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诗经草木 2. 诗经草木绘 诗经草木1.离离原上草的离离为什么是草木茂盛的含义“离离原上草”,唐人张固《幽闲鼓吹》等书又作“咸阳原上草” .我以为“离离”虽有形容野草发蘖旺盛、枝叶迎日放采的诗情画意, 但仍不及“咸阳原上草”点题点得贴切有味.因为题目是《赋得古原 草送别》,而“咸阳原”正堪称是名副其实的“古原”:这块古老的 士地,处于渭河之北,九山之南,“山水俱阳”,地势平坦,沃野宽 广,从周武王封其十五弟毕公高于此起,曾称“毕原”.周平王东迁 后,这里又成了从古代秦亭(今甘肃清水县)迁来的秦襄公的封地, 历经周秦汉唐,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摇篮地之一.。 2.诗词中草木的寓意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7.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8.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答刘桢诗 (魏晋)徐干 与子别无几,所经未一旬。 我思一何笃,其愁如三春。 虽路在咫尺,难涉如九关。 陶陶朱夏德,草木昌且繁。 3.求诗经中描写草木诗词,乐府诗也成请带上题目注解1: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卫风·芄兰》 2蒲草: 扬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王风·扬之水》 3:益母草 中谷有蓷,暵其干矣。有女仳离,慨其叹矣。慨其叹矣,遇人之艰难矣。 中谷有蓷,暵其修矣。有女仳离,条其歗矣。条其歗矣,遇人之不淑矣。 中谷有蓷,暵其湿矣。有女仳离,啜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 ---《王风·中谷有蓷》 4.多闻草木少识人中为什么提诗经中闲暇时,看见这样一篇文章,颇有感触,我希望能和大家分享。 《多闻草木少识人》 王开岭住海淀时,最常去的是北京动物园和香山植物园。迷恋动物园,因为它帮我确认一件事,它反复地、一遍遍向我证实:生命是丰富的,物种是多样的……否则,我直怀疑世上只剩下人了。 在这座庞大的动物收容站,我遍访那些完全不同于己的生物,那些传说中的异类,打探其故乡、家族、数量,聆听其身世、命运和生涯故事……人类中有一个多舛而惨烈的族群——犹太人,它颠沛流离、东闪西躲,其成员系统,像蒲公英一样被吹得七零八落,连中国东北的冰天雪地里都有其公墓。在我眼里,动物园的房客,遭遇皆像犹太人,而它们的纳粹天敌,正是自称“人类”的那群家伙。 不错,动物园即收容站,或者说拘留所,但我是来探监的,不是来观赏的,我是以亲友身份来的。这样说有点矫情,但我确实这么想。 每每注视笼子里的对方,那么瑰丽的皮毛、那么精致的斑纹、那么神奇的习性、那么伟岸或袖珍的形体……我都自惭形秽、羞愧难当,我觉得人类配不上它们,配不上如此丰美灿烂的生灵,不配与之为伍。逛香山,则为消焦灼、蓄元气,更为避世。 躲开车马鼎沸的聒噪、巍楼悍厦的逼视,远离骨骼与骨骼的撞击、欲望与欲望的火拼、脏口与脏口的对骂……草木乃最安静、最富美德的生物,也是肉体最伟大的保姆:献花容以悦目、果茎以充腹、氧气以呼吸、林荫以蔽日,还承接人之垃圾和秽物……没有草木,我们真是一秒也活不成。香山植物园,最大魅力是阔,阔得足以让人忽略其败笔:院墙和门票。 除山风浩荡、野趣丰饶、地气充沛,它还有个好处:人寡。再多的人撒到如此大的林子里,也成了丛中蚂蚱,被稀释了。 人寡,则幽,则清,则定。不过,颇为尴尬的是,面对妖娆花木,我竟无法叫出对方的名字。 成千上万的她们,我所识者廖几。爱慕,却不知称呼;惊艳,却无从指认。 甚至无法转述她们的美,炫耀我的眼福。其实何止于我,翻翻书报,“一朵不知名的小花”、“一棵不知名的大树”,懒汉比喻和无知之说,比比皆是。 曾见一位母亲,带儿子在园子里玩,童声一连串地问“妈妈这叫什么”,我清楚地听见萱草被说成了马兰、蜀葵被说成了木槿、鸢尾被说成了百合、茑萝被说成了牵牛,其它我也说不出了……末了,年轻的母亲被逼得声音越来越低、嗫嚅不清了。我把此事告诉一朋友,大发感慨:现代人熟记的人名多不胜举,尤其演艺明星,所识草木却可怜至极,真是奇怪!过了几天,收到朋友一赠书:《野花图鉴》。 还有一条短信:“每次看到‘全草入药’几个字,我都肃然起敬!”果然,翻开该书,几乎每条注释中,皆见“全草入药”四字。草木深深,福佑其中;花果累累,生之有养。 我想,若有一日,自己被发配荒野,携一卷《本草纲目》,也就能活下去,芥命无忧了。若再奢侈一点,容我多带一本书,该是什么呢?无疑是它了。 在我眼里,《诗经》乃性灵之书、自然之书、童话之书,更是精神明亮之书。