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现代诗歌的书写格式

1. 现代诗歌的书写格式.

2. 诗歌的书写格式

3. 现代诗歌的书

现代诗歌的书写格式.

1.现代诗歌的写法

现代诗歌脱离了中国古典诗歌对偶押韵的等等束缚,并没有什么章法,创作起来非常容易。

但创作门槛低也造成了现代诗歌普遍质量低,内容空洞,晦涩怪异。在开始学习创作诗歌前,首先对中国古典诗歌有所了解,熟读甚至背诵一些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词元曲,腹有诗书气自华。

肚子里有了东西下笔才有神。另外也要学习一下外国诗歌,像普希金,叶赛宁,拜伦,海涅,泰戈尔,纪伯伦,惠特曼.举几个例子:(手法一:意 境)如何是好呢?园中失窃的13号楼,那老人已病入膏肓……一只年迈的猫,静卧在窗台的角落里,肮脏的身体抖落最后的颤栗。

我涕泗滂沱,坐在湖畔的丑石上,凝望一扇久未开启的门。初夏,不知名的小花开了,簇拥起许多沉积久远的思念。

曲径的悲剧已上演,我只身躺下,守候曾经的柳絮落脚在泪湿的衣襟。(手法二:抒 情)从何处跌落下了这片梧桐,在哪年的秋天,黄昏的时刻?噢!难道我真的已忘却了,那嵌入眼底的天蓝与小道林荫。

从何处跌落下了这片梧桐,在诗本的第几页,当成书签?噢!我怎么也无法想起,那披肩的长发和回眸时的笑脸。我的思念之地,阔别你太久,垂死坚持的梦已被稀释得惨淡。

回到这棵树下,我真心愿意,把自己做成标本,将体肤都剔除,静静地、悄悄地葬在一册书里。 (手法三:叙 述)自从有一天,突然间,我变成个一塌糊涂的人。

那时,我的理想又获新生,接着就无知无畏地狂傲起来,简直象只花俏的公鸡,孰不知,在今后的战斗中即将要惨败而归。给自己起个了绰号,叫“诗痴”,设计个别别扭扭的口头禅“有影无”。

揣着几本哲学书,戴副高度眼镜,一天到晚装模作样地出入在图书馆里。为附和自己的名,决定写点的东西,不管它算不算、叫不叫、成不成“诗”。

我是个会生育的男人,十月怀胎,尝尽坚苦分娩出了属于自己的孩子。这些孩子全和我长得很象,一个一个,都高声疾呼着要有的“自由”和“理想”。

当然,这是比方,“孩子”就是我的诗,这里没有高超的意象,也没有深远的隐喻。(手法四:意 象)临行一别,我试问君知否,那未来之路可会有雄鹰盘踞?你把沉厚的手掌落在我的肩头,宛尔一笑,唤起了数年以后的我。

苏醒时,我用双手搭个菱形,放在胸口匡扶一夜凄清的内心。黑暗已过去,闯过弥留之际的人,吮吸着来自远方的绿林制造的氧气。

第26层,每层楼高约是2.5米,那么我该是在65米的高空眺望了。我见到身穿蓝色卡其布中山装的老人,轻而易举地用百年的智慧垒成了高山。

而我,在先知的面前显得如此贫瘠,甚至不得其门而入,失了皈依的方位。我那同窗多年的朋友,你们在哪里,是否有同样的遭遇和渴望自由的心情?。

2.现代诗歌怎么写

现代诗歌也叫“白话诗”,与古典诗歌相区分。

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写现代诗歌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1、定调子 所谓调子,就是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的特点。

情绪上或悲伤、或热烈、或忧郁,思想可以是爱国,可以是热念,还可以是某种思考,包罗万象。调子是一首诗歌的关键,可以说是影响着诗歌的整体风貌。

2、取象 “象”在这里是指没有负载着情感和思想的物质,可具象为物件,动作,细节等等。整个取象的过程是复杂的,它的内容很繁杂,可以是生活、社会、艺术、体育等诸方面,只要是表情达意的需要,皆可以调用。

3、寄寓 所谓寄寓,诗家又云“寄托”,就是将情思附着在象上表达的过程。 寄寓的方法有多种,主要表现为三种常见的形式,即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缘事抒情。

其中的“景”、“物”、“事”都是象,这便让情感和思想有了传达的通道,同时也增添了诗歌的含蓄、内敛的美感。 扩展资料: 诗歌写作升华的技巧: 1、点染意境:这种方法化自绘画,就是在诗歌的关键之处,予以点染、开拓,发掘一种新境界。

2、点明情思:这是现代诗常用的升华法之一。它的好处,在于诗歌不至于太过晦涩难懂,早期的现代诗的写作大多如此。

3、强化主题:这也是现代诗写作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前后呼应或反复吟唱。前者显得结构完整,后者则感情热烈,还让我们看到了情思动态的流动过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现代诗。

