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纪念的古诗词 纪念的古诗词1.关于纪念的古诗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杜甫的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还有一首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2.形容怀念的诗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李白《静夜思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 王维《相思》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 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 张籍《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李清照《夏日绝句》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 晏殊《玉楼春·春恨》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张籍《秋思》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 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 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 王维《相思》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 李白《长相思·其一》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 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 王维《相思》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 李白《长相思·其一》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3.求大量怀念故人的古诗词~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宋·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风雨》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两汉乐府《迢迢牵牛星》 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南北朝·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 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南北朝·何逊【相送》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唐·白居易《长恨歌》 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唐·白居易《浪淘沙》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唐·白居易《南湖春早》 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唐·白居易《杨柳枝》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唐·白居易《夜雨》 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水蓼冷花红簌簌,江蓠湿叶碧凄凄.——唐·白居易《竹枝》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唐·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唐·白居易《秋雨夜眠》 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江亭雨未收.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唐·岑参《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唐·常建《三日寻李九庄》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唐·戴叔伦《苏溪亭》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唐·杜甫《贫交行》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累死偶了……如果需要还可以补充,采纳吧~。 4.关于怀念的古诗词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佚名《诗经.邶风.击鼓》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三五七言》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郑愁予《赋别》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10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节妇吟》12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13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梁启超《台湾竹枝词》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徐干《室思》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18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先《千秋岁》1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2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2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22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24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张仲素《燕子楼》25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2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27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28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徐再思《折桂令》2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3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苏轼《江城子》31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3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3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34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文廷式《蝶恋花》35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3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李商隐《无题》37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38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欧阳修《玉楼春》3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佚名《诗经.周南.关雎》40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41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42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4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44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45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46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47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苏武《结发为夫妻》48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 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49一场寂寞凭谁诉。 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50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51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席慕蓉《印记》52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范成大《车遥遥篇》53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54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雨霖铃》55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56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顾敻《诉衷情》57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58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59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60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白居易《浪淘沙》61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62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邵瑞彭《蝶恋花》63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晏殊《玉楼春》64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曹雪芹《终身误》65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66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曹雪芹《红豆词》67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68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冯小青《怨》69锺情怕。 5.形容“怀念”的诗句有哪些1.当时汉武帝,书报桃花春。——李贺《仙人》 释义:当时的汉武帝,用书信来报春天的桃花开了。 2.今既不如昔,后当不如今。——白居易《东城寻春》 释义:现在已经比不上过去,以后也会比不上现在。 3.独坐思往昔,愁绝泪盈襟。——陈宓《题妙寂寺》 释义:独自坐着思考过去的事情,忧愁没了泪水也沾满了衣襟。 4.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晏殊《木兰花》 释义:当时与我一同饮宴赏花的旧友,掐指算来,如今已经不足一半。 5.当时每酣醉,不觉行路难。——王昌龄《大梁途中作》 释义:当年经常喝酒喝得酣畅,没有感觉到行路的艰难。 6.关于怀念的诗句15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乡亲. 静忆家人皆万里,独看帘月三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悲莫悲兮生别离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 7.关于纪念的诗句昔我往矣 , 杨柳依依 ; 今我来思 , 雨雪霏霏 ------诗经 . 小 雅 . 采薇 >> 2 .悲歌可以当泣 , 远望可以当归 ------ 汉乐府民歌 悲歌 >> 3 .胡马依北风 , 越鸟巢南枝 ------ 汉 . 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 行行 >> 4 .谁言寸草心 , 报得三春晖 ------ 唐 . 孟郊 游子吟 >> 5 .近乡情更怯 , 不敢问来人 ------ 唐 . 宋之问 度大庾岭 >> 6 .君自故乡来 , 应知故乡事 . 来日绮窗前 , 寒梅着花 未 ?------ 唐 . 王维 杂诗三首 >> 7 .床前明月光 , 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 ------ 唐 . 李白 静夜思 >> 8 .故乡何处是 , 忘了除非醉 ------ 宋 . 李清照 菩萨蛮 >> 9 .每逢佳节倍思亲 ------ 唐 .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10 .今夜月明人尽望 , 不知秋思落谁家 ------ 唐 . 王建 十五 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 8.表达“怀念”的诗句有哪些1、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 释义:长年离家在外,得不到一点故乡的音信,不知故乡情况如何?家人是否安好?因此越走 近故乡,内心就越发恐慌。即使在路上遇见来自故乡的人,内心虽迫切想知道故乡的情形,却 反而犹豫踌躇不敢发问。 2、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 释义:你从故乡来, 该知道故乡的事。 请告诉我, 你来时, 我窗前的梅树,是否已经开花? 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释义: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 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4、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 释义:那里是故乡啊?早已经淡忘了,除了醉的时候想得起来其他时候都早已淡忘。 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 释义: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可落到谁家? 古代多有学子离家求学或在外做官,不易回乡,因此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诗词中,以此 解自己的相思之情。例如: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 赏析: 宋之问的家乡一说在汾州(今山西汾阳附近),一说在弘农(今河南灵宝西南),离诗 的“汉江”都比较远。所谓“近乡”,只是从心理习惯而言,正像今天家居北京的人,一过 黄河就感到“近乡”一样(宋之问这次也并未逃归家乡,而是匿居洛阳)。按照常情,这两 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作者笔下所写的却完全出乎常情:“近乡情 怯,不敢问来人。”仔细寻味,又觉得只有这样,才合乎前两句所揭示的“规定情景”。因 作者贬居岭外,又长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 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音书断”的时间越长,这 思念和担心也越向两极发展,形成既切盼音书,又怕音书到来的矛盾心理状态。读者可以强 感触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这种抒写,是真切、富于情致 耐人咀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