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溱洧属于什么诗

1. 诗经

诗经溱

1.诗经《溱沩》的原文

溱 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注释:

青年男女春游之乐。一说夫妇同游之乐。

溱(音针)、洧(音伟):河名。涣涣:春水盛貌。秉:执。蕑(音坚):一种兰草。又名大泽兰,与山兰有别。

訏(音虚):大。

芍药:一说与今之芍药不同,一种香草。

浏(音刘):水深而清。殷:众多。

2.《诗经 溱洧》(郑风)翻译

溱与洧溱水流来洧水流, 方涣涣兮春来涨满那沙洲。

士与女青年小伙和姑娘,

方秉阑兮清香兰花拿在手。

女曰观乎姑娘说道,“且去游!“

士曰既且小伙子说,“虽游过;

且往观乎不妨再去走一走!“

洧之外一走走到洧水河,

洵訏且乐地大人多其快乐

维士与女到处挤满男和女,

伊其相谑又是笑来又是说,

赠之以勺药互相赠送香芍药。

溱与洧溱水河来洧水河,

浏其清矣河水深清起微波。

士与女殷青年小伙和姑娘,

其盈矣一伙一伙其是多。

女曰观乎姑娘说道:“去看看!

士曰既且小伙子说,“已看过,

且往观乎不妨再去乐一乐!“

洧之外一走走到洧水河。

洵訏且乐地方宽敞人快活,

维士与女到处挤满男和女,

伊其将谑又是笑来又是说,

赠之以勺药互相赠送香芍药。

3.诗经溱洧的翻译

一、译文:溱水洧水长又长,河水流淌向远方。

男男女女城外游,手拿蕑草求吉祥。女说咱们去看看?男说我已去一趟。

再去一趟又何妨!洧水对岸好地方,地方热闹又宽敞。男女结伴一起逛,相互戏谑喜洋洋,赠朵芍药毋相忘。

溱水洧水长又长,河水洋洋真清亮。男男女女城外游,游人如织闹嚷嚷。

女说咱们去看看?男说我已去一趟。再去一趟又何妨!洧水对岸好地方,地方热闹又宽敞。

男女结伴一起逛,相互戏谑喜洋洋,赠朵芍药表情长。 二、原文:周 孔子编订《国风·郑风·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这是描写郑国三月上巳日青年男女在溱水和洧水岸边游春的诗。

当时郑国的风俗,三月上巳日这天,人们要在东流水中洗去宿垢,祓除不祥,祈求幸福和安宁。男女青年也借此机会互诉心曲,表达爱情。

来自民间的歌手满怀爱心和激情,讴歌了这个春天的节日,记下了人们的欢娱,肯定和赞美了纯真的爱情。 二、整体赏析 这首诗好像就是写了一个古代的情人节,或大相亲的场面。

诗中交代了时间,初春时节,春水涌流的时节;地点,溱洧之外。 从大处写起,“殷其盈矣”,参加欢会的青年人之多,不可胜数,可谓熙熙攘攘,茫茫人海。

这是下面一对情人相会的大背景。 从小处落笔,“维士与女,伊其相谑”,从这一对少男少女的偶然相识,到二人相约同行,再到相谑,相赠爱情花,把相亲相爱的全过得进行了艺术化的忠实记录。

可以说是一个很唯美的专题纪录片。

4.如何赏析诗经《溱洧》

《诗经 郑风 溱洧》:溱(zhēn)与洧洧(wěi),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蕑(jiān)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cú)。”

“且(cú)往观乎!”洧之外,洵訏(xū)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洧水是平陌境内唯一的大河,早在4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这里便有人类生存繁衍,洧水是古文化积淀最集中的地方,也是洧水两岸产生情歌的原因所在。

溱洧河谷可以誉为中国的爱情谷,东方的伊甸园。洧水河是平陌人民的母亲河。

三月上巳之辰,郑国溱、洧两河,春水涣涣,男女在岸边欢乐聚会,盛况空前,节日气氛浓厚。《诗经 溱洧》有两个主要道具:兰花和芍药。

读这首诗,千万莫要忽略了其中两个小小的道具:“蕑(兰)”与“勺药”。凭借着这两种芬芳的香草,作品完成了从风俗到爱情的转换,从自然界的春天到人生的青春的转换,也完成了从略写到详写的转换,从“全镜头”到“特写镜头”的转换。

