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诗经柔嘉 2. 诗经柔 诗经柔嘉1.含有嘉的古诗词1、其新孔嘉 先秦 诗经《东山》2、於焉嘉客 先秦 诗经《白驹》3、嘉我未老 先秦 诗经《北山》4、饮酒孔嘉 先秦 诗经《宾之初筵》5、文王嘉止 先秦 诗经《大明》6、尔肴既嘉 先秦 诗经《凫鹥》7、公尸嘉告 先秦 诗经《既醉》8、笾豆静嘉 先秦 诗经《既醉》9、民言无嘉 先秦 诗经《节南山》10、尔肴既嘉 先秦 诗经《頍弁》11、我有嘉客 先秦 诗经《那》12、南有嘉鱼 先秦 诗经《南有嘉鱼》13、南有嘉鱼 先秦 诗经《南有嘉鱼》14、亦孔之嘉 先秦 诗经《破斧》15、诞降嘉种 先秦 诗经《生民》16、山有嘉卉 先秦 诗经《四月》17、嘉肴脾臄 先秦 诗经《行苇》18、无不柔嘉 先秦 诗经《抑》19、俾臧俾嘉 先秦 诗经《抑》20、维其嘉矣 先秦 诗经《鱼丽》21、既不我嘉 先秦 诗经《载驰》22、既不我嘉 先秦 诗经《载驰》23、柔嘉维则 先秦 诗经《烝民》24、又有嘉肴 先秦 诗经《正月》【和邢郎中病中重阳强游乐游原】裴夷直 嘉晨令节共陶陶,风景牵情并不劳.晓日整冠兰室静,秋原骑马菊花高.晴光一一呈金刹,诗思浸浸逼水曹. 何必销忧凭外物,只将清韵敌春醪.九日对酒 元凛嘉辰复遇登高台,良朋笑语倾金罍. 烟摊秋色正堪玩,风惹菊香无限来. 未保乱离今日后,且谋欢洽玉山颓. 谁知靖节当时事,空学狂歌倒载回. 嘉节始云迈,周辰已及兹.——韦应物 李白 感兴其六【嘉】谷隐丰草.草深苗且稀.农夫既不异.孤穗将安归.常恐委畴陇.忽与秋蓬飞.鸟得荐宗庙.为君生光辉.阮籍 咏怀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白居易 江楼月【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陈子昂 彩树歌【嘉】锦筵珍树兮.错众彩之氛氲.状瑶台之微月.点巫山之朝云.青春兮不可逢.况蕙色之增芬.结芳意而谁赏.怨绝世之无闻.红荣碧艳坐看歇.素华流年不待君.故吾思昆仑之琪树.厌桃李之缤纷.白居易 虾蟆 和张十六【嘉】鱼荐宗庙,灵龟贡邦家.应龙能致雨,润我百谷芽.蠢蠢水族中,无用者虾蟆.形秽肌肉腥,出没于泥沙.六月七月交,时雨正滂沱.虾蟆得其志,快乐无以加.地既蕃其生,使之族类多.天又与其声,得以相喧哗.岂惟玉池上,污君清泠波.可独瑶瑟前,乱君鹿鸣歌.常恐飞上天,跳跃随姮娥.往往蚀明月,遣君无奈何.唐代› 佚名 郊庙歌辞·享节愍太子庙乐章·迎俎酌献【嘉】荐有典,至诚莫骞.画梁云亘,雕俎星连.乐器周列,礼容备宣.依稀如在,若未宾天.苏颋赏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时字【嘉】会宜长日,高筵顺动时.晓光云外洗,晴色雨馀滋.降鹤因韶德,吹花入御词.愿陪阳数节,亿万九秋期.柳永 洞仙歌(宋词)【嘉】景,向少年彼此,争不雨沾云惹.奈傅粉英俊,梦兰品雅.金丝帐暖银屏亚.并粲枕,轻偎轻倚,绿娇红姹.算一笑,百[王非]明珠非价.闲暇.每只向,洞房深处,痛怜极宠,似觉些子轻孤,早恁背人沾洒.从来娇纵多猜讶.更对翦香云,须要深心同写.爱[扌温]了双眉,索人重画.忍孤艳冶.断不等闲轻舍.鸳衾下.愿常恁,好天良夜.。 2.诗经大雅 柳 诗句 谨言《诗经 大雅 抑》 抑抑威仪,维德之隅。人亦有言,靡哲不愚。庶人之愚,亦职维疾。哲人之愚,亦维斯戾。 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有觉德行,四国顺之。訏谟定命,远犹辰告。敬慎威仪,维民之则。 其在于今,兴迷乱于政。颠覆厥德,荒湛于酒。女虽湛乐从。弗念厥绍,罔敷求先王,克共明刑。 肆皇天弗尚,如彼泉流,无沦胥以亡。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维民之章。修尔车马,弓矢戎兵。用戒戎作,用逷蛮方。 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无易由言,无曰苟矣。莫扪朕舌,言不可逝矣。无言不雠,无德不报。惠于朋友,庶民小子。子孙绳绳,万民靡不承。 视尔友君子,辑柔尔颜,不遐有愆。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无曰不显,莫予云觏。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 辟尔为德,俾臧俾嘉。