,芙蓉姑娘坟上长出一株茶叶苗,下端出现一眼泉水。有天晚上芙蓉姑娘托梦智明,要他谷雨那天,采她坟头的那棵苗,喝了会长命百岁

智月依梦中指点采回茶叶一泡,热气升腾后,变成一朵芙蓉花,端杯喝茶,只觉味醇鲜浓……长老含泪续说:"我就是那个智明,发誓终身不娶,削发为僧,在芙蓉姑娘坟墓边修了这个寺庙。" (三) 湘阴知县邀功请赏失败 王知县在芙蓉寺住一夜,第二天就要回县衙。

临行前,长老赠给一包芙蓉青茶和一葫芦泉水。并再三嘱咐道:"芙蓉茶只有用芙蓉泉水冲泡,才会出现芙蓉奇迹。

" 王知县回县衙的第二天,正好湘阴知县求访。王知县立即命书僮取芙蓉茶水招待同窗。

只见沸水冲泡茶碗内,芙蓉奇迹便出现了。湘阴知县连称:"仙茶,仙茶!"王知县又将其来历告诉了他。

临行时,王知县把芙蓉茶送一半给同窗好友。却说这湘阴知县是个官迷心窍之人,得了芙蓉茶后,如获至宝,连夜赶往京城,向皇上邀功请赏去了。

皇上闻奏即宣献茶人上殿,问明底细后,命马上泡茶试验。湘阴知县急忙冲泡,谁知开水入杯后,茶叶上下沉浮,并不见芙蓉奇观。

龙颜大怒:"小小知县,竟敢戏弄寡人,罪该万死!"湘阴知县吓得浑身发抖,战战兢兢说道:"此茶乃好友益阳知县王守仁所献,我不过是跑腿而已,乞望万岁宽容。可传王守仁进京来便知分晓。

" (四) 王知县试芙蓉茶现奇观 皇帝听了,传旨命王守仁火速进京。王知县接到圣旨,象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日夜兼程赶来京都。

金銮殿上,皇上怒发冲冠,禁军上前要绑王知县。王知县挺立殿上说:"死要死得清白,不知小人犯了何罪?"这时,皇帝从龙案上抛下一包茶叶说道:"欺君之罪,不可不斩。

"王知县这才恍然大悟,忍住怒火奏道:"芙蓉仙茶乃清高之物,只有那圣洁的芙蓉泉水才能出现奇观。若陛下恩准小人去芙蓉山取来泉水,定会出现奇观。

"皇帝听了,准他一个月假期去取泉水,如果不成,灭他九族。王知县日夜兼程赶往安化芙蓉寺,将经过情况告诉长老,长老将盛着芙蓉泉水的一个葫芦交给知县,他拜谢长老后赶来京城。

知县一手提葫芦,从容上了金銮殿试茶,他亲自取葫芦中泉水烧开,将芙蓉茶放入白玉杯内,一冲芙蓉奇观出现了,百官们翘首踮脚观望,齐声祝福皇上洪福齐天。皇帝高兴地说:"念你献茶有功,升为江南巡抚。

"王知县回到驿馆,感慨万千,芙蓉茶品质清高,我何不效仿,遂辞官为僧,拜智明和尚为师。一直活到一百岁时才圆寂。

芙蓉茶的故事也流传至今。 2、松罗茶的传说 安徽省休宁县有座松罗山,山上产茶颇为有名,叫松罗茶。

松罗茶不仅香高味浓,而且真能够治病,至今京津济南一带的老中医开方用松罗茶的仍然很多。松罗茶主治高血压、顽疮,还可化食通便。

至于松罗茶的来历,传说是明太祖洪武年间,松罗山的让福寺门口摆有两口大水缸,引起了一位香客的注意,水缸因年代久远,里面长满绿萍,香客来到庙堂对老方丈说,那两口水缸是个宝,要出三百两黄金购买,商定三日后来取。香客一走,老和尚怕水缸被偷,立即派人把水缸的绿萍水倒出,洗净搬到庙内。

三日后香客来了见水缸被洗净,便说宝气已净,没有用了。老和尚极为懊悔,但为时已晚。

香客走出庙门又转了回来,说宝气还在庙前,那倒绿水的地方便是,若种上茶树,定能长出神奇的茶叶来,这种茶三盏能解千。

七、谁有有关"茶"的诗词\文章\歌曲\谚语\和故事等

1、芙蓉茶的故事 (一) 王知县品尝芙蓉茶 明朝永建年间,湖广益阳知县王守仁至安化考察民情,一天黄昏,来到芙蓉山下。

想寻农家住宿,见迎面来了一个和尚。王知县迎上施礼并求借宿之意。

长老道:"我乃芙蓉寺中长老,寺院就在山腰上,请随我来。"一路上,长老身挎的竹篓里装的翠嫩茶不时散发出阵阵清香。

到了芙蓉寺,长老领着知县进禅房,亲自泡茶敬客,王知县接茶一看恰似松树针叶,待沸水冲泡,只见热气绕碗边转了一圈,然后自碗中心升起,约莫二尺来高时,又在空中转一圆圈,变成一朵白色的芙蓉花,少顷,白芙蓉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团云雾,最后散成一缕热气飘荡开来。顿时,幽雅清香充满禅房。