我想,从古到今,即使只有这么薄薄一册,华夏文化也堪称灿烂。 后人若能承先民衣钵、循童年心性,文明又何尝堕落至此?扔掉《诗经》,遗弃它的纯真精神,背叛它的诗意逻辑和生存美学,乃悲剧之始。《诗经》伟大在哪儿呢?夫子看的透:“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思无邪”,即纯洁、烂漫,即清澈、雅正。作为教书匠,夫子总不忘唠叨,续了串大道理:“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最后,又似乎想起了什么,对小儿说:“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这是我极欣赏的一句话,也是酷爱《诗经》的一大隐由。它确乎一部生物百科全书。 陆玑著《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对《诗经》里的物类作了详解,计草本80种、木本34种、鸟类23种、兽类9种、鱼类10种、虫类18种,共动植物175种。而据台湾学者潘富俊统计,《诗经》藏有草木160种,比陆机多出近半百。 感谢这些草木鸟兽吧,感谢这部险几绝版的大自然吧。很大程度上,我们所谓“热爱生活”“热爱世界”的依据,即在其中。 张爱玲读《诗经》,很为里面的情爱男女“怎么这样容易就见着了”而欢欣,兴奋得脸通红。胡兰成则解释:“直见性命,所以无隔。” 不愧为情事大师,一语道破。《诗经》里的美丽欢爱,正因人之心性和大自然息息相通,人之情思和旷野一样率真、赤裸。 天光明澈,心如镜水,无泥沙拖累,无成府之深,故彼此认出、相互照见即简易得多、笔直得多。哪像今人这般诡秘周折?什么叫“天地作合”?《诗经》里慢慢找。 懂得天地,方懂男女。最后,我想对孩子说一句:多闻草木少识人。 这年头,名人的繁殖速度比细菌还快,都急疯了。草木润性,尘沸乱心。 这个信息爆炸和绿色稀疏的年代,即便“少识”,业已识多;即便“多闻”,亦然寡闻。 5.求《一个人的草木诗经》读后感 800字以上看子梵梅的《一个人的草木诗经》,颇为受益,爱之不舍。遂写下点读后感,以慰己心。阅读,也算得上另一种修行吧。最先被这本书打动,是起于这个名字,“一个人的草木诗经”,估计每个人的内心,或多或少都是有些草木情怀的吧。万物皆有灵性,即便是卑微如尘土,渺小如蝼蚁,也自有其让人不可渺视的神性之美。草木无言,静静生长,像我们安于俗世的这颗心。拿有限的人生,去安静地触摸纸上这些无限的光阴,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幸之又幸的事啊。安静地思考,安静地行走,安静地居于尘世的一隅,修一颗草木之心。 在安静的午后,靠在一屋子散淡的光泽里,小饮着菊花茶,与这些纸张进行近距离的对话,实在是安逸之极。爱极了这样的慵懒。这些草木的呼吸,渐次地打开了我内心柔软的部份,让我感到了这些真实的跳动。 距离让我爱上叶脉里的命运。是的,通过阅读,通过近距离的接触,我也爱上了这些草木的呼吸,爱上与我相仿的这些草木的命运。她们要我写下来,写我们之间隐秘的对话,写她们纤细微妙的内心,写这个尘世里一切有情的草木。若说这世间有什么是纤尘不染的东西,那一定非草木之心莫属。 《蒹葭》开篇第一节写到了众生为之倾倒的蒹葭。蒹葭,这个美丽的词汇,不止一次地出现在古往今来各种文人墨客的笔下,被赋予美好情愫的象征。梵梅对她作了另一种解读,说:名可全其物,“蒹葭”可谓完美之命名,美好静姝,清雅合宜。其字体更是美艳而诗意,上下结构,妖娆却不失端庄,乃汉字之典范。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如是说,火烈鸟的红舌头披肩,晚霞倒映,海洋恬静,白霜的重量使它微倾,它眼花,疲态毕现,风骨朝向阴影,一转身,隐身于苍茫的经卷。安意如评此书:“从红尘中背转身去,于山野间穿行,与草木神交。隐秘而温润的草木,自成一方清净天地。一俯身、一抬头,拾取一花一叶,连缀成篇,清雅如兰,淡远悠长。”这种感受也许只有看过此书的人才有,每一次进山,或去一次田野森林,我都是一身草叶之汁湿淋淋地回来,那种与花草交融的神秘与惬意,无人能解。越过硕大的花朵和修长的花茎,埋首于草根底气,深得植物的呼吸,这种生活,我喜爱很多年。 6.有关草木的古诗描写草木的古诗名句(一)描写松柏的古诗名句和描写翠竹的古诗名句 Artsdome 汇编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苞:茂盛。 《诗经·小雅·斯干》 草木秋死,松柏独存 汉·刘向《说苑·谈丛》 长松落落,卉木蒙蒙 落落:高超不凡的样子。卉:草。 汉·杜笃《首阳山赋》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罹:遭遇。汉·刘桢《赠从弟》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郁郁:茂盛的样子。 