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古诗词大赛各种题型 2. 古诗词题型 古诗词大赛各种题型1.古诗词比赛的题目1、具有下列称号的的诗人分别是:“诗仙”—— 李白;“诗圣”—— 杜甫 “诗鬼”—— 李贺。 2、《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唐 代 杜甫。 3、在苏轼写的《惠崇春江晚景》这首中,让我们知道了有一种味美但内脏有毒的鱼叫 河豚。 4、“千山鸟飞尽,万径人踪灭。”是唐朝诗人柳宗元 的佳句。 5、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 王维。 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诗中的“佳节”是指 重阳节节 。 7、陆游写的《咏梅》这首词中,它的词牌名是:卜算子 。 8、告诉我们要拥有更的知识,就要不断地努力学习的诗句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9、《七步诗》的作者是 曹植,告诉人们不要手足相残 的道理。 10、“岁寒三友”指 松竹梅 ;描写“岁寒三友”古诗分别是:《松树 》、《 竹石》、《 梅花》。 二、请用你的金睛火眼,判断下面的题目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0分,每小题1分) 1、《渔歌子》是宋代诗人张志和写的一首词。(*) 2、“清明时节雨纷纷”的下一句是“牧童遥指杏花树”。 ( *) 3、《送元二使西安》《鹿柴》《饮湖上初晴后雨》都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诗。(* ) 4、“独怜幽草涧边生”中的“独怜”是“孤单、寂寞”的意思。 (* ) 5、《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都是表达诗人的爱国之情。(√ ) 6、《如梦令》是清代诗人李清照写的一首诗。 (* ) 7、王昌龄是以写边塞诗而闻名。(√ ) 8、“初唐四杰”是指杨炯、王勃、卢照邻、骆宾王。 (√ ) 9、“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写的是洞庭湖。 (* ) 10、“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是描写西湖的美景。 (* ) 三、请用你的细心,给下面的题目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在括号里。(10分,每小题2分)。 1、《山行》是描绘了( C)的景色。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出自( B)的名句。 A、李白 B、王维 C、王昌龄 D、杜牧 3、把“春风”比作“剪刀”的是哪首诗?(C ) A、《忆江南》 B、《滁州西涧》 C、《咏柳》 D、《游园不值》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诗中写的名胜是( D)。 A、泰山 B、华山 C、黄山 D、庐山 5、“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首诗写的是(B )。 A、花 B、风 C、竹 D、水 四、请用你的积累,根据要求写出相应的诗词。(70分,每小题2分) (一)、直接把诗词补写完整。 (10分,每小题2分)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3、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4、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 5、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二)、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的花名、动物名或色彩名。 (8分,每个空格1分) 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 紫千 红总是春。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菊花。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4、柴门闻 犬吠,风雪夜归人。 5、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 丝绦。 6、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三)、根据要求写诗词(各写一句)。(10分,每小题2分) 1、写冬天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写爱国的: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写黄河的: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4、写边塞的: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5、写思乡的: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古诗文比赛一般考什么上海市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 暨浦东新区第二届古诗文阅读比赛 通 知 各中学教导处转语文组: 现将由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和上海教育报刊总社联合主办、《当代学生》杂志承办的“上海市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以及由浦东新区教研室主办的“浦东新区第二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比赛”有关内容通知如下: 一、关于“上海市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 (一)形式:个人书面阅读比赛、团体现场决赛 (二)对象:初一至高三学生 (三)分组:A组——初一、初二年级;B组——初三年级; C组——高一、高二年级;D组——高三年级 (四)程序: 1.个人赛: (1)初赛——2006年9月—10月,各校自行举行,按在校人数的2%的比例选拔进入复赛。 (2)复赛——2006年10月21日举行,为方便学生就近参加竞赛,我区分设清流中学、泾南中学、育民中学、五三中学四个考点。试题由大赛组委会统一提供。 各区组织评委按复赛人数10%的比例选拔进入全市决赛。 (3)决赛——2006年11月18日举行,全市统一进行。 2.团体赛 (1)初评:分初中组、高中组、中职组三个组别,以各学校个人赛成绩为统计数(一等奖积7分,二等奖积5分,三等奖积3分,优胜奖积1分)计出各校积分,各组前六名参加现场决赛,7—12名直接获团体优胜奖。 (2)决赛:2006年12月举行。 各组别前六名现场决赛,决出团体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五)内容: 1.初赛: 以《当代学生2006年古诗文增刊》上刊登的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各组的决赛题为参考试卷,各校在测试选拔后按在校人数2%的比例选出参加复赛的学生,于10月10日前将名单用电子邮件发送至浦东新区教研室语文组(pdywjys@126.com)。 2.复赛和决赛 (1)个人赛 命题范围: ①A组:《当代学生(古诗文增刊)》70%,课内20%,其他10%。 ②B组:《当代学生(古诗文增刊)》60%,课内20%,其他20%。 ③C组:《当代学生(古诗文增刊)》50%,课内20%,其他30%。 ④D组:《当代学生(古诗文增刊)》40%,课内20%,其他40%。 题型: ①填空\②选择\③解释\④翻译\⑤鉴赏\⑥诗词创作(附加题)。 (2)团体决赛: 团体决赛的内容和形式届时将另行通知。 (六)奖项设置及颁奖: 1.个人赛 一等奖25名左右(每组5名左右);二等奖50名—75名(每组10—15名);三等奖100名—125名(每组25名—30名);优胜奖250名左右(每组50名)。 