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海子诗歌的意象之美

1. 海子诗歌的意象

海子诗歌的意象

1.海子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是什么

1.“麦地/麦子”,出处有:《麦地与诗人》两篇,《阿尔的太阳,给我的瘦哥哥》,《麦子熟了》,《莫扎特在中说》,《黎明,一首小诗》,《五月的麦地》,《重建家园》,《遥远的路程》,《四姐妹》,《北方的树林》,《晨雨时光》等;

2.“雨水”,出处有:《活在珍贵的人间》,《我请求:雨》,《海子小夜曲》,《雨鞋》,《日记》,《遥远的路程》,《晨雨时光》,《岁月》等;

3.“村庄”,出处有:《北斗七星,七座村庄》,《春天,十个海子》,《九首诗的村庄》,《两座村庄》,《病少女》,《村庄》,(村庄,在五谷丰盛的村庄,我安顿下来),《村庄》(村庄里住着)等;

4.“黄昏”,出处有:《雪》,《给B的生日》,《病少女》,《土地·由于·死亡》,《幸福的一日》,《献诗,给S》,《秋日黄昏》,《山楂树》,《北方的树林》,《尸体是泥土的再次开始》等。

如果只说一个,那是“麦地/麦子”无疑,海子的诗我反复读过很多次,印象最深的意象便是这个。《海子诗全编》不在手边,所以整理得不全,希望能帮到你。

2.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及解析

初读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很自然地想起日本良宽禅师的一首诗:“囊中三升米,炉边一束薪.谁问迷悟迹,何知名利尘.夜雨草庵里,双脚等闲伸.”当一个人不为物拘,心灵自由,并且对自己所拥有的怀有知足感恩的心情,那么他永远都是快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更是给人一种欢欣明朗的感觉,以至于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这是一首欢快明亮的赞美幸福生活的诗. 有别于舒婷、梁小斌等朦胧诗人,新生代诗人海子认为:“诗,说到底,就是寻找对实体的接触.实体就是主体,是主体沉默的核心.”(《河流》原序)诗中既没有繁复的意象群落,也没有丰富复杂的情感变化,诗人以率真、平实的语言,表现了生命的幸福与痛苦.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怎样才是幸福呢?“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枞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俄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喂马、劈柴”“粮食、蔬菜:是现实的物质世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理想、精神的寄寓,诗人心目中的幸福是现实与理想、物质与精神和谐完美的统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在未来幸福中,诗人不只顾着自己,他要将这幸福传递给“每一个亲人”,直至“每一个人”.他知道“诗人必须有力量把自己从自我中救出来,因为人民的生存和天、地是歌唱的源泉”(《太阳短头篇》代后记).诗人的“幸福”给山川河流也晕染上温暖的色调.紧接着,诗中连用三句“愿你……”,给“陌生人”献上真挚美好的祝福.明快的节奏,增强了情绪的渲染力. 在暖橙色的基调中,我们不能不注意诗中一些特别的“音符”:“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幸福”是一种带有后验性质的感觉,不可能去“做”一个幸福的人.“从明天起”意味着“今天”的不如意、不幸福,“明天”的幸福只能是诗人热切的期盼、美好的憧憬,寄寓了诗人善良、真挚的意愿和对理想热烈的追求.海子一方面歌唱生命,歌唱生命中的激情,歌唱生命辉煌的瞬间;另一方面,他又看到这生命注定要遭受的阻力.于是他被迫去表现这生命的痛苦.由此,我们感受了诗中潜在的现实与理想、物质与精神的对抗.回顾海子的创作生涯,诗人最初试图构建最完美的理想境域,因无力调和物质与精神的对抗,他单单进入诗歌的幻象之中.不久,他发现困难重重,爱诗如命的他不得不对理想作出退让——最悲壮的大退让:“放弃沉思和智慧/如果不能带来麦粒/请对诚实的大地/保持缄默.”(《重建家园》)“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中的“陌生人”是别人,也是作者人格分离后的另一个陌生的“我”;“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这“幸福”已贮满痛苦和坚忍的泪水!即便此时,诗人心底还有一个固执的声音“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像水面下沉默的冰山,使人感到一种潜在的危机.只有绝对的永恒,才可能解除物质与精神的对抗,单纯、敏感而又有些急躁的诗人陷人了困惑. 在《我热爱的诗人——荷尔德林》中,海子指出“必须克服诗歌的世纪病——对表象和修辞的热爱”,好诗应是“自然的、真实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语言直白,淡化意象,体现了新生代诗歌的审美取向:疏离朦胧诗的崇高美,强化个体意识,淡化群体意识;强化平民意识,淡化英雄意识.舒婷的《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为了表现“我”与祖国血肉相连的内部感受,用了许多意象(矿灯、路基、古莲等),这些意象层层深入,表现了“十年浩劫”中的一代人对祖国深沉的爱.“从明天起,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平白如话,直截了当地表达诗人的主观愿望.“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表现普通人的生活理想,让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融合.它是真实、自然的,朴实无华. 像一颗流星,海子从当代诗坛闪过.海子的诗从默默无闻到新近选人课本,其价值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3.帮忙分析下海子诗歌中的村庄意象 在线等

