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诗经小鹿 诗经小鹿1.诗经,小鹿,鹿鸣全文鹿 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 以燕乐嘉宾之心。 解释: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苹草。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琴吹笙奏乐调。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献礼礼周到。人们待我真友善,指示大道乐遵照。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蒿草。我有一批好宾客,品德高尚又显耀。示人榜样不轻浮,君子贤人纷纷来仿效。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佳宾嬉娱任逍遥。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芩草。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瑟弹琴奏乐调。弹瑟弹琴奏乐调,快活尽兴同欢笑。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佳宾心中乐陶陶 2.诗经,小鹿,鹿鸣全文鹿 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 以燕乐嘉宾之心。解释: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苹草。 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琴吹笙奏乐调。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献礼礼周到。 人们待我真友善,指示大道乐遵照。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蒿草。 我有一批好宾客,品德高尚又显耀。示人榜样不轻浮,君子贤人纷纷来仿效。 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佳宾嬉娱任逍遥。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芩草。 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瑟弹琴奏乐调。弹瑟弹琴奏乐调,快活尽兴同欢笑。 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佳宾心中乐陶陶。 3.形容小鹿的诗句1、林空鹿饮溪 宋 梅尧臣 《鲁山山行》2、余亦乘舟归鹿门 唐 孟浩然 《夜归鹿门歌》3、鹿门月照开烟树 唐 孟浩然 《夜归鹿门歌》4、撰体胁鹿 先秦 屈原 《天问》5、且放白鹿青崖间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6、余亦乘舟归鹿门 唐 孟浩然 《夜归鹿门歌》7、鹿门月照开烟树 唐 孟浩然 《夜归鹿门歌》8、树深时见鹿 唐 李白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9、糜鹿逢人虽未惯 宋 苏轼 《浣溪沙》10、岩前鹿卧看收帆 宋 黄庭坚 《浣溪沙》11、鹿胎冠子粲歌珠 宋 王之道 《浣溪沙》12、鹿黎花小隘真珠 宋 王之道 《浣溪沙》13、鹿门归路不曾关 宋 曾觌 《鹧鸪天·每上春泥向晓乾》14、雪色驾车双鹿 宋 陆游 《好事近·平旦出秦关》15、蕉中鹿 宋 张孝祥 《满江红·秋满漓源》16、蕉鹿梦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 再用韵呈南涧》17、洞门前、小鹿衔花戏 宋 葛长庚 《贺新郎·月插青螺髻》18、似蕉中鹿 宋 刘克庄 《念奴娇·少时独步词场》19、疾行如鹿 宋 刘克庄 《念奴娇·小孙盘问翁翁》20、过眼见、群雄分鹿 