2.团体赛 一等奖3名(每组1名);二等奖6名(每组2名);三等奖9名(每组3名);优胜奖19名(每组6名);另设指导教师奖、组织奖若干名。 3.2006年12月颁奖。 二、关于“浦东新区第二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比赛” (一)本届比赛与“上海市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的初赛和复赛(个人赛)同步进行,其形式、对象、分组、程序、内容(命题范围和题型)均与“上海市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的规定相同,请仔细参看本通知第一部分(一)~(五)项。 本届比赛不设置团体赛。 (二)本届比赛”的参赛对象和名额,即各校参加“上海市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的对象和名额。 为及时制作参赛证,请各校务必于10月10日前按分配名额(学生数的2%,其中A组中的初一和初二、C组中的高一和高二,名额可以相互调剂),将参赛名单发至(pdywjys@126.com)电子邮箱。 (三)评奖和奖项设置: 本届比赛将于复赛当天由“浦东新区中学生古诗文阅读比赛”评委会组织评委对所有参赛试卷进行评阅,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评出一、二、三等奖。 其中一等奖占参赛人数的3%、二等奖占参赛人数的5%,三等奖占参赛人数的8%。 本届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将自然获得参加上海市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大赛决赛资格;参加市大赛的其余名额,将从本届区赛的二、三等奖获得者中遴选产生(获奖者所在学校可以根据全校选手的实际情况,对本校参加市决赛名单进行协商调整;未获二、三等奖的学校,原则上不得选派参加市决赛的人选)。 (四)领取参赛证的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五)严格竞赛纪律:竞赛选手一律凭参赛证和本人学生证入场。迟到20分钟者不许入场,开赛1小时内不得交卷离开赛场。 禁止替考、夹带、抄袭、接听手机等作弊行为,一旦发现即取消比赛和评奖资格,并通报作弊者所在学校。 浦东新区教研室 2006.9.20 采纳吧~。 3.小学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 及答案1、不知细叶谁裁出,( )2、洛阳亲友如相问,( ) 3、劝君更尽一杯酒,( )4、( ),孤帆一片日边来。 5、莫愁前路无知己,( )6、春种一粒粟,( )。 7、( ),牧童遥指杏花村。 8、夕阳无限好,( )。 9、路人借问遥招手,( )10、松下问童子,( )。 11、( ),春江水暖鸭先知。12、君看一叶舟,( )。 13、( ),西湖歌舞几时休。14、意欲捕鸣蝉,( )。 15、黄沙百战穿金甲,( )。16、愿君多采撷,( )。 二、有的诗就像一个谜语,你能猜出下面诗句写的是什么吗? 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 )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 )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 ) 三、找数字,找找下面的古诗中藏有哪些数字。 《出塞》——( ) 《芙蓉楼送辛渐》——(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山行》——( ) 《乌衣巷》——(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陶者》——( )《春日》——( )《村居》——( ) 四、古诗中有许多对仗,如: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下面古诗中的词语,你能写出与哪些词对仗吗? 苍山远——( ) 窗含西岭——( ) 泥融——( ) 三万里——( ) 千山——( ) 五、请把下面表示气象的词填入诗句中。 风、雪、霜、雷、云、雾、雨 1、朝辞白帝彩( )间 2、北风吹雁( )纷纷 3、月落乌啼( )满天 4、斜风细( )不须归 5、日照澄州江( )开 6、水村山郭酒旗( ) 7、九州生气恃风( ) 六、连线题。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描写山水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歌颂情谊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蕴含哲理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热爱祖国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思念故乡 七、在括号内填上古诗的作者。 孟浩然 杨万里 白居易 杜牧 贺知章 李白 《咏柳》—( )《春晓》—( )《望庐山瀑布》—( ) 《山行》—( )《小池》—( )《忆江南》—( )一、补充诗句。 (共16分,每小题1分) 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4、(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7、(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8、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9、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10、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1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2、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14、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6、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二、有的诗就像一个谜语,你能猜出下面诗句写的是什么吗?(每小题3分) 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 梅花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石灰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竹子 )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 蜂 )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 风 )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 花影 ) 三、找数字,找找下面的古诗中藏有哪些数字。 (共12分) 《出塞》——( 万 ) 《芙蓉楼送辛渐》——( 一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三 ) 《山行》——( 二 ) 《乌衣巷》——( 百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六、四 ) 《陶者》——( 十 )《春日》——( 一、万、千 )《村居》——( 二 ) 四、古诗中有许多对仗,如: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下面古诗中的词语,你能写出与哪些词对仗吗?(共15分) 苍山远——(白屋贫) 窗含西岭——(门泊东吴) 泥融——(沙暖) 三万里——(五千仞) 千山——( 万径 ) 五、请把下面表示气象的词填入诗句中。