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现代诗歌的节奏 现代诗歌的节奏1.诗歌讲究节奏和韵律,主要特点诗什么性谈到写诗就不能不谈韵、音律和韵律.因为它们是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韵和音律合称韵律.可以说,没有韵律,就没有诗歌的神,没有韵律,诗歌就不可能发展到今天,恐怕早就被文取代了.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给诗下一个定义:诗是能唱易记的、讲究韵律的文学体裁.由这个定义可以看出,诗是应该讲究韵律的.不过,由于我国的音乐已由宫商角羽的五音发展到引进的西洋音乐的多来米发七音,音律的作用在现代诗中已不太重要了,但韵的作用依然存在,而且还是非常重要的.试想,没有美感的声音能给人留下美的享受和深刻的印象吗?有人说西洋诗歌不压韵.错了,你那是误解,那是翻译惹的祸,至少在80年代以前,外国诗歌都是压韵的.即使你不懂外语,但只要懂韵,都能听出外语歌和诗歌的韵来.。 2.如何理解现代诗歌的节奏说到现代诗歌的节奏就不得不提到闻一多在1926年5月发表《诗的格律》一文,提出新格律诗理论主张,核心是讲究诗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音乐美: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一行诗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音乐美是指诗歌从听觉方面来说表现的美,包括节奏、平仄、重音、押韵、停顿等各方面的美,要求和谐,符合诗人的情绪,流畅而不拗口——这一点不包括为特殊效果而运用声音。 绘画美:指诗的辞藻力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绘画美是指诗歌的词汇应该尽力去表现颜色,表现一幅幅色彩浓郁的画面。 建筑美:指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有整齐之感。建筑美是指针对自由体提出来的,指诗歌每节之间应该匀称,各行诗句应该一样长——这一样长不是指字数完全相等,而是指音尺数应一样多,这样格律诗就有一种外形的匀称均齐。 闻一多简介: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 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3.什么叫诗歌节奏诗歌从古代发展到现代已经有许多变化了,所谓的节奏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诗人喘气儿…不至于读完一段后有窒息感。它和韵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节奏在格律考虑的范畴之内,现代诗歌在格律方面的要求要远低于古代诗歌,比如你举例提到这首康桥,它在节奏上略有斟酌,而格律上没什么造诣。此外,节奏也有使诗歌意味更加深远的作用,停断处,“无声胜有声”。 每首诗每个人读,都有自己的节奏,诗人在写的时候只是按照他自己的节奏,你可以变的 以前有的长诗已经可以唱了,那就成曲了,可能对诗人来说还只是诗 4.如何理解现代诗歌的节奏说到现代诗歌的节奏就不得不提到闻一多在1926年5月发表《诗的格律》一文,提出新格律诗理论主张,核心是讲究诗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音乐美: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一行诗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音乐美是指诗歌从听觉方面来说表现的美,包括节奏、平仄、重音、押韵、停顿等各方面的美,要求和谐,符合诗人的情绪,流畅而不拗口——这一点不包括为特殊效果而运用声音。绘画美:指诗的辞藻力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绘画美是指诗歌的词汇应该尽力去表现颜色,表现一幅幅色彩浓郁的画面。 建筑美:指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有整齐之感。建筑美是指针对自由体提出来的,指诗歌每节之间应该匀称,各行诗句应该一样长——这一样长不是指字数完全相等,而是指音尺数应一样多,这样格律诗就有一种外形的匀称均齐。 闻一多简介: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 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 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 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5.什么叫诗歌节奏关键要看词语的划分,是一个词肯定要一起读……然后加入自己的感情 你多读几遍 看一下它的赏析介绍,多读几遍自己找找感觉之类的吧 把握诗词首先应该看他的体裁 是律诗还是绝句 然后试着感受作者当时的感觉 这需要了解作诗的时代背景 一般规律是重音放在动词也就是这句诗你认为是诗眼的地方 将感情融入 水到渠成 古文朗读节奏的划分 一、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 对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的第一步,我们必须先分析这个句子各成分间的关系。第二步就是按照主语与谓语之间停顿,谓语与宾语之间停顿的原则进行划分,这样一个句子最明显的朗读节奏就划分出来了。 二、按照“动宾/动宾”的形式划分: 有些句子有主语、谓语、宾语,组成了主谓结构,但有些句子没有主谓结构怎么办?那就再分析,采用第二种“动宾/动宾”的方法进行划分。那长一点的句子怎么划分呢?还是按照“动宾/动宾”的原则划分。 三、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 除了主谓结构的句子,动宾结构的句子外,还有一些表示意思转折的句子,就可以采用第三种划分朗读节奏的方法: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进行划分。按照“而前则前”原则进行划分的句子,它的内容必须是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关系,它的前后两层意思必须同时出现,这样它的节奏划分才有可能是正确的,否则,这一原则就不是正确的了。 四、凭借语感,根据句意进行划分: 还有些句子,以上三种方法都不可划分,那就只好采用凭借语感、根据句意的方法进行划分了。 情感 1.事先领会诗歌的内涵,写作年代,表达的精神,意境,闭目细细体会; 2.进入角色,进入那个年代,根据作品内容注入感情,演出前做好功课,即规划一下何处该快,何处慢,何处轻声细语,何处大声疾呼; 3.朗诵得抑扬顿挫,有时要带如微笑哭腔或轻蔑或佩服等有感情色彩的语气; 4。想象一下名演员和著名主持人如果朗诵这个作品该如何朗诵,有时会有启发。 6.【求一首关於乡愁的现代诗,把节奏划分一下,重读点一下.(不要馀光乡愁 席慕容(个人很喜欢这首诗)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 响起 故乡的面貌 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 仿佛雾里的 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席慕蓉在有关“乡情,乡思,乡愁”的诗歌也不少,而且这类诗歌她写得更是情难自抑,犹如悬崖瀑布,奔腾飞跃,很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无论身在何处,每每走进这类诗歌,心中珍藏的那分对故土的惦念之情可谓一泻千里,大有不可收拾之势. 一首《乡愁》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心头绕: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想起(第一节) 仅此两句,已经使我想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千古佳句,可以想像这是多么心动的感觉.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第二节) 最初对这两句诗歌的理解比较幼稚和片面,也没有过多地思索作者为何说“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后来全面了解席慕蓉之后方有更清晰的认识,也进一步认识到“模糊”是因为别离时间太久,又因为种种原因这种“模糊”变成了“怅惘”,了解诗人的境况,对解读这样的诗句很有帮助. 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第三节) 诗歌最后小节将“乡愁”凝结在一棵没有年轮的树上,充分表达“思乡之情”不会因为人的老去而渐失,而是永远鲜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