3.怎么写现代诗歌

一 、选材选材,就是写什么,诗歌创作素材的选取,是由诗人受到诗意的触动进而选择的某个景物或某件事情为基础的创作材料。

万物都具有诗意,只是有的人能够轻易发现诗意,感受诗意,而有的人却不能识别。 诗意是以诗人关于某件事情或某段语言的联想,既美好又遥远,从概念上来说,诗意是主观情思与客观存在相互融合、相互包含和吸收,并由此引发诗人美好而深刻的联想。

比如一个诗人看到一幅画,在大众看来不过是一幅普通的画作,而感受到诗意的诗人则能够看出半个人生,能够看到生命水的涌流,其实是诗人把画作,用自我感受和联想的方法做出了不一样的诠释。 所以诗意的东西往往都是我们熟悉的,平凡生活中具体而熟悉的事物。

之所以成为诗歌创作的素材,是诗人融合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把平凡具体的东西写出了超越事物本身的价值。 二、形式选材之后就要确定形式,诗的形式有很多种,古体诗、近体诗,现代诗,无言、七言、八言… 是讲求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的古体诗形式,还是选择长短不一,形式主义多变的现代诗。

是值得思考的题材问题,对于诗歌创作来说,形式也是诗的一部分,只有选好形式,才能把诗歌创作的才思用意向凝聚起来,构成意境,进而触动读者心灵,以求达到诗歌的效果。形式是诗歌区别于散文和小说的重要特征,一首好的诗歌,选好形式很重要, 例如:李白的《将进酒》,以古体诗形式,写出诗人恣意豪放的人生况味,以个体情思的奔放洒脱折射着大众对自由奔放的渴望,因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又比如,郑愁予的《江南》,“我哒哒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这首诗采用现代诗灵活多变的形式,写出温婉思念的愁绪,令人动容。

如果交换一下形式就可能写成四不像。所以说,开始写之前要确定好形式,至于怎么确定,要根据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思的抒发需要来确定了。

三、初衷决定怎么写之后,要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写,写的意义在哪里。 一首诗没有情感是难以打动人心的,就像西方的史诗,多长篇大论的叙事,真正的好诗,以情动人,所以在决定好写什么,怎么写之后,我们应当明白自己为什么写,写的初衷是什么。

四、构思 对生活广度与深度的观察,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构思,在创作过程中,我们要构思艺术形象,使之高度凝练,足以概括生活某方面的艺术,能够给读者回味的空间,必须要不流于俗,懂创新,有个性,构思是一件发现诗意的脑力活动。 最普遍的构思方法是吸引力法则,当你想着一件事时,或者这件事的某个方面时,关于这件事的意象,材料就会源源不断的进入你的脑海。

甚至有无数个想法汇聚在一起,是人经过对这些想法的筛选,融合成诗,就是吸引力法则下的构思,也是诗歌创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五、灵感 灵感是一闪而过的瞬间顿悟,是客观世界与人的主观情感在偶然间的碰撞。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灵感就像星星之火一样,是诗歌创作中的精髓所在。灵感的来临需要长期的生活体验,细致耐心的生活观察。

积累和经历达到一个值后,灵感就有可能在某个时刻来临,古人有“掉书袋”的做法,时时刻刻将纸笔带在身侧。就是为了防止灵感来临时手忙脚乱,而笔墨随侍在侧,随时随地都能记下偶然得来的灵感。

所以灵感是在生活经历里思考得来的。譬如海子诗句“面向大海,春暖花开”,若非诗人生活阅历积累,长期构思与灵感闪现,也不可能得到佳句。

梭罗在瓦尔登湖的生活,也是在平凡清静之地,积累生活阅历,捕捉诗意灵感,既诗人所说的诗意的栖居。 六、感悟 感悟由心而发,由生活触动上升到内心深处。

有所体悟,是感悟的一大表征,感悟,即有感有悟,感由客观世界观察细致而来,悟是心灵升华。渐悟和顿悟都是心灵感悟的一种。

要得到感悟,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诗人好的眼光决定了诗歌创作的高度。

一个诗人要得到感悟,必须要回到纯净的心灵,只有纯粹的心灵才能对外界的触动而敏感。譬如“温饱思淫欲”,诗歌创作是一种意识流的行为,纯粹的心灵是诗歌感悟的前提条件。

通过自省回到纯粹,通过思索回到纯粹是诗歌感悟的前提条件。诗人敏锐的眼光透过生活表象而得到的感悟的多少,是区别诗人精神富裕程度的重要特征。

七、体验 体验是对语言活动的领悟,第一种是诗人在写诗是有如神助,灵感和才思如滔滔江水,一发不可收拾,但是这灵感和才思能不能为读者所领会和接受就是考研优秀的诗者的标准之一了。 第二种,诗人在创造时的时候也被时所创造,写诗不仅要占据时间精力,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外,诗意总是充斥创造者的心灵,给创造者美的体验,影响甚至改变创造者的价值观。

