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虞美人宋词一、《虞美人·听雨》 作者:宋代蒋捷 1、原文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2、翻译 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 而今,人已暮年,两鬓已是白发苍苍,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经历是无情的,还是让台阶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二、《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 作者:宋代苏轼 1、原文 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泪。谁教风鉴在尘埃?酝造一场烦恼、送人来。 2、翻译 饮别后归卧船中,只听到淮水波声,如拍枕畔,不知不觉又天亮了。从船篷缝隙中所见之残月是那么小。汴水无情,随着故人东去,而我却满载一船离愁别恨,独向西州。 竹溪的花浦之间,你我曾经一同大醉,当日欢聚畅饮时的情谊胜过别后的伤悲。谁让我偏偏在芸芸众生中发现了你,并与你成为朋友,这才酿成了今日分别这样一场烦恼。 三、《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作者:宋代苏轼 1、原文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2、翻译 登高远眺,千里美景尽收眼底。大自然的湖光山色,要数这里最美。你这一去,何时才能返回?请痛饮几杯吧,但愿醉倒再不离去。 看,沙塘里华灯初放。听,是谁把动人心弦的《水调》来弹唱?当夜深风静我们扶醉欲归时,只见在一轮明月的映照下,钱塘江水澄澈得象一面绿色的玻璃一样。 四、《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作者:宋代秦观 1、原文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2、翻译 碧桃是在天上以露水栽种的,不是寻常的凡间花卉。娇美的碧桃却生在乱山的深处,而且旁边池水一曲,娇花照水,令人遐想,亦同时令人慨叹,如此艳丽的花朵,杳无人迹来往,就算再美,又等待谁来欣赏呢? 在细雨中,这娇美的碧桃像美人一样更加含情,让人无限爱怜。但是,不知道春天是难以管束的,它由不得惜花人的愿望,终究要匆匆而去。就算为君沉醉一场又何妨?就怕我酒醉醒来,而花已凋残,惜花心情交处寄托,要使柔肠寸断了。 五、《虞美人寄公度》 作者:宋代舒亶 1、原文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2、翻译 芙蓉都已凋落,远天涵着近水,苍茫一片,黄昏时秋风阵阵,涌起波澜。我独自在小楼东畔,久久地倚着栏杆,看分飞的双燕各自东西,远远向寒云飞去,引起我一怀愁绪。 浮生有多少难以消释的烦恼,真应该在醉乡中老去。光阴荏苒,京城又盖满纷纷大雪。我的朋友,你时时都会登上高台把我怀想,你将寄给我一枝梅花,饱含着美丽的江南春光。 2.古诗虞美人诗词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冥蒙处。 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 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珠帘却又晚风寒。 虞美人(赵东) 残花零落凄凄舞,庭院娥眉苦。 情别景绕风来,怎奈痴心难了泪涟腮。 温柔几许缘何散, 爱恨声声怨。 曲终悲寂断人肠,愿化英台冢上彩蝶扬。 虞美人(苏轼) 深深庭院清明过。 桃李初红破。 柳丝搭在玉阑干。 帘外潇潇微雨、做轻寒。 晚晴台榭增明媚。 已拼花前醉。 更阑人静月侵廊。 独自行来行去、好思量。 虞美人(欧阳修) 炉香昼永龙烟白。 风动金鸾额。 画屏寒掩小山川。 睡容初起枕痕圆。 坠花钿。 楼高不及烟霄半。 望尽相思眼。 艳阳刚爱挫愁人。 故生芳草碧连云。 怨王孙。 虞美人(辛弃疾) 当年得意如芳草。 日日春风好。 拔山力尽忽悲歌。 饮罢虞兮从此、奈君何。 人间不识精诚苦。 贪看青青舞。 蓦然敛袂却亭亭。 怕是曲中犹带、楚歌声 虞美人(李煜) 风回小院庭芜绿, 柳眼春相续。 凭阑半日独无言, 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 池面冰初解。 烛明香暗画楼深, 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虞美人(刘辰翁) 花心定有何人捻。 晕晕如娇靥。 一痕明月老春宵。 正似酥胸潮脸、不曾销。 当年掌上开元宝。 半是杨妃爪。 若教此掏到痴人。 任是高墙无路、蝶翻身。 虞美人(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小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因妒,飘到眉心住。 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虞美人(秦观)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 乱山深处水萦洄,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 为君沈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虞美人(秦观) 高城望断尘如雾,不见联骖处。 夕阳村外小湾头,只有柳花无数、送归舟。 琼枝玉树频相见,只恨离人远。 欲将幽恨寄青楼,争奈无情江水、不西流。 虞美人(姜夔) 西园曾为梅花醉。 叶翦春云细。 玉笙凉夜隔帘吹。 卧看花梢摇动、一枝枝。 娉娉袅袅教谁惜。 空压纱巾侧。 沈香亭北又青苔。 唯有当时蝴蝶、自飞来 虞美人(辛弃疾) 群花泣尽朝来露。 争奈春归去。 不知庭下有荼シ。 偷得十分春色、怕春知。 淡中有味清中贵。 飞絮残英避。 露华微渗玉肌香。 恰似杨妃初试、出兰汤 虞美人(刘辰翁) 梅梢腊尽春归了。 毕竟春寒少。 乱山残烛雪和风。 犹胜阴山海上、窖群中。 年光老去才情在。 惟有华风改。 醉中幸自不曾愁。 谁唱春花秋叶、泪偷流 虞美人(苏轼) 冰肌自是生来瘦。 那更分飞后。 日长帘暮望黄昏。 及至黄昏时候、转销魂。 君还知道相思苦。 怎忍抛奴去。 不辞迢递过关山。 只恐别郎容易、见郎难。 3.虞美人的诗词翻译谁有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白话译文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在被毒死前夕所作的词,堪称绝命词。此词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全词语言明净、凝练、优美、清新,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4.虞美人诗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虞美人〔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全部注释】 1、李煜,史称南唐后主,在位15年,降宋后封违命侯。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这是他的绝笔词,相传七夕之夜中命歌伎唱此词,宋太宗知道这件事后,赐酒将他毒死。 