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李贺的诗歌创作风格

1. 李贺的诗歌

李贺的诗歌

1.李贺做诗的完整翻译

原文: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氵是)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课程者.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甚省.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 翻译:李贺,字长吉,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七岁就能写出好的辞章,韩愈、皇甫湜开始听说还不相信,就去造访他家,让他写诗,提笔一挥而就,就象预先构思、草拟过的,自己取名字叫《高轩过》,他们两个大吃一惊,从此李贺出了名.李贺长得纤瘦,两个眉毛相连,手指细长,能运笔如风.每天早晨出门,骑着瘦小的马,跟着一个小男仆,背着古锦囊,一有好的作品,写好放到锦囊里.李贺没有先想好题目再去做诗的,就象赴会别人的任务题目.到了傍晚回家,积累而成.只要不是喝得大醉或者吊丧这样特殊的日子,他每天都这样,等过去也就不怎么理.母亲让丫鬟看他的锦囊,见他写的诗很多,就生气地说:“这孩子啊,要呕出心了才罢休啊” “怒”表现了她对儿子的疼爱。

2.马诗李贺的意思

(其一)李贺者,诗鬼也.今之人皆知诗鬼之名,罕有知诗鬼之作.盖当今中国教育之大弊所致,不亦悲夫!马诗,合二十三绝,乃贺之名作.马诗易得,奈何注解难寻,而韩孟诗派又文偏艰涩,语多用典,更堪鄙人诗文功力之不济,于是乎,硬下头皮看得一首算一首了.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首一个龙字已写此马非比寻常,又有背脊连钱图案之外观奇特,银蹄踏烟之体格矫健,终是良马无疑.可纵是良马,无人赏识,织得锦韂,铸成金鞭,又有何用,徒悲乎!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腊月,无草可食,唯有草根聊以充饥,却也深埋于盐雪之下.饥肠辘辘,哪管得入口是硬是软.如此境地,连草根都变成了甜的,可怎知,衔到的还是带刺的蒺藜.马之饥,还是人之饥,马之困,还是人之困.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忽然想起周穆王西域取玉,赤骥终于离开凤苑这游乐之地,有了一方展示神力之天地.羡慕,还是期盼?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精.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房星,马星也.此马非凡马,乃天马,马星铸其精魂.三句中之瘦字尤其传神,于嶙峋瘦骨下,仍犹带铜声铿锵向前,神骏无比,马之精神可见一斑. 大多诗本二句为房星本是星,偶见一处,为精,疑此谬矣,然似乎精字更为贴切.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大漠、白雪、弦月、高山,广袤而又略带寒意.在这盛产名马的燕然山中,良马自然是不甘寂寞,等待着佩戴金络脑,于一方空间驰骋飞腾.何当、快,迫切心情跃然纸上. 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 马之状,惨不忍睹!是对现实的无奈、未来的恐惧,还是一种警醒、告诫. 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君王若燕去,谁为曳车辕? 酒阑饭干之后,君王燕去,马曳车辕.君王之马当非凡马,然骏马岂能只于此种境况中为一个拖拉车辕的角色,谁字吼出了一腔不平!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果下马高三尺,乘之可于果树下行.奇骏之马,非刚健之人无以驾驭,下乘之马,蛮儿亦可驱使.此乃奇骏之士的傲世之言,亦有对吕布的思慕之情.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 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 飂叔喜龙,豢龙,善待龙.如今飂叔匆匆而去,骏马无怙,西风霜重,栈坍骨折.古者,八尺以上为龙马.以龙喻马,骏马无疑,及其惨状,更痛人心. 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 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霸王已去,英雄难觅.神骓当风而泣,于何处逐英雄的大慨中,对明主的怀念感激乃赫赫然. 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 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盐坂,因千里马拖盐车经过而得名.供宫女享乐的驽马,可以麒麟银鞯加身,甘食美物更不必说,待遇何其优也!而千里马,顶着午时烈日,蹭蹬于盐坂上,奄奄于风尘兮!对比强烈,意境鲜明.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马之轻骏.若有搅阵之用,当可借将军一臂之力. 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 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 游侠,身佩宝玦,更有侠骨长香.若有千金,换得骏骨,将欲乘之,赴我襄王之梦. 李贺的诗中经常出现吴楚情结,或许有着类似高唐聚散的梦幻经历. 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 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 香幞赭罗,鳞蹬盘龙,一个新字,一个蹙字,更写奢华.心骄意矜于南陌,驽马逢春! 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 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 你如果不是跟随了恒公,焉能有降龙伏虎的赫赫伟绩.有朝一日,我从沟壑中腾空而出,自让你见识掠云飞驰的雄姿.羡慕,还是愤懑,无奈,还是自信,说不清. 唐剑斩隋公,(拳下换毛)毛属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 唐剑斩了隋公,骏马归了明主.怎还会去计较金甲太重,只叹飘风太慢,待我疾驰追去. 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 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 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一生荆棘坎坷.叹韶华已尽,世人唯爱壮年小颈,年老力衰,长牙渐露,无法于金埒中射杀驰骋了. 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 伯乐,善相马.旋毛在腹,马千里者也.然,白草,萎草一般,尚要克扣,马纵有千里之能,又如何能跨越青山. 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梁武帝萧衍造佛寺,命萧子云飞白大书曰萧寺.后世因亦称佛寺为萧寺.章台,秦宫殿.竺国之马,空有善相,驮经已矣,到不得章台. 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 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 燕尾重围,将军已有鱼肠宝剑,但需千里马助臂.将军,且看这边,看我眼中那熠熠神光. 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 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 仙人已去,腾黄暂系.须鞭玉勒吏啊,难道腾黄不用,你也就被贬谪到了这高州吗? 汉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 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 汉武帝时,方士李少君,死后百余天,有见其乘青骡行走水边.武帝闻言,开其棺,棺空.青骡,生前伴鸾驾,生后神仙列.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汉武帝痴心于神仙梦,炼丹也只得到缕缕紫烟.他不明白,厩中豢养的终不过是些肉马、凡马,压根就升不了天. 李贺父名晋肃,“晋”、“进”同音,李贺因避父讳不举进士.才华横溢又兼壮志在。