一首好的诗歌写到一半,创造者会根据诗意的发展方向来写诗,因为审美的方向一旦确立并让创造者得到审美体验的话,使得创造者就成了诗歌本生。诗引领诗人沿着自己的创作方向进行创作。

扩展资料: 分行要求 1、句意表达已完成。 2、可独立存在的意象。

3、足够展现某种语气势态。 4、特殊和特定时间、人物或事件的交待完毕与完结。

5、作者重点强调的一个特别词汇。 分行同时承担着诗语的使命,无限制的强行撕开。

4.现代诗怎么写

“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

现代诗的含义: 1.形式是自由的 2.内涵是开放的 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古典诗”与“现代诗”的比较:“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

“古典诗”以“思无邪”的诗观,表达温柔敦厚、哀而不怨,强调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现代诗”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现代诗的特点 * 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 现代诗潮的十大流派 * 现实主义 * 唯美主义 * 象征主义 * 新浪漫主义 * 意象主义 * 未来主义 * 表现主义 * 超现实主义 * 后现代主义 * 具体主义 现代诗的发展 中国现代诗也可以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阶段: * 中国现代诗歌:二十世纪上半叶以前的诗歌称为中国现代诗歌 * 中国当代诗歌:二十世纪下半叶以后的诗歌称为中国当代诗歌。

5.现代诗的写法有哪些

写诗不是恶搞,现代诗歌也有他的写法。

诗歌的标准应该没有变:语言美,节奏美,音韵美,意境美。好的诗歌应该用语言吸引人,用节奏与音韵感染人,用意境去溶化人。

但现在的好多所谓好诗歌是把完整的句子弄残废,把顺溜的句子变的拗口,把明白的句子让人看不懂。 好诗应是:辞近旨远,真情实感,意境阔大,情景交融,“明理为文,秀气成采”。

且诗歌诗歌,既要诗,还要歌,诗歌不仅要有韵律节奏,还要朗朗上口。整体来看,诗要让人在其中陶冶性情,学到知识。

文学,尤其是诗,绝对没有自然成采可言,一定要有人加工而成的。“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不是诗所应遵循的规律。

诗是一门藏的艺术。好诗,就是用最少的文字,包含最深最美最多最能点击人心灵冲击人视觉美感的与音乐有关的语句! 我们这个时代在共同期盼完美诗人的出现,她应该同时具备古典美感、现代哲思、超现实主义的浪漫,方才能盖过古今中外的经典而荣升为经典,这是一个极限,只有跨越才能被广泛地接受和承认。

诗歌创作自古以来离不开“写作手法”,尤其是现代诗歌.写作手法包括“意象”、“意境”、“表述”、“结构”、“修饰”等等,这方面古诗词也好,新诗也罢,除了格律部分有所区别,其它无一不是这样. 以下是一种参考: 一种写现代诗的格式: 1]人物xxx地点 2]物品xxx动作 3]在xxx(地点) 4]存在(条件)xxx 初看起来会比较模糊,甚至不知道我在讲什么,没有关系,让我来慢慢解释: 1] 人物地点是阐述一个状态,例如“我站在27楼楼顶的边缘” 2]物品xxx动作:阐述一个与[1]相关的情形,例如“漫天的雪花在我脚下坠落” 3]在xxx(地点):变幻场景,例如“在那个有风的日子里” 4]存在(条件)xxx:简单的说就是陈述一个没有联系的状态,例如“我的眼泪化作了片片的雪花” 那么将上面的四句连起来,看看像不像一首现代诗: 我站在27楼楼顶的边缘 漫天的雪花在我脚下坠落 在那个有风的日子里 我的眼泪化作了片片的雪花 很简单吧,让我们将技巧进行到底,我再做一首: 你静静走在我的心里 没有告诉我你的到来 在荒芜的心灵中 我一直在等待这她的到来。

6.现代诗怎么写(具体或举一点例子)

文似看山不喜平。

现代诗,如舒婷的“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致橡树》)、顾城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一代人》)、海子的“面向大海/春暖花开”;还有北岛等著名诗人的名作,虽然语言朴实,但却意味绵长而隽永。同时,他们的诗作想象力丰富(甚至有些诡异),充满灵动和跳跃感。----希望你多看看这些名作,肯定会有所收获。

真正好的现代诗不是那么容易写的(当然,鄙人也写不好)。你要想写出像样的“诗”,还需要积累和沉淀。不过如果自娱其乐,随手涂鸦,倒也无妨。

直言无忌,谬评一番,得罪之处,请君海涵!

