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中的燕燕一诗表达的是

1. 诗经中的燕燕

诗经中的燕燕

1.【诗经中“燕燕于飞”是什么意思

燕子燕子飞呀飞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诗词大意 燕子燕子飞呀飞, 羽毛长短不整齐. 姑娘就要出嫁了, 远送姑娘到郊外. 遥望不见姑娘影, 泪如雨下流满面! 燕子燕子飞呀飞, 上上下下来回转. 姑娘就要出嫁了, 运送姑娘道别离. 遥望不见姑娘影, 久久站立泪涟涟! 燕子燕子飞呀飞, 上上下下细语怨. 姑娘就要出嫁了, 运送姑娘到南边. 遥望不见姑娘影, 心里伤悲柔肠断! 仲氏诚实重情义, 敦厚深情知人心. 性情温柔又和善, 拥淑谨慎重修身. 不忘先君常思念, 勉励寡人心赤诚.。

2.《诗经

此诗作意,序称:“卫庄姜送归妾也。”郑笺详之曰:“庄姜无子,陈女戴妫生子名完,庄姜以为己子。庄公薨,完立,而州吁杀之,戴妫于是大归,庄姜远送之于野,作诗见己志。”

所以,这首诗是庄卫公妻子庄姜送庄卫公之妾戴妫时所作,出自《诗经秋风》。辛弃疾的《贺新郎》中就有“看燕燕,送归妾”之语。

《燕燕》实中有虚的深婉曲折、情思无限了。

释义:

①姚炳:“燕燕,纪鸟,本名燕燕,不名燕。以其双飞往来,遂以双声名之,若周周、蛩蛩、猩猩、狒狒之类,最古之书凡三见,而语适合此诗及《释鸟》文。”“则旧以燕燕为两燕及曲为重言之说者,皆非也。”又“差池”,曰“当专以尾言,燕尾双岐如剪,故云‘差池’耳”。按依此说,古称燕为燕燕,不必特指双燕。不过诗中之燕燕不妨仍指双燕,如“黄鸟于飞”(《周南·葛覃》),“仓庚于飞”(《豳风·东山》),皆非以一鸟为言。②毛传:“之子,去者也。归,归宗也。远送过礼。于,於也。郊外曰野。”陈奂曰:“‘于’训‘於’者,释‘于野’之于与‘于归’之于不同义。‘于归’,往归;‘于野’,於野也。‘於’犹‘之’也。”③飞而下曰颉,飞而上曰颃。颉颃,即顾盼翱翔。④将,朱熹曰“送也”。伫立,毛传曰“久立也”。⑤朱熹曰:“‘送于南’者,陈在卫南。”点评:

诗以燕燕起兴,其意只在燕燕如此,人何不然。而燕燕原是常见之鸟,其差池其羽,颉之颃之,下上其音之象,乃人人眼中心中可见可感,则它可以是天然凑泊的眼前景致,又何尝不可以是写情寄意所谓“拟容取心”的意中之象。

3.诗经中的燕燕改成散文

秋雨微凉,残阳似血。

回首,悲喜无堪一笑,私语里的梦幻,枕边的轻怜,如画,似梦。你的回眸,划过我的眼帘,化成一帘幽梦,洒落柔进月夜,轻轻惹起千丝万缕的牵挂;昔日种种的情意绵柔,依然缀落眉央,婉婉轻徊,沁沁微香;温柔成满笺的诗句,随夜尽情地释放,然,脸上却留下浅浅泪痕。

