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唐风蟋蟀的拼音

1. 诗经.唐风.蟋蟀

2. 诗经唐风蟋蟀

诗经.唐风.蟋蟀

1.《唐风·蟋蟀》的原文

蟋蟀在堂,

岁聿其莫。

今我不乐,

日月其除。

无已大康,

职思其居。

好乐无荒,

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

岁聿其逝。

今我不乐,

日月其迈。

无已大康,

职思其外。

好乐无荒,

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

役车其休。

今我不乐,

日月其慆。

无已大康,

职思其忧。

好乐无荒,

良士休休。

2.诗经国风唐风蟋蟀这首诗典故与背景

《国风·唐风·蟋蟀》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这首诗主要写诗人感物伤时,劝诫自己和别人勤勉,或说有劝人及时行乐之意。全诗三章,每章八句。

诗人有感脱口而出,直吐心曲,坦率真挚,以重章反复抒发,语言自然中节,不加修饰。经考证,此诗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

它不仅有其独特的乐舞意象,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也是对当时晋国时代特征的反映。 这是一首岁末述怀诗。

《毛诗序》说:“《蟋蟀》,刺晋僖公也。俭不中礼,故作是诗以闵(悯)之,欲其及时以礼自虞(娱)乐也。

此晋也,而谓之唐,本其风俗,忧深思远,俭而用礼,乃有尧之遗风焉。”南宋王质对《毛诗序》说进行了反驳,其《诗总闻》指出“此大夫之相警戒者也”,而“警戒”的内容则是“为乐无害,而不已则过甚。

勿至太康,常思其职所主;勿至于荒,常有良士之态,然后为善也”。蒋立甫《诗经选注》受王质说启发,定此篇为“劝人勤勉的诗”。

《国风·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

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

无已大康,职思其忧。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译文天寒蟋蟀进堂屋,一年匆匆临岁暮。今不及时去寻乐,日月如梭留不住。

行乐不可太过度,本职事情莫耽误。正业不废又娱乐,贤良之士多警悟。

天寒蟋蟀进堂屋,一年匆匆临岁暮。今不及时去寻乐,日月如梭停不住。

行乐不可太过度,分外之事也不误。正业不废又娱乐,贤良之士敏事务。

天寒蟋蟀进堂屋,行役车辆也息休。今不及时去寻乐,日月如梭不停留。

行乐不可太过度,还有国事让人忧。正业不废又娱乐,贤良之士乐悠悠。

赏析就诗论诗,此篇劝人勤勉的意思非常明显。此篇三章意思相同,头两句感物伤时。

诗人从蟋蟀由野外迁至屋内,天气渐渐寒凉,想到“时节忽复易”,这一年已到了岁暮。古人常用候虫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来表示时序更易,《诗经·豳风·七月》写道:“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九月在户”与此诗“蟋蟀在堂”说的当是同一时间。《七月》用夏历,此诗则是用周历,夏历的九月为周历十一月。

此篇诗人正有感于十一月蟋蟀入室而叹惋“岁聿其莫”。首句丰坊《诗说》以为“兴”,朱熹《诗集传》定为“赋”,理解角度不同,实际各有道理。

作为“兴”看,与《诗经》中一些含有“比”的“兴”不同,它与下文没有直接的意义联系,但在深层情感上却是密不可分的,即起情作用。所以从“直陈其事”说则是“赋”。

从触发情感说则是“兴”。诗的三、四句是直接导入述怀:诗人由“岁莫”引起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他宣称要抓紧时机好好行乐,不然便是浪费了光阴。

其实这不过是欲进故退,着一虚笔罢了,后四句即针对三、四句而发。三章诗五、六句合起来意思是说:不要过分地追求享乐,应当好好想想自己承当的工作,对分外事务也不能漠不关心,尤其是不可只顾眼前,还要想到今后可能出现的忧患。

可见“思”字是全诗的主眼,“三戒”意味深长。这反覆的叮嘱,包含着诗人宝贵的人生经验,是自儆也是儆人。

最后两句三章联系起来是说:喜欢玩乐,可不要荒废事业,要像贤士那样,时刻提醒自己,做到勤奋向上。后四句虽是说教,却很有分寸,诗人肯定“好乐”,但要求节制在限度内,即“好乐无荒”。

这一告诫,至今仍有意义。 此诗作者,有人根据“役车其休”一句遂断为农民,其实是误解,诗人并非说自己“役车其休”,只是借所见物起情而已,因“役车休息,是农工毕无事也”(孔颖达《毛诗正义》),故借以表示时序移易,同“岁聿其莫”意思一样。

