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日本的诗歌叫什么

1. 日本的诗歌

日本的诗歌

1.日本的古诗词有哪些

一、皇明光日月,帝德载天地。

三才并泰昌,万国表臣义。——侍宴 大友皇子 二、宴饮游山斋,遨游临野池。

云岸寒猿啸,雾浦杝声悲。叶落山逾静,风凉琴益微。

各得朝野趣,莫论攀桂期。——山斋 中臣大岛 三、欲知闲居趣,来寻山水幽。

浮沉烟云外,攀翫野花秋。稻叶负霜落,蝉声逐吹流。

祇为仁智赏,何论朝市游。——山斋言志 大神安麻吕 四、地是幽居宅,山惟帝者仁。

潺湲浸石浪,杂沓应琴鳞。灵怀对林野,陶性在风烟。

欲知懽宴曲,满酌自忘尘。——和藤原大政游吉野川之作 大津首 五、锦岩飞瀑激,春岫晔桃开。

不惮流水急,唯恨盏迟来。——三月三日曲水宴 山田三方 六、文藻我所难,庄老我所好。

行年已过半,今更为何劳。——述怀 越智直广江 七、玉烛调秋序,金风扇月帏。

新知未几日,送别何依依。山际愁云断,人前乐绪稀。

相顾鸣鹿爵,相送使人归。——秋日於长王宅宴新罗客一首赋得稀字 刀利宣令 八、烟雾辞尘俗,山川壮我居。

此时能草赋,风月自轻余。——独坐山中 民黑人 九、江头亭子人事睽,欹枕唯闻古戍鸡。

云气湿衣知近岫,泉声惊寝觉邻溪。天边孤月乘流疾,山里饥猿到晓啼。

物候虽言阳和未,汀洲春草欲萋萋。——江头春晓 嵯峨天皇 十、道性本来尘事遐,独将衣钵向烟霞。

定知行尽秋山路,白云深处是僧家。——见老僧归山 嵯峨天皇 十一、一室何堪扫,九州岂足涉。

寄言燕雀徒,宁知鸿鹄路。——高士吟 贺阳丰年 十二、陶潜不狎世,州里倦尘埃。

始觉幽栖好,长歌归去来。琴中唯得趣,物外已忘怀。

柳掩先生宅,花薰处士杯。遥寻南岳径,高啸北窗隈。

嗟尔千年后,遗声一美哉。——咏史 坂上今继 十三、良俦本自非易得,之子为别最情深。

水国天边千里远,暮山江上一猿吟。白鸥狎人随去舳,青草连湖傍客心。

此日交颐无可赠,相思空有泪沾襟。——春日别原掾赴任 巨势识人 十四、闲中气味属禅房,唯得自然日月长。

幽室浮沉无短晷,阴居邻里有馀光。掏门迹绝春朝雨,燕寝色衰秋夜霜。

我是柴扉樗散士,闲忙苦乐两相忘。——闲中日月长 大江以言 十五、秋塘雨后水添尺,苇折荷倾岸涨沙。

唤得扁舟归去晚,西风卷尽白苹花。——秋湖晚行 铁庵道生 扩展资料:日本古诗文: 广义的日本汉诗不仅包括律诗、绝句、古诗和乐府,也包括词。

日本学者作词虽然不多,但是历史同样久远。 日本填词开山祖嵯峨天皇于弘仁十四年(823)年所作《渔歌子》五阕,乃模仿唐代宗大历九年(774)所作《渔父》词,前后相距不过49年,可见日本填词与写作汉诗一样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在日本词史上也曾出现过一些名家,特别是明治时期,曾经是日本学者填词的黄金时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日本汉诗文。