宋 刘克庄 《贺新郎·风露驱炎毒》21、想山中、猿呼鹿啸 宋 吴潜 《贺新郎·晚打西江渡》22、糜鹿兴前不瞬 宋 李曾伯 《水调歌头·薄酒长亭别》23、鹿门乱走团栾久 宋 刘辰翁 《鹧鸪天·旧日桃符管送迎》24、鹿城壮观 宋 无名氏 《瑞鹤仙·五云翔碧汉》25、白鹿入胎 宋 无名氏 《沁园春·萱草阑干》26、白鹿效灵 宋 无名氏 《沁园春·蛮柳眠风》27、伴我鹿车鱼釜 宋 无名氏 《西江月·伴我鹿车鱼釜》28、鹿裘孤坐千峰雪 元 元好问 《鹧鸪天·枕上清风午梦残》29、争鹿人家梦未回 元 姬翼 《鹧鸪天·争鹿人家梦未回》30、覆蕉失鹿休穷 元 姬翼 《西江月·挟策亡羊莫问》31、白鹿升天 宋 无名氏 《沁园春·自古神仙》32、驾动羊车与鹿车 宋 无名氏 《南乡子·白雪与黄芽》33、呦呦游鹿 魏晋 曹丕 《短歌行》34、千里致鹿麑 宋 陆游 《秋思》35、有时掬米引驯鹿 宋 陆游 《秋兴》36、颓然半脱鹿皮巾 宋 陆游 《夜坐》37、长须驾鹿车 宋 陆游 《自咏》38、鹿皮制短裘 宋 陆游 《自咏》39、云樵鹿 宋 释正觉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40、雍褐?鹿⒐⒍?灰 宋 释正觉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41、野有死鹿;白茅纯束 先秦 诗经 《野有死麇》42、甡甡其鹿 先秦 诗经 《桑柔》43、骖驾白鹿 魏晋 曹操 《气出唱》44、拜迎白鹿前 唐 李白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45、鹿走姑苏台 唐 李白 《对酒》46、鹿门携不遂 唐 杜甫 《遣兴》47、寄语山中糜鹿 宋 李之仪 《朝中措·败荷枯苇夕阳天》48、鹿走未知真局面 宋 吴泳 《满江红·元帅筹边》49、薰鹿庖鬃 宋 叶梦得 《水龙吟·舵楼横笛孤吹》50、未?裣?鹿堇 宋 曹组 《青玉案·碧山锦树明秋霁》51、荒芜鹿戏 宋 董颖 《薄媚》52、鹿门远引 宋 曾协 《水调歌头·日永向槐夏》53、燹∮跋鹿此磕 宋 范成大 《醉落魄/一斛珠》54、薮饲椤⑷缭鹿?星 宋 赵师侠 《满江红·凉入三湘》55、鹿瑞堂前冬日暖 宋 戴复古 《满江红·太守风流》56、鹿养新茸 宋 黄机 《沁园春·问讯仙翁》57、鲷嫒弧⑼严鹿?跖劾 宋 刘克庄 《洞仙歌·上林全树》58、问当时游鹿 宋 吴文英 《八声甘州·步晴霞倒影》59、半体鹿皮服 宋 王奕 《水调歌头·迢迢嶓冢水》60、未ι酱ü鹿堇 唐 韩偓 《已凉》61、闲骑白鹿游三岛 唐 吕岩 《七言》62、燔獐鹿 元 欧阳玄 《渔家傲·十月都人家旨蓄》63、乳鹿依花卧 元 王冕 《村居 其一》64、牵麋掎鹿 魏晋 曹植 《孟冬篇》65、全家采药鹿门去 宋 陆游 《读史》66、主人鹿弁紫绮裘 宋 陆游 《记梦》67、鹿门采药悠然去 宋 陆游 《岁晚》68、山供鹿脯盘 宋 陆游 《闲居》69、春芜满地鹿忘去 宋 陆游 《小园》70、谢病言归一鹿车 宋 陆游 《幽居》71、采药鹿门山 宋 陆游 《幽居即事》72、车马鹿羊随大小 宋 李石 《扇子诗》73、莫将槭鹿倚耐 宋 释道宁 《偈六十九首》74、不是放他暤鹿 宋 释道颜 《颂古》75、始从鹿野苑 宋 释妙伦 《偈颂八十五首》76、却是鹿苑衔花 宋 释绍昙 《偈颂一百零四首》77、石竹闲眠鹿 宋 释绍昙 《偈颂一百零四首》78、独自花间趁鹿行 宋 苏泂 《金陵杂兴二百首》79、蒸麋烧鹿荐杯行 宋 汪元量 《湖州歌九十八首》80、问源头白鹿 宋 汪莘 《沁园春 忆黄山》81、鹿斯之奔 先秦 诗经 《小弁》82、烤捎问笔鹿 唐 冯延巳 《应天长·石城花落江楼雨》83、眼中战国成争鹿 清 康有为 《出都留别诸公》84、春草鹿呦呦 唐 杜甫 《题张氏隐居二首》85、有鹿从渠求鹿梦 宋 辛弃疾 《满江红 游南岩和范廓之韵》86、但讶鹿皮翁 唐 杜甫 《遣兴三首》87、举家依鹿门 唐 杜甫 《遣兴五首》88、鹿裘挂窗睡 唐 杜牧 《送沈处士赴苏州李中丞招以诗赠行》89、樊榭鹿亭 宋 史浩 《喜迁莺·凭高寓目》90、偶听松梢扑鹿 宋 杨万里 《昭君怨·偶听松梢扑鹿》91、不见后来游鹿 宋 张鎡 《水调歌头·孤棹溯霜月》92、不羡鹿门庞 宋 刘学箕 《水调歌头·三载役京口》93、底事来寻蕉鹿梦 宋 王迈 《贺新郎·此是河清宴》94、银鹿诸孙来定省 宋 王迈 《贺新郎·璎珞珠垂缕》95、安排锦帐骑银鹿 宋 王迈 《满江红·明日元宵》96、鹿走徒嗟秦汉 宋 夏元鼎 《西江月·几载鸡窗求道》97、眠鹿矶头茅屋。 