诗歌的书写格式

1.诗词的写法

近体、古体 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古人这么叫,我们现在 也跟着这么叫,虽然它其实是很古的,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 熟。

唐以前的诗,除了所谓“齐梁体”,就被称为古体。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 也称为古体。

古体和近体在句法、用韵、平仄上都有区别: 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 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 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古体可以在偶数句 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

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 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 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

平仄: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唐以后, 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

古体诗基本上无格律,所以以下只讲近体诗。 用韵 唐人所用的韵书为隋陆法言所写的《切韵》,这也是以后一切韵书的鼻祖。

宋人增广《切韵》,编成《广韵》,共有二百余韵。实际上唐宋诗人用韵并不完 全按这两部韵书,比较能够反映唐宋诗人用韵的是金人王文郁编的《平水韵》, 以后的诗人用韵也大抵根据《平水韵》。

《平水韵》共有一百零六韵,其中平声有三十韵,编为上、下两半,称为上 平声和下平声,这只是编排上的方便,二者并不存在声调上的差别。近体诗只押 平声韵,我们就只来看看这些平声韵各部的韵目(每韵的第一个字): 上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光是从这些韵目就可以看出古音和今音已大不相同。

有一些在古代属于不同 韵的,在现在已看不出差别,比如东和冬,江和阳,鱼和虞,真和文,萧、肴和 豪,先、盐和咸,庚和青,寒和删,等等。 如果我们具体看一看各个韵部里面的字,又会发现一个相反的情况:古人认 为属于同一韵的,在今天读来完全不押韵。

比如杜甫《三绝句》第一首(以下引 诗均以杜诗为例,不再注明): 楸树馨香倚钓矶, 斩新花蕊未应飞。 不如醉里风吹尽, 可忍醒时雨打稀。

“飞”和“稀”在平水韵中同属五微,但在普通话读来并不押韵。 又如第二首: 门外鸬鹚去不来, 沙头忽见眼相猜。

自今以后知人意, 一日须来一百回。 “猜”和“回”在《平水韵》中同属十灰,但在现在普通话中也不押韵。

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 一起通用,称为通韵。但是近体诗的押韵,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 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也不能参杂了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韵, 是近体诗的大忌。

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 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

比如《军中醉饮寄沈八刘叟》: 酒渴爱江清, 余甘漱晚汀。 软沙倚坐稳, 冷石醉眠醒。

野膳随行帐, 华音发从伶。 数杯君不见, 都已遣沈冥。

这一首押的“汀、醒、伶、冥”属下平声九青,但首句借用了八庚的“清”。 这叫做借邻韵发端,在晚唐开始流行,到了宋代,甚至形成了一种风气。

现代人写近体诗,当然完全可以用今韵。如果要按传统用《平水韵》,则不 能不注意古、今音的不同,读古诗更是如此。

这些不同,有时可以借助方言加以 区分,但不一定可靠,只有多读多背了。 四声 汉语声调有四声,是齐、梁时期文人的发现。

梁武帝曾经问朱异:“你们这 帮文人整天在谈四声,那是什么意思?”朱乘机拍了一下马屁:“就是‘天子万 福’的意思。”天是平声,子是上声,万是去声,福是入声,平上去入就构成中 古汉语的四声,上去入又合起来叫仄声。

这四声中,最成问题的是入声。梁武帝接着又问:“为什么‘天子寿考’不 是四声?”天、子、寿是平、上、去,考却不是入声,可见当时一般的人也搞不 清楚什么是入声。

那么什么是入声呢?就是发音短促,喉咙给阻塞了一下。一类是以塞音t, p,k收尾,另一类是以喉塞音?收尾。

在闽南语和粤语中,还完整地保留着这 四种入声,在吴语中则都退化成了较不明显的?收尾了。以t,p,k收尾的入 声,并不真地发出t,p,k音。

塞音在发音时要先把喉咙阻塞一下,然后再送 气爆破出声。在入声中,只有阻塞,没有送气爆破,叫做不完全爆破。

比如英文 的stop,美式英语在发这个词时,并不真地发出p音,而只是合一下嘴就完 了,这就是不完全爆破,也可说是一种入声。 在普通话中,入声已经消失了。

原来发音不同、分属不同韵部的入声字,有 的在今天读起来就完全一样。比如“乙、亿、邑”,在平水韵中分属入声四质、十三职、十四缉不同韵,在普通话。

2.诗歌格式怎么写

古代诗歌的分类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①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③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 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

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 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① 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

② 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③ 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④ 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律诗 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

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

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排律除首末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小律对偶要求较宽。