2.关于日本的古诗

1.《送僧归日本》

朝代:唐代|作者:钱起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2.《送僧归日本》

朝代:唐代|作者:贯休

焚香祝海灵,开眼梦中行。

得达即便是,无生可作轻。

流黄山火著,碇石索雷鸣。

想到夷王礼,还为上寺迎。

3.《杨主簿日本扇》

朝代:宋代|作者:苏辙

扇从日本来,风非日本风,风非扇中出,问风本何从。

风亦不自知,当复问太空。

空若是风穴,既自与物同。

同物岂空性,是物非风宗。

但执日本扇,风来自无穷。

4.《赠日本歌人》

朝代:近代|作者:鲁迅

春江好景依然在,远国征人此际行。

莫向遥天望歌舞,西游演了是封神。

5.《同崔载华赠日本聘使》

朝代:唐代|作者:刘长卿

怜君异域朝周远,积水连天何处通。

遥指来从初日外,始知更有扶桑东。

3.日本的古诗词有哪些

1. 忧思苦逢雨 ,人世叹徒然。 春色无暇赏 ,奈何花已残。——小仓百人一首《日本古典和歌赏析》

2. 羁旅客,抱病身,枯野游梦魂。 ——小林一茶 辞世之句 《日本古典文学赏析》

3. 心悲壮,曝尸荒郊有何妨,秋风透心凉。 弃儿哭声似猿啼,惨惨秋风里。

鸟悲啼,鱼含泪,犹送晚春归。 ——俳圣 松尾芭蕉《日本古典文学赏析》

4. 雷神小动,刺云雨零耶,君将留? 雷神小动,虽不零,吾将留妹留者。 ——《万叶集》

5. 岁暮立春,在原元方。立春来岁暮,春至在花前。

谁谓一年里,今年又去年。 ——《古今和歌集》

日本诗歌

日本近代诗歌指日本近代(明治、大正年代)的文语自由诗和口语自由诗,主要指口语自由诗而言。日本古典诗歌主要是小巧的、抒情性的、非叙事性的。

日本(英语:Japan),全称日本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国名意为“日出之国”,领土由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大岛及7200多个小岛组成,总面积37.8万平方公里。主体民族为和族,通用日语,总人口约1.26亿。

3世纪中叶,其境内出现“大和国”。645年,日本向中国唐朝学习,进行大化改新。12世纪后期,进入幕府时代。1868年,日本又向欧美列强学习,进行明治维新,迅速跻身资本主义列强行列,对外逐步走上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曾多次侵略中国、朝鲜等亚洲国家。二战日本投降后,美国派军队占领日本。1947年,颁布新宪法,由天皇制国家变为以天皇为国家象征的议会内阁制国家。日本战后奉行“重经济、轻军备”路线,于20世纪60年代末一跃成为远东第一大经济强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其经济陷入长期低迷,并面临老龄化、少子化等严峻的社会问题,但目前仍是仅次于美国、中国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资源匮乏并极端依赖进口,高度发达的制造业是其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其科学研发能力十分强大,拥有大量的跨国公司和科研机构,每年科研经费约占全国GDP的3.1%,该比例位居发达国家榜首。此外,以ACG产业为首的文化产业和发达的旅游业也是其重要象征。日本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许多方面堪称典范,其国民普遍拥有良好的教育、生活水平和较高的国民素质。至今,其仍较好地保存着以茶道、花道、书道等为代表的日本传统文化。

4.日本的诗歌是怎么样的

日本近代诗歌 日本近代(明治、大正年代)的文语自由诗和口语 自由诗,主要指口语自由诗而言。

日本明治维新(1868)以后第14年(1882),自由民权 运动达到高潮。日本统治阶级一方面采取镇压政策,同 时勾结封建势力,发展独特的资本主义。

他们认为必须 进行启蒙活动,向人民灌输一定程度的“文明开化”思 想,把人民的思想纳入统治阶级的政策轨道。御用学者 外山正一等 3人,为了适应这种启蒙活动的需要,出版 《新体诗抄》。

这本书包括翻译欧洲诗歌 3首,仿照其 形式自行创作 6首,文辞“甚为拙劣鄙陋,不堪卒读”, 不能视为近代诗歌的诞生。但是,它对于很久以来有人 试图在诗歌形式上进行改革的设想和实践,却带来很大 的希望。

以后,陆续出版了一些类似的诗集。这些诗集 的产生,也可以说是受到自由民权运动的自由思想的刺 激。

比如与《新体诗抄》同年出版的《新体诗歌》中,小 室屈山的《自由之歌》,一般认为是表达民主呼声的最早 的诗作之一。在这之后的1889年前后,北村透谷(1868~ 1894)发表《楚囚之歌》和以森鸥外(1862~1922)为主 翻译出版的欧洲诗集《面影》,形式上虽说也不够完整, 但文辞大有提高,表现出浪漫主义特色,对近代诗歌的 形成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般认为,北村透谷推动诗 歌朝着近代化迈进了第一步。 透谷以后,国木田独步(1871~1908)于1897年发 表的《独步吟》,为近代诗歌的形成作出了一定贡献。

透谷和独步的诗,在自由民权运动遭到镇压的“大逆事 件”发生后,在黑暗的时代面前,表现出知识分子的孤 独与哀伤,或对现实的逃避,同时也间接、曲折地流露 出近代人要求个性解放和自由的情绪。岛崎藤村(1872 ~1943)和土井晚翠(1871~1952)继承并发展了透谷的 特色,把浪漫主义诗歌推进一步。

藤村在1897年出版的 诗集《嫩菜集》中,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以更完整的 浪漫主义方法,为日本近代诗歌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其 中的《初恋》、《旅途》、《千曲川旅情之歌》和《常 青树》等,均被誉为近代诗名作。

自此,新体诗作为艺术 作品全面地发展起来。继藤村之后,有薄田泣堇 (1877 ~1945)、蒲原有明(1876~1952)、伊良子清白(1877~ 1946) 、河井醉茗(1874~1965)、横濑夜雨(1878~ 1934)、儿玉花外(1874~1943)等人登上新的诗坛。

