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代的诗歌有哪些类型?

1. 宋代的诗歌

宋代的诗歌

1.宋代的诗歌流派有哪些

江西诗派.

苏轼的诗则是才气奔放,随物赋形,风格多样.而且其门下诗人如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等,也各具特色.宋诗发展至苏轼,完成了自晚唐、西昆以来的一次诗风转变,使宋诗于唐诗之外另辟天地.黄庭坚则在这新天地中对诗歌的表现形式、创作技巧进行了深入探索,在立意、句法、用韵、用典等方面自出机杼,开创了宋代影响最大、最深远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北宋灭亡后,面对国运的衰微和江西诗派在流行中所暴露出来的弊病,一些作家开始跳出江西派的藩篱,自立门户,并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其中南宋四大家(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的出现,标志着宋代诗歌进入了第二个繁荣时期.此期能别具一格的诗人尚有姜夔.南宋后期出现的四灵派、江湖派则彻底放弃自欧阳修、苏轼、黄庭坚而来的传统,转学贾岛、姚合等人,内容上或写山水田园,不谈世事;或写落拓文人的生活和情感.使诗风又为之一变.但这两派的成就不高,宋诗在此期间趋向衰颓.直至南宋灭亡前后,文天祥、汪元量、谢翱等人沉郁悲壮的爱国诗篇,才为宋诗增添了最后的光彩.

盛宋时期,形成以苏轼为中心的文坛格局,有“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还有苏轼的一些朋友,如“三孔”(孔文仲、孔武仲、孔平仲三兄弟)、刘敞、李之仪、唐庚等等,形成了有宋以来空前的繁华.宏观大略地看,初宋以来一百余年的诗坛存在的意义,似乎就是为了这个时期的到来,就是为了这个时期的实现似的.

而苏轼更是盛宋的核心、顶点,是盛宋之盛,是顶峰中的顶峰,因此,又可以进一步宏观大略地说,盛宋的实现,其意义似乎就是为了苏轼的出现似的.

因为,苏轼的诗史地位不是一个宋代所能局限的,他是跨越时代的,是宏观诗史的一个巨大历史周期的里程碑,可以说,是11世纪以来直至整个封建后期的不可替代的诗碑.

苏轼的出现,即是诗史积淀的产物,特别是他的前辈王、欧、梅的铺垫,与他的同辈、后辈黄庭坚等诗友、门生的相互激发产生的,也是时代的、历史的产物,特别是宋代高度文化的产物;同时,苏轼也是个人的产物,是他独异的天资禀赋的产物,是特异的个人主体胸襟气格的产物.

独异的主体性是其产生的原因,也是局限他影响于后世的原因.宋代最大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的廊庙中,并没有对之顶礼膜拜的苏轼的神龛.这是苏轼的不幸,也是他的大幸.因为他的神龛已无形地铸立于诗史书帛中铸立于人们的文化品格中,已经近千年而不衰.

苏轼诗歌的一部分基因,通过黄山谷,影响于当世,虽然其中并无他个人的名分,而苏轼诗歌的本体,却越过他所生存的时代影响于未来.人们不在模仿江西,而没有人不知道苏轼.

所以,我们应该系统地研究苏轼诗歌的体系,以达到洞察宋诗的奥妙,宋文化的精髓.

2.宋代诗歌有哪些

《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惠崇春江晓景》其一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夏时田园杂兴》(其一)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暑旱苦热》 【宋】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咏梅》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冬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放船闲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 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阳采撷》 【宋】许文通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3.宋代诗歌影响最大的流派是什么

江西诗派。

苏轼的诗则是才气奔放,随物赋形,风格多样。而且其门下诗人如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等,也各具特色。

宋诗发展至苏轼,完成了自晚唐、西昆以来的一次诗风转变,使宋诗于唐诗之外另辟天地。黄庭坚则在这新天地中对诗歌的表现形式、创作技巧进行了深入探索,在立意、句法、用韵、用典等方面自出机杼,开创了宋代影响最大、最深远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

北宋灭亡后,面对国运的衰微和江西诗派在流行中所暴露出来的弊病,一些作家开始跳出江西派的藩篱,自立门户,并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其中南宋四大家(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的出现,标志着宋代诗歌进入了第二个繁荣时期。

此期能别具一格的诗人尚有姜夔。 南宋后期出现的四灵派、江湖派则彻底放弃自欧阳修、苏轼、黄庭坚而来的传统,转学贾岛、姚合等人,内容上或写山水田园,不谈世事;或写落拓文人的生活和情感。