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唐代律诗在定型化过程中和定型后,都存在变例,有些律诗不完全按照格式写作,如崔颢的《黄鹤楼》,即前半首为古体格调,后半首才合律。

律诗的这种变化被称为拗体 。绝句 中国诗体。

又称截句、断句、绝诗。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

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它源于汉及魏晋南北朝歌谣。

“绝句”这一名称大约起于南朝。梁 、陈时,已较普遍地用绝句泛指四句短诗,其押韵平仄都较自由,或称古绝句。

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格律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后或中间四句。所以,唐人有的在诗集中把绝句归于律诗。

后来也有学者认为绝句是截于律诗之半而成。绝句灵活轻便,适于表现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广为诗人所采用,创作之繁荣超过其他各体诗。

宋代洪迈曾辑录唐人绝句万首,约占现存唐诗总数1/5。除李白、王昌龄、杜牧、李商隐以绝句擅长外,还有不少千古名篇,并不一定出自名家之手。

另外,唐人绝句大都配乐歌唱,如王维《渭城曲》、李白《清平调》、刘禹锡和白居易的《竹枝词》、《杨柳枝》等,所以,绝句也被人视作唐人乐府。

3.古诗词的格式有哪些

在我们这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诗歌一直是文学史的主流. 诗是怎么样产生的呢?原来在文学还没形成之前,我们的祖先为把生产斗争中的经验传授给别人或下一代,以便记忆、传播,就将其编成了顺口溜式的韵文.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诗]与[志]原是同一个字,[志]上从[士],下从[心],表示停止在心上,实际就是记忆.文字产生以后,有了文学的帮助,不必再死记了,这时把一切文字的记载叫[志].志就是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歌的称谓又是怎样来的呢?诗和歌原不是一个东西,歌是人类的劳动同时产生的,它的产生远在文学形成之前,比诗早得多.考察歌的产生,最初只在用感叹来表示情绪,如啊、兮、哦、唉等,这些字当时都读同一个音:"啊".歌是形声字,由"可"得声.在古代[歌]与[啊]是一个字,人们就在劳动中发出的[啊]叫作歌.因此歌的名字就这样沿用下来. 既然诗与歌不是一回事,后来为什么又把二者连在一起以[诗歌]并称呢?这只要弄清楚它们的关系就明白了.歌,最初只用简单的感叹字来表示情绪,在语言产生之扣,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逐步深化,情绪更加丰富,用几个感叹字表达远远不够用了.于是在歌里加进实词,以满足需要.在文字产生之后,诗与歌的结合又进了一步,用文字书写的歌词出现.这时,一支歌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音乐,二是歌词,音乐是抒情的,歌词即诗,是记事的.这就是说,诗配上音乐就是歌,不配音乐就是诗.最初的诗都能配上音乐唱,歌就是诗,诗就是歌.关于诗与歌的结合,我国古籍中很早就有论述. 《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尚书》:"诗言志,歌永言"这便形象地指出了诗与歌的内在联系.由于这种情况,后来人们就把诗与歌并列,称为[诗歌],目前,诗歌已经成为诗的代名词了. 古诗词格式 唐诗格律: * 五言绝句[仄起式] *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例词参考·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以 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晚唐以后,首 句用邻韵是容许的.) 说明:此五言绝句的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 五言绝句 [平起式]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 ·例词参考· 听筝[唐]李端 鸣筝金粟桂,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是误拂弦. (注: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 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 说明:此五言绝句的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 七言绝句 [仄起式] * (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平仄仄平. △ ·例词参考· 为女民兵题照 **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注: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 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 说明:此七言绝句的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 * 七言绝句[平起式] *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 [△]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注: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 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 ·例词参考·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说明:此七言绝句的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 五言律诗 [仄起式] *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字外加括号表示可平可仄.] ·例词参考· 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说明:此五言律诗的另一式,首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 五言律诗 [平起式]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 ·例词参考· 山居秋螟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青泉石是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说明:五言律诗的另一式,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 七言律诗 [仄起式] *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 (律诗首句多为压韵) ·例词参考· 书愤[宋]陆游 昌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

4.诗歌的书写格式

古诗分为两大类,即

也即通常所讲的

源于

成于唐朝。其中

为正体,分五言律、七言律和

三种。每诗八句四联,分别为首联、

、颈联、尾联,其中

和颈联必须

四句的为绝句,是指将

断开的意思,分

两种。

与之相对的是

唐朝之前的诗基本上都是

唐以后也有大量古体诗存在。

按字数分,有

、四言、五言(

)、七言(

),七言以上称杂言。

也即

也属于古体诗。

古体诗用韵、

都不严格——因为这些都是

的基本特征。

古体诗中间还有一大类是乐府,汉以前诗是合乐的。汉以后

分离,曲调可能失传,但乐府的格式和名称保留下来,通常都以具体而固定的题目出现。这些题目体裁包括:歌行、吟、辞等等。其中歌行又分

(五言)和

(四言)。三国时的曹操善写乐府。

唐时李白尤善古体(也称

)和乐府,杜甫乐府、古体写得也很多

5.古诗书写格式

中国古代书法书写格式一直是,“自右往左,自上往下”,不用打标点。

从正文开始写,一直写到文末,不用空格。如若文末下还有足够的空间就可以落款,落款包括摘录的古诗词题目及其作者,(一般是敬录某某诗或词一首)还有你的名字和摘录的日期。