----紫蝶儿 我用尽整个人生,却走不出悠长的雨季,一路行吟,一路回望,忆念不息,泪流不止,就将心化成一颗露珠,栖息在梦宽阔的叶子上,沉沉睡去,待下一世的晨曦,将我轻轻唤醒,那么,今生,可否允我尘埃落定,还我素心如月,温婉如玉,清眸流转,恰若初见时的盈盈,岁月静好,红尘安然,好想你能赐我一场盛大的邂逅,以你明净的眸,给我一往深情的凝视,不求地老天荒,只为,你涉水而来的一声呼唤,和那脉脉不得语的怦然心动。 总会在听到某一首歌的时候泪流满面,总会在看到某个似曾相识的背影的时候惆怅莫名,总会在嗅到某种香味的时候默默发呆,总会在经过某个地方的时候频频回头,殇于尘世,醉于倾心,酒醉而曲殇,人幻而尘落,落花秋霞,水波磷磷,伊人独唱曲,天地共和鸣,伊人红妆旧梦凉,知音难觅薄心殇。

断弦不再抚琴曲,泪惹相思入潇湘。 三生情殇,流沙而逝;一生情缘,只为君憔悴,陌上独舞,染起情怀,晚风眠,残念成殇,寒雨声,但为君碎,朦胧烟雨,花飞飘飘,相思转动在幸福的角落,美丽相逢,幸福相伴,漫天飞舞的花瓣,是为你的深情来做表白,你的爱是我心灵最安稳的角落,你的声音是我今世的迷恋,用那颗心为你鼓舞,十指紧扣,伴我相依,牵你的手,再也不会迷路,雨滴满了今世的想念,等待着幸福的晴天。

窗下听雨,簌簌沙沙,愁字盈心,笔间萧瑟,眉目微触,几抹伤怀,忆念殇影独徘徊,怅瞭望,天涯海角有时穷,只有相思无尽处,泪染红笺,一朝风月无话,几时对月长吟,风烟泪,涩涩心扉,花间字,若藤相依,一梦入心,相思魂难寄,空有泪满襟。犹忆流年,斜屏半倚,逐不尽镶嵌在那画面的相思,一缕缕,一段段,如心曲般的在内心深处萦绕,细碎而诗意,流年不殇谁执笔,文字画心,画不出缱绻情深。

梦,缤纷了苍白流年,却美丽不了一方心空寂寥,若有若无的记忆、若隐若现的伤痕、不温不热的疼痛,就这样堆积在心口,执念多年。 那一世的长情,谱一首长相思,冷了多少凄凉,漫了多少青丝,夜,雨滴穿石,吟一段烟花烂漫,听一曲月色未央,红尘有梦,岁月迷离,闲词愁赋难为情,一曲琴韵瑟瑟,悲欢了尘世离合,树恋花儿,花恋蝶,谁怨,望穿秋水一眼千年,你可曾知道,一曲琵琶语,两眼泪花聚,这一场忧伤烟雨,痴了天涯羁客相思几度。

心似海,情似花,一片痴心可曾错付了谁,如若诺已成现,文不再言情,轻拭相思的眼,望不穿往事如烟,这一生,我为你画地为牢,幽禁了一襟的相思,蝶儿飞,谁为伊人憔悴,看尽一世沧桑,繁华落满一地,多少红尘过客,多少过往云烟,一声离别,天涯流散,多少红尘过客,多少过往云烟,一声离别,一声叹,情之为伤,苦了多少人,煞了多少忆。 捧一杯清茶,临窗而坐,用清茶的怡香,将自己的心融入,寂寞飘然,嗅着淡淡的香气缥缈的来临,轻盈而悠然,浅听夜音,旋绕在氤氲处,伴清风飘然,一点点打开思绪的画卷,看流年留下的斑驳的碎影,摇曳在诗语间。

时间的素描里,一缕晨光,折在窗台,带着露水的清凉,浅夏的早晨就是这样,里面还有春天的故事,心事,被露水染上了朝霞的倩影,一些深念,如清风穿过的田野,通透而温暖。 翰墨流离在那一世的天荒地老,轻轻地弹开身上的伤痕,空着思绪为你点上一道浅搁,三千青丝弱缕,为君点画成痴,积累一生的痴狂,能托付给谁?我只能用半盏茶的余温陪你看白鸽飞舞,因为我要用整个轮回的时光为你挥笔成墨痴。

