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宋词中梧桐的意象唐诗中最先起用“梧桐”意象的,恐怕当算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梧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蝉居于梧桐之上,此诗以梧桐树干的高挺清拔声响远播,暗指诗人志趣的高洁。苏轼在元丰五年被贬黄州时有词“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梧桐前着一“疏”字,更显梧桐树孤高独立,东坡先生卓尔不群的品性由此可见一斑。 桐木也可指品行高洁。“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孟郊《秋怀》)桐木是制琴的美材,峥嵘的桐木制成的美琴却弃置不被用,借此寄托了诗人苦吟一生而穷困一生的失意的悲哀。桐花也能对超凡的才能起衬托作用。李商隐在表现韩冬郎青出于蓝而青于蓝的才能时写“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传说中凤凰喜栖于桐花遍野的丹山,所以桐花便成了俊才的生活背景。 时至初秋,梧桐落叶最早。因此诗人常有梧桐叶落而天下知秋的怀想。“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晏殊《清平乐》)平淡幽细的描绘中透露出淡淡的哀愁。“玉京人去秋萧索,画檐鹊起梧桐落。”(耿玉真《菩萨蛮》)萧索之秋梧桐叶落,人去京师,闺中人怎不怅然失望?柳永《玉蝴蝶》中有“梧叶飘黄,谴情伤”之句,渲染出秋的萧疏、清幽和衰飒。把梧桐与秋联系得最好的是李煜的《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秋的味,秋的落寞以及无穷的艺术美尽情显现。 诗人常借其他秋景共同谱写秋的韵味。“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橘柚的深碧,梧桐的微黄,秋光渐老,一片苍寒。“桂花香雾冷,梧叶西风影。”(高观园《菩萨蛮》)桂花、秋雾、西风,一派自然天成。 古人常在傍晚或清晓时分汲水。梧桐与井、辘轳并举,点明傍晚时令。“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以井边梧桐秋深夜黄破题,点明季节、时令。李煜《采桑子》中写“辘轳金井静,梧桐晚,几树惊秋”。 傍晚时分,落叶飘零,希冀飘零,心绪零落,最易想念未归之人,所以诗人常将梧桐和秋雨、秋声联系起来表达哀情。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引用已较为成熟。“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酸恻动人的意象婉转地描述了杨玉环死后唐太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晏殊《踏莎行》)景中有情,情景浑涵,合成一片,不露痕迹。以梧桐表闺怨的集大成者应是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意象不断叠加,意境逐步沉郁,写景议论自然交融。 梧桐秋雨滴落,声声催人断肠。以秋声来衬托寂寞,更能突现心境孤独。“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只是一滴雨露,不知多少离愁,声声叶叶,离愁到明也难以释怀。这种用以动衬静的方法,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梧桐雨除表怨情外,还在怀友人,述矢志,叙飘零中时有闪现。姜夔写给友人的《八归》中有“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刘过在《贺新郎》中道“一枕新凉眠客舍,听梧桐疏雨秋风颤”,贫士的失职之悲在秋风秋雨中真正愁煞人。邓剡《浪淘沙》“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述写了飘零之苦。 经过一代又一代文人的染笔,后人听到秋风吹拂梧桐,就产生凄凉的况味。但梧桐不仅仅是凄凉的代名词。“梧桐”意象应用较广,因而含义复杂,上文只是简单的归纳。梧桐深深深几许?“梧桐” 意象中更深的况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析。 2.宋词中描写梧桐的意象以及赏析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作者】:李煜 【朝代】:南唐 【体裁】:词 【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 【注释】: [1]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2]离愁:指去国之愁。 [3]别有一般:亦做“别是一番”,另有一种之意。 