麦子和大地意象 海子首先发现了“麦子”、“大地”。

只要我们打开海子的诗,我们面前就会呈现出: “健康的麦地/健康的麦子/养我性命的麦子吃麦子长大的/在月亮下端着大碗/碗内的月亮/和麦子一样/一直没有声响” 作为文字的结晶,诗歌所体现的不仅包括现实生活,更能体现作者所寄寓其中的深刻内涵。海子的诗歌中所寄寓的乡土情感,在其诗歌中若隐若现。

海子是从农村走出来的知识分子,他深爱着乡土中国,深感故土农民生活的艰难困苦;海子在那里找到了麦子—农业文明的象征之一,作为自己诗歌的中心意象和构建主题,于是麦子穿越五千年农业文明的隧道随着诗人的灵感,横空出世;最终和大地相结合,为一支支已近乎绝迹的挽歌奠定了厚实而悲壮的基调。 “麦地”这一诗歌意象,是由“麦子”和“大地”融合而成的一个意象组合,在这中间不仅有“麦子”的灵动、生机与进取,也有“大地”的厚重、朴实与清洁,这很能符合海子当时的心境。

诗人海子从我国文化的源头,为自己诗歌寻求到了“麦地”意象。麦子和大地虽是如此平凡,然而却是由天、地、人三者合作创作的精品,是我们这个农耕民族的共同的伟大的生命背景。

“麦地”和“麦子”是海子诗歌中屡屡出现的意象。在《五月的麦地》中,“麦地”构成了诗人生命个体的生存背景,而当它在海子诗中 屡次复现之后则上升为“我们这个农耕民族的共同的生命背景,那些排列在我们生命情感的黄金之光,成为贫穷、崇高的生存者生命之写实”。

“全世界的兄弟们/要在麦地里拥抱”的向往,正是把“麦地”视为“一种群体性的生命空间。” 真正的诗人都渴望宁静的乡间。

海子与顾城谈话曾经说过:“我热爱农村,平静、和谐、人与人之间是那么纯朴。寒假我在老家,走访了我一位高中同学,乡村的教师。

唉,他们过得才叫滋味。我甚至想,什么时候辞掉大学教师去做乡村的教师,与纯朴的农家姑娘恋爱。

村姑们多美啊,月亮一般." 诗人对乡土的强烈依恋使我们很容易想到,一个土地里生就的身心是怎样的。海子是15岁开始读大学的,可以说,他在读大学之前他没有什么在城市生活的经历。

北京是一个大城市,北京大学是全国最好的高校,而海子不过是一个穿着相对破烂的怯生生的孩子。这样的反差,必将在海子极其敏感的心灵中投下浓重的阴影。

这样的阴影体现在他的诗歌当中,就是我们所看到的浓厚的乡愁情结。“我/踩在青草上/感到自己是彻底干净的黑土块。”