如若空间不足,则可以适当省略诗词题目,就是敬录某某诗或词一首,还可省略书写的日期。题目和作者一般是不省略的,否则就不是一幅完整的作品。

你也可以把落款另起一行,比正文的字略小,低于正文一个半字开始书写。 书法格式一共有7种,分别为斗方、三开、对幅、中堂、条幅、对联、扇面。

扩展资料: 1、斗方: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正方形。

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

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 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2、三开: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长方形,尺寸不等。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

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

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3、对幅: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

通常两幅成对悬挂。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

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书法作品格式。

6.诗词的书写格式

诗词的书写格式为: 五言绝句 ⑴平起首句起韵型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⑵平起首句不起韵型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⑶仄起首句起韵型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⑷仄起首句不起韵型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七言绝句 ⑴平起首句起韵型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⑵平起首句不起韵型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⑶仄起首句起韵型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⑷仄起首句不起韵型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言律诗 ⑴平起首句起韵型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⑵平起首句不起韵型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⑶仄起首句起韵型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⑷仄起首句不起韵型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七言律诗 ⑴平起首句起韵型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⑵平起首句不起韵型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⑶仄起首句起韵型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⑷仄起首句不起韵型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扩展资料: 古音和今音的对照,大概是这样分的:今音的第一第二声约等于古音的平声,今音的第三第四声,约等于古音的仄声。

具体来讲讲四声。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

我们要知道四声,必须先知道声调是怎样构成的。所以这里先从声调谈起。

声调,这是汉语(以及某些其它语言)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

拿普通话的声调来说,共月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 参考资料:诗词 百度百科。

现代诗歌的书

1.【关于读书的现代诗歌,80字】

静夜静读静思我爱在静夜静读,在静夜静思.读出味道,读出书的灵魂.读出感受,读出书的意境.我爱你,亿万人成功的元素——书籍翻开书,阵阵油墨的清香钻入我的鼻子.翻开书,回肠荡气的文字映入我的眼帘.用自己纯挚的心灵去感受每一个文字,用自己明洁的思想去体会每一个道理.攀上陡峭的书籍高峰,走向明媚的成功之路.《三国》让我认识了机智勇敢的刘备,《西游》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善恶是非,《水浒》让我看到了大义凛然的英雄,《红楼》让我领略了悲欢离合的感情.我在读书的真理, 书在读我的品格.我倾诉着读书时的所思所想,书塑造了一个勤奋好学的我.我读书,才明白外面的世界如此灿烂.我读书,才明白社会的变化丰富多彩.一无所知的人读书如吃饭,没有比书籍更好的食物了.才疏学浅的人读书如享受,没有比书籍更好的财富了.静夜静思,静思是幸,静夜静读,静读是福.书籍,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爱你,书籍。

2.请推荐一本现代诗歌精选的书

《现当代诗歌精选集》内容简介:都说现在是诗歌的末世,也许是因为现代的繁忙节奏里已经没有多少空闲容纳诗歌的闲散了。

但是,总是有人难以忘怀诗歌带来的震撼。诗歌的形式各异,带给人们的体会也各有不同,这里我们编选入册的是被广泛认可的名家的体现意象之美的作品。

涵盖了青年读者们最喜欢的18位诗人和百余首诗歌。这些诗作写于不同时期,诗歌中流荡出的美却一样的动人心弦,集解成册后,完全是一本动人魂魄、催人泪下的浓情诗册。

本书所编选的,是被称为“中国现当代诗歌”的那一部分文字。所谓“中国现当代诗歌”,广义上讲,是上起五四运动,下至当下时段这百多年来所出现的诗歌作品。

新文化运动中所倡导的白话文写作、表达方式和内容的西化,也影响到诗歌创作,因而出现了一种被称为“新体诗”的新形式,其特点是用白话语言写作,表现科学、民主的新的时代内容,打破旧诗词格律的束缚,形式上灵活自由。本书中所选录的,基本是此类作品。

现当代诗歌,是一种相对尴尬的存在,它缺少了古典诗歌精致的格律美,不再被人们从蒙童时代便熟纳于心,随时引用,成就一种出口成章的悠然。现当代诗歌的自由体,使人怀疑诗歌到底是否还是诗歌,或者仅是一种占据着这个名词的新的物种。