离离:繁茂的样子,苗:指幼树。径:直径。 茎:树于。荫:遮蔽。 百尺条:指高大的松树。晋·左思《咏史八首》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连林:树多而结成林。 独树:指青松独立。晋·陶渊明《饮酒·二十首》朝华之草,戒旦零落;松柏之茂,隆冬不衰 朝:早晨。 华:开花。戒旦:指黎明。 隆冬:严冬。南朝梁萧绎《金楼子·戒子篇》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唐·李白《古风》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唐·李白《南轩松》青松寒不落,碧海阔愈澄 唐·杜甫《寄峡州刘伯华使君四十韵》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 松柯:松树枝。 唐·岑参《感遇》兰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 唐·李群玉《赠元绂》流而不返者,水也;不以时迁者,松柏也 意谓水性流动,松柏坚定。宋·苏轼《送杭州进士诗叙》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 霜风:秋风。 宋·苏轼《寄题刁景纯藏春坞》 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者,惟松柏为然 为然:是这样的。宋·苏辙《服茯苓赋叙》松柏何须羡桃李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两句形容柏树之粗壮高大。 唐·杜甫《古柏行》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落落:高超出群的样子。冥冥:深远的样于。 烈风:大风。唐· 杜甫《古柏行》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剪伐谁能送 文章:树木上的纹路。 唐·杜甫《古柏行》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岁老:年代久长。弥:更加。 阳骄:太阳暴晒。阴:枝叶繁茂。 宋·王安石《孤桐》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宋·张耒《夜坐》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云未要奇。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 相对:两棵桧树相对。 敢:不敢。未要奇:不标新立异。 九泉: 指地下。蛰龙:潜伏着的龙。 宋·苏轼《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沃若:润泽的样子。《诗经·卫风·氓》燕草如碧丝,泰桑低绿技 唐·李白《春思》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 绿筱:嫩绿的小竹。 媚:妍美动人。清涟:水清澈而有波纹。 意谓白云环绕着远处隐僻的山石,绿竹在清澈的水边妩媚动人。南朝宋·谢灵运《过始宁墅》何可一日无此君 此君:指竹。 《世说新语·任诞》载:“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怜:爱。 唐·刘长卿《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唐·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 绿垂句;被风吹折的细嫩竹下垂着。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 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 唐·岑参《范公丛竹歌》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 立:长成。 露:呈露。显:突出。 唐·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撩:引逗,挑弄。 清·郑燮《板桥题画·竹》。 诗经草木绘1.