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甘棠诗经 甘棠诗经1.诗经甘棠表达了什么感情《甘棠》出自《诗经·召南》,表达了人们对召伯的怀念之情.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在《史记·燕召公世家》中记载得比较明确:“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许多民间传说和地方志中的资料也都足以证明召公听讼甘棠树下的故事流播广远.召伯南巡,所到之处不占用民房,只在甘棠树下停车驻马、昕讼决狱、搭棚过夜,这种体恤百姓疾苦,不搅扰民间,而为民众排忧释纷的人,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甘棠》 ——《诗经·召南》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茏.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译文梨棠枝繁叶又茂, 不要修剪莫砍伐, 召伯曾经住树下.梨棠枝繁叶又茂, 不要修剪莫损毁,召伯曾经歇树下.梨棠枝繁叶又茂, 不要修剪莫拔掉. 召伯曾经停树下.。 2.诗经甘棠表达了什么感情《甘棠》出自《诗经·召南》,表达了人们对召伯的怀念之情。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在《史记·燕召公世家》中记载得比较明确:“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许多民间传说和地方志中的资料也都足以证明召公听讼甘棠树下的故事流播广远。召伯南巡,所到之处不占用民房,只在甘棠树下停车驻马、昕讼决狱、搭棚过夜,这种体恤百姓疾苦,不搅扰民间,而为民众排忧释纷的人,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甘棠》 ——《诗经·召南》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茏。 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 译文 梨棠枝繁叶又茂, 不要修剪莫砍伐, 召伯曾经住树下。 梨棠枝繁叶又茂, 不要修剪莫损毁, 召伯曾经歇树下。 梨棠枝繁叶又茂, 不要修剪莫拔掉. 召伯曾经停树下。 3.甘 棠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注释 人民怀念召伯。蔽芾(音费):小貌。 一说盛貌。甘棠:杜梨,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 茇(音拔):草舍。败:伐也。 憩:休息。拜:拔也。 说(音税):休憩,止息。 召伯和周公一起辅佐年幼的成王。 他写过诰词(用于告诫或勉励的文体),以夏、殷灭亡的历史教训,劝诫成王要敬重德行。而他,也是身体力行。 他经常风尘仆仆,巡行乡邑,体察民情。小吏和百姓有什么冤屈的事,就到召伯那里告状。 为了不扰民,时常在野外露宿。有诉讼要办案,就在乡邑边上的一棵甘棠树下开庭,传唤原告、被告和证人。 头上虽无“明镜高悬”的匾额,但裁决公正,不分官民贵贱,有罪者得到惩处,有冤怨者得到昭雪。民众对他非常崇敬。 他辛劳一生,去世后,人们把对召伯的怀念集中在乡邑边这棵棠树上。这棵棠树,成了召伯艰苦朴素、廉洁奉公、正大光明的象征。 后来,有人想把甘棠树这块地移作他用,主张砍掉这棵树,理所当然地遭到当地人民的反对。甘棠,成了典故:凡是为人民做好事的地方官,都颂称为“甘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