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易经道德经是儒家经典吗

1. 诗经

2. 诗经易经

诗经易

1.诗经大雅抑涌读的时候是什么感情

厥初生民 时维姜嫄

生民如何 克禋克祀 以弗无子

履帝武敏歆 攸介攸止

载震载夙 载生载育 时维后稷

诞弥厥月 先生如达

不坼不副 无菑无害

以赫厥灵 上帝不宁

不康禋祀 居然生子

诞寘之隘巷 牛羊腓字之

诞寘之平林 会伐平林

诞寘之寒冰 鸟覆翼之

鸟乃去矣 后稷呱矣

实覃实訏 厥声载路

诞实匍匐 克岐克嶷 以就口食

蓺之荏菽 荏菽旆旆

禾役穟穟 麻麦幪幪 瓜瓞唪唪

诞后稷之穑 有相之道

茀厥丰草 种之黄茂

实方实苞 实种实褎 实发实秀 实坚实好 实颖实粟

即有邰家室

诞降嘉种 维秬维秠 维糜维芑

恒之秬秠 是获是亩

恒之糜芑 是任是负

以归肇祀

2.《诗经》《尚书》《礼记》《易》《春秋》哪一部写作最早

最早的毫无疑问是《周易》,周文王拘而演周易,商超末年就有了。

《四书五经》之《周易》:也称《易》、《易经》,列儒家经典之首。《周易》是占卜之书,其外层神秘,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作者应是筮官,经多人完成。内容广泛记录了西周社会各方面,包含史料价值、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以前的人们对自然与人圣变幻规律的认识模式,从没有超越阴阳八卦的思维框架。相传龙马驮“河图”出现在黄河,上古圣人伏羲始作八卦;《史记》又称“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一说伏羲重卦,有说神农),并作爻辞(或谓周公);后至春秋,又有孔圣作“十翼”之说,世称“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汉书·艺文志》)。《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文由六十四卦卦象及相应的卦名、卦辞、爻名、爻辞等组成。《传》一共七种十篇,有《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卦》,《杂卦》和《序卦》。古人把这十篇“传”合称“十翼”,意指“传”是附属于“经”的羽翼,即用来解说“经”的内容。

《四书五经》之《尚书》:古时称《书》、《书经》,至汉称《尚书》。“尚”便是指“上”,“上古”,该书是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记载上起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约1500多年。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内容的记录,这说明作者应是史官。《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 相传为孔子编定。《尚书》有两种传本,一种是《今文尚书》,一种是《古文尚书》,现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古时称赞人"饱读诗书","诗书"便是分别指《诗经》、《尚书》。

《四书五经》之《诗经》:先秦称《诗》,或《诗三百》,是中国第一本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原三百十一篇),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总集。“古者《诗》三千余篇,及于孔子,去其重……”(《史记·孔子世家》),据传为孔子编定。《诗》分"风"、"雅"、"颂"三部分,"风"为土风歌谣,"雅"为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颂"为上层社会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此书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各方面,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对后世影响深远。喜欢诗词的朋友,相信都有读过。

《四书五经》之《礼记》:战国到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礼记》只是解《仪礼》”(《朱子语类·卷八十七》),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虽只是解说《仪礼》之书,但由于涉及面广,其影响乃超出了《周礼》、《仪礼》。《礼记》有两种传本,一种是戴德所编,有85篇,今存40篇,称《大戴礼》;另一种,也便是我们现在所见的《礼记》,是戴德其侄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称《小戴礼记》。

《四书五经》之《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古文》、《春秋左氏传》,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史记》称作者为春秋时左丘明,清代今文经学家认为系刘歆改编,近人又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据各国史料编成(又有说是鲁国历代史管所写)。它的取材范围包括了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文学都有重要影响。《左传》本不是儒家经典,但自从它立于学官,后来又附在《春秋》之后,就逐渐被儒者当成经典。

诗经易经

1.诗经和易经是什么意思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易经》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据说是由伏羲的言论加以总结与修改概括而来(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此信息仅为分享之用,我们不排除对您并不适用的可能.另,如此信息侵犯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2.写出出自《易经》和《诗经》的成语各十个