2、故国:指南唐都城金陵(现在南京)。 3雕栏玉砌:雕有图案的栏杆和玉石铺就的台阶。此泛指宫殿建筑。砌,台阶。 4朱颜:红颜,少女的代称,这里指南唐旧日的宫女。 【翻译】 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小楼上昨夜又刮来了春天的东风,在月明中对已亡的本国不忍回首去想念。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朱红的颜色已经改变。问您能有多少愁?正象一江春水向东流。 请采纳 5.关于虞美人的诗词虞美人(20首)_古诗文网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 五代 • 《虞美人·听雨》- 蒋捷 - 宋代 •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李煜 - 五代 • 《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纳兰性德 - 清代 • 《虞美人·玉楼缥缈孤烟际》- 欧阳澈 - 宋代 • 《虞美人·小梅枝上东君信》- 晏几道 - 宋代 •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黄庭坚 - 宋代 • 《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秦观 - 宋代 • 《虞美人·寄公度》- 舒亶 - 宋代 •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苏轼 - 宋代 • 《虞美人·碧苔深锁长门路》- 王国维 - 清代 • 《虞美人·弄梅骑竹嬉游日》- 王国维 - 清代 • 《虞美人》- 苏轼 - 宋代 • 《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 晏几道 - 宋代 • 《虞美人·梳楼》- 蒋捷 - 宋代 • 《虞美人·影松峦峰》- 侯文曜 - 清代 • 《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 纳兰性德 - 清代 • 《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陈亮 - 宋代 • 《虞美人·赋虞美人草》- 辛弃疾 - 宋代 • 《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 周邦彦 - 宋代 6.虞美人属于宋词吗虞美人是词牌名。 《 虞美人》 格 一 + - + | - - |(仄韵) +| - - |(叶仄) + - + | | - -(换平韵) + | + - - | | - -(叶平) + - + | - - |(换仄韵) + | - - |(叶仄) + - + | | - -(再换平韵) + | + - - | | - -(叶平) 格 二 | - | | - - |(仄韵) | | - - |(叶仄) | - - | | - -(换平韵) | - - | | - -(叶平) | - -(叶平) | - | | - - |(换仄韵) | | - - |(叶仄) | - - | | - -(再换平韵) | - - | | - -(叶平) | - -(叶平) 说 明: - 表平声,| 表仄声,+ 表可平可仄。 之所以词多数被人称为宋词,是因为宋朝发扬光大盛行。唐朝时候也有词,李白温庭筠都写过词,而南唐李煜,清代纳兰性德都是有名的非宋代词人。 通常说词会把词牌名和词的第一句带出来,不然分不清是谁写的。 比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东坡,《如梦令.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 李煜《虞美人》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凭阑半日独无言, 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烛明香暗画楼深, 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又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7.李煜写的《虞美人》的诗词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赏析: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政事”的国君,李煜是失败的;但正是亡国成就了他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地位。 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虞美人》就是千古传诵不衰的著名诗篇。 这首词刻画了强烈的故国之思,取得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效果。“春花秋月”这些最容易勾起人们美好联想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他劈头怨问苍天:年年春花开,岁岁秋月圆,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一语读来,令人不胜好奇。 但只要我们设身处地去想象词人的处境,就不难理解了: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这些美好的事物只会让他触景伤情,勾起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今昔对比,徒生伤感。问天天不语,转而自问,“往事知多少。” “往事”当指往昔为人君时的美好生活,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为虚幻了。自然界的春天去了又来,为什么人生的春天却一去不复返呢?“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东风”带来春的讯息,却引起词人“不堪回首”的嗟叹,“亡国之音哀以思”,大抵只能如此吧。让我们来想象:夜阑人静,明月晓风,幽囚在小楼中的不眠之人,不由凭栏远望,对着故国家园的方向,多少凄楚之情,涌上心头,又有谁能忍受这其中的况味?一“又”字包含了多少无奈、哀痛的感情!东风又入,可见春花秋月没有了结,还要继续;而自己仍须苟延残喘,历尽苦痛折磨。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月明中不堪回首故国”的倒装。“不堪回首”,但毕竟回首了。 回首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想象中,故国的江山、旧日的宫殿都还在吧,只是物是人非,江山易主;怀想时,多少悲恨在其中。 “只是”二字以叹惋的口气,传达出无限怅恨之感。 以上六句在结构上是颇具匠心的。 几度运用两相对比和隔句呼应,反复强调自然界的轮回更替和人生的短暂易逝,富有哲理意味,感慨深沉。一二两句春花秋月的无休无止和人间事的一去难返对比;三四两句“又东风”和“故国不堪回首”对比;五六两句“应犹在”和“改”对比。 “又东风”、“应犹在”又呼应“何时了”;“不堪回首”、“朱颜改”又呼应“往事”。