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唐诗.诗人小传.王勃》的翻译谁知道楼上翻译得很棒,只有个别地方值得商榷。试提出来与楼上讨论。 一、“檄英王鸡,高宗斥之。” “檄”,还是译作“声讨、讨伐”为好,不要译成“晓谕”。檄就是檄文,是一种文件,常与“移文”合称,“檄文”多用于声讨和征伐;“移文”多用于晓谕或责难。如南朝时孔稚圭的《北山移文》即是此例(文章借北山山灵的口吻,嘲讽了当时的名士周颙故作高蹈而又醉心利禄)。唐初时王侯间斗鸡成风,一次适逢沛王李贤与英王李显斗鸡,年轻的王勃不谙世事,戏作了一篇《檄英王鸡》,玩笑似地对英王的鸡进行声讨(当然他以檄为题,纯粹是戏谑,全文没有一点列举对方鸡的不端,反到对斗鸡时鸡的勇武作了大力渲染),而主要也是为自己的主子沛王助兴。这篇文章到了高宗李治那里,遭到痛斥,据说当时高宗骂道:“歪才,歪才!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行谏诤,反作檄文,有意虚构,夸大事态,是交构之渐”“交构”是指在诸王间挑拨离间的意思。因而当天下诏废除王勃官职,逐出沛王府。 二、“坐事,复除名。”这里“复除名”似应译为“又一次被削去了官职”不是“遇到赦免除去罪名。”“除名”一般都是指“取消资格”或“削去职位”。当时是因为官奴曹达犯罪应遭处罚,躲到王勃那里想避罪,王勃怕事泄连累自己,就把他杀了,于是被判死罪,但后来遇赦而官位又一次丢了。“复”就是又一次的意思。所以说,刑罚是因为大赦而免了,而杀人罪名是不能去掉的。 另外,这篇传记比较简短,大概《全唐诗》里是这样写的,还有一篇《新唐书》中的,略为详细点,给出如下: 新唐书·王勃传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 擿其失。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公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就善于写文章,九岁得到了颜师古作注的《汉书》阅读,写了《指瑕》指出它的错误。还未成年,他就被授予朝散郎的职位,多次向朝廷进献颂(一种文体)。沛王听说了他的名声,征召他暂任府中的修撰,论定编次《平台秘略》,书写成后,沛王喜爱推重它。当时,各位王爷斗鸡比赛,王勃开玩笑写了一篇文章讨伐英王的鸡,高宗发怒说:“这是要在诸王中播弄是非。”把他赶出王府。 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 王勃被罢职以后,客居剑南。曾经登上葛馈山远望,感慨地想起诸葛亮的功绩,写了诗歌表达自己的感情。他听说虢州多草药,请求补缺担任虢州参军。他依仗自己的才能欺辱别人,被同僚共同怨恨。官奴曹达犯了罪,藏在王勃那里,王勃后来害怕事情泄露,就杀了他。这件事发觉后王勃被判处死刑,恰逢大赦,只是取消了功名。 父福畴,由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趾令。勃往省,度海溺水,悸而卒,年二十九。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谴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王勃的父亲王福畴,原先任雍州司功参军,因受王勃牵连的缘故贬为交趾令。王勃前去探亲,过海时溺水,受了惊吓而死,年纪二十九岁。当初,王勃路过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在滕王阁大宴宾客,事先让他的女婿写好一篇序来向客人们夸耀。到时,都督拿出纸笔一个一个邀请客人,没有人敢接受,到王勃那里,他漫不经心,毫不推让。都督很恼怒,起身如厕,派小吏等候他写下文字就来报告。一次两次的报告,文辞越来越奇特,于是都督惊奇地说:“这是天才啊!”请他最后完成文章,非常高兴地结束了这次宴会。王勃写文章,起初不深思,先磨好几升墨,再畅饮一番,拉过被子蒙面而睡,等到醒来,拿起笔来写成文章,不改一字,当时的人称王勃的做法为打腹稿。 2.〖赠李十四四首〗 作者:王勃 出自:《全唐诗》之一:野客思茅宇, 山人爱竹林。 琴尊唯待处, 风月自相寻。 我思慕茅草之宅,你喜欢竹林之游。 我们彼此相待的地方,只有琴和酒;而如有风月美景,自然会相邀同赏。(友人情趣相投,真人生乐事。而只是寄情琴尊风月,又不免让人觉得有些无奈) 之二:小径偏宜草, 空庭不厌花。 平生诗与酒, 自得会仙家。 门前小径偏适宜绿草生长,空阔的院子不满足鲜花烂漫。 一生都与诗和酒为伍,神仙也自当来相会。(花草相宜之时,当正是气候宜人之春日,而花草诗酒相伴,没有外物羁绊,正是仙家之象。) 之三:乱竹开三径, 飞花满四邻。 从来扬子宅, 别有尚玄人。 竹林下只开三条路,路旁的花香飞满四邻。 扬雄家从来门前冷落,只有情趣相同的人会来。(心静似水,从不为外物动心。无论古今,这样的人是少之又少。即使晚来如此,早先总不免为世情所迷惑,落入忙忙碌碌、追名逐利、患得患失、妄求公平之中。) 之四:霜华净天末, 雾色笼江际。 客子常畏人, 何为久留滞。秋霜洗刷天空到边际,雾色弥漫大江到岸边。 