翻开现代成语词典,由《易经》起源的成语不计其数。

下列词语都是来自易经: 自强不息(周易•彖传、乾) 原始返终(周易•系辞上) 群龙无首(周易•乾用九) 虎视眈眈(周易•颐•六四) 云行雨施(周易•乾、文言) 谦谦君子(周易•象传•谦) 穷神知化(周易•系辞下) 日月合璧(周易参同契) 王用三驱(周易•比卦) 九五之尊(周易•乾卦) 女先正内(周易•家人) 三品之功(周易•巽卦) 见几而作(周易•系辞传) 勿药有喜(周易•无妄) 反目成仇(周易•小畜) 止所当止(周易•良卦) 井泥不食(周易•井卦) 以上临下(周易•临卦) 不戒不虞(周易•萃卦) 立竿见影(周易参同契) 鸟焚其巢(周易•旅卦) 出入无疾(周易•复卦) 正大光明(周易•离卦) 设险守国(周易•坎卦) 至日闭关(周易•复卦) 乱极必治(周易•蛊卦) 劳民劝相(周易•井卦) 我仇有疾(周易•鼎卦) 物极必反(否•泰卦义) 治历明时(周易•革卦) 居易候命(周易•困卦) 类族辨物(周易•同人) 幽独之贤(周易•履卦) 商兑未宁(周易•兑卦) 枯杨生华(周易•大过) 原始要终(周易•系辞传) 殊途同归(周易•系辞下) 否极泰来(周易•否、泰卦) 乐天知命(周易•系辞上) 洗心革面(周易•系辞上) 无妄之灾(周易•系辞下) 革故鼎新(周易•杂卦传) 介疾有喜(周易'•兑卦) 不速之客(周易•需卦) 王臣蹇蹇(周易•蹇卦) 飞鸟遗音(周易•小过) 三阳开泰(周易•泰卦) 三五归一(周易参同契) 文过饰非(周易•贲卦) 天地玄黄(周易•坤卦) 风雷激荡(周易•益卦) 井冽寒泉(周易•井卦) 太和中和(周易•乾卦) 节以制度(周易•节卦) 用晦而明(周易•明夷卦)龙马出河(周易•系辞传) 申命行事(周易•巽卦) 翰音了天(周易•中孚) 正位凝命(周易•鼎卦) 观国之光(周易•观卦) 守中保大(周易•丰卦) 有戎勿恤(周易•央卦) 防微杜渐(周易•坤卦) 舍尔灵龟(周易•颐卦) 朋友讲习(周易•兑卦) 丧羊于易(周易•大壮卦) 威明相济(周易•噬嗑) 结绳而治(周易•系辞传) 思患预防(周易•既济) 载鬼一车《诗经》中的成语1 .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国风 周南 关雎 2 . 求之不得 国风 周南 关雎 3 . 悠哉悠哉 国风 周南 关雎 4 . 辗转反侧 国风 周南 关雎 5 . 逃之夭夭 桃之夭夭 国风 周南 桃夭 6 . 忧心忡忡 国风 召南 草虫 7 . 日居月诸 国风 邶风 柏舟 国风 邶风 日月 8 . 谑浪笑敖 国风 邶风 终风 9 . 新婚宴尔 宴尔新婚 国风 邶风 谷风 10. 委委佗佗 国风 鄘风 君子偕老 11. 如切如磋 国风 卫风 淇奥 12. 如琢如磨 国风 卫风 淇奥 13. 肤如凝脂 国风 卫风 硕人 14.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国风 卫风 硕人 15. 信誓旦旦 国风 卫风 氓 16. 投桃报李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国风 卫风 木瓜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大雅 荡之什 抑 17.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国风 王风 采葛 18. 孔武有力 国风 郑风 羔裘 19. 舍命不渝 国风 郑风 羔裘 20. 风雨凄凄 国风 郑风 风雨 21. 风雨潇潇 国风 郑风 风雨 22. 邂逅相遇 国风 郑风 野有蔓草 23. 婉如清扬 国风 郑风 野有蔓草 24. 劳心忉忉 国风 齐风 甫田 25. 硕大无朋 国风 唐风 椒聊 26. 涕泗滂沱 国风 陈风 泽陂 27. 衣冠楚楚 衣裳楚楚。

国风 曹风 蜉蝣 28. 七月流火 国风 豳风 七月 29. 万寿无疆 国风 豳风 七月 小雅 鹿鸣之什 天保 小雅 白华之什 南山有台 小雅 北山之什 楚茨 小雅 北山之什 信南山 小雅 北山之什 甫田 30. 风雨漂摇 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 国风 豳风 鸱枭 31. 寿比南山 小雅 鹿鸣之什 天保 32. 杨柳依依 小雅 鹿鸣之什 采薇 33. 雨雪霏霏 小雅 鹿鸣之什 采薇 34. 忧心忡忡 小雅 鹿鸣之什 出车 35. 春日迟迟 小雅 鹿鸣之什 出车 36.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 小雅 鹿鸣之什 鹤鸣 37. 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 人知其一,莫知其他。 小雅 小旻之什 小旻 38. 战战兢兢 小雅 小旻之什 小旻 小雅 小旻之什 小宛 39. 如临深渊 小雅 小旻之什 小旻 40. 如履薄冰 小雅 小旻之什 小旻 小雅 小旻之什 小宛 41. 惴惴小心 小雅 小旻之什 小宛 42. 巧言如簧 小雅 小旻之什 巧言 43. 只闻其声 不见其人 我闻其声,不见其身。