(共14分,每小题2分) 风、雪、霜、雷、云、雾、雨 1、朝辞白帝彩( 去 )间 2、北风吹雁( 雪 )纷纷 3、月落乌啼( 霜 )满天 4、斜风细( 雨 )不须归 5、日照澄州江( 雾 )开 6、水村山郭酒旗( 风 ) 7、九州生气恃风( 雷 ) 六、连线题 (共10分)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描写山水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歌颂情谊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蕴含哲理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热爱祖国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思念故乡 七、在括号内填上古诗的作者。(共12分) 孟浩然 杨万里 白居易 杜牧 贺知章 李白 《咏柳》—(贺知章)《春晓》—( 孟浩然 )《望庐山瀑布》—(李白) 《山行》—( 杜牧 )《小池》—( 杨万里 )《忆江南》—( 白居易 )。 4.中央电视台古诗词大赛题目《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制作的特别节目,以弘扬中华传统诗词之美,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提升现代中国人生活和精神质量为宗旨。 节目采取电视竞赛形式,展现我国诗词爱好者的知识底蕴和个性风采。1.白居易的《长相思》是题目还是词牌名?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作者是谁?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全是由什么类别的词组成?4.唐代的诗仙、诗圣分别指谁?5.“烽火连三月”的后一句是什么?6.《洛神赋》的作者是谁?7.杜甫写了几首《梦李白》的诗?8.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谁?9.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谁?10.齐己称谁为自己的“一字师”?附答案1.词牌名2.李商隐3.名词4.李白、杜甫5.家书抵万金6.曹植7.两首8.苏轼、辛弃疾9.柳永10.郑谷一、读诗句,猜猜谜: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猜一建筑材料(石灰)2、“一朵芙蓉顶上栽,彩衣不用剪刀裁.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唱千门万户开.”猜一动物(公鸡)二、请与古人对诗句.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2、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3、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4、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5、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6、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7、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9、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10、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三、解释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米见点,无解)1、渭城朝雨浥轻尘,( )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5、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四、古人常睹物吟诗,盛赞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像这样的咏物诗你能写出多少呢?请任选下面这些景物中的3样赋诗,注意把诗名和作者写清楚:柳树、月亮、梅花、荷花、瀑布、雪、枫叶.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宋·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以下略六、给下面这些诗句补上相应的地名: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遥望(汤河)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3、(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七、在括号里填上动物或植物名.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2、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5、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6、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7、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一.名句联句.1、儿童相见不相识,( ).2、白发三千丈,( ).3、( ),早有蜻蜓立上头.4、( ),二月春风似剪刀.5、接天莲叶无穷碧,( ).6、( ),欲饮琵琶马上催.7、柴门闻犬吠,( ).8、( ),天下谁人不识君?9、( ),孤帆一片日边来.10、( ),只是近黄昏.11、昼出耘田夜绩麻,( ).12、野旷天低树,( ).13、( ),明月何时照我还.14、日出江花红胜火,( ).15、停车坐爱枫林晚,( ).16、人有悲欢离合,( ).二.按古诗内容填空.1.在《登鹳鹤楼》、《江上渔者》、《望庐山瀑布》、《塞下曲》这五首诗中,描写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反映作者对劳动人民同情的诗句是( ).常用来说明“站得高,望得远”的诗句是( ).运用夸张手法描写的诗句是( ).形容“箭法高超”的诗句是( ).2.新春佳节,一派喜庆的气氛,人们也异常喜悦,用各种方法来喜迎这个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如燃放鞭炮等,正如( )所写的《 》:的 , . , .3.西湖美景闻名天下,下阵雨时的西湖更是别有一番景色.北宋诗人苏轼就曾写下诗句 , . , .三.请把左右两部分相关的内容用线连起来.野旷天低树 苏轼 《竹里馆》万里长征人未还 李白 《饮湖上初晴后雨》明月来相照 王维 《宿建德江》桃花潭水深千尺 刘禹锡 《赠汪伦》报得三春晖 孟郊 《游子吟》京口瓜洲一水间 王安石 《泊船瓜洲》同到牵牛织女家 王昌龄 《浪淘沙》水光潋滟晴方好 孟浩然 《出塞》迟日江山雨,春风花草香. 夏季 诗 仙 杜 甫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春季 诗 圣 李 白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冬季 诗 鬼 孟浩然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秋季 山水诗人 李 贺边塞诗人 王昌龄四.古往今来,咏月的诗句真是多得数不胜数,有不少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你能根据上下文,写出有关诗句吗?1. ,江枫渔火对愁眠.2.举头望明月, .3. ,人约黄昏后.4. ,对影成三人.5秦时明月汉时关, .6. ,夜泊秦淮近酒家.写出其他的咏月的诗句吗?试试看.1. . 2. .五、按要求写诗句.(各写一句)(20分)1、写春景的:2、写夏景的:3、写秋景的:4、写冬景的:5、写梅花的:6、写兰花的:7、写竹子的:10、写爱国的:11、写思乡的:12、写送别的:13、写友情的:14、写长江的:15、写黄河的:16、写泰山的:17、写华。 