淑慎尔止,不愆于仪。不僭不贼,鲜不为则。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彼童而角,实虹小子。 荏染柔木,言缗之丝。温温恭人,维德之基。其维哲人,告之话言,顺德之行。其维愚人,覆谓我僭,民各有心。 於乎小子,未知臧否。匪手携之,言示之事。匪面命之,言提其耳。借曰未知,亦既抱子。民之靡盈,谁夙知而莫成? 昊天孔昭,我生靡乐。视尔梦梦,我心惨惨。诲尔谆谆,听我藐藐。匪用为教,覆用为虐。借曰未知,亦聿既耄。 於乎小子。告尔旧止。听用我谋,庶无大悔。天方艰难,曰丧厥国。取譬不远,昊天不忒。回遹其德,俾民大棘。 3.男孩名字叫申栩怎样最好听的古代名字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 子衿 心悠 "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湘沫 “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荷衣欲动兮,听环佩之铿锵。” 兰馥 “羡彼之良质兮,冰清玉润,羡彼之华服兮,闪灼文章。” 冰清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咏絮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 语凝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寒烟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兰泽 “冉冉狐生竹,结根泰山阿。”冉竹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香盈 盈袖 疏送影落空坛静 疏影 愿随春风寄燕然 燕然 平海夕漫漫 海夕 遥岑远目 遥岑 月在寒溪 寒溪 蓁蓁(音真)。《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蓁蓁,茂盛貌。 燕飞。 《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淑慎。 《邶风·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淑慎,和善谨慎。 如台湾有艺人名萧淑慎。 惠然。 《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惠然,顺从貌。 静姝。《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2010版三国里就加了个叫静姝的角色Orz。下文还有个“静娈”,都是娴静美丽的意思。 炜彤。《邶风·静女》:“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彤:红色。炜:光彩。 洵美。《邶风·静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洵美就是很美的意思。《郑风·叔于田》:“洵美且仁”、“洵美且好”。 燕婉。《邶风·新台》:“燕婉之求”。 燕婉:安静和顺,也指如意郎君。字面漂亮,但这一篇《新台》主旨是讽刺卫宣公的**,上下文的意思不是很好,慎用。 如云。《鄘风·君子偕老》:“鬒发如云,不屑髢也”。 如云:像云一样众多。《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屈原《湘夫人》:“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邦媛。 《鄘风·君子偕老》:“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邦:国家。 媛:美女。另有“邦彦”——《郑风·羊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彦:杰出的人才。如北宋有词人名周邦彦。 灵雨。《鄘风·定之方中》:“灵雨既零”。 灵雨:及时雨。需要指出的是,南方人分不清前后鼻音,该词极易被念成“淋雨”,再取个“落汤鸡”的外号就是顺利成章的事了>< 朝雨。 《鄘风·蝃蝀》:“朝隮于西,崇朝其雨”。指早晨的雨。 唐时王维有诗曰:“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芃芃(音朋)。 