小雅 小旻之什 何人斯 44.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小雅 北山之什 北山 45. 高山仰止 小雅 桑扈之什 车舝 46. 绰绰有余 绰绰有裕 小雅 桑扈之什 角弓 47. 小心翼翼 大雅 文王之什 大明 48. 天作之合 大雅 文王之什 大明 49. 不可救药 大雅 生民之什 板 50. 进退维谷 大雅 荡之什 桑柔 51. 必恭必敬 必恭敬止 小雅 小旻之什 小弁 52. 兢兢业业 大雅 荡之什 云汉 大雅 荡之什 召旻 53. 小心翼翼 大雅 荡之什 烝民 54. 爱莫能助 爱莫助之 大雅 荡之什 烝民 55. 明哲保身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大雅 荡之什 烝民 56. 穆如清风 大雅 荡之什 烝民 57. 於乎哀哉 大雅 荡之什 召旻 58. 高高在上 周颂 闵予小子之什 敬之。

3.五经之首到底是《易经》还是《诗经》

五经之首是《诗经》。

汉武帝曾征服南越,分置九郡,推行汉朝的教化,作为五经之首的《诗经》也随之传播开来。在古代漫长的交往中,这些地区的国家都有通晓汉学的人士。在越南据史书记载:李朝十世以《诗经》为科试内容,黎朝十二世科试以《小雅·青蝇》句为题,士人无不熟诵《诗经》。

从12世纪开始出现古越南文学多种译本,越南诗文、文学故事中广泛引用《诗经》诗句和典故,影响了越南文学的发展,某些成语并保存在现代越南语言中。

扩展资料

《诗经》的编集本身在春秋时代,其实主要是为了:其一,作为学乐、诵诗的教本;其二,作为宴享、祭祀时的仪礼歌辞;其三,在外交场合或言谈应对时作为称引的工具,以此表情达意。

从历史价值角度言,《诗经》实际上全面反映了西周、春秋历史,全方位、多侧面、多角度地记录了从西周到春秋的历史发展与现实状况,其涉及面之广,几乎包括了社会的全部方面——政治、经济、军事、民俗、文化、文学、艺术等。

后世史学家的史书叙述这一历史阶段状况时,相当部分依据了《诗经》的记载。《诗经》在相当程度上反映、表现了周代的这种礼乐文化,成了保存周礼有价值的文献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诗经

4.《易经》《诗经》《道德经》《论语》四者之间怎样的关系

我试着回答您。

第一,中华思想源头,不应当是“一源说”,而应当是“多源发生”。第二,问《易经》《道德经》《论语》哪个更基础,哪个是高端?是不恰当的提问。

同样,也不能仅仅把《易经》归为发现宇宙和人生奥妙的唯一宝典。第三,《易经》和《道德经》当然有对应的,但不能等同。

如乾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一章;坤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二十五章;《道德经》总结两卦的章节为第四十章。又如, “天”、“地”在《易》和《道德经》中都是很重要的概念,又被解释为“乾”、“坤”和“无”、“有”,但不能等同。

第四,《易经》乃是“中国自然科学”的源头,《诗经》乃是“中国社会科学”的源头。在其下面,《道德经》是“中国经济学”的源头。

《论语》则是对“三源头”的学科梳理与规范,是为“中国逻辑”和“中国方法”的总纲讲义。 ————归结起来说,把它们和马克思《资本论》联系起来,是讲的“事的科学”。

实际上, 中华典籍就是把物的科学和事的科学严格地区分开的科学,这个道理很深刻呦!!有兴趣,可看《保卫<资本论>——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大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这是一本比《21世纪资本论》还要好的书,是国学马克思主义版本的历史经济著作。

5.《易经》《诗经》《道德经》《论语》四者之间怎样的关系

我试着回答您。

第一,中华思想源头,不应当是“一源说”,而应当是“多源发生”。

第二,问《易经》《道德经》《论语》哪个更基础,哪个是高端?是不恰当的提问。同样,也不能仅仅把《易经》归为发现宇宙和人生奥妙的唯一宝典。

第三,《易经》和《道德经》当然有对应的,但不能等同。如乾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一章;坤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二十五章;《道德经》总结两卦的章节为第四十章。又如, “天”、“地”在《易》和《道德经》中都是很重要的概念,又被解释为“乾”、“坤”和“无”、“有”,但不能等同。

第四,《易经》乃是“中国自然科学”的源头,《诗经》乃是“中国社会科学”的源头。

在其下面,《道德经》是“中国经济学”的源头。《论语》则是对“三源头”的学科梳理与规范,是为“中国逻辑”和“中国方法”的总纲讲义。

————归结起来说,把它们和马克思《资本论》联系起来,是讲的“事的科学”。实际上,

中华典籍就是把物的科学和事的科学严格地区分开的科学,这个道理很深刻呦!!有兴趣,可看《保卫——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大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这是一本比《21世纪资本论》还要好的书,是国学马克思主义版本的历史经济著作!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