泣 堇、有明把新体诗的发展又向前推进一步。有明的《春 鸟集》(1905)把欧洲的象征主义的方法运用于日本近代 诗歌,使之成为当时新体诗的主要倾向。

三木露风(1889 ~1964)的诗集《白手猎人》(1913)就是由于具有这一 派诗歌的特点而著名于世。 北村透谷《楚囚之歌》封面 在20世纪初的新体诗中,横濑夜雨和野口雨情(1882 ~1945)的作品具有民谣风格和节奏,以儿玉花外为中心 的明治时代“社会主义诗人集体”表现了社会性和人道 主义思想。

还有与谢野晶子(1878~1942)的诗集《乱 发》(1901),歌颂恋爱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激情。她在日 俄战争(1904~1905)初期反战呼声的高潮中,发表名诗 《你不能死去!》(1904),被公开辱骂为“乱臣贼子”。

她还和丈夫与谢野宽(1873~1935)主办诗刊《明星》。 这都是这一时期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活动。

这些活动对 形成日本近代诗歌的人民性倾向起了重要作用,在诗歌 与人民生活的关系问题上引起人们的思索和探求。但是, 在日本向着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20世纪初,受欧洲文艺 思潮影响产生的自然主义文学波及诗坛,致使在藤村以 后居于诗坛主流地位的新体诗脱离现实的倾向愈益严重。

石川啄木(1886~1912)是日本革命诗歌的先驱,日本 近代大诗人之一。他在1910年发生镇压自由民权运动的 “大逆事件”以后万马齐喑的气氛中,发表论文《强权、纯粹自然主义的终结及对明日的考察》(1909),对脱离 现实的自然主义诗歌进行批判,并在1911至1912年出版 的最后一部著名诗集《笛子和口哨》中,号召革命诗人 “到人民中间去”(《无止境的议论之后》),歌颂工 人阶级的先进人物(《墓志铭》)。

《笛子和口哨》是 革命诗歌蓬勃兴起的嚆矢,引起诗坛的强烈反响。这一 时期,还有北原白秋 (1885~1942)、室生犀星(1889~ 1962) 等人,发表文语自由诗。

他们的诗,有的表现对 现实不满和反战情绪,大多数则是颓废倾向较重的不健 康的东西。 川路柳虹(1888~1959)于1907年发表口语诗试作 《新诗四章》,引起重视。

相马御风(1883~1950)与三 木露风等人探索诗歌的革命问题,发表《诗界的根本革 新》(1907)一文,表示赞同当时兴起的口语自由诗。及 至□原朔太郎(1886~1942)与高村光太郎(1883~1956), 在口语自由诗的创作上始臻完成。

石川啄木也在《可以 吃的诗》(1909)一文中,肯定这是“时代精神的必然 要求”。自此,在近代诗坛上暂时呈现“文语自由诗” (新体诗)和“口语自由诗”并存的局面。

直至1912年 以后,象征诗派运动始同口语诗运动结合起来,口语自 由诗更趋成熟,从形式上改变了近代诗歌的面貌。

5.描写日本的诗句有哪些

1、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出自唐代诗人韦庄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原诗

《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译文

遥远的扶桑已在渺茫之中,您家在扶桑东面还要往东。此去谁能与你一起到家乡?唯有一船明月和满帆清风。

2、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出自唐代诗人钱起的《送僧归日本》

原诗

《送僧归日本》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译文

只要有机缘,随时都可以到中国来;一路雾霭茫茫,船只象在梦中航行。天海浮沉,小船驶去那遥远的边际;超脱世俗,自然会感受到法舟轻盈。心境凝定清寂,一切都如水月虚幻;海内鱼龙,也会出来听你诵经之声。最可爱的是,有盏照亮心田的佛灯;航行万里,眼中永远都是灿烂光明。

3、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哭晁卿衡》

原诗

《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译文

日本友人晁衡卿,辞别长安回家乡,乘坐帆船远去东方回蓬莱群岛。 晁卿如同明月沉大海一去不返,思念你的心情如同苍白的云彩笼罩着云台山。

4、东风日本至,白雉越裳来。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放后遇恩不沾》

原诗

《放后遇恩不沾》

天作云与雷,霈然德泽开。

东风日本至,白雉越裳来。

独弃长沙国,三年未许回。

何时入宣室,更问洛阳才。

译文

天上雷鸣电闪,风起云涌,原来是皇上春霖密布,皇恩大开。东至日本,南到曾经贡献白羽雉鸡的越南都享受到这次皇恩。可是我却像汉朝的贾谊,流放在南方,已经三年了,还不赦回。。什么时候再把我招入皇宫,问我天下大计,让我能够施展才华呢?

5、春江好景依然在,远国征人此际行。

出自近现代诗人鲁迅的《赠日本歌人》

原诗

《赠日本歌人》

春江好景依然在,远国征人此际行。

莫向遥天望歌舞,西游演了是封神。

译文

烟花三月依然柳绿桃红,远方客人此时登上归程。请莫回想这里的歌舞演出,演来演去尽是些牛鬼蛇神。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