然而,走过这沧桑的百年,穿越那参差不齐的诗行,我们不禁为那些幽深的情感和思虑所打动,它们脱去了格律的桎梏,却依然营造着诗意的氛围,展示着诗人们超越现实的情怀。这不是平静的一百年,正是这不平静,才更能孕育心系忧患的诗人。

在这一百年中,诗歌流派众多,早期的尝试派、人生派、创造社、湖畔诗派、新月派……近期的朦胧诗、第三代……都展现着不同时代的焦虑和躁动,不同时代的面对世界的情感与思索。当我们用目光抚摸这些熟悉或陌生的名字:郭沫若、戴望舒、徐志摩、李金发、穆旦、北岛、顾城、海子……那些涌自于内心的诗句便一一浮现在他们的身后:郭沫若的狂放恣意: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

戴望舒的深挚柔情: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北岛面向世界的置疑: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海子对宁静的渴望: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这些句子,穿越现世的庸常,直达我们久已干涸的心灵,使我们再一次找到童年面对宇宙的新奇和庄严。

人类,之所以与众生稍有不同,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思索与庄严吧?总会有一些我们珍视的东西,要把它们留驻在心灵深处。而诗歌,正是引领我们走向心灵彼岸的桥梁。

-------------------------------------------------------------------------------- 编辑推荐 本书所编选的,是被称为“中国现当代诗歌”的那一部分文字。所谓“中国现当代诗歌”,广义上讲,是上起五四运动,下至当下时段这百多年来所出现的诗歌作品。

新文化运动中所倡导的白话文写作、表达方式和内容的西化,也影响到诗歌创作,因而出现了一种被称为“新体诗”的新形式,其特点是用白话语言写作,表现科学、民主的新的时代内容,打破旧诗词格律的束缚,形式上灵活自由。本书中所选录的,基本是此类作品。

现当代诗歌,是一种相对尴尬的存在,它缺少了古典诗歌精致的格律美,不再被人们从蒙童时代便熟纳于心,随时引用,成就一种出口成章的悠然。现当代诗歌的自由体,使人怀疑诗歌到底是否还是诗歌,或者仅是一种占据着这个名词的新的物种。

然而,走过这沧桑的百年,穿越那参差不齐的诗行,我们不禁为那些幽深的情感和思虑所打动,它们脱去了格律的桎梏,却依然营造着诗意的氛围,展示着诗人们超越现实的情怀。 这不是平静的一百年,正是这不平静,才更能孕育心系忧患的诗人。

在这一百年中,诗歌流派众多,早期的尝试派、人生派、创造社、湖畔诗派、新月派……近期的朦胧诗、第三代……都展现着不同时代的焦虑和躁动,不同时代的面对世界的情感与思索。 当我们用目光抚摸这些熟悉或陌生的名字:郭沫若、戴望舒、徐志摩、李金发、穆旦、北岛、顾城、海子……那些涌自于内心的诗句便一一浮现在他们的身后: 郭沫若的狂放恣意: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

戴望舒的深挚柔情: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 北岛面向世界的置疑: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都说现在是诗歌的末世,也许是因为现代的繁忙节奏里已经没有多少空闲容纳诗歌的闲散了。但是,总是有人难以忘怀诗歌带来的震撼。

诗歌的形式各异,带给人们的体会也各有不同,这里我们编选入册的是被广泛认可的名家的体现意象之美的作品。涵盖了青年读者们最喜欢的18位诗人和百余首诗歌。

这些诗作写于不同时期,诗歌中流荡出的美却一样的动人心弦,集解成册后,完全是一本动人魂魄、催人泪下的浓情诗册。本书所编选的,是被称为“中国现当代诗歌”的那一部分文字。

所谓“中国现当代诗歌”,广义上讲,是上起五四运动,下至当下时段这百多年来所出现的诗歌作品。新文化运动中所倡导的白话文写作、表达方式和内容的西化,也影响到诗歌创作,因而出现了一种被称为“新体诗”的新形式,其特点是用白话。

3.现代诗类优美的书籍有什么

《你一定要走吗?》——泰戈尔

旅人,你一定要走吗?

夜是静谧的,黑暗昏睡在树林上。

露台上灯火辉煌,繁花朵朵鲜丽,年轻的眼睛也还是清醒的。

旅人,你一定要走吗?

我们不曾以恳求的手臂束缚你的双足,

你的门是开着的,你的马上了鞍子站在门口。

如果我们设法挡住你的去路,那也不过是用我们的歌声罢了,

如果我们曾设法挡住你,那也不过是用我们的眼睛罢了。

旅人,要留住你我们是无能为力的,我们只有眼泪。

是什么不灭的火在你眼睛里灼灼发亮?

