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寓理的诗句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 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君子行>> 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汉乐府民歌<<;城中谣>> 4.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晋.刘琨<<;重赠卢谌>>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焕<<;登鹳雀楼>> 6.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7.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李绅<<;悯农>> 9.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10.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11.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唐.杜甫<<;夏夜叹>> 12.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宋.陈亮<<;三都乐>> 2.有关咏物寓理的诗句有哪些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咏梅(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红梅 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1。《赋得古原草送别》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 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2。《感遇》唐。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此诗系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诗借物起兴,自比兰桂,抒发诗人孤芳自赏,气节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 全诗一面表达了恬淡从容超脱的襟怀,另一面忧谗惧祸的心情也隐然可见。 诗以草木照应,旨诣深刻,于咏物背后,寄寓着生活哲理。 3。《杨柳枝》唐。 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南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原诗是一首咏物言志诗。 后两句是:“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全诗是说,园中柳树,枝叶繁茂,春风吹拂,千丝万缕的柳枝,随风起舞。在和煦的春风中,柳枝绽出细叶,望去一片嫩黄,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荡,比丝缕还要柔软;然而,这婀娜多姿的垂柳,却生长在荒凉冷落背阳阴寒之地,无人光顾,落得终日寂寞。 诗人所抒发的对永丰柳的痛惜之情,实际上就是对当时政治腐败、人才埋没的感慨,亦含诗人身世的感慨。全诗明白晓畅,咏物和寓意融合一起,不着痕迹,描写生动,当时就“遍流京都”,足见艺术力量感人之深。 4。《蝉》唐。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 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 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5。《水龙吟》宋。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这首咏物词,当作于苏轼贬黄州时期。 其间,诗人的好友章质夫有咏杨花词《水龙吟》一首,盛传一时,诗人因依原韵和了这首词寄去,并嘱“不以示人”。 词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艺术构思,运用拟人化手法,把咏物和写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即物即人,两不能别”。全词写得声韵谐婉,情调幽怨缠绵。 反映了苏词婉约的一面。 3.诗词中有“理”的诗有哪些1、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 南北朝 · 佚名《木兰诗 / 木兰辞》 2、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 南北朝 · 佚名《木兰诗 / 木兰辞》 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唐 · 白居易《长恨歌》 4、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魏晋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5、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謇修以为理 —— 先秦 · 屈原《离骚》 6、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五代 ·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7、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 唐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8、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 唐 · 杜甫《曲江二首》 9、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 宋 · 苏轼《屈原塔》 10、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 唐 · 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1、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 宋 · 朱淑真《落花》 12、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鞲理丝簧 —— 唐 · 韦元甫《木兰歌》 13、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 唐 · 杜甫《无家别》 14、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 —— 清 · 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15、早知行路难,悔不理章句 —— 唐 · 王昌龄《从军行二首》 4.含有“地”和“理”的诗句有哪些李商隐 【献寄旧府开封公(开封公,令狐楚也)】 幕府三年远,春秋一字褒。书论秦逐客,赋续楚离骚。地理南溟阔,天文北极高。酬恩抚身世,未觉胜鸿毛。 杜甫 【述古三首】 赤骥顿长缨,非无万里姿。悲鸣泪至地,为问驭者谁。凤凰从东来,何意复高飞。竹花不结实,念子忍朝饥。古时君臣合,可以物理推。贤人识定分,进退固其宜。 李世民 【正日临朝】 条风开献节,灰律动初阳。百蛮奉遐赆,万国朝未央。虽无舜禹迹,幸欣天地康。车轨同八表,书文混四方。赫奕俨冠盖,纷纶盛服章。羽旄飞驰道,钟鼓震岩廊。组练辉霞色,霜戟耀朝光。晨宵怀至理,终愧抚遐荒。 刘长卿 【奉和赵给事使君,留赠李婺州舍人兼谢舍人别驾之什】 便道访情亲,东方千骑尘。禁深分直夜,地远独行春。绛阙辞明主,沧洲识近臣。云山随候吏,鸡犬逐归人。庭顾婆娑老,邦传蔽芾新。玄晖翻佐理,闻到郡斋频。 郑丹 【明皇帝挽歌】 律历千年会,车书万里同。固期常戴日,岂意厌观风。地惨新疆理,城摧旧战功。山河万古壮,今夕尽归空。 5.诗词中带“理”字的句子有哪些1. 《归园田居·其三》 魏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五代: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3.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宋代:李清照 小院闲窗春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云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4. 《酬张少府》 唐代:王维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5.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宋代:晏几道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1. 《天道》 唐代:冯道 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 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 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 2. 《赋得自君之出矣》 唐代: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3. 《浣溪沙·波面铜花冷不收》 宋代:吴文英 波面铜花冷不收。玉人垂钓理纤钩。月明池阁夜来秋。 江燕话归成晓别,水花红减似春休。西风梧井叶先愁。 4. 《小重山·秋到长门秋草黄》 唐代:薛昭蕴 秋到长门秋草黄。画梁双燕去,出宫墙。玉箫无复理霓裳。金蝉坠,鸾镜掩休妆。 忆昔在昭阳。舞衣红绶带,绣鸳鸯。至今犹惹御炉香。魂梦断,愁听漏更长。 5. 《送渤海王子归本国》 唐代:温庭筠 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 定界分秋涨,开帆到曙霞。九门风月好,回首是天涯。 6.诗词中带理字的有哪些句子宋理宗南楼风月横披(二首选—) 朝代:元代 作者:刘因 原文: 物【理】兴衰不可常,每从气韵见文章; 谁知万古中天月,只办南楼一夜凉! 同诸公奉侍祭岳渎使大理卢幼平自会稽回经平望…不至 朝代:唐代 作者:皎然 原文: 望祀崇周典,皇华出汉庭。紫泥颁会计,玄酒荐芳馨。 圣虑多虔肃,斋心合至灵。占祥刊史竹,筮日数尧蓂. 礼秩加新命,朝章笃【理】刑。敷诚通北阙,遗爱在南亭。 苕水思曾泛,矶山忆重经。清风门客仰,佳颂国人听。 攀桂留卿月,征文待使星。春郊回驷牡,遥识故林青。 理笙 朝代:唐代 作者:卓英英 原文: 频倚银屏【理】凤笙,调中幽意起春情。 因思往事成惆怅,不得缑山和一声。 复理西斋,寄丘员外 朝代:唐代 作者:韦应物 原文: 前岁【理】西斋,得与君子同。迨兹已一周,怅望临春风。 始自疏林竹,还复长榛丛。端正良难久,芜秽易为功。 援斧开众郁,如师启群蒙。庭宇还清旷,烦抱亦舒通。 海隅雨雪霁,春序风景融。时物方如故,怀贤思无穷。 寄大理徐郎中(一本大理下有寺字) 朝代:唐代 作者:罗隐 原文: 佐棘竟谁同,因思证圣中。事虽忘显报,【理】合有阴功。 官序诜枝老,幽尘范甑空。几时潘好礼,重与话清风。 木兰诗 / 木兰辞 朝代:南北朝 作者:佚名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归园田居·其三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原文: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朝代:五代 作者:李煜 原文: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小院闲窗春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春已深 一作:春色深)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移居二首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原文: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酬张少府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咏怀八十二首 朝代:魏晋 作者:阮籍 四十八 鸣鸠嬉庭树。焦明游浮云。焉见孤翔鸟。翩翩无匹羣。死生自然【理】。消散何缤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