这种对土地的情感,不可能是也绝不能允许是一个一辈子生长在城市里的人所具有的,它只能是出自一个打小光着脚走在田埂和青草地上的农家孩子之手,它深深的凝聚着诗人对少年时代乡村生活的鲜活而美好的回忆,而这种凝聚在城市孩子看来是那么艰难。海子对于故乡有着永远割不断的“情结”。

在他到北京上大学之前,海子一直生活在农村。他曾自豪地对朋友说:“乡村生活至少可以让我写上十五年。

因而在他的诗作中出现乡村以及与此相关的诗歌意象(村庄、大地、麦地、雨水、青草、草原、河水、麦子等)绝不是偶然的。被称为“麦子诗人”的海子,在《五月的麦地》、《麦地与诗人》、《熟了麦子》等诗歌中都表达了他对自己故乡生活的深深眷恋、对乡土生活的怀念与对故土的感恩之心。

麦地在诗人的诗歌中成了他抒发乡土情怀的最好的一个意象。 我们是麦地的心上人/收麦这天我和仇人/握手言和/我们一起干完活/合上眼睛,命中注定的一切/此刻我们心满意足的接受/妻子们兴奋地/不停用白围裙/擦手 (《麦子》) 再看他的《麦地》: “月亮下/连夜种麦的父亲/身上像流动金子/……/看麦子时我睡在地里/月亮照我如照一口井/家乡的风/家乡的云/收敛翅膀/睡在我的双肩” 诗人王家新曾经在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了麦子。

他说:“麦子是土地上最优美、最典雅、最令人动情的庄稼。麦田整整齐齐摆在辽阔的大地上,仿佛一块块耀眼的黄金。

麦田是五月最宝贵的财富,大地蓄积的精华。风吹麦田,麦田摇荡,麦浪把幸福送到外面的村庄……”拥有独特的农村生活经历的海子当然具有别的诗人没有的对麦子和大地的情感,而在麦地中的父亲的形象,更是在如梦、如画的诗歌中增强了作品的厚重感。

于是在诗人的创作中,这首麦地诗也成了他早期的一个代表作品,淳朴灵动,同时流露出一股厚实之气:因为在诗人的心里的确存在一个农业家园,那里能够给人温暖、坚强和慰藉。 海子在抒发自己的故土情怀的时候,有一种令人震撼的美感。

他常常以一种难以阻挡的、有时候接近悲伤的情感来写故土、写家乡的人。这时候,思乡的诗人和故乡都幻化为一种理念,一种思绪,一种心情。

比如他的《四行诗•哭泣》: 天鹅像我黑色的头发在湖水中燃烧 我要把你接进我的家乡 有两位天使放声悲歌 痛苦的拥抱在家乡的屋顶上 (二)村庄意象 农村是诗人海子的故土,那里有他的根。村庄是海子的根是他所寻求的理想家园。

长江水,在诗人海子的血脉里澎湃、奔流。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诗人,无论走到何处,都能开拓出崭新的天地。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在这个农业社会里,人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

生长。

4.您觉得海子的诗歌,他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

这个世界里,你已经消失了很久。

可你昔日的笑容依然历历在目,对你的怀念却与时俱深。我每每徘徊未名湖,我就忆起你生活的诗的海洋。

假如我是一个女人,我会以结束生命形式去实现对你完全的爱,与你一道寻求黑暗里唯一的光明。 ——献给海子 在这段日子里,我的脑海中浮现海子的名字。

我永远忘不了1989年3月26日,海子就在山海关卧轨自杀,不到25岁的海子就像诗所说的,我走到了人类的尽头。尽管事情已经将近18年,可我的心情依旧未能平静。

海子作为北京大学79级法律学生,毕业后一直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他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是一个极有天赋的诗人。

他的作品有诗集《河流》、《传说》、《但是水、水》等。海子以独有的自由率真的抒情风格,对生命的激情关怀,对美的事物的眷恋,使海子的作品有童真梦幻般的吸引力。

从海子之死使我想到屈原之死,同样是诗人,同样是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

屈原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他用楚辞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还有《九歌》、《九章》、《天问》等,如此伟大的诗人,他最后还是选择投江自杀。这促使我对诗人的心情进行思考,为什么非得选择自杀的方式去实现自身的价值?作为北京大学85级中文系学生,北大诗坛上活跃的诗人戈麦像海子一样以死殉诗。