使诗风又为之一变。但这两派的成就不高,宋诗在此期间趋向衰颓。

直至南宋灭亡前后,文天祥、汪元量、谢翱等人沉郁悲壮的爱国诗篇,才为宋诗增添了最后的光彩。 盛宋时期,形成以苏轼为中心的文坛格局,有“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还有苏轼的一些朋友,如“三孔”(孔文仲、孔武仲、孔平仲三兄弟)、刘敞、李之仪、唐庚等等,形成了有宋以来空前的繁华。

宏观大略地看,初宋以来一百余年的诗坛存在的意义,似乎就是为了这个时期的到来,就是为了这个时期的实现似的。 而苏轼更是盛宋的核心、顶点,是盛宋之盛,是顶峰中的顶峰,因此,又可以进一步宏观大略地说,盛宋的实现,其意义似乎就是为了苏轼的出现似的。

因为,苏轼的诗史地位不是一个宋代所能局限的,他是跨越时代的,是宏观诗史的一个巨大历史周期的里程碑,可以说,是11世纪以来直至整个封建后期的不可替代的诗碑。 苏轼的出现,即是诗史积淀的产物,特别是他的前辈王、欧、梅的铺垫,与他的同辈、后辈黄庭坚等诗友、门生的相互激发产生的,也是时代的、历史的产物,特别是宋代高度文化的产物;同时,苏轼也是个人的产物,是他独异的天资禀赋的产物,是特异的个人主体胸襟气格的产物。

独异的主体性是其产生的原因,也是局限他影响于后世的原因。宋代最大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的廊庙中,并没有对之顶礼膜拜的苏轼的神龛。

这是苏轼的不幸,也是他的大幸。因为他的神龛已无形地铸立于诗史书帛中铸立于人们的文化品格中,已经近千年而不衰。

苏轼诗歌的一部分基因,通过黄山谷,影响于当世,虽然其中并无他个人的名分,而苏轼诗歌的本体,却越过他所生存的时代影响于未来。人们不在模仿江西,而没有人不知道苏轼。

所以,我们应该系统地研究苏轼诗歌的体系,以达到洞察宋诗的奥妙,宋文化的精髓。

4.宋代的最著名诗歌

《长恨歌》 翻译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诗歌:爱莲说 周敦颐

水调歌头 苏轼

木兰辞 北朝民歌

行路难 李白

长歌行 汉乐府

陋室铭 刘禹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出师表 诸葛亮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望庐山瀑布 李白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观沧海 曹操

赤壁 杜牧

静夜思 李白

春晓 孟浩然

雨霖铃 柳永

枫桥夜泊 张继

关雎 诗经

蒹葭 诗经

江南春 杜牧

5.40首宋朝的诗

语文第一册:《咏鹅》《悯农》《静夜思》

语文第二册: 《草》《春晓》《古朗月行》《登鹳雀楼》

语文第三册:《蚕妇》《夜宿山寺》《江雪》《梅花》

语文第四册:《小池》《村居》《村居》

语文第五册: 《江畔独步寻花》《 菊花》《登飞来峰》《鹿柴》《江上渔者》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元日》

语文第六册:《四时田园杂兴》《小儿垂钓》《三衢道中》《独坐敬亭山》

《宿建德江》《 舟夜书所见 》《送元二使安西》

语文第七册:《绝句》《早发白帝城》《滁州西涧》《望庐山瀑布》《山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清平乐 》

语文第八册:《惠崇春江晚景》《江南春》《四时田园杂兴》《如梦令》

语文第九册:《望天门山》 《题西林壁》 《夜书所见》 《枫桥夜泊》 《别董大》 《暮江吟》《 终南忘余雪》

语文第十册:《忆江南》《渔歌子》《长相思》《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语文第十一册:《墨梅》《竹石》《石灰吟》《泊船瓜洲》 《游子吟》 《长征》

语文第十二册: 《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江畔独步寻花》 《七步诗》 《鸟鸣涧》《芙蓉楼送辛渐》《石灰吟》《竹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已亥杂诗》《浣溪沙》《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6.宋代有哪些古诗,包括诗意

宋诗是在唐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成就虽不如唐,但对后世的影响仍然很大。

比较著名的有: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苏轼的《题西林壁》等。 原诗: 泊船瓜洲 作者:王安石 (宋代)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 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 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赏析: 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

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

“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静结合,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

因为其它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乡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宋代诗歌依时间先后可以分为六个不同的发展时期。

1、沿袭期 从北宋开国到宋真宗赵恒朝七八十年的时间里,宋诗基本上沿袭唐风。主要流派有以王禹偁(954~1001)为代表的白居易体(简称白体),魏野(960~1019)、林逋(968~1028)为代表的晚唐体和杨亿(974~1020)、刘筠(970~1030)、钱惟演(977~1034)为代表的西昆体。