4.形容小鹿的诗句有哪些1.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小雅·鹿鸣》先秦:佚名 译: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艾蒿。 2.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夜归鹿门歌》唐代:孟浩然 译:鹿门的月光使山树显现出来,我忽然来到了庞公隐居之地。 3. 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登鹿门山怀古》唐代:孟浩然 译:船行款款来到鹿门山,阳光明亮使山岚浅淡。 4.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短歌行》两汉:曹操 译: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 5.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梦游天姥吟留别》唐代:李白 译: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等到要远行时就骑上它访名山。 6. 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陌上桑》两汉:乐府诗集 译:腰中佩着鹿卢剑,宝剑可以值上千上万钱。 7.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鲁山山行》宋代:梅尧臣 译:太阳高升,霜雪融落,山林显得愈加寂静空荡,笨熊正在缓慢地爬着大树,鹿儿正在悠闲地喝着小溪的潺潺流水。 8.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唐代:李白 译:树林深处,常见到麋鹿出没。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 9. 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秋怀》宋代:欧阳修 译:么时候能满足我的愿望——挽着鹿车,回到颍东,耕田植桑。 10.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唐代:李颀 译:有如迸泉飒飒射向树梢,有如野鹿呦呦鸣叫堂下。 5.诗经《逃夭》全文和解释《桃夭》 先秦佚名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译文: 桃树含苞满枝头, 花开灿烂如红霞。 姑娘就要出嫁了, 夫妻和睦是一家。 桃树含苞满枝头, 果实累累坠树丫。 姑娘就要出嫁了, 夫妻和睦是一家。 桃树含苞满枝头, 桃叶茂密色葱绿。姑娘就要出嫁了,夫妻和睦是一家。 注释 夭夭:桃树含苞欲放的样子。 灼灼:花开鲜明的样子。 华:花。 之子:指出嫁的姑娘。 归:女子出嫁。 宜:和顺,和善。 室家:指夫妇。 焚(fen):果实很多的样子。 榛榛(zhen):树叶茂盛的样子。 扩展资料: 《逃夭》赏析 这是一首简单朴实的歌,唱出了女子出嫁时对婚姻生活的希望和憧憬,用桃树的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来比喻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满。 歌中没有浓墨重彩,没有夸张铺垫,平平淡淡,就像我们现在熟悉的、谁都能唱的《一封家书》、《同桌的你》、《小芳》一类的歌。 魅力恰恰就在这里。它符合天地间一个基本的道理:简单的就是好的。 正如女子化妆,粉黛轻施的淡妆总有无穷的神韵,没有的地方总觉得有,有的地方总觉得没有。浓妆艳抹,厚粉浓膏,不仅艳俗,而且拒人于千里之外,让人疑心厚重的脂粉底下有多少真实的货色,或许卸下妆来是半老徐娘一个或满脸雀斑。 简单是质朴,是真实,是实在,是亲切,是萦绕心间不能忘却的情思。