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蒹葭朗诵背景音乐

1. 诗经蒹葭朗诵

诗经蒹葭朗诵

1.《诗经·周南》中《关雎》及《蒹葭》的朗读

《诗经·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晰.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泗.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诗经·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TA0009的撒旦 2014-10-23

2.【《蒹葭》诗歌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景象

《蒹葭》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抒情诗.它抒写的是怀人之情,表达了诗人某种执着的追求.在艺术上它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堪称《诗经》中的佳作.至于其追求的“所谓伊人”,有人认为是“知周礼之贤人”,有人认为是朋友,有人认为是恋人,我则更多的倾向于后一种说法. 全诗分三节,都是围绕同一中心,抒写作者对恋人的一种执着的思念和追求.这一执着的精神一直贯穿全诗的始终,在诗中有淋漓尽致的表露.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开首两句先交待了时间和环境.从这两句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深秋的清晨,茂密浓郁的芦苇正呈现出苍青的颜色,而晶莹闪亮的露珠已凝结成一层薄薄的霜花.这两句以眼前所见的景色起兴,既点明了时节、环境,营造了一种萧凉凄清的氛围,又衬托出诗人当时的惆怅心情,言简意赅而内蕴深远.在这样一个萧凉凄清的早晨,却有一个人沿着芦苇岸边踯躅而行,他在追寻什么呢?“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原来他所追寻的正是自己日夜思念的恋人!他透过茂密的芦苇丛,久久地凝视着河的对岸,那也许就是他心上人所在的地方吧,然而漫漫的大河尽是茫茫的一片,他思念的人儿却遥不可及.“在水一方”,喻所在之远,同时也表明诗人确信心上人的存在,虽然前景渺茫,但他始终抱着坚定的信念,执着地去追求.“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里是说,诗人思念心切,心急如焚,为着寻找一条通往彼岸会见伊人的道路而上下求索.逆流而上吧,路途是那样的崎岖艰险、漫长曲折;顺流而下吧,眼前却依然是一片水波茫茫,伊人可望而不可即.诗人带着烦乱不安的心情一味的痴想,尽管他还站在岸边,但他却早就情迷意乱,心神摇曳起来.神思恍惚间,他似乎看见他的心上人正站在大河中央那被水环抱的小岛上向他遥遥招手.“宛在水中央”,这里一个“宛”字用得极其逼真生动、精妙传神.它把诗人那种因思念而显得如痴如醉的神态刻画得活灵活现,“伊人”的形象随之也犹如近在眼前. 诗篇采用了回环、反复的写法,第二、三节的内容与首节基本相同,只是更换了个别的词语,避免了诗的呆板和累赘,加强了节奏和韵律,使得全诗主旨更加明确,情感表达更为强烈,读来缠绵悱恻,启人深思. 这首诗先以写景起兴,通过写蒹葭、白露两种最能渲染深秋悲凉气氛的自然景物,造成一种缥缈空灵的抒情意境,从而衬托出诗人凄清、惆怅、寂寥的心境.这种以景托情,移情于景的表现手法,不仅起到了深化诗意的作用,而且也增加了诗的艺术感染力,使全诗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最高艺术境界. 整首诗笔调含蓄委婉,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诗中所述的秋水伊人,亦给人以可望不可即之感,然而却始终使人存有希望.正因为这一份朦胧与期盼,诗人对“伊人”的那种向往、思恋和追求才更为显得强烈和执着.若说穿了,也就没有了韵味.望楼主采纳。

3.诵读《蒹葭》这首诗,简要说说它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蒹葭》选自《诗经•国风•秦风》大约是2550年以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

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历来意见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三种说法一是“刺襄公”说。

云“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

今人苏东天在辨义冲阐析说“‘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那个贤人隐喻周王朝礼制。如果逆周礼而治国那就‘道阻且长’、‘且脐’、‘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

如果顺从周礼那就‘宛在水中央’、‘水中低’。‘水中沚”意思是治国有希望。”

二是“招贤”说。姚际恒的和方玉润的都说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即“贤才”“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

或谓“征求逸隐不以其道隐者避而不见。”三是“爱情”说。

今人蓝菊有、杨任之、樊树云、高亭、吕恢文等均持“恋歌”说。如吕恢文说“这是一首恋歌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及诗人陷入烦恼。

说河水阻隔是含蓄的隐喻。”由于此诗之本事无从查实诗中的“伊人”所指亦难征信故而以上三说均难以最终定论。

在这里我们姑且先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解读。《蒹葭》属于秦风。

周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出兵护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

后来秦逐渐东徙都于雍(今陕西)。秦地包括现在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

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