此诗作者身份难具体确定,姚际恒说:“观诗中‘良士’二字,既非君上,亦不必尽是细民,乃士大夫之诗也。”(《诗经通论》)可备一说。

全诗是有感脱口而出,直吐心曲,坦率真挚,以重章反覆抒发,语言自然中节,不加修饰。押韵与《诗经》多数篇目不同,采用一章中两韵交错,各章一、五、七句同韵;二、四、六、八句同韵,后者是规则的间句韵。

3.诗经.唐风多少篇

《国风·唐风》是《诗经》十五国风之一。

为先秦时代唐地民歌,有些诗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有些诗写征夫思家恋土和对战争的哀怨;有些诗记叙了奴隶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还有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国风·唐风》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西周时期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和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痛苦和灾难。

这些诗都是有感脱口而出,直吐心曲,坦率真挚,语言自然中节,不加修饰。一共是 12 篇。

作品目录 蟋蟀 山有枢 扬之水 椒聊 绸缪 杕杜 羔裘 鸨羽 无衣 有杕之杜 葛生 采苓 作品原文 蟋蟀 原文: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

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

无以大康。职思其忧。

好乐无荒,良士休休。注释:①聿(yù 玉):作语助。

莫:古暮字。②除:过去。

③无:勿。已:甚。

大(tài 太)康:过于享乐。④职:相当于口语"得"。

居:处,指所处职位。⑤好乐:娱乐。

无荒:不要过度。⑥瞿瞿(jù 巨):警惕瞻顾貌;一说敛也。

⑦逝、迈:义同,去。⑧蹶蹶(jué 厥):勤奋状。

⑨役车:服役出差的车子。⑩慆(tāo 涛):逝去。

⑾休休:安闲自得,乐而有节貌。译文:蟋蟀在堂屋,一年快要完。

今我不寻乐,时光去不返。不可太享福,本职得承担。

好乐事不误,贤士当防范。蟋蟀在堂屋,一年将到头。

今我不寻乐,时光去不留。不可太享福,其他得兼求。

好乐事不误,贤士该奋斗。蟋蟀在堂屋,役车将收藏。

今我不寻乐,时光追不上。不可太享福,多将忧患想。

好乐事不误,贤士应善良。赏析:就诗论诗,本篇劝人勤勉的意思非常明显,可是《毛诗序》偏说是"刺晋僖公也。

俭不中礼,故作是诗以闵(悯)之,欲其及时以礼自虞(娱)乐也"。清方玉润驳得好:"今观诗意,无所谓'刺',亦无所谓'俭不中礼',安见其必为僖公发哉?《序》好附会,而又无理,往往如是,断不可从。

"(《诗经原始》)对《诗序》说纠正较早的当是宋王质,其《诗总闻》指出"此大夫之相警戒者也",而"警戒"的内容则是" 为乐无害,而不已则过甚。勿至太康,常思其职所主;勿至于荒,常有良士之态,然后为善也"。

释语达理通情,符合原诗。较他说为胜。

拙著《诗经选注》定本篇为"劝人勤勉的诗",即是受王质说启发。本篇三章意思相同,头两句感物伤时。

诗人从蟋蟀由野外迁至屋内,天气渐渐寒凉,想到"时节忽复易",今 年已到了岁暮。古人常用候虫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来表示时序更易,《诗经·豳风·七月》写道:"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九月在户"与本诗"蟋蟀在堂"说的当是同一时间。《七月》用夏历,本诗则是用周历,夏历的九月为周历十一月。

本篇诗人正有感于十一月蟋蟀入室而叹惋" 岁聿其莫"。首句丰坊《诗说》以为"兴",朱熹《诗集传》定为"赋",理解角度不同,实际各有道理。

作为"兴"看,与《诗经》中一些含有"比"的"兴"不同,它与下文没有直接的意义联系,但在深层情感上却是密不可分的,即起情作用。所以从"直陈其事"说则是"赋"。

从触发情感说则是"兴"。这一感物惜时引出述怀的写法,对汉魏六朝诗影响很大,《古诗十九首》中用得特多,阮籍《咏怀八十二首》亦常见,如其第十四首(依《阮籍集校注》次第):开秋肇凉气,蟋蟀鸣床帷。