刻意修饰是媚俗,是虚伪,是浮泛,是浅薄,是令人生厌,是古人常说的恶俗。 简单质朴既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也是艺术的一种境界,并且是至高的境界。 流光的霞披,如新娘的红盖头,被春风轻轻掀起。果实饱满的模样太惹人怜爱了,她们真像一群孩子,密密匝匝地挤在枝叶间,笑闹着,春天仅仅有了这些果子就不会冷清。 当初桃花流水,不还叹息过吗?你担心这季节象梭子一样飞去了,藏着十八岁少女的心事,像春天藏着太多太多的花朵,你不说,不说也羞呵。 小姐妹出嫁前,你陪着流了一晚的泪,你想过,自己也将有这样大哭一场的日子,离开家,离开父母,头顶一块红布,骑上高高的骏马,在吹吹打打的热闹声中,不知为何,也不问为何,就要向陌生的新郎全身心地交付自我。 小姐妹归宁之时,像沾露的梨花,不胜娇羞,你问她们“结婚好吗”,她们回答“真好”,再问,却云山雾罩,笑言,“急什么,你迟早要知道的。”你有一点点羡慕她们,暗自猜测:我做新娘,会不会很快乐? 灼灼其华桃花是火啊,是春天的火,是内心的火,燃起你莫名的相思,那少年曾在垅间走过许多回,既俊雅,又健硕,相遇时,他微微一笑,就捉住了你的灵魂。“他会不会娶我?”你这样温柔地等待,夏蝉唱完了,秋雁飞过了。 终于在某个雪后的黄昏有了消息,他在火塘边与父兄们说着要紧的话,每一言你都隔窗听见了,心儿如一活蹦乱跳的小鹿,你有些担心,它会脱腔而走。 一桩美满的婚姻终于在那个雪夜瓜落蒂熟。又是桃花灼灼而开,明艳的少女就要出嫁。祝福吧,她带着着美好的祝福开始新的生活。从此以后,她将成为贤妻,成为慈母。 三千年前的婚姻的确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至今看去仍旧图画一般,不曾丝毫褪色,不曾减弱当初馥郁的芳馨。那年的桃花自有一种奔放之美,三千年后,犹听到那古乐之喧和新人之笑,不禁生出对遥远春天最真切的爱慕。 6.纠纠魏风:周诸侯国名,姬姓,故城在今山西芮城县。 公元前661年为晋献公所灭。《魏风》是魏国境内民歌,共七篇,大多产生于魏亡以前,内容上以讽刺揭露统治阶级为主。 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裳。 要之襋之,好人服之。 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W。 维是褊心,是以为刺。 [题解] 这是刺“褊心”的诗。 诗中“缝裳”的女子似是婢妾,“好人” 似是嫡妾。妾请嫡试新装,嫡扭转腰身,戴她的象牙搔头,故意不加理睬。 这是心地褊狭的表现,诗人因此编了一首歌儿刺刺她。作者或许是众妾之一,或许就是这缝裳之女。 婢妾的地位本是家庭奴隶,这诗多少反映出她们的处境。 [注释] 1、屦(句jù):鞋。 纠纠:犹“缭缭”,绳索缠结缭绕之状。形容屦上的絇(音渠qú,屦头上的装饰)或綦(音棋qí,系屦的绳)。 絇是一条丝线打的带子,从屦头弯上来,成一个小纽,超出屦头三寸。 絇上有孔,从后跟牵过来的綦便由这孔中通过,又绕回去,交互地系在脚上。 2、履:践踏。葛屦是夏季所用(冬用皮屦),“可以履霜”是说它不透寒气,也就是形容它的工细精致。 3、掺掺(纤xiān):一作“扦扦(千qiān)”,形容女人手指纤细。 这里的“女手”有所指,就是制葛屦的手,也就是缝裳的手。 4、裳:即下裙。这里以“裳”与“霜”叶韵,举裳也包括衣。 5、要:就是衣裳的腰。襋(即jí):衣领。 两字都用作动词,言一手提领一手提腰。 6、好人:犹“美人”。 在这首诗里似属讥讽之词。 以上二句是说缝裳之女将缝成的衣裳拿给“好人”去穿。 7、提提:《尔雅》注引作“?q?q(题tí)”,细腰貌。 7、提提:《尔雅》注引作“?q?q(题tí)”,细腰貌。 8、宛然:迥转貌。辟:即“避”。 “左避”犹“回避”。 9、象?W(替tì):象牙所制的发饰。 女子用?W搔头,同时用来做装饰。 10、褊心:心地狭隘。 11、刺:讥刺。末二句诗人自道其作诗的用意。 [余冠英今译] 葛布鞋儿丝绳绑,葛鞋穿来不怕霜。巧女十指根根细,细手缝出好衣裳。 一手提腰一手捏在领儿上,请那美人儿试新装。 只见美人儿腰肢细,一扭腰儿转向里,戴她的象牙发针不把人搭理。 好个小心眼儿大脾气,待我编只歌儿刺刺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