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四则

1.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哪些开创性的贡献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柳永对宋词的发展做出了如下开创性 的贡献: 第一,将慢词的创作推向了极致。

柳永一生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 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 第二,丰富了词调,发展了词体。

柳永现存二百一十三首词,用了 一百三十三种词调,并大部分为前所未见的、以旧腔改造或自制的新调。而在 宋代所用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

词至柳永, 形式体制才完备。 第三,面向市民大众,歌唱普通民众的心声。

柳永的词创作,一改文人词 的创作路数,而用市民大众容易理解的语言、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表现他们 所熟悉的人物、所关注的情事。 他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如 “恁”、“怎”、“争”、“自家”、“阿谁”、“都来”、“消得”等。

口语入词,生动活泼, 富有表现力,亲切有味,易于理解接受。正因如此,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说: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第四,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 柳永为适应慢词长调体式的需要和市民大众 欣赏趣味的需求,创造性地运用了铺叙和白描的手法。

著名的长调如《望海潮》 (东南形胜)、《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等,以赋体的手法铺叙都市生活和送别的场面,洋洋百余言,充分体现了慢词篇幅宏大、适于铺陈的特点, 使宋词在唐代近体诗长于比兴的特点之外别树一帜。 。

2.搜集四则对联有哪些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 横批:国泰民安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一干二净除旧习 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望采纳。谢谢!

3.急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

有位卖炭的老翁,在终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烤的颜色,

《卖炭翁》诗意图

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很黑。卖炭得到的钱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穿着单薄的衣服,却唯恐炭的价钱便宜,希望天气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着堆满积雪的路面,留下深深的车轮印。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人和牛都疲乏了,也饿了,老翁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休息。前面两位得意洋洋的正往这面走的骑马的人是谁?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手里拿着诏书,嘴里说是皇帝的命令,然后拉转车头,大声呵斥着赶牛往北面拉去。一车炭,有几千斤重,宫里的使者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舍不得它,却也没有办法。宫里的使者们将半匹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当作炭的价格。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