描写花鸟草木的古诗描写莲荷的诗句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杨万里《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描写花的诗句 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孟浩然《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张志和《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杜牧《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叶绍翁《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 《宿新市徐公店》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①不带“花”字的诗句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宋·李清照《如梦令》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宋·郑思肖《寒菊》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唐·齐己《早梅》 不要人夸好颜色,要留清气满乾坤。 ——元·王勉《墨梅》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 ②带“花”字的诗句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唐·杜甫《春夜喜雨》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唐·李白《月下独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宋·张志和《渔歌子》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唐·杜甫《登楼》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宋·苏轼《浣溪沙》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宋·李清照《如梦令》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唐·韩翃《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唐·李白《赠孟浩然》 天人宁许巧,剪水作飞花。——唐·陆畅《惊雪》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南·唐李煜《虞美人》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杜秋娘《金缕衣》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唐·李白《清白调》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宋·苏轼《春霄》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唐·张谓《早梅》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唐·王维《鸟鸣涧》 不是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唐·裴休《宛陵录上堂开示颂》 桃花一树鱼三尺,不醉月明船不归。——明陈继儒《春日雨霁泛舟》 桃花流水突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唐李白 《山中答问》 2、绘鸟 ①不带“鸟”字的诗句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独步江畔寻芳》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宋·徐俯《春游湖》 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宋·徐元杰《湖上》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宋·王令《送春》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唐·杜甫《旅夜书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四首》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观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唐·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宋·张志和《渔歌子》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唐·杜甫。 