是什么不安的狂热在你的血液里奔腾?

黑暗中有什么呼唤在催促你?你在天空的繁星间看到了什么可怕的魔法,

是黑夜带着封缄的密讯,进入了你沉默而古怪的心?

疲倦的心呵,

如果你不爱欢乐的聚会,如果你一定要安静,

我们就灭掉我们的灯,也不再弹奏我们的竖琴。

我们就静静地坐在黑夜中的叶声萧萧里,而疲倦的月亮

就会把苍白的光华洒在你的窗子上。

旅人啊,是什么不眠的精灵从子夜的心里触动了你?

4.想描写现代诗的书,有没有哪些好点的

1:《走了一万一千里路》顾城

简评:寓言和哲思是顾城诗的灵魂,也许你只听说过“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但,他的每一首诗都远比这句话,要来的精彩得多!

2:《以诗之名》席慕蓉

简评:一个祖籍蒙古,出生四川的诗人,这本书是她第七本诗集,之所以推荐第七本。因为,花开荼蘼,才最美!

3:《我的心只悲伤七次》纪伯伦

简评:黎巴嫩诗人,书中收录《先知》和《沙与沫》是冰心翻译的,他的诗有一种饱经风霜之感,充满着智慧与思想。有人评价说:“年青的时候会喜欢泰戈尔的诗集,年老时更钟爱纪伯伦了!”

4:《海子诗典藏》海子

一个英年早逝的诗人,或许不太有人知道他,但是都读过他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他的诗有一种独特魅力所在,不是能够轻易读懂,但却会深深迷恋的!

满意请采纳!

5.写现代诗的书有哪些 像《繁星

楼主您好,《繁星·春水》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与之内容最相近的应该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和《新月集》,两者在主题上非常相似,而据冰心先生本人所说,《繁星·春水》正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冰心的《繁星春水》与泰戈尔的《飞鸟集》可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歌颂平凡、歌颂弱小的事物,在两者中都很常见,例:

小草呀,你的足步虽小,但是你拥有你足下的土地。

--《飞鸟集·六十五》

幼花开放了它的蓓蕾,叫道:“亲爱的世界呀,请不要萎谢了。”

--《飞鸟集·六十六》

大地借助于绿草,显出她自己的殷勤好客。

--《飞鸟集·九十一》

绿草是无愧于它所生长的世界的。

--《飞鸟集·一一七》

再如:

春从微绿的小草里

和青年说:

“我的光照临着你了,

从枯冷的环境中

创造你有生命的人格罢!”

--《春水·五三》

嫩绿的芽儿,

和青年说:

“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

和青年说:

“贡献你自己!”

深红的果儿,

和青年说:

“牺牲你自己!”

--《繁星·一0》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春水·三十三》

言论的花儿

开的愈大,

行为的果子

结的愈小。

--《繁星·四五》

创造新陆地的,

不是那滚滚的浪沙,

却是他底下细小的泥沙。

--《繁星·三四》

弱小的草呵!

骄傲些罢,

只有你普遍的装点了世界。

--《繁星·四八》

可见,冰心在《繁星春水》的创作上深受泰戈尔的影响。她在《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一文中写道:“我读完你的传略和诗文心中不作别想,只深深的觉得澄澈、凄美”,“谢谢你以超卓的哲理,慰藉我心灵的寂寞”。一名学子深切地感应着一位大诗人的诗心,从而唤醒了自己心中的诗意,一个新诗人由此诞生。冰心从泰戈尔作品中获取的不单是一种创作的形式,还包含有创作的内涵。泰戈尔为冰心打开了一个丰富而全新的世界,这里冰心的“谢谢”二字就显得尤其真挚,尤其中肯。

不过,任何一个作家的创作都具有个性化的痕迹,冰心也是如此。和泰戈尔相比,年轻的冰心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没有透彻人生的那种深邃,没有洞穿生死的那份超然与豁达,没有纵论宇宙、人生的渊博与智慧,《繁星》《春水》和《飞鸟集》相比,自然也就不够博大精深,浩瀚高骘。有人说《繁星》《春水》是“《飞鸟集》的中国少儿版”,虽然有些武断,却也不无道理。然而,冰心当时凭着自己的理解与感悟,用年轻的眼睛观察周围的世界,用年轻的心体会周遭的人事,用年轻的思想阐释纷繁的人生,用年轻的生命颂赞“爱”的伟大,她的小诗虽然受着泰戈尔的影响,却又渗透着自己青春的气息,渗透着自己年轻的情感,渗透着自己女子的细腻,因此,她的诗也就有着一种独特的意境。

时间有限,我的回答就到这里,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再见。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