《鄘风·载驰》:“我行其野,芃芃其麦”。芃芃:草木茂盛貌。 值得一提的是,该篇的作者许穆夫人是我国见于记载的第一位女诗人。 绿竹。 《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琇莹。 《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琇莹”。琇:宝石。 莹:光亮透明。 巧倩、美盼。 《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上文连用六个比喻,赞美卫庄公夫人的美貌,文字很美。 佩玉。《卫风·竹竿》:“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琼琚。《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后文还有(大名鼎鼎的)“琼瑶”、“琼玖”。 陶陶。 《王风·君子阳阳》:“君子陶陶”。陶陶:快乐貌。 佩玖。《王风·丘中有麻》:“彼留之子,诒我佩玖”。 佩玖:佩戴用的美玉。 静好。 《郑风·女曰鸡鸣》:“琴瑟在御,莫不静好”。静好:安静美好。 胡兰成和张爱玲结婚时,写下:“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舜华、舜英。 《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颜如舜英”。舜华、舜英都指木槿花。 德音。《郑风·有女同车》:“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德音:美好品德。这个词在整本诗经里多次出现,此处不一一列举。 个人感觉该词的气场比较大,一般人hold不住吼吼 子佩。《郑风·子衿》:“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子佩和子衿在这里都指对方的衣饰(从而代指对方)。 零露。 《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零露:零落的露水。 然而该词溢满了感伤的气息(延伸义:容易消失的事物),偶的眼前骤然浮现出小说或影视剧中那些林黛玉式的女纸··· 婉兮、婉如。《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婉如清扬”。 婉:美丽。至于“清扬”,应该没有人想和洗发水重名= = 琼华。 《齐风·著》:“尚之以琼华乎而”。下文“琼莹”、“琼英”,均形容美玉。 美清。《齐风·猗嗟》:“猗嗟名兮,美目清兮”,赞美眼睛美丽清亮。 东晋陶渊明有诗曰:“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 如英。 《魏风·汾沮洳》:“美如英”,下文还有“美如玉”。如花似玉貌。 清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素衣。《唐风·扬之水》:“素衣朱襮,从子于沃”。 素衣:白色的衣服。北宋晏几道词曰:“素衣染尽天香,玉酒添成国色”。 BUT在《礼记》等典籍中,“素衣”也指丧服。 菁菁。 《唐风·杕杜》:“有杕之杜,其叶箐箐”。菁菁:草木茂盛。 采苓。《唐风·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 《诗经》中,“采~”形式的词语多次出现,除此之外,还有“采蘩”、“采薇”、“采菲”、“采芑”、“采菽”等。都是采摘某种植物的意思。 文茵。《秦风·小戎》:“文茵畅毂,驾我骐馵”。 文茵:车中的虎皮坐褥。这个词外柔内刚有木有! 湄。 单名一。 诗经柔1.如何理解诗经的“温柔敦厚”风格古人对“温柔敦厚而不愚”较早的权威性阐释,见于唐代孔颖达的《礼记正义》:“……欲使民虽敦厚,不至于愚,则是在上深达于《诗》之义理,能以《诗》教民也,故云‘深于《诗》者也’。”孔颖达强调的是:因为在上者深达于《诗》之义理,所以以《诗》教民而能使民“不愚”。然而,从《礼记·经解》整段话来看,孔子是在讲六经的“受教者”、“习《诗》者”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质,以及对此的有关评论,“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之失愚”、“温柔敦厚而不愚”、“深于《诗》者”的主体显然都是指习《诗》者,而孔颖达的阐发,却无端地多出了“在上”二字,亦即多出了“教《诗》者”这个主体,从而把“温柔敦厚而不愚”的“不愚”,在涵义上偷换成了“使……不愚”,这显然是不符合文本原意的。 