【前言】: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廷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赏析】: 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 “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过片后“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3.带有梧桐的宋词.《梧桐》【唐】戴叔伦 亭亭南轩外,贞干修且直。 广叶结青阴,繁花连素色。 天资韶雅性,不愧知音识。 2.《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唐】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3.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声声慢》【宋】李清照 4、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 相见欢 5、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晏殊======綄溪纱 4.山间溪流林中梧桐的诗词别李郎中 薛涛花落梧桐凤别凰,想登秦岭更凄凉。 安仁纵有诗将赋,一半音词杂悼亡。大雨苗苏 曾几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梧桐更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立秋 刘翰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采桑子 冯延巳洞房深夜笙歌散,帘幕重重。 斜月朦胧,雨过残花落地红。昔年无限伤心事,依旧东风。 独倚梧桐,闲想闲思到晓钟。梧叶儿 元无名氏秋来到,渐渐凉,寒雁儿往南翔。 梧桐树,叶又黄。好凄凉,绣被儿空闲了半张。 卜算子 断肠 夏完淳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十二玉阑干,风动灯明灭。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 夏日书帐 陈淑兰帘幕风微日正长,庭前一片芰荷香。人传郎在梧桐树,妾愿将身化凤凰。 秋夜 陈文述梧桐叶底见银河,露气当窗冷碧罗。四壁虫声两行雁,不知何处得秋多。 句 孟浩然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逐逐怀良驭,萧萧顾乐鸣。 芳草渡 冯延巳梧桐落,蓼花秋。烟初冷,雨才收,萧条风物正堪愁。 人去后,多少恨,在心头。燕鸿远,羌笛怨,渺渺澄江一片。 山如黛,月如钩,笙歌散,魂梦断,倚高楼。虞美人 冯延巳碧波帘幕垂朱户,帘下莺莺语。 薄罗依旧泣青春,野花芳草逐年新,事难论。凤笙何处高楼月,幽怨凭谁说?须臾残照上梧桐,一时弹泪与东风,恨重重。 虞美人 冯延巳画堂新霁情萧索,深夜垂珠箔。洞房人睡月婵娟,梧桐双影上朱轩,立阶前。 高楼何处连宵宴,塞管吹幽怨。一声已断别离心,旧欢抛弃杳难寻,恨沉沉。 采桑子 李煜辘轳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昼雨新愁,百尺虾须在玉钩。 琼窗春断双蛾皱,回首边头。欲寄鳞游,九曲寒波不溯流。 相见欢 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鹧鸪天 李清照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清平乐 晏几道幺弦写意,意密弦声碎。书得凤笺无限事,犹恨春心难寄。 卧听疏雨梧桐,雨馀淡月朦胧。一夜梦魂何处,那回杨叶楼中。 行香子 晏几道晚绿寒红,芳意匆匆。惜年华、今与谁同。 碧云零落,数字征鸿。看渚莲凋,宫扇旧,怨秋风。 流波坠叶,佳期何在,想天教、离恨无穷。试将前事,闲倚梧桐。 有消魂处,明月夜,粉屏空。清平乐 晏殊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 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夜坐 张耒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解连环 吴文英暮檐凉薄。 疑清风动竹,故人来邈。渐夜久、闲引流萤,弄微照素怀,暗呈纤白。 梦远双成,凤笙杳、玉绳西落。掩练[1]帷倦入,又惹旧愁,汗香阑角。 银瓶恨沉断索。叹梧桐未秋,露井先觉。 抱素影、明月空闲,早尘损丹青,楚山依约。翠冷红衰,怕惊起、西池鱼跃。 记湘娥,绛绡暗解。褪花坠萼。 鹧鸪天 周紫芝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调宝瑟,拨金猊。 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菩萨蛮 朱淑真秋声乍起梧桐落,蛩吟唧唧添萧索。