5.小学古诗词竞赛试题小学古诗词积累竞赛试题一.名句联句。 1、儿童相见不相识,( )。2、白发三千丈,( )。 3、( ),早有蜻蜓立上头。4、( ),二月春风似剪刀。 5、接天莲叶无穷碧,( )。6、( ),欲饮琵琶马上催。 7、柴门闻犬吠,( )。8、( ),天下谁人不识君?9、( ),孤帆一片日边来。 10、( ),只是近黄昏。11、昼出耘田夜绩麻,( )。 12、野旷天低树,( )。13、( ),明月何时照我还。 14、日出江花红胜火,( )。15、停车坐爱枫林晚,( )。 16、人有悲欢离合,( )。二.按古诗内容填空。 1.在《登鹳鹤楼》、《江上渔者》、《望庐山瀑布》、《塞下曲》这五首诗中,描写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反映作者对劳动人民同情的诗句是( )。常用来说明“站得高,望得远”的诗句是( )。 运用夸张手法描写的诗句是( )。形容“箭法高超”的诗句是( )。 2.新春佳节,一派喜庆的气氛,人们也异常喜悦,用各种方法来喜迎这个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如燃放鞭炮等,正如( )所写的《 》:的 , 。 , 。 3.西湖美景闻名天下,下阵雨时的西湖更是别有一番景色。北宋诗人苏轼就曾写下诗句 , 。 , 。三.请把左右两部分相关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野旷天低树 苏轼 《竹里馆》万里长征人未还 李白 《饮湖上初晴后雨》明月来相照 王维 《宿建德江》桃花潭水深千尺 刘禹锡 《赠汪伦》报得三春晖 孟郊 《游子吟》京口瓜洲一水间 王安石 《泊船瓜洲》同到牵牛织女家 王昌龄 《浪淘沙》水光潋滟晴方好 孟浩然 《出塞》迟日江山雨,春风花草香。 夏季 诗 仙 杜 甫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春季 诗 圣 李 白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冬季 诗 鬼 孟浩然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秋季 山水诗人 李 贺边塞诗人 王昌龄四.古往今来,咏月的诗句真是多得数不胜数,有不少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你能根据上下文,写出有关诗句吗?1. ,江枫渔火对愁眠。2.举头望明月, 。 3. ,人约黄昏后。4. ,对影成三人。 5秦时明月汉时关, 。6. ,夜泊秦淮近酒家。 写出其他的咏月的诗句吗?试试看。1. 。 2. 。五、按要求写诗句。 (各写一句)(20分)1、写春景的:2、写夏景的:3、写秋景的:4、写冬景的:5、写梅花的:6、写兰花的:7、写竹子的:10、写爱国的:11、写思乡的:12、写送别的:13、写友情的:14、写长江的:15、写黄河的:16、写泰山的:17、写华山的:18、写庐山的:19、写黄山的:20、写边塞风光的:六、附加题(如果答完了上面的题,还有时间的话,就请你完成这些练习)(一) 古诗百花园:(填花名)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开。2· 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别样红。 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 村。(二)古诗七彩园:(填色彩)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 杏出墙来。 2·山外 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 千 总是春。4·春风又 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5· 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 丝绦。 (三)古诗动物园:(填动物)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 立上头。2·江上往来人,但爱 美。 3·两个 鸣翠柳,一行 上青天。4·两岸 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 先知。6·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 欲上时。 7·柴门闻 吠,风雪夜归人。8·牧童骑 ,歌声振林樾。 那么简单.还要答案。 6.诗词比赛 节目的题目(一)、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1、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4、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7、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南宋•志南和尚《绝句》)8、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9、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10、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二)、描写夏的古诗词 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4、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5、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三)、描写秋天的古诗词 1、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2、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3、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5、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6、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7、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8、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9、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四)、描写冬天的古诗词 1、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2、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3、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6、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7、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写竹的诗词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故园修竹绕东溪,占水浸沙一万枝。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 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 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 桤林碍日呤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咏竹 清•吴昌硕 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 寄罢筼筜当独惆怅,何时归去看新篁。