2.求诗经中描写草木诗词,乐府诗也成请带上题目注解1: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卫风·芄兰》 2蒲草: 扬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王风·扬之水》 3:益母草 中谷有蓷,暵其干矣。有女仳离,慨其叹矣。慨其叹矣,遇人之艰难矣。 中谷有蓷,暵其修矣。有女仳离,条其歗矣。条其歗矣,遇人之不淑矣。 中谷有蓷,暵其湿矣。有女仳离,啜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 ---《王风·中谷有蓷》 3.求《一个人的草木诗经》读后感 800字以上看子梵梅的《一个人的草木诗经》,颇为受益,爱之不舍。遂写下点读后感,以慰己心。阅读,也算得上另一种修行吧。最先被这本书打动,是起于这个名字,“一个人的草木诗经”,估计每个人的内心,或多或少都是有些草木情怀的吧。万物皆有灵性,即便是卑微如尘土,渺小如蝼蚁,也自有其让人不可渺视的神性之美。草木无言,静静生长,像我们安于俗世的这颗心。拿有限的人生,去安静地触摸纸上这些无限的光阴,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幸之又幸的事啊。安静地思考,安静地行走,安静地居于尘世的一隅,修一颗草木之心。 在安静的午后,靠在一屋子散淡的光泽里,小饮着菊花茶,与这些纸张进行近距离的对话,实在是安逸之极。爱极了这样的慵懒。这些草木的呼吸,渐次地打开了我内心柔软的部份,让我感到了这些真实的跳动。 距离让我爱上叶脉里的命运。是的,通过阅读,通过近距离的接触,我也爱上了这些草木的呼吸,爱上与我相仿的这些草木的命运。她们要我写下来,写我们之间隐秘的对话,写她们纤细微妙的内心,写这个尘世里一切有情的草木。若说这世间有什么是纤尘不染的东西,那一定非草木之心莫属。 《蒹葭》开篇第一节写到了众生为之倾倒的蒹葭。蒹葭,这个美丽的词汇,不止一次地出现在古往今来各种文人墨客的笔下,被赋予美好情愫的象征。梵梅对她作了另一种解读,说:名可全其物,“蒹葭”可谓完美之命名,美好静姝,清雅合宜。其字体更是美艳而诗意,上下结构,妖娆却不失端庄,乃汉字之典范。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如是说,火烈鸟的红舌头披肩,晚霞倒映,海洋恬静,白霜的重量使它微倾,它眼花,疲态毕现,风骨朝向阴影,一转身,隐身于苍茫的经卷。安意如评此书:“从红尘中背转身去,于山野间穿行,与草木神交。隐秘而温润的草木,自成一方清净天地。一俯身、一抬头,拾取一花一叶,连缀成篇,清雅如兰,淡远悠长。”这种感受也许只有看过此书的人才有,每一次进山,或去一次田野森林,我都是一身草叶之汁湿淋淋地回来,那种与花草交融的神秘与惬意,无人能解。越过硕大的花朵和修长的花茎,埋首于草根底气,深得植物的呼吸,这种生活,我喜爱很多年。 4.多闻草木少识人中为什么提诗经中闲暇时,看见这样一篇文章,颇有感触,我希望能和大家分享。 《多闻草木少识人》 王开岭 住海淀时,最常去的是北京动物园和香山植物园。 迷恋动物园,因为它帮我确认一件事,它反复地、一遍遍向我证实:生命是丰富的,物种是多样的……否则,我直怀疑世上只剩下人了。 在这座庞大的动物收容站,我遍访那些完全不同于己的生物,那些传说中的异类,打探其故乡、家族、数量,聆听其身世、命运和生涯故事…… 人类中有一个多舛而惨烈的族群——犹太人,它颠沛流离、东闪西躲,其成员系统,像蒲公英一样被吹得七零八落,连中国东北的冰天雪地里都有其公墓。在我眼里,动物园的房客,遭遇皆像犹太人,而它们的纳粹天敌,正是自称“人类”的那群家伙。 不错,动物园即收容站,或者说拘留所,但我是来探监的,不是来观赏的,我是以亲友身份来的。这样说有点矫情,但我确实这么想。 每每注视笼子里的对方,那么瑰丽的皮毛、那么精致的斑纹、那么神奇的习性、那么伟岸或袖珍的形体……我都自惭形秽、羞愧难当,我觉得人类配不上它们,配不上如此丰美灿烂的生灵,不配与之为伍。 逛香山,则为消焦灼、蓄元气,更为避世。 躲开车马鼎沸的聒噪、巍楼悍厦的逼视,远离骨骼与骨骼的撞击、欲望与。闲暇时,看见这样一篇文章,颇有感触,我希望能和大家分享。 《多闻草木少识人》 王开岭 住海淀时,最常去的是北京动物园和香山植物园。 迷恋动物园,因为它帮我确认一件事,它反复地、一遍遍向我证实:生命是丰富的,物种是多样的……否则,我直怀疑世上只剩下人了。 