久客的我常怕跟人告别,今天的行船为什么偏偏停留这么久不开动。(惜别之情,常见于不忍离去。此处却责问为何久滞,不到无法忍受离愁别恨不如此。0 3.王勃的诗倬彼我系」王勃 倬彼我系,出自有周。 分疆锡社,派别支流。 居卫仕宋,臣嬴相刘。 乃武乃文,或公或侯。 晋历崩坼,衣冠扰弊。 粤自太原,播徂江澨。 礼丧贤隐,时屯道闭。 王室如毁,生人多殪。 伊我有器,思逢其主。 自东施西,择木开宇。 田彼河曲,家乎汾浦。 天未厌乱,吾将谁辅。 伊我祖德,思济九埏。 不常厥所,于兹五迁。 欲及时也,夫岂愿焉。 其位虽屈,其言则传。 爰述帝制,大搜王道。 曰天曰人,是祖是考。 礼乐咸若,诗书具草。 贻厥孙谋,永为家宝。 伊余小子,信惭明哲。 彼网有条,彼车有辙。 思屏人事,克终前烈。 于嗟代网,卒余来绁。 来绁伊何,谓余曰仕。 我瞻先达,三十方起。 夫岂不怀,高山仰止。 愿言毓德,啜菽饮水。 有鸟反哺,其声嗷嗷。 言念旧德,忧心忉忉。 今我不养,岁月其滔。 黾勉从役,岂敢告劳。 从役伊何,薄求卑位。 告劳伊何,来参卿事。 名存实爽,负信愆义。 静言遐思,中心是愧。 卷55_2「上巳浮江宴韵得址字」王勃 披观玉京路,驻赏金台址。 逸兴怀九仙,良辰倾四美。 松吟白云际,桂馥青溪里。 别有江海心,日暮情何已。 卷55_3「春日宴乐游园赋韵得接字」王勃 帝里寒光尽,神皋春望浃。 梅郊落晚英,柳甸惊初叶。 流水抽奇弄,崩云洒芳牒。 清尊湛不空,暂喜平生接。 卷55_4「山亭夜宴」王勃 桂宇幽襟积,山亭凉夜永。 森沉野径寒,肃穆岩扉静。 竹晦南汀色,荷翻北潭影。 清兴殊未阑,林端照初景。 卷55_5「咏风」王勃 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卷55_6「怀仙」王勃 鹤岑有奇径,麟洲富仙家。 紫泉漱珠液,玄岩列丹葩。 常希披尘网,眇然登云车。 鸾情极霄汉,凤想疲烟霞。 道存蓬瀛近,意惬朝市赊。 无为坐惆怅,虚此江上华。 卷55_7「忽梦游仙」王勃 仆本江上客,牵迹在方内。 寤寐霄汉间,居然有灵对。 翕尔登霞首,依然蹑云背。 电策驱龙光,烟途俨鸾态。 乘月披金帔,连星解琼佩。 浮识俄易归,真游邈难再。 寥廓沉遐想,周遑奉遗诲。 流俗非我乡,何当释尘昧。 卷55_8「杂曲」王勃 智琼神女,来访文君。 蛾眉始约,罗袖初薰。 歌齐曲韵,舞乱行纷。 若向阳台荐枕,何啻得胜朝云。 卷55_9「秋夜长」王勃 秋夜长,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层城绮阁遥相望。 遥相望,川无梁,北风受节南雁翔,崇兰委质时菊芳。 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 纤罗对凤凰,丹绮双鸳鸯,调砧乱杵思自伤。 思自伤,征夫万里戍他乡。 鹤关音信断,龙门道路长。 君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 卷55_10「采莲曲(乐府作采莲归)」王勃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轻摇橹。叶屿花潭极望平, 江讴越吹相思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 今已暮,采莲花。 渠今那必尽娼家。 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稠叠。 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佳人不在兹,怅望别离时。 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故情无处所,新物从华滋。 不惜西津交佩解, 还羞北海雁书迟。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裴回江上月。裴回莲浦夜相逢, 吴姬越女何丰茸。 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 卷55_11「临高台」王勃 临高台,高台迢递绝浮埃。 瑶轩绮构何崔嵬, 鸾歌凤吹清且哀。俯瞰长安道,萋萋御沟草。 斜对甘泉路,苍苍茂陵树。高台四望同, 帝乡佳气郁葱葱。 紫阁丹楼纷照耀,璧房锦殿相玲珑。 东弥长乐观,西指未央宫。 赤城映朝日,绿树摇春风。 旗亭百隧开新市,甲第千甍分戚里。 朱轮翠盖不胜春, 叠榭层楹相对起。复有青楼大道中,绣户文窗雕绮栊。 锦衾夜不襞,罗帷昼未空。歌屏朝掩翠,妆镜晚窥红。 为君安宝髻,蛾眉罢花丛。尘间狭路黯将暮, 云间月色明如素。 鸳鸯池上两两飞,凤凰楼下双双度。 物色正如此,佳期那不顾。 银鞍绣毂盛繁华, 可怜今夜宿娼家。娼家少妇不须颦,东园桃李片时春。 君看旧日高台处,柏梁铜雀生黄尘。 卷55_12「滕王阁」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卷55_13「江南弄」王勃 江南弄,巫山连楚梦,行雨行云几相送。 瑶轩金谷上春时,玉童仙女无见期。紫露香烟渺难托, 清风明月遥相思。 遥相思,草徒绿,为听双飞凤凰曲。 