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长竹 唐•陈陶 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 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 竹石 清•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清•郑板桥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咏竹著 明•陈良规 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 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去忙。 摘自《健康报》1989.7.1 咏竹 宋•黄庭坚 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 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题僧院紫竹 喜游蛟井寺。 复见炎州竹。 杳霭万丈间。 啸风清独速。 竹十一首之一 不厌东溪绿玉君。 天坛双凤有时间。 一峰晓似朝仙处。 青节森森倚绛云。 竹十一首之二 万枝朝露学潇湘。 杳霭孤亭白石凉。 谁道乘龙不得雨。 春雷入地马鞭狂。 竹十一首之三 啸入新篁一里行。 万竿如瓮锁龙泓。 惊巢翡翠无寻处。 闲倚云根刻姓名。 竹十一首之四 青岚帚亚思祖。 绿润偏多忆蔡邕。 长听南园风雨夜。 恐生鳞甲尽为龙。 竹十一首之五 迸玉闲抽上钓矶。 翠苗番次脱霞衣。 山童泥气青骢马。 骑过春泉掣手飞。 竹十一首之六 须题内史琅 坞。 几醉山阳瑟瑟村。 剩养万茎将扫俗。 莫教凡鸟闹云门。 竹十一首之七 一溪云母间灵花。 似到封侯逸士家。 谁识雌雄九成律。 子乔丹井在深涯。 竹十一首之八 燕燕雏时紫米香。 野溪羞色过东墙。 诸儿莫拗成蹊笋。 从结高笼养凤凰。 竹十一首之九 一节呼龙万里秋。 数节垂海六鳌愁。 更须瀑布峰前种。 云里栏干过子猷。 竹十一首之十 丘壑谁话碧鲜。 静寻春谱认婵娟。 会当小杀青瑶简。 图写龟鱼反上天。 竹十一首之十一 玄圃千春闭玉丛。 湛阳一祖碧云空。 不须骚屑愁江岛。 今日南枝在国风。 王安石 .宋(1021-1086)。 字介甫,半山, 江西临川人。 次韵张子野竹林寺二首其二 京岘城南隐映深,两牛鸣地得禅林。 风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缘阶帖碎金。 竹里 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 闲眠尽日无人到,自有春风为扫门。 和耿天 以竹冠见赠四首其一 竹根珠胜竹皮冠,欲著先须短发干。 要使竹林有共见,不持方帽御风寒。 和耿天 以竹冠见赠四首其二 无物堪持比此冠,竹皮柔脆截皮干。 故人恋恋睇袍意。 7.小学古诗竞赛试题1、野旷天低树 孟浩然《宿建德江》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 《出塞》 京口瓜洲一水间 王安石 《泊船瓜洲》 水光潋滟晴方好 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五、根据句子的意思填写相应的古诗。 ( 分) 1、新春佳节,一派喜庆的气氛,人们也异常喜悦,用各种方法来喜迎这个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如燃放鞭炮、贴春联等,正如王安石所写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当我们浪费粮食时,爸爸妈妈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小明是个顽皮的孩子,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 4、当我们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时,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如,李白送别时写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表达了与友人离别之情。他还送别好友汪伦时,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成为借景抒情的名句。 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 5、西湖美景闻名天下,下阵雨时的西湖更是别有一番景色。 北宋诗人苏轼就曾写下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六、按要求写诗句(各写一句)。 (6分)1、写春景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写夏景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写秋景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4、写冬景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写长江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6、写黄河的: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七、对诗句。(10分)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3、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4、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5、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6、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7、,没在石棱中。 8、,北风吹雁雪纷纷。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10、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八、下列诗句中隐藏着三首古诗,请将它们找出来,按顺序写在横线上。 (只写序号)(6分)⑴怕得鱼惊不应人 ⑵村庄儿女各当家 ⑶蓬头稚子学垂纶人 ⑷也傍桑阴学种瓜 ⑸日长篱落无人过 ⑹家家扶得醉人归 ⑺鹅湖山下稻粱肥 ⑻豚栅鸡栖半掩扉 ⑼桑柘影斜春社散 ⑽惟有蜻蜓蛱蝶飞 ⑾时人不识农家苦 ⑿将谓田中谷自生⒀童孙未解供耕织 ⒁侧坐莓苔草映身 ⒂路人借问遥招手 ⒃昼出耘田夜绩麻第一首:⒃、⑵、⒀、⑷ 第二首:⑶、⒁、⒂、⑴ 第三首: 九、诗句理解。( 分)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离离:_____________ 枯:_____________ 岁:_____________最后二句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发白帝城》)朝:_____________辞:_____________还:_____________整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当代学生上的古诗文阅读大赛题目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长安新柳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 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临川见新柳 【唐】崔橹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 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 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柳 