感物怀殷忧,悄悄令心悲。多言焉所告,繁辞将诉准…… 开头与下文若即若离,与《蟋蟀》起句写法一脉相承,只是这里点明了"感物"的意思,而《蟋蟀》三、四句则是直接导入述怀:诗人由"岁莫"引起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他宣称要抓紧时机好好行乐,不然便是浪费了光阴。

其实这不过是欲进故退,着一虚笔罢了,后四句即针对三、四句而发。三章诗五、六句合起来意思是说:不要过分地追求享乐,应当好好想想自己承当的工作,对分外事务也不能漠不关心,尤其是不可只顾眼前,还要想到今后可能出现的忧患。

可见"思"字是全诗的主眼,"三戒"意味深长。这反覆的叮嘱,包含着诗人宝贵的人生经验,是自儆也是儆人。

最后两句三章联系起来是说:喜欢玩乐,可不要荒废事业,要像贤士那样,时刻提醒自己,做到勤奋向上。后四句虽是说教,却很有分寸,诗人肯定"好乐",但要求节制在限度内,即"好乐无荒"。

这一告诫,至今仍有意义。本诗作者,有人根据"役车其休"一句遂断为农民,其实是误解,诗人并非说自己"役车其休",只是借所见物起情而已,因"役车休息,是农工毕无事也"(孔颖达《毛诗正义》),故借以表示时序移易,同"岁聿其莫"意思一样。

本诗作者身份难具体确定,姚际恒说:"观诗中'良士'二字,既非君上,亦不必尽是细民,乃士大夫之诗也。"(《诗经通论》)可备一说。

全诗是有感脱口而出,直吐心曲,坦率真挚,以重章反覆抒发,语言自然中节,不加修饰。押韵与《诗经》多数篇目不同,采用一章中两韵交错,各章一、五、七句同韵;二、四、六、八句同韵,。

4.诗经中那几首中提到鸡叫

《国风 齐风 鸡鸣》: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国风 王风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国风 唐风 蟋蟀》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无以大康。职思其忧。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另,《国风 豳风 七月》中也提到蟋蟀(原文很长,只拣那句):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5.诗经《蟋蟀》拼音版是什么

xī shuài zài táng ,suì yù qí mò 。

jīn wǒ bú lè ,rì yuè qí chú 。wú yǐ dà kāng ,zhí sī qí jū 。

hǎo lè wú huāng ,liáng shì qú qú 。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

好乐无荒,良士瞿瞿。xī shuài zài táng ,suì yù qí shì 。

jīn wǒ bú lè ,rì yuè qí mài 。wú yǐ dà kāng ,zhí sī qí wài 。

hǎo lè wú huāng ,liáng shì juě juě 。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

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无已大康,职思其外。

好乐无荒,良士蹶蹶。xī shuài zài táng ,yì chē qí xiū 。

jīn wǒ bú lè ,rì yuè qí tāo 。wú yǐ dà kāng 。

zhí sī qí yōu 。hǎo lè wú huāng ,liáng shì xiū xiū 。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