卷56_1「圣泉宴」王勃 披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泉。 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 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 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 卷56_2「寻道观」王勃 芝廛光分野,蓬阙盛规模。 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 玉笈三山记,金箱五岳图。 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卷56_3「散关晨度」王勃 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 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 重门临巨壑,连栋起崇隈。 即今扬策度,非是弃繻回。 卷56_4「别薛华」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卷56_5「重别薛华」王勃 明月沉珠浦,风飘濯锦川。 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旅泊成千里,栖遑。 4.诗人王勃写了什么诗王勃(649—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初唐四 杰”之一。 王勃是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绩的侄孙。王勃生长于书香之家, 自幼聪慧好学,为时人所公认。 沛王李贤慕王勃之名,召王勃为沛府修撰,后 因《檄英王鸡》罹祸,被唐髙宗逐出沛王府。 随即出游巴蜀。 咸亨三年(672 年)王勃补任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治 罪,遇赦得释,他的父亲因受连累被贬为 交趾令。上元三年(676年),王勃南下 探亲,于途中不幸溺水受惊而死。 初唐诗坛盛行上官体,“争构纤微,竞 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王勃 “思革其弊,用光志业”,崇尚实用,他的 诗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 而弥坚”,对转变诗坛风气起了很大作用。 王勃的诗今存八十多首,《全唐诗》编为二 卷,《全唐诗外编》补二十首。 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九十多篇。 王勃诗文俱佳,为四杰之首,在扭转 齐梁余风、开创唐诗体制上功劳极大,为 后世留下了一些不朽名篇。 王勃的文多于 诗,最为人所称道的是《滕王阁序》,伤 古托怀,余味无穷。 王勃写得最多的是五 律和五绝,但内容多局限于旅世抒怀、临别酬赠。 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 州》,是我国诗歌史上的杰作,虽写送别却摆脱了常格,极为旷达豪放,使人 心胸为之一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是成为千古名句,久为人们传 诵。 《别薛华》、《麻平晚行》、《饯韦兵曹》、《白下驿饯唐少府》、《咏 风》等,也是音调和谐,感情丰沛。 五绝中《羁春》、《夜兴》、《山中》 等,寓情于景,格调自然。 5.王勃的诗倬彼我系」王勃 倬彼我系,出自有周。 分疆锡社,派别支流。 居卫仕宋,臣嬴相刘。 乃武乃文,或公或侯。 晋历崩坼,衣冠扰弊。 粤自太原,播徂江澨。 礼丧贤隐,时屯道闭。 王室如毁,生人多殪。 伊我有器,思逢其主。 自东施西,择木开宇。 田彼河曲,家乎汾浦。 天未厌乱,吾将谁辅。 伊我祖德,思济九埏。 不常厥所,于兹五迁。 欲及时也,夫岂愿焉。 其位虽屈,其言则传。 爰述帝制,大搜王道。 曰天曰人,是祖是考。 礼乐咸若,诗书具草。 贻厥孙谋,永为家宝。 伊余小子,信惭明哲。 彼网有条,彼车有辙。 思屏人事,克终前烈。 于嗟代网,卒余来绁。 来绁伊何,谓余曰仕。 我瞻先达,三十方起。 夫岂不怀,高山仰止。 愿言毓德,啜菽饮水。 有鸟反哺,其声嗷嗷。 言念旧德,忧心忉忉。 今我不养,岁月其滔。 黾勉从役,岂敢告劳。 从役伊何,薄求卑位。 告劳伊何,来参卿事。 名存实爽,负信愆义。 静言遐思,中心是愧。 卷55_2「上巳浮江宴韵得址字」王勃 披观玉京路,驻赏金台址。 逸兴怀九仙,良辰倾四美。 松吟白云际,桂馥青溪里。 别有江海心,日暮情何已。 卷55_3「春日宴乐游园赋韵得接字」王勃 帝里寒光尽,神皋春望浃。 梅郊落晚英,柳甸惊初叶。 流水抽奇弄,崩云洒芳牒。 清尊湛不空,暂喜平生接。 卷55_4「山亭夜宴」王勃 桂宇幽襟积,山亭凉夜永。 森沉野径寒,肃穆岩扉静。 竹晦南汀色,荷翻北潭影。 清兴殊未阑,林端照初景。 