遇上你,注定伤悲;遇上你,注定孤独,若,爱去了,谁还为谁停留?心沉似海,一切恍然如梦,昨日亦如过眼云烟,随风消逝,蝶舞黄昏后,泪尽起风时,长亭雨又落,潇潇红尘路。 夜无尽黑暗了思念的容颜,我却怒放了想你的每一个瞬间,昙花翩跹,红烛缠绵,氤氲着情的妩媚、爱的温暖。

夜无眠,点亮着记忆的流年,速写着风干的眷恋,流星写就的誓言,月儿亘古守成了珠润的泪潸,一弯梦残,谁能读懂婵娟的清寒?一地如水的尘烟,那年那月已然憔悴成岁月的书签,抚悲咽欢,蓦然千年。静数一场细水流年,红颜如花窗棂后,天涯咫尺之间我却触不到你的容颜,我是你隔世的红颜,孤寂千年写在眉间,烛火阑珊处,舞尽天涯路,花曳清姿水如烟,红颜如花,你可知我一生只为你嫣然? 幽雨轻落,滴入了谁的眼帘?翩翩青衫,倾弯了谁的笔尖?暗香盈袖,粉黛了谁的眉间?幽兰雁落,伤感了谁的心田?西风凉透,漫卷了谁的香案?寒烟冷月,泪湿了谁的臂弯?夜幽暗,花无眠,琴音醉香案,香砚寒,墨笔悬,丹青绘朱颜。

阡陌红尘,思念成灰,所有的过往,在雨夜飘零。取一份优雅,聆琴音而来,深情不语,雨溅落的忧伤滴在我的眼眸里,我在静默的时光里,轻轻叩问,可否把我的心事传递,我于雨夜里,想着月下的故事,想着你的好,想着你温。

4.诗经中“燕燕于飞”是什么意思

1、意思是:燕子燕子飞呀飞。

2、原文是:

燕燕(诗经•邶风)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3、译文:

燕子飞翔天上,参差舒展翅膀。妹子今日远嫁,相送郊野路旁。瞻望不见人影,泪流纷如雨降。

燕子飞翔天上,身姿忽下忽上。妹子今日远嫁,相送不嫌路长。瞻望不见人影,伫立满面泪淌。

燕子飞翔天上,鸣音呢喃低昂。妹子今日远嫁,相送远去南方。瞻望不见人影,实在痛心悲伤。

二妹诚信稳当,思虑切实深长。温和而又恭顺,为人谨慎善良。常常想着父王,叮咛响我耳旁。

4、鉴赏:

这首诗是庄姜去送情同手足的娣妾,一同伤悼死去不久的桓公,自然百感交集,难舍难分,故作这首《燕燕》

第一章,燕:燕子。于飞:在飞翔。差池:指“双岐如剪”的燕尾。之子:指戴妫。这一章是说:燕子啊,飞来飞去,尾巴像参差不齐的剪刀。我这妹妹啊就要回娘家了,我把她远远送到了荒郊。翘首以望啊望不到了,眼泪像雨点一样落了下来。

第二章,颉:是鸟飞向上。颃:是鸟飞向下。将:送也。

第三章节:上下其音,指燕子飞上飞下地叫着。送于南,因陈在卫的南边。这两章与第一章意思大体相似,都是描绘送别时的情景。用燕子起兴,是别且匠心的。燕子这种候鸟,常被人们当做感情的寄托物。那春来秋去的燕子,不正像那来而复归的娣妾吗?你看她,张开参差不齐的羽翼上上下下地翻飞着,高高低低地鸣叫着,她是多么舍不得离去啊!是的,这里曾有过她的丈夫,她的爱子,她青春的年华。然而这一切都一去不复返了。她是怀着一颗受伤的心离开这里的。她的离别是多么凄凉啊!只有我这个姐姐,这个朋友,远远地将她送出城外,来到南边的荒野上。瞻首以望,佳人的身影渐去渐远,望不到了。我久久地伫立在山岗上,想到昔日的手足情谊,想到一同度过的荣辱忧患,生离死别,甜酸苦辣一齐涌上心头,怎不令人“泣涕如两”!这既是为戴妫洒下惜别泪,也是想到自己同样不幸的命运而洒下的辛酸泪。我这拳拳送别之心是多么苦啊!送别曲反复咏唱,真是一声一哽咽,一步一回头,读来催人泪下。