如此对比和回环,形象逼真地传达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 最后,词人的满腔幽愤再难控制,汇成了旷世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喻愁,可谓“前有古人,后有来者”。 刘禹锡《竹枝词》“水流无限似侬愁”,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这些诗句或失之于轻描淡写,或失之于直露,都没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得打动人心,所谓“真伤心人语”也。 把愁思比作“一江春水”就使抽象的情感显得形象可感。愁思如春水涨溢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不舍昼夜,无尽东流。 形式上,九个字平仄交替,读来亦如满江春水起伏连绵,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全表达出来了。以这样声情并茂的词句作结,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合上书页,读者似也被这无尽的哀思所淹没了。 全词抒写亡国之痛,意境深远,感情真挚,结构精妙,语言清新;词虽短小,余味无穷。难怪王国维有如是评价:“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 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降宋后之作,及永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 (《人间词话》删稿之四○) (蒋雅云)。 8.求虞美人之类的唯美点的宋词《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大江⑴东去,浪淘⑵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⑶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⑷赤壁。 乱石穿空⑸,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⑺公瑾当年,小乔⑻初嫁了,雄姿英发⑼。 羽扇纶巾⑽,谈笑间,樯橹⑾灰飞烟灭。故国⑿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⒀。 人生如梦,一樽⒁ 还酹⒂江月。 蝶恋花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长相思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乌夜啼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断频倚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浣溪纱 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 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谩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 谢新恩 庭空客散人归后,画堂半掩珠帘.林风淅淅夜厌厌。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 春光镇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穷?金窗力困起还慵。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 呈郑王十二弟 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落花狼籍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佩声悄,晚妆残,凭谁整翠鬟?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虞美人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三台令 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 月寒秋竹冷,风切夜窗声。 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更漏子 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 珊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菩萨蛮 花明月黯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衩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又 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 潜来珠锁动,惊觉银屏梦。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又 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雨云深绣户,来便谐衷素。宴罢又成空,魂迷春梦中 喜迁莺 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边倚。 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啼莺散,余花乱,寂寞画堂深院。 片红休扫尽从伊,留待舞人归。 长相思 云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一斛珠 晚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蚟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子夜歌 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缥色玉柔擎,醅浮盏面清。 何妨频笑粲,禁苑春归晚。同醉与闲平,诗随羯鼓成。 后庭花破子 玉树后庭前,瑶草妆镜前。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 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长少年。 (或为冯延巳作) 渔父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又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更漏子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重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帏垂,梦长君不知。 柳枝 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芳魂感旧游;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