当代学者多把“温柔敦厚而不愚”的“愚”解释为“直言获罪”,如黄珅先生说:“对一般人来说,‘愚’即徒以直言获罪,而无补于事。”(见黄珅《“温柔敦厚”析》一文,载《文艺理论研究》1983年第3期。)张毅先生也说:“敦厚是老实,‘愚’指过分老实而以直言获罪,有失礼处。”(见张毅著《儒家文艺美学——从原始儒家到现代新儒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7页。)笔者认为,把“愚”解释为直言获罪是不恰当的,这是因为: 首先,“温柔敦厚”到某种极端而生出偏弊,其表现形态只会是过于柔懦、一味顺承,而非直言敢谏。胡适先生在《说儒》一文中说:“谦卑柔逊之中含有一种坚忍的信心,所以可说是一种君子之强。但他也有流弊。过度的柔逊恭顺,就成了懦弱者的百依百顺,没有独立的是非好恶之心了。这种人就成了孔子最痛恨的‘乡原’;‘原’是谨愿,乡愿是一乡都称为谨愿好人的。”(胡适:《说儒》,漓江出版社2013年版,第82-83页。)孔子强调“《诗》之失愚”,显然是要防止“温柔敦厚”趋向某种极端化,即过于温恭顺从。苏轼《上富丞相书》中曾说“刚健而不为强,敦厚而不为弱”,也指出“刚健”的极端化是强梁,而“敦厚”的极端化是软弱。 其次,联系周代的用《诗》实践来看,乐师的诵谏、公卿大臣的以《诗》讽谏,仅仅是一种基于伦理文明的柔化处理方式,决不是要走向直谏的反面。事实上《诗经》里就有不少相当质直的谏诗,《小雅·节南山》末章,诗人明言“以究王讻”;《大雅·卷阿》谓“颙颙卬卬,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岂弟君子,四方为纲”,圭、璋都是有棱有角的礼器,诗人以此为喻,赞扬贤臣良士可为四方典则的美好品格。《大雅·烝民》篇赞颂宣王时的大臣仲山甫“柔嘉维则”,“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大雅·崧高》篇谓“申伯之德,柔惠且直”。“如圭如璋”、“则”、“刚”、“直”等,都可以视为对“柔”的制约,以免过于柔懦之弊。 再次,《礼记·经解》所言“《诗》之失愚”,“温柔敦厚而不愚”,如果我们用春秋时期普遍存在的“忠”的观念加以观照,更容易让人理解其涵义。春秋时期,“忠”的观念甚为流行,人们常将“忠”视为统治者对人民、社稷尽心尽责的态度。《左传·桓公六年》载季梁云:“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左传·襄公十四年》君子谓子囊“……将死,不忘卫社稷,可不谓忠乎?忠,民之望也。《诗》曰:‘行归于周,万民所望’,忠也”,都表明这一点。具有“忠”德的人会从对国家、百姓负责的态度出发,对君主之过失予以直谏,甚至是尸谏,并不恪守温柔敦厚的讽谏之法。相反,那些过于柔顺、毫无己见的臣子,常会受到质疑与指责(如《左传·成公二年》君子谓华元、乐举“不臣”)。《论语·为政》篇记孔子强调“君子周而不比”,《易传·序卦》称“物不可以苟合而已”,均明确反对臣下苟合取容的态度。在这样的思想文化背景下,若把“温柔敦厚而不愚”的“愚”理解为“直言获罪”,显然是不恰当的。 综上所述可知,“温柔敦厚而不愚”的“愚”,当指习《诗》、用《诗》者对君主过于柔和顺从、失去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的心理状态。强调“不愚”,是为了防止过柔之弊。“温柔敦厚而不愚”是周代中和、中庸观念的某种体现,它与“柔而立”(《尚书·皋陶谟》)、“温而厉”(《论语·述而》)、“和而不同”(《论语·子路》)的涵义有相近、相通之处。“温柔敦厚而不愚”的《诗》教观念,通过孟子、荀子、董仲舒等儒家代表人物而得到弘扬,表现为对“道统”的某种坚 守。 2.“兕觥其求,脂酒思柔”出自《诗经》的哪篇《诗经》作品原文 桑扈 交交桑扈⑴,有莺其羽⑵。 君子乐胥⑶,受天之祜⑷。 交交桑扈,有莺其领。 君子乐胥,万邦之屏⑸。 之屏之翰⑹,百辟为宪⑺。 不戢不难⑻,受福不那⑼。 [b]兕觥其觩[/b]⑽,[b]旨酒思柔[/b]⑾。 彼交匪敖⑿,万福来求⒀。 【注释】 ⑴交交:鸟鸣声。 桑扈:鸟名,即青雀。 ⑵莺:有文采的样子。 ⑶君子:此指群臣。胥:语助词。 ⑷祜:福禄。 ⑸万邦:各诸侯国。 屏:屏障。 ⑹之:是。 