3.几首李贺的诗

李贺 【相和歌辞·塘上行】 藕花凉露湿,花缺藕根涩。

飞下雌鸳鸯,塘水声溢溢。 李贺 【贵公子夜阑曲】 袅袅沉水烟,乌啼夜阑景。

曲沼芙蓉波,腰围白玉冷。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 大漠山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 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朱色落,发断锯长麻。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 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君王若燕去,谁为拽车辕。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

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 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

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 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骐驎。

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 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

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 香襆赭罗新,盘龙蹙镫鳞。

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 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

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 唐剑斩隋公,拳毛属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旋风。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 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

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 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 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 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

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 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

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 汗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

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李贺 【昌谷读书示巴童】 虫响灯光薄,宵寒药气浓。

君怜垂翅客,辛苦尚相从。 李贺 【巴童答】 巨鼻宜山褐,庞眉入苦吟。

非君唱乐府,谁识怨秋深。 李贺 【代崔家送客】 行尽柳烟下,马蹄白翩翩。

恐随行处尽,何忍重扬鞭。 李贺 【莫种树】 园中莫种树,种树四时愁。

独睡南床月,今秋似去秋。 李贺 【将发】 东床卷席罢,濩落将行去。

秋白遥遥空,日满门前路。 李贺 【塘上行】 藕花凉露湿,花缺藕根涩。

飞下雌鸳鸯,塘水声溘溘。 李贺 【京城】 驱马出门意,牢落长安心。

两事谁向道,自作秋风吟。 李贺 【句】 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

(以上并见《海录碎事》。) 李贺 【杂曲歌辞·十二月乐辞·十二月】 日脚淡光红洒洒,薄霜不销桂枝下。

依稀和气解冬严,已就长日辞长夜。 李贺 【出城寄权璩、杨敬之】 草暖云昏万里春,宫花拂面送行人。

自言汉剑当飞去,何事还车载病身。 李贺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十二月】 日脚淡光红洒洒,薄霜不销桂枝下。

依稀和气排冬严,已就长日辞长夜。 李贺 【南园十三首】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李贺 【南园十三首】 宫北田塍晓气酣,黄桑饮露窣宫帘。

长腰健妇偷攀折,将喂吴王八茧蚕。 李贺 【南园十三首】 竹里缲丝挑网车,青蝉独噪日光斜。

桃胶迎夏香琥珀,自课越佣能种瓜。 李贺 【南园十三首】 三十未有二十馀,白日长饥小甲蔬。

桥头长老相哀念,因遗戎韬一卷书。 李贺 【南园十三首】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李贺 【南园十三首】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李贺 【南园十三首】 长卿牢落悲空舍,曼倩诙谐取自容。

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 李贺 【南园十三首】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

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 李贺 【南园十三首】 泉沙软卧鸳鸯暖,曲岸回篙舴艋迟。

泻酒木栏椒叶盖,病容扶起种菱丝。 李贺 【南园十三首】 边让今朝忆蔡邕,无心裁曲卧春风。

舍南有竹堪书字,老去溪头作钓翁。 李贺 【南园十三首】 长峦谷口倚嵇家,白昼千峰老翠华。

自履藤鞋收石蜜,手牵苔絮长莼花。 李贺 【南园十三首】 松溪黑水新龙卵,桂洞生硝旧马牙。

谁遣虞卿裁道帔,轻绡一匹染朝霞。 李贺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李贺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

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李贺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家泉石眼两三茎,晓看阴根紫脉生。