知县看得目瞪口呆,连声称赞:"真是山中珍品,世上稀奇之物。" 长老端起瓷杯道:"客官请用茶"。

王知县双手捧碗细细品尝,觉得这茶香纯浓高,味醇鲜爽,松针在汤中竖立,欣欣向荣。笑道:"请问长老,这茶叫什么名称?"长老长叹:"此乃芙蓉山特产,叫芙蓉茶。

它的来历还有一段伤心的故事呢?" (二) 芙蓉茶的故事 长老讲述芙蓉茶伤心的故事:早年,芙蓉山上住着一位面如芙蓉的美貌姑娘,和年迈的母亲种茶为生。她种的茶特别香,远近的人都喜欢喝她的茶。

可是,她茶只给穷人喝,不给财主喝。有年春天,芙蓉姑娘正在采茶,山下财主王员外带了一帮狗腿子上山,逼她做茶。

脾气倔强的芙蓉姑娘坚决拒绝,气得王员外猴脸铁青,命狗腿子毒打她,扔到茶树林中。村里一个名叫智明小伙子上山来帮芙蓉姑娘采茶,发现她血淋淋地躺在茶树林中,因伤重只说了一句话:"智哥,就将我埋在这块茶园里。

"便离开了人世。智明按照遗嘱,在茶园里安葬了她,不久,芙蓉姑娘的老母因气病交加也去世了。

第二年春天,芙蓉姑娘坟上长出一株茶叶苗,下端出现一眼泉水。有天晚上芙蓉姑娘托梦智明,要他谷雨那天,采她坟头的那棵苗,喝了会长命百岁。

智月依梦中指点采回茶叶一泡,热气升腾后,变成一朵芙蓉花,端杯喝茶,只觉味醇鲜浓……长老含泪续说:"我就是那个智明,发誓终身不娶,削发为僧,在芙蓉姑娘坟墓边修了这个寺庙。" (三) 湘阴知县邀功请赏失败 王知县在芙蓉寺住一夜,第二天就要回县衙。

临行前,长老赠给一包芙蓉青茶和一葫芦泉水。并再三嘱咐道:"芙蓉茶只有用芙蓉泉水冲泡,才会出现芙蓉奇迹。

" 王知县回县衙的第二天,正好湘阴知县求访。王知县立即命书僮取芙蓉茶水招待同窗。

只见沸水冲泡茶碗内,芙蓉奇迹便出现了。湘阴知县连称:"仙茶,仙茶!"王知县又将其来历告诉了他。

临行时,王知县把芙蓉茶送一半给同窗好友。却说这湘阴知县是个官迷心窍之人,得了芙蓉茶后,如获至宝,连夜赶往京城,向皇上邀功请赏去了。

皇上闻奏即宣献茶人上殿,问明底细后,命马上泡茶试验。湘阴知县急忙冲泡,谁知开水入杯后,茶叶上下沉浮,并不见芙蓉奇观。

龙颜大怒:"小小知县,竟敢戏弄寡人,罪该万死!"湘阴知县吓得浑身发抖,战战兢兢说道:"此茶乃好友益阳知县王守仁所献,我不过是跑腿而已,乞望万岁宽容。可传王守仁进京来便知分晓。

" (四) 王知县试芙蓉茶现奇观 皇帝听了,传旨命王守仁火速进京。王知县接到圣旨,象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日夜兼程赶来京都。

金銮殿上,皇上怒发冲冠,禁军上前要绑王知县。王知县挺立殿上说:"死要死得清白,不知小人犯了何罪?"这时,皇帝从龙案上抛下一包茶叶说道:"欺君之罪,不可不斩。

"王知县这才恍然大悟,忍住怒火奏道:"芙蓉仙茶乃清高之物,只有那圣洁的芙蓉泉水才能出现奇观。若陛下恩准小人去芙蓉山取来泉水,定会出现奇观。

"皇帝听了,准他一个月假期去取泉水,如果不成,灭他九族。王知县日夜兼程赶往安化芙蓉寺,将经过情况告诉长老,长老将盛着芙蓉泉水的一个葫芦交给知县,他拜谢长老后赶来京城。

知县一手提葫芦,从容上了金銮殿试茶,他亲自取葫芦中泉水烧开,将芙蓉茶放入白玉杯内,一冲芙蓉奇观出现了,百官们翘首踮脚观望,齐声祝福皇上洪福齐天。皇帝高兴地说:"念你献茶有功,升为江南巡抚。

"王知县回到驿馆,感慨万千,芙蓉茶品质清高,我何不效仿,遂辞官为僧,拜智明和尚为师。一直活到一百岁时才圆寂。

芙蓉茶的故事也流传至今。 2、松罗茶的传说 安徽省休宁县有座松罗山,山上产茶颇为有名,叫松罗茶。

松罗茶不仅香高味浓,而且真能够治病,至今京津济南一带的老中医开方用松罗茶的仍然很多。松罗茶主治高血压、顽疮,还可化食通便。

至于松罗茶的来历,传说是明太祖洪武年间,松罗山的让福寺门口摆有两口大水缸,引起了一位香客的注意,水缸因年代久远,里面长满绿萍,香客来到庙堂对老方丈说,那两口水缸是个宝,要出三百两黄金购买,商定三日后来取。香客一走,老和尚怕水缸被偷,立即派人把水缸的绿萍水倒出,洗净搬到庙内。

三日后香客来了见水缸被洗净,便说宝气已净,没有用了。老和尚极为懊悔,但为时已晚。

香客走出庙门又转了回来,说宝气还在庙前,那倒绿水的地方便是,若种上茶树,定能长出神奇的茶叶来,这种茶三盏能解千杯醉。老和。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