【唐】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 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 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题柳 【唐】狄焕 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 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 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新柳 【唐】杜牧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柳绝句 【唐】杜牧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柳 【唐】方干 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 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 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柳 【唐】韩偓 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 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 柳 【唐】韩琮 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青霄。 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 柳 【唐】韩溉 雪尽青门弄影微,暖风迟日早莺归。 如凭细叶留春色,须把长条系落晖。 彭泽有情还郁郁,隋堤无主自依依。 世间惹恨偏饶此,可是行人折赠稀。 咏柳 【唐】韩偓 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 【唐】李峤 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 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 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 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 垂柳 【唐】李商隐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 朝佩皆垂地,仙衣尽带风。 七贤宁占竹,三品且饶松。 肠断灵和殿,先皇玉座空。 柳 【唐】李商隐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 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 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 柳 【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题柳 【唐】李中 折向离亭畔,春光满手生。 群花岂无艳,柔质自多情。 夹岸笼溪月,兼风撼野莺。 隋堤三月暮,飞絮想纵横。 柳 【唐】罗隐 一簇青烟锁玉楼,半垂阑畔半垂沟。 明年更有新条在,绕乱春风卒未休。 柳 【唐】慕幽 今古凭君一赠行,几回折尽复重生。 五株斜傍渊明宅,千树低垂太尉营。 临水带烟藏翡翠,倚风兼雨宿流莺。 隋皇堤畔依依在,曾惹当时歌吹声。 柳 【唐】裴说 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 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咏柳 【唐】吴融 自与莺为地,不教花作媒。 细应和雨断,轻只爱风裁。 好拂锦步障,莫遮铜雀台。 灞陵千万树,日暮别离回。 柳 【唐】徐夤 漠漠金条引线微,年年先翠报春归。 解笼飞霭延芳景,不逐乱花飘夕晖。 啼鸟噪蝉堪怅望,舞烟摇水自因依。 五株名显陶家后,见说辞荣种者稀。 咏柳 【唐】薛逢 弱植惊风急自伤,暮来翻遣思悠扬。 曾飘紫陌随高下,敢拂朱阑竞短长。 萦砌乍飞还乍舞,扑池如雪又如霜。 莫令岐路频攀折,渐拟垂阴到画堂。 庭柳 【唐】姚系 袅袅柳杨枝,当轩杂佩垂。 交阴总共密,分条各自宜。 因依似永久,揽结更伤离。 爱此阳春色,秋风莫遽吹。 柳 【唐】张旭 濯濯烟条拂地垂,城边楼畔结春思。 请君细看风流意,未减灵和殿里时。 柳 【唐】郑谷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回答者: 快餐真人 - 骠骑将军 十六级 11-19 09:55梅 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回答者: 鐷の——预言 - 高级魔法师 六级 11-19 13:48dsfasdf sd 地方的方式萨仿盛大发生的上的 回答者: wanlonglong135 - 初学弟子 一级 11-22 12:58。 9.六年级古诗竞赛题(包括答案,越多越好)唐代诗人高骈《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宋代诗人王令《暑旱苦热》: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宋代诗人秦观《纳凉》: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宋代诗人杨万里《夏夜追凉》: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 唐代诗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宋代诗人苏舜钦《夏意》: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南京 南宋诗人陆游《幽居初夏》: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古诗词题型1.初中古诗习题我需要40新课标背诵篇目理解性默写精练100题 【七年级】 1、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 , ”,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 (用《〈论语〉十则》中的词句填空。 2、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 ”。 3、《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了作者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 , ; , 。” 4、《天净沙 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游子悲苦惆怅的诗句是: , 。 5、《次北固山下》中描写长江潮平岸阔,和风吹拂,风帆高悬的诗句是 , 。 6、《次北固山下》写青山绿水的诗句是________ _ __,____ _______。 7、《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最能表现作者乡愁的一句是: , 。 8、《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更替,抒发思乡之情,蕴涵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 。 ” 9、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 , ”。 10、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诗句“ , ”。 11、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 , 。” 12、《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 。 