欹枕背灯眠,月和残梦圆。 起来钩翠箔,何处寒砧作。独倚小阑干,逼人风露寒。 秋夜 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清江引 钱霖恩情已随纨扇歇,攒到愁时节。梧桐一叶秋,砧杵千家月,多的是几声儿檐外铁。 列女操 孟郊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定西番 韦庄挑尽金灯红烬,人灼灼,漏迟迟,未眠时。 斜倚银屏无语,闲愁上翠眉。闷杀梧桐残雨,滴相思。 更漏子 温庭筠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行香子 李清照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醍儿雨,醍儿风。 忆秦娥 李清照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保。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香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声声慢 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宋词中描写梧桐的意象以及赏析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正是化用“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更漏子》温庭筠 虽为化用,但词人却善于融化前人的语句,自成意境,有天衣无缝之妙。梧桐这一意象不仅表现季节与时令,而且由此表现秋季的特点。 6.诗词:凤凰起丹穴,独向梧桐枝的意思出自陈子昂《鸳鸯篇》。 原文如下: 飞飞鸳鸯鸟。举翼相蔽亏。 俱来绿潭里。共向白云涯。 音容相眷恋。羽翮两逶迤。 苹萍戏春渚。霜霰绕寒池。 浦沙连岸净。汀树拂潭垂。 年年此游玩。岁岁来追随。 凤凰起丹穴。独向梧桐枝。 鸿雁来紫塞。空忆稻粱肥。 乌啼倦依托。鹤鸣伤别离。 岂若此双禽。飞翻不异林。 刷尾青江浦。交颈紫山岑。 文章负奇色。和鸣多好音。 闻有鸳鸯绮。复有鸳鸯衾。 持为美人赠。勖此故交心。 意思: 我愿意把南京比作一只孤凤,那么“凤凰起丹穴,独向梧桐枝”。凤哉凤哉,啄琅玕,饮瑶池,栖昆仑之山哉。 中国有圣人,感和气,飞来飞来。自歌自舞,先王册府,麒麟之台,羁雌众雏故山曲。 其鸣喈喈,其鸣喈喈,欲往衔之欻去来,去别鸾凤心徘徊。明年阿阁梧桐花叶开,群飞凤归来,群飞凤归来。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陈子昂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女皇武则天重视,授麟台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 在26岁、36岁时两度从军边塞,对边防事务颇有远见。38岁(圣历元年698)时,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 陈子昂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罗织罪名,加以迫害,最终冤死狱中。 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子昂. 百度百科-鸳鸯篇。 7.怎样赏析诗句凤皇鸣矣“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见《诗经·卷阿》。 凤皇:即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合称“凤凰”;也可简称为“凤”,是一种高贵、祥瑞的鸟。梧桐:传说凤凰非梧桐不栖。 朝阳:指山坡向阳的一面。这几句大意是:凤凰在鸣叫,在那高高的山冈上;它们栖息的梧桐树生长起来了,在那向阳的山坡上。 凤凰鸣声不凡,居处不凡,高洁的梧桐伴随着它们。灿烂的阳光照射着它们;那发自高的鸣声,那么嘹亮,那么悦耳,传得又那么遥远。 短短几句把鸟王的高贵、吉祥以及它们的神韵风采都勾画出来了,后人常以“凤鸣朝阳”比喻有才能的人遇上了好时机。 8.古代诗词中最早使用“梧桐”的诗句及作者朝代和诗名牛丛 【题朝阳岩】 蹑石攀萝路不迷,晓天风好浪花低。 洞名独占朝阳号,应有梧桐待凤栖。 薛能 【秋题】 独坐东南见晓星,白云微透泬寥清。 磷磷甃石堪僧坐,一叶梧桐落半庭。 邵谒 【汉宫井】 辘轳声绝离宫静,班姬几度照金井。 梧桐老去残花开,犹似当时美人影。 陆龟蒙 【野井】 朱阁前头露井多,碧梧桐下美人过。 寒泉未必能如此,奈有银瓶素绠何。 罗隐 【听琵琶】 香筵酒散思朝散,偶向梧桐暗处闻。 大底曲中皆有恨,满楼人自不知君。 和凝 【宫词百首】 天籁吟风社燕归,渚莲香老碧苔肥。 夜来霜坠梧桐叶,诸殿平明进御衣。 李中 【春闺辞二首】 尘昏菱鉴懒修容,双脸桃花落尽红。 玉塞梦归残烛在,晓莺窗外啭梧桐。 滕潜 【凤归云二首】 金井栏边见羽仪,梧桐枝上宿寒枝。 五陵公子怜文彩,画与佳人刺绣衣。 