第四章,仲氏,是戴妫的字。任:信任。塞:秉性诚实。渊:用心深长。温:和气。惠:柔顺。淑:和善。慎:谨慎。先君:指死去庄公。勖:勉励的意思。寡人:寡德之人,是庄姜的谦称。大意是,戴妫是那样值得信任的一个人啊,她的心很诚实,很深远,又和气又柔顺,又善良又谨慎,临别之时,还用死去的丈夫和种种好处劝勉我这个寡德之人呢!这里,追念戴妫的美德,感其情重,更加深了依依不舍之情。古来写送别的诗何止千万,然而写得这样缠绵悱恻,委婉动人的,却不多见。此诗出于三千多年前一位女子之手,更见其才华横溢,不容小觑。

5.诗经中的“燕燕于飞”讲的是什么

原文是“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可翻译如下:

燕子双飞,前后相随。妹妹出嫁,我一送再送。抬首远望,看不见妹妹,我泪如雨)

燕燕:即燕子燕子。差池其羽:形容燕子张舒其尾翼

诗经·国风·邶风》中此诗的作者应当是年轻的卫君。他和一个女子原是一对情侣,却终不能结合,如一对燕子不能双飞。当她出嫁旁人时,他去送她,因此作此诗。已故父亲的意思是以温惠良善的仲氏许配卫君,所以他自己也将要迎娶他人了。

读到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到:在那一片天青日丽的旷野上,喧哗热闹的送亲队伍中;旌旗飘扬,众人欢闹,他目送她远去。嫁衣绯红,熟悉的香气迎风飘送;风拂过他的脸,他知道这一切,却无法止住泪。

6.谁知道《诗经》里的《燕燕》这首完整的诗歌

燕燕子飞,差池其羽①。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②。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一章)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③。之子于归,远于将之。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④。(二章)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⑤。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三章)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先君之思,以勖寡人⑥。(四章) ①姚炳:“燕燕,纪鸟,本名燕燕,不名燕。

以其双飞往来,遂以双声名之,若周周、蛩蛩、猩猩、狒狒之类,最古之书凡三见,而语适合此诗及《释鸟》文。”“则旧以燕燕为两燕及曲为重言之说者,皆非也。”

又“差池”,曰“当专以尾言,燕尾双岐如剪,故云‘差池’耳”。按依此说,古称燕为燕燕,不必特指双燕。

不过诗中之燕燕不妨仍指双燕,如“黄鸟于飞”(《周南·葛覃》),“仓庚于飞”(《豳风·东山》),皆非以一鸟为言。 ②毛传:“之子,去者也。

归,归宗也。远送过礼。

于,於也。郊外曰野。”

陈奂曰:“‘于’训‘於’者,释‘于野’之于与‘于归’之于不同义。‘于归’,往归;‘于野’,於野也。

‘於’犹‘之’也。” ③飞而下曰颉,飞而上曰颃。

颉颃,即顾盼翱翔。 ④将,朱熹曰“送也”。

伫立,毛传曰“久立也”。 ⑤朱熹曰:“‘送于南’者,陈在卫南。”

⑥毛传:“仲,戴妫字也。”范处义曰:“先君,庄公也。

寡人,庄姜自谓也。《周官》六行信于友为任(按《周礼。

地官·大司徒》“六行:孝、友、睦、姻、任、恤”,郑注“任,信于友道”),庄姜谓仲氏于我相信如友,故曰‘任只’,且称仲氏之德塞实而无伪,渊深而不流,温和惠顺,终始如一,既能自善自谨其身,又当不忘先君,有以助我,相诀之辞如此,冀仲氏不遐弃也。”但“先君之思”,也可以解作是戴妫对庄姜的临别赠言。