要之,兰草与芍药,是支撑起全诗结构的两个支点。全诗是以旁观者的语气写出。

如果说对于成年的“士与女”,他们对新春的祈愿只是风调雨顺,万事如意,那么对于年青的“士与女”,他们的祈愿则更加上一个重要内容——爱情,因为他们不仅拥有大自然的春天,还拥有生命的春天——青春。于是作品便从风俗转向爱情,从“蕑”转向“勺药”。

这首诗是以善于转折为人称道的。

5.诗经中 黍离和溱洧 的译文

王风·黍离

原文: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注释

①黍:谷物名。离离:成排成行的样子。②稷,谷物名。③行迈:前行。靡靡:步行缓慢的样子。④中心:心中,摇摇:心中不安的样子。 ⑤噎(ye):忧闷已极而气塞,无法喘息。

译文

地里黍禾长成排, 稷苗长得绿如绣。

前行步子多迟缓, 心中忧郁神恍惚。

理解我的说我忧, 不理解的说我有所求。

苍天高高在头上, 是谁造成这景象?

地里黍禾长成排, 稷谷扬花正吐穗。

前行步子多迟缓, 心中迷乱如酒醉。

理解我的说我忧, 不理解的说我有所求。

苍天高高在头上, 是谁造成这景象?

地里黍禾长成排, 稷谷已经结了籽。

前行步子多迟缓, 心中郁闷气埂咽。

理解我的说我忧, 不理解的说我有所求。

苍天高高在头上, 是谁造成这景象?

赏析

请相信这不是杞人忧天。

这是一首流浪者之歌。他一边漫游,一边唱出心中的忧郁。何以忧郁我们不得而知,但肯定不是为油盐柴米一类的生活琐事而忧。

这是不是说得有点玄?不玄。我们心中的悲哀经常是说不出理由的,忧郁也无法进行理性的分析。它本身就是一种生活状态:莫名的烦恼,莫名的忧伤,莫名的悲哀,莫名的绝望。

当然,它完全可能像一根导火索,被某一具体事物所点燃,比如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场景,一个物体。但诱因不等于忧郁和悲哀本身。更何况一个流浪漂泊者,神经随时都处于高度敏感的状备,最容易触景生情,睹物伤感,他没有明确的目的,似乎又在寻找什么;他没有归宿感,却又在冥冥之中受着什么指引。

其实,这就是人。他不仅在物质的世界中实实在在地活着,他还想要追问为什么要活着,他还要关心同物质生活并没有直接联系的东西,比如太阳月亮为什么会发光,星星为什么会闪亮,天空为什么会下雨打雷闪电,为什么有人生来就是王子,有人生来就是穷光蛋。大地大海有没有尽头。一想到这些物质解答不了的问题时,就会让人悲哀感叹。

真正深刻的悲哀和忧郁,总是同上面一类的问题相联系的,并且是 无法解决和永恒的。吃不饱的悲哀,穿不暖的悲哀,失去亲人的悲哀,在外服苦役的悲哀,都是有限的,短暂的,可以克服的,并且也是表层的。平氏百姓生活中的苦恼,仁人志士的慷慨激昂,商人亏本的痛苦,政治家仕途受搓,也可以归入有限的、短暂的、可克服的、表层的悲哀。

少女比守财奴崇高伟大的地方,就在于她会为失去爱情而在内心中哭泣,这与守财奴为金饯而哭泣不可同。

郑风 溱洧译文

溱水洧水向东方,三月春水正上涨。小伙姑娘来春游,手握兰草求吉祥。姑娘说道看看去,小伙回说已经逛。再去看看又何妨?瞧那洧水河滩外,实在宽大又舒畅。小伙姑娘来春游,尽情嬉笑喜洋洋,互赠勺药情意长。

溱水洧水向东方,三月春水多清凉。小伙姑娘来春游,熙熙攘攘满河傍。姑娘说道看看去,小伙回说已经逛。再去看看又何妨?瞧那洧水河滩外,实在宽大又舒畅。小伙姑娘来春游,尽情嬉笑喜洋洋,互赠勺药情意长。

附原文: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