在这座庞大的动物收容站,我遍访那些完全不同于己的生物,那些传说中的异类,打探其故乡、家族、数量,聆听其身世、命运和生涯故事…… 人类中有一个多舛而惨烈的族群——犹太人,它颠沛流离、东闪西躲,其成员系统,像蒲公英一样被吹得七零八落,连中国东北的冰天雪地里都有其公墓。在我眼里,动物园的房客,遭遇皆像犹太人,而它们的纳粹天敌,正是自称“人类”的那群家伙。 不错,动物园即收容站,或者说拘留所,但我是来探监的,不是来观赏的,我是以亲友身份来的。这样说有点矫情,但我确实这么想。 每每注视笼子里的对方,那么瑰丽的皮毛、那么精致的斑纹、那么神奇的习性、那么伟岸或袖珍的形体……我都自惭形秽、羞愧难当,我觉得人类配不上它们,配不上如此丰美灿烂的生灵,不配与之为伍。 逛香山,则为消焦灼、蓄元气,更为避世。 躲开车马鼎沸的聒噪、巍楼悍厦的逼视,远离骨骼与骨骼的撞击、欲望与欲望的火拼、脏口与脏口的对骂…… 草木乃最安静、最富美德的生物,也是肉体最伟大的保姆:献花容以悦目、果茎以充腹、氧气以呼吸、林荫以蔽日,还承接人之垃圾和秽物……没有草木,我们真是一秒也活不成。 香山植物园,最大魅力是阔,阔得足以让人忽略其败笔:院墙和门票。 除山风浩荡、野趣丰饶、地气充沛,它还有个好处:人寡。再多的人撒到如此大的林子里,也成了丛中蚂蚱,被稀释了。 人寡,则幽,则清,则定。 不过,颇为尴尬的是,面对妖娆花木,我竟无法叫出对方的名字。 成千上万的她们,我所识者廖几。爱慕,却不知称呼;惊艳,却无从指认。 甚至无法转述她们的美,炫耀我的眼福。 其实何止于我,翻翻书报,“一朵不知名的小花”、“一棵不知名的大树”,懒汉比喻和无知之说,比比皆是。 曾见一位母亲,带儿子在园子里玩,童声一连串地问“妈妈这叫什么”,我清楚地听见萱草被说成了马兰、蜀葵被说成了木槿、鸢尾被说成了百合、茑萝被说成了牵牛,其它我也说不出了……末了,年轻的母亲被逼得声音越来越低、嗫嚅不清了。 我把此事告诉一朋友,大发感慨:现代人熟记的人名多不胜举,尤其演艺明星,所识草木却可怜至极,真是奇怪!过了几天,收到朋友一赠书:《野花图鉴》。 还有一条短信:“每次看到‘全草入药’几个字,我都肃然起敬!”果然,翻开该书,几乎每条注释中,皆见“全草入药”四字。 草木深深,福佑其中;花果累累,生之有养。 我想,若有一日,自己被发配荒野,携一卷《本草纲目》,也就能活下去,芥命无忧了。 若再奢侈一点,容我多带一本书,该是什么呢? 无疑是它了。 在我眼里,《诗经》乃性灵之书、自然之书、童话之书,更是精神明亮之书。我想,从古到今,即使只有这么薄薄一册,华夏文化也堪称灿烂。 后人若能承先民衣钵、循童年心性,文明又何尝堕落至此?扔掉《诗经》,遗弃它的纯真精神,背叛它的诗意逻辑和生存美学,乃悲剧之始。 《诗经》伟大在哪儿呢?夫子看的透:“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思无邪”,即纯洁、烂漫,即清澈、雅正。作为教书匠,夫子总不忘唠叨,续了串大道理:“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最后,又似乎想起了什么,对小儿说:“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这是我极欣赏的一句话,也是酷爱《诗经》的一大隐由。 它确乎一部生物百科全书。 陆玑著《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对《诗经》里的物类作了详解,计草本80种、木本34种、鸟类23种、兽类9种、鱼类10种、虫类18种,共动植物175种。 5.诗词中草木的寓意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7.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8.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答刘桢诗 (魏晋)徐干 与子别无几,所经未一旬。 我思一何笃,其愁如三春。 虽路在咫尺,难涉如九关。 陶陶朱夏德,草木昌且繁。 6.离离原上草的离离为什么是草木茂盛的含义“离离原上草”,唐人张固《幽闲鼓吹》等书又作“咸阳原上草” .我以为“离离”虽有形容野草发蘖旺盛、枝叶迎日放采的诗情画意, 但仍不及“咸阳原上草”点题点得贴切有味.因为题目是《赋得古原 草送别》,而“咸阳原”正堪称是名副其实的“古原”:这块古老的 士地,处于渭河之北,九山之南,“山水俱阳”,地势平坦,沃野宽 广,从周武王封其十五弟毕公高于此起,曾称“毕原”.周平王东迁 后,这里又成了从古代秦亭(今甘肃清水县)迁来的秦襄公的封地, 历经周秦汉唐,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摇篮地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