翰:“干”的假借,支柱。 ⑺百辟:各国诸侯。 宪:法度。 ⑻不:语助词,下同。 戢(jí):克制。难(nuó):通“傩”,行有节度。 ⑼那(nuó):多。 ⑽兕觥(sì gōng):牛角酒杯。 觩(qíu):弯曲的样子。 ⑾旨酒:美酒。 思:语助词。柔:指酒性温和。 ⑿彼:指贤者。匪敖:不傲慢。 敖,通“傲”。 ⒀求:同“逑”。 集聚。 译文 青雀叫得悦耳动听,羽毛光洁色彩分明。 大人君子各位快乐,受天保佑得享福荫。 可爱的青雀真灵巧,颈间的羽色好美妙。 衮衮诸公同欢共乐,保卫家国要把你们依靠。 作为国家的屏障和支柱,诸侯都把你们当成言行的法度。 克制自己遵守必要的礼节,就能享受不尽的洪福。 在弯弯的牛角杯中,酌满的美酒色清香浓。 贤者交往从不倨傲,万福来聚天下从风。作品鉴赏 与《小雅》中的多数作品都被指为刺诗一样,这首诗也被《毛诗序》认为是“刺幽王”之作。 孔颖达疏据毛序郑笺说:“以其时君臣上下升降举动皆无先王礼法威仪之文焉,故陈当有礼文以刺之。 ”但从诗的本身来看,似乎仅为周王会宴诸侯时助兴的一首乐歌,而与讽刺无关。 乐歌的首两章均以“交交桑扈”起兴,这是《诗经》作品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它的作用在于以一种浅近的自然物象,引出全诗所要记叙的事件或抒发的感情。 在起兴的物象和表达的内容之间尽管没有什么必然的直接联系,但两者往往会在某一方面具有内在的通融性,从而使人在不可言传中获得联想和意会的妙趣。 如这首诗起兴中欢然鸣叫的青雀,光彩明亮的羽毛,就为以下陈述宴饮营造了一种明快欢乐的气氛,仿佛自然界的青雀与宴饮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的心理感应。 这种表现手法的运用,大大加强了作品的生动性。 从内容来看,这首助兴的劝饮乐歌还真有点政治色彩。 它上来便指出君子的快乐,是来自上天所赐的福禄;接着又强调君子也就是与会诸侯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前两章的述写在先扬中已暗伏后抑的因素,所以后两章即在此基础上向与饮者提出“不戢不难”和“彼交匪敖”的要求。 应该说这种劝说是很尖锐也很严厉的,但由于前面“之屏之翰,百辟为宪”的铺垫,和后面“万福来求”的激励,使之显得从容不迫、合情合理,所以也就更具有理性和感情的说服力。 另外,对于“兕觥其觩,旨酒思柔”两句也应予以注意。 它的表面作用是点出饮酒,在全诗中立一基点,据此可认为它是周王宴饮诸侯时所奏的乐歌;但在第四章的前面,它的特殊地位又对以下的“匪敖”,起着一种隐喻的暗示。它似乎是在告诉人们:正和性柔能使酒美一样,人不傲才能福禄不断。 这种隐喻,是很有深意的。 3.诗经 采薇 全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用,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用。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译文]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 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表达的情感: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4.柔夷什么意思柔荑。 茅草的嫩芽,用来比喻女性的手(指)。 指若柔荑。 诗经中有语曰: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可见手的美化在整体美中占有了很重要的位置。 读《诗经 卫风 硕人》,描述庄姜之美的时候,不惜笔墨的写道:“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短短二十八个字便勾勒出那个处处吟唱民歌的时代,一个自然清新、摄人心魄的窈窕美人。而卫夫人庄姜以她的绝美仙姿,走进了诗经,亭亭玉立在千年的历史中。合上书本,心中还在感叹这样的美丽。尤其最先出场的手,如细草般的柔软,似乎排在人们审美的第一步了。 5.诗经采薇什么意思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 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