无以大康。职思其忧。

好乐无荒,良士休休。释义: 天寒蟋蟀进堂屋,一年匆匆临岁暮。

今不及时去寻乐,日月如梭留不住。行乐不可太过度,本职事情莫耽误。

正业不废又娱乐,贤良之士多警悟。 天寒蟋蟀进堂屋,一年匆匆临岁暮。

今不及时去寻乐,日月如梭停不住。行乐不可太过度,分外之事也不误。

正业不废又娱乐,贤良之士敏事务。 天寒蟋蟀进堂屋,行役车辆也息休。

今不及时去寻乐,日月如梭不停留。行乐不可太过度,还有国事让人忧。

正业不废又娱乐,贤良之士乐悠悠。赏析: 全诗是有感脱口而出,直吐心曲,坦率真挚,以重章反覆抒发,语言自然中节,不加修饰。

押韵与《诗经》多数篇目不同,采用一章中两韵交错,各章一、五、七句同韵;二、四、六、八句同韵,后者是规则的间句韵。

6.求古诗词《游西池》的解释游西池晋·谢混悟彼蟋蟀唱,信此劳者歌

明白了《诗经·唐风·蟋蟀》的意思,也弄懂了《诗·小雅·伐木》是劳动者的歌(让我懂了应该要结交良友,畅游山水,不要过于劳累).可是岁月往来倏忽,美景良游常因不得其时而错过(这一回终于没有错过了!)我们在大街上逍遥而过,直奔西池,还真希望这样的日子能常有啊!在纡回的西池路上,有高陵城阙在望,高台之上则可远眺飞霞.和风吹拂,轻摇着苑囿中繁茂的草木,白云如絮,屯聚在层峦深处.一片清新,一片幽丽.游览中,不觉天色渐晚,在夕阳斜照之下,飞鸟归巢,鸣叫着欢聚枝头.此刻,落日的余晖流洒在池面树梢,水含清光,树现秀色,水木清华,西池的傍晚更加迷人.沿着生满香草的小洲,提起衣襟涉水而过,手攀芳林枝条,细细把玩,让人留恋徘徊.日月不居,青春难驻,不知错过了多少良游机缘,而今垂垂老矣,面对暮年暮景,该当如何呢?不要汲汲于功名利禄,撄于世网,自受其害啊.老子的门徒庚桑楚已经教导他的学生南荣趎过很多这样的话了.。

诗经唐风蟋蟀

1.《唐风·蟋蟀》的原文

蟋蟀在堂,

岁聿其莫。

今我不乐,

日月其除。

无已大康,

职思其居。

好乐无荒,

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

岁聿其逝。

今我不乐,

日月其迈。

无已大康,

职思其外。

好乐无荒,

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

役车其休。

今我不乐,

日月其慆。

无已大康,

职思其忧。

好乐无荒,

良士休休。

2.诗经《蟋蟀》拼音版是什么

xī shuài zài táng ,suì yù qí mò 。

jīn wǒ bú lè ,rì yuè qí chú 。wú yǐ dà kāng ,zhí sī qí jū 。

hǎo lè wú huāng ,liáng shì qú qú 。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

好乐无荒,良士瞿瞿。xī shuài zài táng ,suì yù qí shì 。

jīn wǒ bú lè ,rì yuè qí mài 。wú yǐ dà kāng ,zhí sī qí wài 。

hǎo lè wú huāng ,liáng shì juě juě 。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

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无已大康,职思其外。

好乐无荒,良士蹶蹶。xī shuài zài táng ,yì chē qí xiū 。

jīn wǒ bú lè ,rì yuè qí tāo 。wú yǐ dà kāng 。

zhí sī qí yōu 。hǎo lè wú huāng ,liáng shì xiū xiū 。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

无以大康。职思其忧。

好乐无荒,良士休休。释义: 天寒蟋蟀进堂屋,一年匆匆临岁暮。

今不及时去寻乐,日月如梭留不住。行乐不可太过度,本职事情莫耽误。

正业不废又娱乐,贤良之士多警悟。 天寒蟋蟀进堂屋,一年匆匆临岁暮。

今不及时去寻乐,日月如梭停不住。行乐不可太过度,分外之事也不误。

正业不废又娱乐,贤良之士敏事务。 天寒蟋蟀进堂屋,行役车辆也息休。

今不及时去寻乐,日月如梭不停留。行乐不可太过度,还有国事让人忧。

正业不废又娱乐,贤良之士乐悠悠。赏析: 全诗是有感脱口而出,直吐心曲,坦率真挚,以重章反覆抒发,语言自然中节,不加修饰。

押韵与《诗经》多数篇目不同,采用一章中两韵交错,各章一、五、七句同韵;二、四、六、八句同韵,后者是规则的间句韵。

3.诗经.唐风多少篇

《国风·唐风》是《诗经》十五国风之一。

为先秦时代唐地民歌,有些诗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有些诗写征夫思家恋土和对战争的哀怨;有些诗记叙了奴隶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还有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国风·唐风》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西周时期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和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痛苦和灾难。

这些诗都是有感脱口而出,直吐心曲,坦率真挚,语言自然中节,不加修饰。一共是 12 篇。

作品目录 蟋蟀 山有枢 扬之水 椒聊 绸缪 杕杜 羔裘 鸨羽 无衣 有杕之杜 葛生 采苓 作品原文 蟋蟀 原文: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