今年水曲春沙上,笛管新篁拔玉青。 李贺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

风吹千亩迎雨啸,鸟重一枝入酒尊。 李贺 【三月过行宫】 渠水红繁拥御墙,风娇小叶学娥妆。

垂帘几度青春老,堪锁千年白日长。 李贺 。

4.“李贺作诗”的练习题及答案

李贺作诗李长吉①细瘦,通眉②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每旦日出,与诸公交,未尝得题③,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④,骑距⑤驴,背一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⑥使婢女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呕出心始已耳.”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⑦成之,投他囊中.(选自唐.李商隐《樊南文集》)[注释]①李长吉:李贺.唐朝著名诗人.②通眉:两眉通连.③得题:意为事前确定题目.④小奚奴:小僮仆.⑤距:同“巨”.⑥太夫人:指李贺的母亲.⑦足:补充.[文言知识]说“从”.“从”指跟随,但到底“谁跟从谁”在句中要认真研究,否则容易搞错.上文“恒从小奚奴”,是指小奚奴跟随主人李贺,因此这个“从”要按使动词理解,即“使小奚奴跟随”.又,“大将军从百余骑西征”,这“从”也应理解为“使……跟从”,即带领.又,《鸿门宴》:“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至鸿门”,这“从”也指“使……跟随”.至于“二狼仍从屠而不舍”那当然要理解为两只狼仍跟随屠夫而不放弃.另外,上文“长吉从婢取书”中的“从”是指“向”.[思考与练习]①旦 ②囊 ③辄 2.翻译:①能苦吟疾书②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后人从“是儿要呕出心始已耳”中引申出一个成语,即是( )[译文]李贺,字长吉,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七岁就能写出好的辞章,韩愈、皇甫湜开始听说还不相信,就去造访他家,让他写诗,提笔一挥而就,就象预先构思、草拟过的,自己取名字叫《高轩过》,他们两个大吃一惊,从此李贺出了名.李贺长得纤瘦,两个眉毛相连,手指细长,能运笔如风.每天早晨出门,骑着瘦小的马,跟着一个小男仆,背着古锦囊,一有好的作品,写好放到锦囊里.李贺没有先想好题目再去做诗的,就象赴会别人的任务题目.到了傍晚回家,积累而成.只要不是喝得大醉或者吊丧这样特殊的日子,他每天都这样,等过去也就不怎么理.母亲让丫鬟看他的锦囊,见他写的诗很多,就生气地说:“这孩子啊,要呕出心了才罢休啊”【答案】1.①天②布袋③总是 2.①能苦心吟哦觅句然后迅速写下来;②像别人那样苦思冥想牵强附会,以及按一定格式写作.3.呕心沥血.。

5.李贺的一首诗,有一句是“天若有情天亦老”求全诗,

李贺在古今诗坛算是最不幸的人,猎功名如探囊取物,而徒望进士门槛兴叹,二十七岁即骑鹤而去.留下的却是宏伟的诗篇.其诡谲的想象,奇特的象征,在大唐诗坛独树一帜.斯人若非英年早逝,可与太白并辔绝驰.诗鬼鬼在那里?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诗鬼和诗仙的区别正在于此. 简单说“鬼气”从外部直观上表现为意象的非人间性,李白是仙界,李贺是地狱.从内在审美上是一种苦闷至死亡的悲怨,他常站在死的边缘来看世界,似乎用的是鬼眼望人间,用西方美学理论可以说是用逝去的理想来参照逝去的现实,在悲欣的层面上冷眼望世.这样的体验使读者震撼,触及灵魂深处. 大约十年前,从朋友那里借回一册《昌谷集》,喜欢得不得了,就用了大半个月的时间,工工整整地手抄了一本;现在,它大概正躺在我的书堆的某一个角落里罢.李昌谷的鬼气实在太重,我在不知不觉中也很蒙了一些,至今不去,虽然他的诗已经记不得几首.“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我常常因这样的诗句而忆起那逝去的少年时代的凄美的梦,感动得难过. 汪曾淇在西南联大的时候,以艺术感觉敏锐见赏于师友.有一回为人捉刀——就是做枪手,替朋友(像我这样学分老修不够的)写点东西.任课老师闻一多不知就里,看完文章以后对汪的那哥们说:“靠,写得比汪曾淇还好.”那篇文章不知还能不能找到?好象就是关于李贺的,大意是说:李某人的诗和别人的不同,不同就不同在前前后后的诗人都习惯在白纸上工笔/写意,李诗人是在黑纸上泼洒.有关系吗?有关系吧? 有时读李贺的诗,恍然觉得带有几分科幻的味道,像“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诗人的宇宙观念颇得精髓,写出“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的佳句.开个玩笑,若让诗人做个科幻家,我宁愿脑袋跟着转. “我当二十不得志,一心愁谢如枯兰”,“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这简直是李贺的弱冠宣言,却是极其绝望的.此种心态造就了其诗的病态美. 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竹,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 李贺被称为“鬼”,除其诗歌中多写及天国鬼境、神仙鬼魅的原因之外,恐怕与他本人的相貌也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在《全唐诗》第392卷第007首李贺之诗《巴童答》中,他写道“巨鼻宜山褐,庞眉入苦吟.非君唱乐府,谁识怨秋深.”可以从其诗中想见其“巨鼻”、“ 庞眉”的丑陋容貌.另外,在《新唐书》中也有这样的描写“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留仙先生所谓“长爪郎吟而成癖”是所谓也.以长吉诡谲之诗,配此古寝之貌,“诗鬼”之号堪为确称。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