从个人成就讲,以王禹偁为最大。他是宋代提倡向李白、杜甫、白居易学习的第一个诗人,写下不少关心民间疾苦的诗篇。

就流派言,以雕章丽句、多用典故的西昆体影响为最大。11世纪初二三十年的诗坛,基本上为它所把持。

2、复古期 宋仁宗赵祯时,欧阳修、梅尧臣(1002~1060)、苏舜钦(1009~1048)等青年文学家,在反对骈文,提倡古文的同时,连带反对杨亿、刘筠片面追求偶切、不重内容的近休唱和诗风,上承宋初王禹偁关心现实的精神,主张大量创作以反映国计民生为传统的古体诗,以配合当时的政治改革运动。这一时期,梅尧臣同情民间疾苦的名篇《田家语》、《汝坟贫女》,苏舜钦反映宋廷积贫积弱社会问题的《城南感怀呈永叔》、《庆州败》,欧阳修揭露官府腐败的《食糟民》,蔡襄(1012~1067)、石介(1005~1045)等人直接干预政局的《四贤一不屑》和《庆历圣德颂》等古体之作陆续问世,名重一时,朝野诗风为之一变。

宋诗议论化、散文化的独特面目,也在此时初步形成。 3、革新期 11世纪后半期,王安石、苏轼相继主盟诗坛,宋诗创作形成第一个高峰期。

王、苏两人政治见解和诗歌主张多所不同,但锐意创新,力图建立个人风格的不倦追求则一。代表作如王安石的《明妃曲》、《乌江亭》诗,就传统题材翻出新意,充分发挥了宋诗长于议论的特点,读后耐人回味,被公认超出唐人的同类作品。

苏轼则在“以诗为词”的同时,将欧阳修、梅尧臣等人开了头的“以文为诗”推进到“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的地步。苏诗的超迈豪纵,触处生春,富于创新精神,其名作《百步洪》诗中一气呵成的七个联喻:“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是最好的自然写照。

王、苏两人刻意求新而创作的一些小诗,如王诗《泊船瓜洲》,苏诗《题西林壁》,或以新鲜的意象示人以奇想,或以丰富的哲理发人以深思,历久而传诵不衰,也为宋诗增添了不少光彩。 这一时期的重要诗人还有黄庭坚(1045~1105)、陈师道(1053~1101)等,并出苏轼门下,但诗风与苏氏不同。

4、凝定期 黄庭坚作诗,有所谓“点铁成金”、“脱胎换骨”的方法,目的是“以故为新”,尚不失宋诗革新期的首创精神。后来起而效法者,以此为定式,形成在南北宋之际影响十分巨大的江西诗派,宋诗重新走上了模仿前人,只在文字技巧、声韵格律方面颠来倒去的形式主义道路。

直到南渡之际,陈与义(1090~1138)等人由早期江西诗人对杜诗声律的偏爱转向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精神和苍凉沉郁的风格,在诗歌中反映出民族灾难降临之初知识分子的爱国感情,宋诗停滞不前的现象才有所改变。 5、中兴期 南宋前期,抗敌、北伐成为诗人表现的重大主题,爱国诗的大量涌现,使宋诗在这方面成为超越前代并给后世以莫大影响的典范,是这一时期的主要贡献。

以陆游为代表的中兴诗人,纷纷从江西诗派的束缚下解脱出来,建立起自己的风格。陆游的“从军乐”、杨万里(1127~1206)的“诚斋体”、范成大(1126~1193)的田园诗,均能独自网开一面,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除爱国、抗战之外,农村下层民众的生活,也是他们的共同题材。诗歌语言也开始趋于通俗、自然和口语化。

杨万里的“活脱”,陆游的平易,范成大的明白如话,包括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诗歌的。

7.宋朝诗歌有那些

1《江上渔者》 范仲淹(北宋)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元日》 王安石(北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泊船瓜洲》 王安石(北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北宋)

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tà)送青来。

5《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北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6《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7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8《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9《夏日绝句》 李清照(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0 《示儿》 陆游(南宋)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1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南宋)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2《四时田园杂兴》(一) 范成大(南宋)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3 《四时田园杂兴》(二) 范成大(南宋)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cháng)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14《小池》 杨万里(南宋)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河才露(lù)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5《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南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6《春日》 朱熹(南宋)

胜日寻方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7《题临安邸》 林升(南宋)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8《游园不值》 叶绍翁(南宋)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19 《乡村四月》 翁卷(juǎn)(南宋)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liǎo)蚕桑又插田。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