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诗经雅 诗经雅1.【《诗经》里的风、颂、雅分别指哪三个内容《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它们都得名于音乐.“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雅”是正的意思.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大雅小雅可能是根据年代先后而分的.“颂”是用于宗庙祭的乐歌. 诗经目录 国风·周南 国风·召南 国风·邶风 国风·鄘风 国风·卫风 国风·王风 国风·郑风 国风·魏风 国风·唐风 国风·齐风 国风·秦风 国风·陈风 国风·桧风 国风·曹风 国风·豳风 小雅·鹿鸣之什 小雅·南有嘉鱼之什 小雅·鸿雁之什 小雅·节南山之什 小雅·谷风之什 小雅·甫田之什 小雅·鱼藻之什 小雅·都人士之什 大雅·荡之什 大雅·文王之什 大雅·生民之什 周颂·闵予小子之什 周颂·清庙之什 周颂·臣工之什 商颂 鲁颂·駉之什。 2.《诗经中的雅》指的是什么“雅”这种文体,是周朝贵族阶级在举行典礼或者宴会时所演奏的音乐。 “雅”的思想性不及“风”深刻,然而却客观地反映了周朝贵族生活上的一些内容。“雅”分为“小雅”和“大雅”两类。 按照朱熹的说法,“小雅”是宴会时演奏的音乐,“大雅”是在朝堂之上演奏的音乐。 “小雅”一共七十四篇,其中最著名的,是关于战争和劳役之苦的作品,如《采薇》、《何草不黄》等。 “小雅”有一部分出自贵族阶级之手,有些来自民间。通常供贵族阶层在宴会上欣赏。 “大雅”一共三十一篇,比较著名的作品有《生民》。“大雅”全部是贵族阶级创作的作品。 通常只在隆重庄严的场合,如朝堂之上或是祭祀时演奏。 3.【关于诗经的雅的诗】A 国风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因此又称“诗三百”.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 关于《诗经》中诗的分类,有“四始六义”之说.“四始”指《风》、《大雅》、《小雅》、《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风、雅、颂 《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风”本是乐曲的统称.15组国风并不是15个国家的乐曲,而是十几个地区的乐曲.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桧、齐、魏、唐、秦、豳、陈、曹的乐歌,共160篇.国风是当时当地流行的歌曲,带有地方色彩.从内容上说,大多数是民歌.作者大多是民间歌手,但是也有个别贵族. 对于《雅》的认识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指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有“正”的意思,把这种音乐看作“正声”,意在表明和其他地方音乐的区别.也有人说“雅”与“夏”相通,夏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称呼.还有观点认为,《雅》是指人人能懂的典雅音乐.《雅》共105篇,分为《大雅》31篇和《小雅》74篇.《雅》多数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歌.其内容几乎都是关于政治方面的,有赞颂好人好政的,有讽刺弊政的.只有几首表达个人感情的诗.但是没有情诗. 《颂》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其中《周颂》31篇,认为可能是西周时的作品、多作于周昭王、周穆王以前;《鲁颂》4篇,认为可能是鲁僖公时的作品;《商颂》则认为是春秋以前宋国的作品. ······································ 说行天下 是非常不错的小说网站大全,你值得拥有.。 4.【《诗经小雅斯干》全文翻译,带拼音】zhì sī ɡān yōu yōu nán shān rú zhú bāo yǐ rú sōnɡ mào yǐ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xiōnɡ jí dì yǐ shì xiānɡ hǎo yǐ wú xiānɡ yóu yǐ 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 sì xù bǐ zǔ zhù shì bǎi dǔ xī nān qí hù yuán jū yuán chù yuán xiào yuán yǔ 似续妣祖,筑室百堵,西南其户.爰居爰处,爰笑爰语. yuē zhī gé gé zhuó zhī tuó tuó fēnɡ yǔ yōu chú niǎo shǔ yōu qù jūn zǐ yōu yù 约之阁阁,椓之橐橐.风雨攸除,鸟鼠攸去,君子攸芋. 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君子攸跻. 殖殖其庭,有觉其楹.哙哙其正,哕哕其冥.君子攸宁. 下莞上簟,乃安斯寝.乃寝乃兴,乃占我梦. 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 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 译文: 涧中流水清又清,终南山上树青青.翠竹片片遮望眼,青松棵棵阻人行.如兄如弟手足情,同气连根一条心,不欺不诈永相亲. 继承祖业传祖训,盖起宫室上百间.门户向西或向南.兄弟一起同居住,和睦友好笑开颜.木板夹紧嘎嘎响,使劲夯土筑屋墙.从此不怕风吹雨,麻雀老鼠都跑光,它是君子好住房. 房屋端正如人立,急箭穿过如线直.宽广犹似鸟展翅,色彩艳丽锦鸡衣,君子登堂进厅里. 宫中庭院宽又平,庭院柱子高又挺.向阳房间光线足,侧边小屋有光明,君子居住保安宁. 蒲席下面铺竹席,无忧无虑睡的好.一觉醒来天尚早,占占夜梦是啥兆.梦见什么好事情?若是熊罴有喜事,若是虺蛇好运道. 且听太卜把梦讲:黑熊马罴有力量;预示生个小儿郎;虺蛇长蛇性柔弱,家里定添小姑娘. 若是生个小儿郎,做张小床给他躺,给他穿上小衣裳,拿块玉璋让他玩.他的哭声如钟响,将来穿上大礼服,便是安邦定国王. 若是生个小姑娘,地上铺块小木板,一条小被裹身上,拿个纺锤给她玩.教她说话要谨慎,操持家务多干活,不给爹娘添麻烦.. 拼音打晕了,有不会读的再追问吧.。 5.诗经有关常识谁能告诉我诗经中风、雅、颂、赋、比、兴的含义风、雅、颂 《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风”本是乐曲的统称.15组国风并不是15个国家的乐曲,而是十几个地区的乐曲.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桧、齐、魏、唐、秦、豳、陈、曹的乐歌,共160篇.国风是当时当地流行的歌曲,带有地方色彩.从内容上说,大多数是民歌.作者大多是民间歌手,但是也有个别贵族.对于《雅》的认识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指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有“正”的意思,把这种音乐看作“正声”,意在表明和其他地方音乐的区别.也有人说“雅”与“夏”相通,夏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称呼.还有观点认为,《雅》是指人人能懂的典雅音乐.《雅》共105篇,分为《大雅》31篇和《小雅》74篇.《雅》多数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歌.其内容几乎都是关于政治方面的,有赞颂好人好政的,有讽刺弊政的.只有几首表达个人感情的诗.但是没有情诗.《颂》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其中《周颂》31篇,认为可能是西周时的作品、多作于周昭王、周穆王以前;《鲁颂》4篇,认为可能是鲁僖公时的作品;《商颂》则认为是春秋以前宋国的作品.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赋”是直陈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比”是打比方,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兴”是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件事物.。 6.【1、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请说说他们的特点和区别.2、简述老“风”指“国风”,是各个诸侯国的民间乐歌;“雅”分为“大雅”和“小雅”,是周王室的宫廷乐歌;“颂”分“周颂”、“鲁颂”和“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注:《诗经》记录的诗歌都是西周到春秋间的乐歌.)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 ,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这本书.。 7.《诗经》分成风、雅、颂三部分.其中记载宗庙祭祀的是“颂”,那风和②雅 .即朝廷之乐,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 ,大部分为贵族的作品, 即所谓正声雅乐 .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从时间上看,《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产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产生在西周后期至东迁时;《国风》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产生于春秋时期.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