花蕊夫人 【宫词(梨园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诗)】 杨柳阴中引御沟,碧梧桐树拥朱楼。 金陵城共滕王阁,画向丹青也合羞。 姚月华 【楚妃怨】 梧桐叶下黄金井,横架辘轳牵素绠。 美人初起天未明,手拂银瓶秋水冷。 刘媛 【长门怨】 雨滴梧桐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 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 赵虚舟 【戏赠】 砌下梧桐叶正齐,花繁雨后压枝低。 报道不须鸦鸟乱,他家自有凤凰栖。 张窈窕 【春思二首】 井上梧桐是妾移,夜来花发最高枝。 若教不向深闺种,春过门前争得知。 薛涛 【别李郎中】 花落梧桐凤别凰,想登秦岭更凄凉。 安仁纵有诗将赋,一半音词杂悼亡。 尚颜 【秋夜吟】 梧桐雨畔夜愁吟,抖擞衣裾藓色侵。 枉道一生无系着,湘南山水别人寻。 修睦 【松】 细韵飕飕入骨凉,影兼巢鹤过高墙。 盘根一种依平地,自是梧桐不久长。 李峤 【晚景怅然简二三子】 楚客秋悲动,梁台夕望赊。 梧桐稍下叶,山桂欲开花。气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 长歌白水曲,空对绿池华。 韩愈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二首】 定谥芳声远,移封大国新。 巽宫尊长女,台室属良人。河汉重泉夜,梧桐半树春。 龙輀非厌翟,还辗禁城尘。 孟郊 【琴曲歌辞·列女操】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贞妇贵殉夫,舍生亦如此。波澜誓不起,妾心井中水。 孟郊 【列女操】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井中水。 薛奇童 【相和歌辞·怨诗二首】 日晚梧桐落,微寒入禁垣。 月悬三雀观,霜度万秋门。艳舞矜新宠,愁容泣旧恩。 不堪深殿里,帘外欲黄昏。 常建 【江上琴兴】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崔曙 【山下晚晴】 寥寥远天净,溪路何空蒙。 斜光照疏雨,秋气生白虹。云尽山色暝,萧条西北风。 故林归宿处,一叶下梧桐。 李白 【赠崔秋浦三首】 吾爱崔秋浦,宛然陶令风。 门前五杨柳,井上二梧桐。山鸟下厅事,檐花落酒中。 怀君未忍去,惆怅意无穷。 李白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李白 【代秋情】 几日相别离,门前生穞葵。 寒蝉聒梧桐,日夕长鸣悲。白露湿萤火,清霜凌兔丝。 空掩紫罗袂,长啼无尽时。 薛奇童 【楚宫词二首】 日晚梧桐落,微寒入禁垣。 月悬三雀观,霜度万秋门。艳舞矜新宠,愁容泣旧恩。 不堪深殿里,帘外欲黄昏。 杜甫 【送贾阁老出汝州】 西掖梧桐树,空留一院阴。 艰难归故里,去住损春心。宫殿青门隔,云山紫逻深。 人生五马贵,莫受二毛侵。 杨巨源 【清明日后土祠送田彻】 清明千万家,处处是年华。 榆柳芳辰火,梧桐今日花。祭祠结云绮,游陌拥香车。 惆怅田郎去,原回烟树斜。 孟郊 【送从舅端适楚地】 归情似泛空,飘荡楚波中。 羽扇扫轻汗,布帆筛细风。江花折菡萏,岸影泊梧桐。 元舅唱离别,贱生愁不穷。 孟浩然 【句】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朱放 【句】 风吹芭蕉拆,鸟啄梧桐落。(并《诗式》)。 令狐楚 【杂曲歌辞·远别离二首】 杨柳黄金穗,梧桐碧玉枝。春来消息断,早晚是归时。 *** 【杂曲歌辞·墙头花】 蟋蟀鸣洞房,梧桐落金井。为君裁舞衣,天寒剪刀冷。 令狐楚 【远别离二首】 杨柳黄金穗,梧桐碧玉枝。春来消息断,早晚是归期。 张祜 【墙头花二首】 蟋蟀鸣洞房,梧桐落金井。为君裁舞衣,天寒剪刀冷。 曹邺 【早起】 月堕沧浪西,门开树无影。此时归梦阑,立在梧桐井。 吕岩 【梧桐影】 落日斜,秋风冷。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 志定 【句】 梧桐叶老蝉声死,一夜洞庭波上风。(见张为《主客图》) 宋若华 【嘲陆畅】 十二层楼倚翠空,凤鸾相对立梧桐。 双成走报监门卫,莫使吴歈入汉宫。 张籍 【相和歌辞·楚妃怨】 梧桐叶下黄金井,横架辘轳牵素绠。 美人初起天未明,手拂银瓶秋水冷。 刘氏媛 【相和歌辞·长门怨二首】 雨滴梧桐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 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 王昌龄 【相和歌辞·长信怨】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金炉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张祜 【琴曲歌辞·司马相如琴歌】 凤兮凤兮非无凰,山重水阔不可量。 梧桐结阴在朝阳,濯羽弱水鸣高翔。 滕潜 【杂曲歌辞·凤归云】 金井栏边见羽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