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对现代诗歌的理解与认识

1. 对现代诗歌的理解

对现代诗歌的理解

1.怎样理解现代诗

从便条到诗 一个留言条分行写,就是一首著名的诗。

这意味着诗歌尽管很难从本体意义上给它下定义,但它仍然有一些形式性的因素或者说程式化的要素,决定一首诗之所以是诗。 留言条 我吃了放在冰箱里的梅子,它们大概是你留着早餐吃的,请原谅它们太可口了,那么甜又那么凉。

这看上去是一个典型的留言条,一个人偷吃了别人冰箱里的杨梅,觉得不好意思,想留个便条道一下歉。可实际上它却是20世纪美国大诗人威廉斯的一首非常有名的诗。

我们再把它分行重新读一下: 留言条 我吃了 放在冰箱里的 梅子 它们大概是 你留着早餐吃的 请原谅 它们 太可口了 那么甜 又那么凉 一个留言条分行写,就是一首著名的诗。这意味着诗歌尽管很难从本体意义上给它下定义,但它仍然有一些形式性的因素或者说程式化的要素,决定一首诗之所以是诗。

其实我们分析一首诗也往往并不是从诗的定义和本质入手的,而往往是从诗歌的形式要素入手的。今天就借助对中国三十年代的现代派诗歌的解读,简单谈一下诗歌形式要素。

诗歌形式的五个要素 现代诗歌表面上看无一定之规,给人无从下手之感,但分行、韵律、意象性、风格、情境,都构成了现代诗歌形式的重要元素,抓住这五要素,就能有效地进行分析。 1,分行。

首先一目了然的就是分行。即使是一篇通讯报导分了行也会有诗的感觉。

美国学者卡勒举过一则通讯的例子: 昨天在七号公路上一辆汽车时速为一百公里时猛撞在一棵法国梧桐上车上四人全部死亡。 下面试试把这则通讯分行朗诵: 昨天 在七号公路上 一辆汽车 时速为一百公里时 猛撞 在一棵 法国梧桐上 车上四人 全部 死亡 朗诵时再加以悲哀的调子,还真是一首不错的诗呢。

这一点很简单,不多谈。 2,韵律。

从韵律开始,进入了诗学相对复杂的层面。很多背过唐诗的人从小就会感到古体诗的韵律美。

几岁的孩子可以什么意思也不懂但一口气背出几十首唐诗来。其中起作用的就是韵律感。

为什么现在几乎所有两三岁的孩子,父母都逼着他们背唐诗,而不背郭沫若的《女神》呢,一方面他们认为唐诗有更永恒的经典的文学价值,另一方面也在于唐诗有强烈的韵律感。语言本身是有音乐性的,这种音乐性——一种内在的音节和韵律的美感不仅限于诗,日常语言中也潜在地受音节和韵律的制约。

3,意象性。 意象性是诗歌艺术最本质的规定性之一。

诗句的构成往往是意象的连缀和并置。这一特征中国古典诗歌最突出,诗句往往是名词性的意象的连缀,甚至省略了动词和连词。

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这种纯粹的名词性意象连缀,省略了动词、连词的诗句在西方诗中是不可想象的。可以对照一下唐诗的汉英对译,比如王维的诗“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它翻译成英语是这样的:“As the sun sets ,river and lake turn white”。

“白”在杜甫诗中可以是一种状态,在汉语中有恒常的意思,“白”不一定与“日落”有因果关系,但是在英语翻译中,必须加上表示变化和过程和结果的动词turn,过程的是因果关系,而且必须有关联词As。又如杜甫的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译成英语则是这样:As spring comes to the city,grass and leaves grow thick”,其中表示时间性的关联词As、动词comes、grow都得补足。从中可以看出意象性尤其是汉语诗歌艺术最本质的规定性之一。

4,风格。 从意象性随便谈及的是“风格”。

意象性是诗歌的普泛的属性,本身没有风格特征,但诗人选择哪一种类型的意象却标志着风格。比如法国象征派大诗人波得莱尔写诗就不回避我们看上去是丑恶的意象,甚至专门写腐烂的尸体,因此被称为恶魔主义诗人。

波德莱尔发明的是“审丑”的艺术,专门写尸体 5,情境。 分析现代派诗歌,更好的一个角度是情境。

它不完全是意境,而有情节性,但其情节性又不同于小说等叙事文学,其情境是指诗人虚拟和假设的一个处境,按卞之琳所说,是“戏剧性处境”。如他的《断章》,是现代诗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是现代诗歌史上最有名的诗。

这是大师对诗歌的诠释,你好好看看,肯定对你理解诗歌有好处,呵呵呵···希望对你有用。

2.现代诗赏析

试着解析一下:

这首诗很轻盈,细碎。而且不失联想,意境丰满。

《仲夏》主题,我们对诗主题的认识有时可以展开联想,而在这首诗里,仲夏可认为是一段时间的开头所发生的事。即在仲夏,诗人所产生的联想。这样便不会失作者的根本了。

诗很连续。亲切。在表达上采用了一系列夸张,拟人的习惯用法。加入了现代诗的元素,使人产生一些晦涩。

但主题是明朗的。成分也很朴素亲切。

在技巧上,作品引用了几个词,她让我们产生一些诗外的想法,其实这是诗的技巧,大可不必钻牛角尖。去读作者的真实意图。就是夏夜的联想与心情的描写。

这几个词1:“寓言”的应用,她夸张了我们的认识 ,并足可产生丰富的联想;

2:“嗅觉”的运用。非常直观,而且应用到位,使我们增加感性认识,提高了我们的扩展思路。

3.“戏曲”可射指人生阅历如梦如戏。

在这首诗里还有几个词:是很关健的:她代表了作者的思想与灵魂的体现。

如:逃跑的风

焚毁灰尘

这两句,说明在现实中的轻盈与自由,也反映出作者在夏夜的不入红尘,抵住浊流的清纯思想。戏曲

长篙试读

愿对你有帮助。

3.现代诗阅读理解,

1.回忆江南僻地典型小镇的想象之作

它既生动地再现了诗人当年在上海浦东中学读书时的所见所感,织进了诗人回忆的片断,同时又经过了诗人巧妙的想象,体现了诗人冷静、隽永的艺术风格。

2.听着这悲凉的声音,一种空灵寂寞之感会在人们心头上油然而生:在这可怜的生存空间里,中国平民百姓的生活方式是多么的贫瘠、封闭、空虚、愚昧。

3.寂寥 古镇上,无论是白天,还是夜里,都一样的寂寥,一样的清冷,一样的凄凉。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人们都不得不听从凄苦命运的播弄。人们虽说确确实实生活在现实之中,但却始终摆脱不了如在凄迷的梦寐里面浮沉的感觉。结尾一句“不断的是桥下流水的声音”,用活泼动听的流水声来反衬人生的沉滞孤寂,更令人感慨无穷。

4.结尾一句“不断的是桥下流水的声音”,用活泼动听的流水声来反衬人生的沉滞孤寂,更令人感慨无穷。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