1991年9月24日,戈麦在湖边的厕所焚毁了所写的大部分诗稿之后,投湖自杀。戈表没有留下任何遗言,但在一封未曾寄出的信中他说:“很多期待奇迹的人忍受不了现实的漫长而中途自尽……我从不困惑,只是越来越感受到别人哀。”

一个又一个北大才子以自杀方式结束生命,这促使我不得不反思。 诗人海子的死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之一。

其实真正严肃的哲学题只有一个——“自杀”。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

诗人海子之死给我们带来那些思考,为何要用生命来推动诗歌的发展呢?我不得不思考这个社会给诗人的空间,难道北大未名湖培养出来的诗人非自杀不可吗?现在,商业大潮一步步将“诗人和诗歌”推到了边缘线上,恨不得把“诗思”从这个世界上消灭掉。 在中国文坛上,我看到一种悲剧,那种真正的人文精神正在流离所失,各种创作存在商业驱动。

于是,在纪念海子的诗中,戈麦写到“对于一个半神和早逝的天才/我不能有更多的怀念/死了,就是死了,还如未生的一切/从未有人谈论过起始和终止/我心如死灰,没有一些波澜”。 不久,戈麦就投湖自杀。

而《哲言》则标志着戈麦彻底地向人类告别:“好了,我现在接受全部的失败/全部的空酒瓶子和漏着小眼儿的鸡蛋/好了,我已经可以完成一次重要的分裂/仅此一次,就可以干得异常完美/对于我们身上的补品,提干的校样/爱情、行动、唾液和远大的理想/我完全可以把它们全部煮进锅里/送给你,渴望我完全垮掉的人/……”。 海子的自杀鼓励着戈麦的自杀,一个又一个诗人就在这个世界上窒息而死。

在国内总是流行一种怪圈,总要等到作家死了之后才开始大肆宣扬。例如,王小波死后,国内媒体就炒作他,这对死者来说毫无意义。

对读者来说,未免会有“相见恨晚”。为何国内的人们总是轻视作家与诗人的地位,甚至缺少一种理解。

在中国文坛上,很多的文字却是虚幻的东西,在字里行间中的客观实在的东西实在太少。而王波的文字才是真正自我的展示,那么深刻地反映着他的世界。

可是很多人骂王小波的文字下流,黄色,猥锁等。其实这些人根本不懂生命真正意义和独立的人格,根本就不明白生活是极其真实的。

王小波的文字表现他对生活的坦诚,对真理无限渴望,做到没有逃避的文字。然而海子之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在我看来应该与整个社会人文精神有关。

对海子之死的真正原因是不能在海子身上,而是把尺度放到整个社会空间中去。从古到今,诗人的命运总是坎坷的。

诗人对现实总是一种悲观的处世哲学,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李白的“人生得意时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对于根本原因,我想一定不是诗人的本身。海子说:“有两类抒情诗人,第一种诗人,他热爱生命,但他热爱的是生命的自然,他认为生命可能只是自然的官能的抽搐和内分泌。

而另一类诗人,虽然只热爱风景,热爱冬天的朝霞,但他所热爱的景色中的灵魂,是风景中大生命的呼吸。”从海子的话中也印证了海子对生命是热爱的,这跟他的自杀似乎成了矛盾体。

关于海子死因的解释有许多种。一是,海子写完《太阳》,创造力面临绝境,写不出诗,宁愿一死。

另一种说是海子一死,就来抬举其诗的价码。对我而言,我不赞同这两种说法。

我认为这两种解释的定位缺少客观实在性,不符合理性本身。海子死因始终是不易解释,始终折射着繁荣背后的凄凉。

在海子看来,诗是在抒情,其实真正的意义是提示生命的内涵,塑造生命中的灵魂,提升生命中的精纯。 诗人的内心世界。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