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

无以大康。职思其忧。

好乐无荒,良士休休。注释:①聿(yù 玉):作语助。

莫:古暮字。②除:过去。

③无:勿。已:甚。

大(tài 太)康:过于享乐。④职:相当于口语"得"。

居:处,指所处职位。⑤好乐:娱乐。

无荒:不要过度。⑥瞿瞿(jù 巨):警惕瞻顾貌;一说敛也。

⑦逝、迈:义同,去。⑧蹶蹶(jué 厥):勤奋状。

⑨役车:服役出差的车子。⑩慆(tāo 涛):逝去。

⑾休休:安闲自得,乐而有节貌。译文:蟋蟀在堂屋,一年快要完。

今我不寻乐,时光去不返。不可太享福,本职得承担。

好乐事不误,贤士当防范。蟋蟀在堂屋,一年将到头。

今我不寻乐,时光去不留。不可太享福,其他得兼求。

好乐事不误,贤士该奋斗。蟋蟀在堂屋,役车将收藏。

今我不寻乐,时光追不上。不可太享福,多将忧患想。

好乐事不误,贤士应善良。赏析:就诗论诗,本篇劝人勤勉的意思非常明显,可是《毛诗序》偏说是"刺晋僖公也。

俭不中礼,故作是诗以闵(悯)之,欲其及时以礼自虞(娱)乐也"。清方玉润驳得好:"今观诗意,无所谓'刺',亦无所谓'俭不中礼',安见其必为僖公发哉?《序》好附会,而又无理,往往如是,断不可从。

"(《诗经原始》)对《诗序》说纠正较早的当是宋王质,其《诗总闻》指出"此大夫之相警戒者也",而"警戒"的内容则是" 为乐无害,而不已则过甚。勿至太康,常思其职所主;勿至于荒,常有良士之态,然后为善也"。

释语达理通情,符合原诗。较他说为胜。

拙著《诗经选注》定本篇为"劝人勤勉的诗",即是受王质说启发。本篇三章意思相同,头两句感物伤时。

诗人从蟋蟀由野外迁至屋内,天气渐渐寒凉,想到"时节忽复易",今 年已到了岁暮。古人常用候虫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来表示时序更易,《诗经·豳风·七月》写道:"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九月在户"与本诗"蟋蟀在堂"说的当是同一时间。《七月》用夏历,本诗则是用周历,夏历的九月为周历十一月。

本篇诗人正有感于十一月蟋蟀入室而叹惋" 岁聿其莫"。首句丰坊《诗说》以为"兴",朱熹《诗集传》定为"赋",理解角度不同,实际各有道理。

作为"兴"看,与《诗经》中一些含有"比"的"兴"不同,它与下文没有直接的意义联系,但在深层情感上却是密不可分的,即起情作用。所以从"直陈其事"说则是"赋"。

从触发情感说则是"兴"。这一感物惜时引出述怀的写法,对汉魏六朝诗影响很大,《古诗十九首》中用得特多,阮籍《咏怀八十二首》亦常见,如其第十四首(依《阮籍集校注》次第):开秋肇凉气,蟋蟀鸣床帷。

感物怀殷忧,悄悄令心悲。多言焉所告,繁辞将诉准…… 开头与下文若即若离,与《蟋蟀》起句写法一脉相承,只是这里点明了"感物"的意思,而《蟋蟀》三、四句则是直接导入述怀:诗人由"岁莫"引起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他宣称要抓紧时机好好行乐,不然便是浪费了光阴。

其实这不过是欲进故退,着一虚笔罢了,后四句即针对三、四句而发。三章诗五、六句合起来意思是说:不要过分地追求享乐,应当好好想想自己承当的工作,对分外事务也不能漠不关心,尤其是不可只顾眼前,还要想到今后可能出现的忧患。

可见"思"字是全诗的主眼,"三戒"意味深长。这反覆的叮嘱,包含着诗人宝贵的人生经验,是自儆也是儆人。

最后两句三章联系起来是说:喜欢玩乐,可不要荒废事业,要像贤士那样,时刻提醒自己,做到勤奋向上。后四句虽是说教,却很有分寸,诗人肯定"好乐",但要求节制在限度内,即"好乐无荒"。

这一告诫,至今仍有意义。本诗作者,有人根据"役车其休"一句遂断为农民,其实是误解,诗人并非说自己"役车其休",只是借所见物起情而已,因"役车休息,是农工毕无事也"(孔颖达《毛诗正义》),故借以表示时序移易,同"岁聿其莫"意思一样。

本诗作者身份难具体确定,姚际恒说:"观诗中'良士'二字,既非君上,亦不必尽是细民,乃士大夫之诗也。"(《诗经通论》)可备一说。

全诗是有感脱口而出,直吐心曲,坦率真挚,以重章反覆抒发,语言自然中节,不加修饰。押韵与《诗经》多数篇目不同,采用一章中两韵交错,各章一、五、七句同韵;二、四、六、八句同韵,。

4.诗经中那几首中提到鸡叫

《国风 齐风 鸡鸣》: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国风 王风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国风 唐风 蟋蟀》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无以大康。职思其忧。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另,《国风 豳风 七月》中也提到蟋蟀(原文很长,只拣那句):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