此诗作意,序称:“卫庄姜送归妾也。”郑笺详之曰:“庄姜无子,陈女戴妫生子名完,庄姜以为己子。

庄公薨,完立,而州吁杀之,戴妫于是大归,庄姜远送之于野,作诗见己志。”不过后来也还有一些不同的意见,如《列女传。

母仪》篇曰此为定姜送子妇,王质《诗总闻》认为是国君送女弟适他国,又或曰这是咏薛女事(魏源),又或曰“恐系卫女嫁于南国,而其兄送之之诗”(崔述)。不过这些并不比序说更觉可信,何况末章所咏在如此解释下反倒没有了着落,则不如从序。

王士稹曰:“合本事观之,家国兴亡之感,伤逝怀旧之情,尽在阿堵中。《黍离》《麦秀》未足喻其悲也,宜为万古送别诗之祖。”

《燕燕》诚为送别诗“导夫先路”,只是它实在太好,直令后来者再没有办法,《管锥编》举了“瞻望弗及,伫立以泣”一句,下列与此同一机杼的中、外诸例,可以让我们作这样的比较。诗中的警句,单独抽出来,固然也好,但它的好,似乎仍在于有全诗厚重、质实的情思为依托。

杜甫“轻燕受风斜”,体物工细之俊句也,似由“颉之颃之”得意;晏几道“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较“燕燕于飞,差池其羽”更觉工巧婉丽,然而究竟嫌单薄。《燕燕》末章所叙,见性情,见境界,见一真挚诚笃而不拘拘于尔汝之私的和厚胸次。

乔亿曰:“《燕燕》《雄雉》诗各四章,前三章缠绵悱恻,汉人犹能之;至后一章,万万不可企,盖性术所流者异矣。” 《燕燕》之叙事,也有一个虚与实的问题。

孔疏曰诗“所陈皆诀别之后述其送之之事也”,则送别情景之种种,乃是追忆。焦琳更特以末章为说,“此言妫氏既去之后,念之而无时或已之情也”,“若以为称述戴妫之贤,纵极其佳,而意已尽于所言”,但若解得庄姜之情,乃是“妫氏虽去而姜氏目中时不绝妫氏之影,耳中时不绝妫氏之声,即戴妫之贤亦益生动,不但作评语断定其人品已也”。

其实诗中所说的送别,究竟送别在何地,也很可疑。“远送于野”,郑笺:“妇人之礼,送迎不出门。

今我送是子,乃至于野者,舒己愤,尽己情。”“妇人送迎不出门”,语出《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贺贻孙曰:“妇人送迎不出门,此常礼也。庄姜处人伦极变,盖非常之情不复能以常礼自禁,故‘远送于野’,‘远于将之’,‘远送于南’,皆以言其变也。”

而“远送于南”一句,姜炳璋解作“陈在卫南,庄姜在卫,心与俱南”,则“远送于南”,思中事也。那么“远送于野”。

不也可以说是心与之俱,又何必如郑、如贺,曲为之说呢·甚至为此诗兴感的燕燕,也未必当日眼中所见。焦琳以为“物类岂干人事,而人之见物,则因其心所有事,见物有若何之情形”,“故此三章各首二句起兴,亦是言情,非口中之言,必待燕燕方能引起,更非心中之想,必待燕燕方有感触也”。

此说很是。诗以燕燕起兴,其意只在燕燕如此,人何不然。

而燕燕原是常见之鸟,其差池其羽,颉之颃之,下上其音之象,乃人人眼中心中可见可感,则它可以是天然凑泊的眼前景致,又何尝不可以是写情寄意所谓“拟容取心”的意中之象。 《诗》写送别,又有《秦风·渭阳》: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

何以赠之,路车乘黄。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

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路车乘黄”、“琼瑰玉佩”,待之厚也,“曰至渭阳”、“悠悠我思”,更有一番绸缪郑重,实有其事,实有其。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