卷55_5「咏风」王勃 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卷55_6「怀仙」王勃 鹤岑有奇径,麟洲富仙家。 紫泉漱珠液,玄岩列丹葩。 常希披尘网,眇然登云车。 鸾情极霄汉,凤想疲烟霞。 道存蓬瀛近,意惬朝市赊。 无为坐惆怅,虚此江上华。 卷55_7「忽梦游仙」王勃 仆本江上客,牵迹在方内。 寤寐霄汉间,居然有灵对。 翕尔登霞首,依然蹑云背。 电策驱龙光,烟途俨鸾态。 乘月披金帔,连星解琼佩。 浮识俄易归,真游邈难再。 寥廓沉遐想,周遑奉遗诲。 流俗非我乡,何当释尘昧。 卷55_8「杂曲」王勃 智琼神女,来访文君。 蛾眉始约,罗袖初薰。 歌齐曲韵,舞乱行纷。 若向阳台荐枕,何啻得胜朝云。 卷55_9「秋夜长」王勃 秋夜长,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层城绮阁遥相望。 遥相望,川无梁,北风受节南雁翔,崇兰委质时菊芳。 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 纤罗对凤凰,丹绮双鸳鸯,调砧乱杵思自伤。 思自伤,征夫万里戍他乡。 鹤关音信断,龙门道路长。 君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 卷55_10「采莲曲(乐府作采莲归)」王勃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轻摇橹。叶屿花潭极望平, 江讴越吹相思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 今已暮,采莲花。 渠今那必尽娼家。 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稠叠。 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佳人不在兹,怅望别离时。 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故情无处所,新物从华滋。 不惜西津交佩解, 还羞北海雁书迟。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裴回江上月。裴回莲浦夜相逢, 吴姬越女何丰茸。 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 卷55_11「临高台」王勃 临高台,高台迢递绝浮埃。 瑶轩绮构何崔嵬, 鸾歌凤吹清且哀。俯瞰长安道,萋萋御沟草。 斜对甘泉路,苍苍茂陵树。高台四望同, 帝乡佳气郁葱葱。 紫阁丹楼纷照耀,璧房锦殿相玲珑。 东弥长乐观,西指未央宫。 赤城映朝日,绿树摇春风。 旗亭百隧开新市,甲第千甍分戚里。 朱轮翠盖不胜春, 叠榭层楹相对起。复有青楼大道中,绣户文窗雕绮栊。 锦衾夜不襞,罗帷昼未空。歌屏朝掩翠,妆镜晚窥红。 为君安宝髻,蛾眉罢花丛。尘间狭路黯将暮, 云间月色明如素。 鸳鸯池上两两飞,凤凰楼下双双度。 物色正如此,佳期那不顾。 银鞍绣毂盛繁华, 可怜今夜宿娼家。娼家少妇不须颦,东园桃李片时春。 君看旧日高台处,柏梁铜雀生黄尘。 卷55_12「滕王阁」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卷55_13「江南弄」王勃 江南弄,巫山连楚梦,行雨行云几相送。 瑶轩金谷上春时,玉童仙女无见期。紫露香烟渺难托, 清风明月遥相思。 遥相思,草徒绿,为听双飞凤凰曲。 卷56_1「圣泉宴」王勃 披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泉。 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 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 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 卷56_2「寻道观」王勃 芝廛光分野,蓬阙盛规模。 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 玉笈三山记,金箱五岳图。 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卷56_3「散关晨度」王勃 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 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 重门临巨壑,连栋起崇隈。 即今扬策度,非是弃繻回。 卷56_4「别薛华」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卷56_5「重别薛华」王勃 明月沉珠浦,风飘濯锦川。 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旅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