13、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 。 14、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 15、APEC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 ?” 16、如何对待他人的优点和缺点呢?孔子说: , 。 17、《论语》十则》中强调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 , 。 18、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 , 。 ”19、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会晤的欢愉衬托客居的寂寞,把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希冀的名句是“ , 。” 20、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会晤的欢愉衬托客居的寂寞,把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希冀的名句是“ , 。” 【八年级】 21、杜甫《望岳》一诗中描写泰山神奇秀美、雄伟高峻的句子是 , 。 还有很多 在文件里。 2.古诗试卷的题型有哪些1.记忆型默写 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理解型默写 例:李清照的《醉花阴》中,生动形象地表达“为伊消得人憔悴”含义的诗句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应用型默写 我市信息技术教育起步虽晚,但是发展很快,颇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气势。【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作答】 4.开放型默写 乡村景象常常入诗入词。请写出描写乡村景象的诗(词)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累死我了,这可都是我一点点打出来的,希望能给你帮助! 3.诗歌鉴赏题型诗歌鉴赏都有哪些题型古代诗歌鉴赏三大题型解题指导 一、内容主旨题解题指导 阅读欧阳修《采桑子》,分析这首词的内容主旨。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解题指导】 第一步认真阅读诗句,整体感知诗歌的大致意思。第二步明确诗中提到的地点(西湖)、时间(月夜)、人物(诗人)、事件(荡舟西湖)和主要景物(天容水色、鸥鹭闲眠、风清月白),归纳时要善于摘录诗中的词语组合。 第三步,根据“卒章显志”的特点揣摩诗人的思想主旨。本诗可抓住重点词语或短语“谁羡”、“便是仙”进行理解。 诗句中结尾句不是描写,而是发议论,这正是解读主旨的关键。前面景色描写非常宁静、美好,才会有“人在舟中便是仙”的感觉。 这种鉴赏题在解答时,通常切分为两点,一是根据诗句描述内容,二是揭示主旨。 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 【参考答案】这首词描写西湖月夜,湖水和天光相映,柔风习习,夜鸟闲眠,一片宁静和美好的景象,好似人间仙境,抒发了诗人爱恋西湖风光和现实生活的美好情怀。 二、情感思绪题解题指导 阅读白居易的《村夜》诗,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解题指导】 第一步,找出诗中所描写的主要景物:“霜草苍苍”、“虫切切”、“月明荞麦”、“花如雪”。 第二步,仔细审视这些景物所体现的特点,想到景语皆情语,以景传情。 不难看出前者冷清、愁苦,后者明亮、美好。 第三步,抓住能体现人物心态的词语,如“行人绝”、“独出门”等,尤其从“独出门”可以发现诗人情感上有一个转变过程。表现在首句和尾句上,尤其是“霜草苍苍”和“花如雪”,两种景象截然不同。 【参考答案】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由原先的孤独寂寞,到独自出门去排遣烦闷,看到了明丽景色而感到特别喜悦的感情变化。 三、表达技巧题解题指导 阅读王勃《蜀中九日登高》,试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 那:奈何,为什么。 【解题指导】 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或表达技巧,一般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一看语言有没有特点(浅易、典雅、悲壮、豪迈、清新、质朴、委婉、生动、讽刺、诙谐等)。 二看有没有用修辞(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反问、设问等)。 三看有没有用特别的表达手法(如托物言志、动静结合、侧面烘托、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对比映衬、联想想象、描摹心理、刻画细节、白描勾勒等)。头脑中有了这几个方面的轮廓,就可以逐一对照诗句加以审视。 从语言上看,出现了口语“那”,这首诗采用近似日常口语的形式,显得浅近亲切。从修辞上看,三四两句采用对比,尾句还运用了反问。 从表达手法上看,第三句直抒胸臆,第四句却委婉别致。经过这样的分析筛选,就可基本把握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了,解答起来也就有了方向,自然也就有话可说了。 解答时要注意先说什么,再说什么,一定要做到思路清晰、层次清楚。如果思路不是很清晰,最好采用分点法,依次说。 还要结合诗句来分析,这样才显得有根有据。 【参考答案】 这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了日常口语,如“他席他乡”、“那从”等,显得浅近亲切。 手法上第三句“人情已厌南中苦”直抒胸中之苦,独在南方思念亲人然而却不能北归,而第四句则采用反问“鸿雁那从北地来”,与前一句形成强烈的对比,看似“无理之问”,却使诗人的思亲之情显得特别真切动人。 4.古诗词题目类型有哪些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解析(一)把握作者的感情诗歌一般借助于具体的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 我们读诗、赏诗,首先要领悟作者在诗中的情感,这是与作者产生共鸣的基础,也是读诗的根本。今年高考考查的主要题型有:1、分析诗句所包含的情感所谓分析诗句所包含的情感,即抽取诗歌中某一句,要求考生分析这句诗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情感,根据所选句子的特点,又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设题。 (1)借景抒情。抽取诗中景物描写的句子,要求考生分析出作者借以抒发的情感。 如2007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送人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借景抒情是古诗创作中常用的手法,这里作者写了“极目远望,水天相接,树木迢迢,一片带雨的乌云飘来,遮住了大半个山”之景,其特征辽阔、低沉,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路途艰险、对朋友前途的关切之情。 同时以“雨云埋山”显示了前途迷茫的郁闷。这种方法考生以前也学过,如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诗句,它所抒发的情感与此相仿。 据此,此题的答案为: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2)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比较含蓄,有时理解不一定到位,而扣住直抒胸臆句分析作者的感情则比较简单。如2007年高考全国卷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 苏 轼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趋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登超然台望见的景色,引起了作者的乡思,但他无法回家,因此只能在酒醒之后苦涩地“咨嗟”不已,无奈地说:“休对”老朋友说什么乡思之愁,“且将”心火煮新茶聊以**吧!因此题中所列的“咨嗟”、“休对”、“且将”都是直抒胸臆的词,表达了了作者无奈、苦涩的心情。 再如2007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醉落魄•咏鹰清•陈维崧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 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 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词的下片主要是直抒胸臆句,“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 “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表达了作者期待像雄鹰一样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 (3)含蓄直露兼有。这种题型虽比较复杂,但只要掌握了方法,做好它还是没有难度的。 如2007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示长安君 王安石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注:长安君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 此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出使辽国前所作。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 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这首诗颔联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而颈联则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 理解时要各自分析。颔联中“供笑语”表达了相逢的欢乐,“话平生”则道尽了人生的沧桑:二者相互映衬,更添一层悲凉况味。 “草草杯盘”“昏昏灯火”营造了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更容易生发悲怆之情。并且“草草”“昏昏”是叠词妙用。 “草草”可见酒菜的简单,欢聚中有些许不足;“昏昏”则烘托了人物情感,暗示了将别的伤痛。颈联:“自怜”与“又作”贯通一气,诗人借此直抒胸臆,表达了心中的万端悲慨。 “湖海”久隔,“尘沙”远赴,旦夕间重逢又别,且是出使不无艰险的辽国,时空的拓展将悲意又加深了一层。“三年”言时间之长,“万里”谓距离之远,以数字入诗,一纵一横,使悲情更为浓烈。 (4)托物言志。古人写诗喜欢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某个事物上,通过对这个事物的吟咏表达自己的情怀,这就是所谓的托物言志。 命题者在考查时往往让考生分析作者借某个特定的物象抒发了怎样的情怀。答题时一般要知人论世,找作者情感与所托之物的共同点,实现人与物的对接,从而把握作者的感情。 如2007年高考海南、宁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小斋即事 刘一止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5.古诗词题目及答案越多越好1、不识( 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遥望(洞庭 )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3、(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七、在括号里填上动物或植物名。 1、故人西辞( 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西塞山前(白鹭 )飞,桃花流水(鳜鱼 )肥。 3、枯(藤 )老树昏( 鸦),小桥流水人家。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 )才能没(马 )蹄。 5、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 )无处寻。 6、泥融飞( 燕子),沙暖睡( 鸳鸯)。 7、柴门闻( 犬)吠,风雪夜归人。 8、(竹 )外(桃花 )三两枝,春江水暖( 鸭)先知。 9、(小荷 )才露尖尖角,早有( 蜻蜓)立上头。 10、童孙未解工耕织,也傍(桑阴 )阴学种(种瓜 )。 11、江晚正愁余,山深闻( 鹧鸪)。 12、留恋戏(蝶 )时时舞,自在娇( 莺)恰恰啼。 七、按诗意填空: 1、翁卷的《 乡村四月》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 初夏 时节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 后两句写 人 ,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 插秧 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劳动的紧张、繁忙。 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2、唐代诗人 白居易 在诗《乐游原》中以一句“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表现出对美好而又行将消逝的事物的留恋和惋惜,极具人生哲理,堪称千古绝唱。 3、《游园不值》的作者是(宋 具体是南宋 )代诗人(叶绍翁 )。这首诗赞美了( 春天)。 诗中描写景色的名句是 满园春色管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作者是( ),这首赞美了( ),诗中描写景色的著名句子是 5、《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 苏轼),本诗描写了(西湖 )的美丽景色,广为流传的诗句是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七、引用古诗名句,往往能起到很好的劝诫效果。当遇到下列情景,用上哪一句诗最为恰当呢? 1、教育人要积极向上,好上加好: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说明生命力顽强,用来礼赞百折不挠、蓬勃向上、积极有为的顽强精神和人生态度: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 3、教育节约粮食,珍惜农民劳动成果: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教育我们只有不断读书学习,吸取新鲜知识,思想、才学、智慧才会永不枯竭,永不陈旧,永远充满活力和生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5、教育我们面对严峻的考验要从容不迫、无所畏惧: 粉骨碎身混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八、认真品读《村居》一诗,并将这首诗改写成优美的散文。 村 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后,忙趁东风放纸鸢。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 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 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最后一题参考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