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诗经汾沮 诗经汾沮1.诗经魏风里所有的诗国风 魏风 葛屦 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裳?要之襋之,好人服之。 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维是褊心,是以为刺 国风 魏风 汾沮洳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其之子,美无度。美无度,殊异乎公路。 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 彼汾一曲,言采其藚。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 国风 魏风 园有桃 园有桃,其实之殽。心之忧矣,我歌且谣。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彼人是 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园有棘,其实之食。心之忧矣,聊以行国。不知我者,谓我士也罔极。彼人 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国风 魏风 陟岵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 无止! 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 无弃!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犹来! 无死! 国风 魏风 十亩之间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国风 魏风 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国风 魏风 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 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 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 郊,谁之永号? 2.含有玉字的诗经诗句有哪些首轮麦Cd6 :你好。 《诗经》有玉的诗句: 《召南 也有死麕》: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鄘风 君子偕老》: 。。 。。。。。玉之瑱也,象之揥(tiì)也 《卫风 竹竿》: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郑风 有女同车》: 将翱 (áo)将翔,佩玉琼琚。。。 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郑风 汾沮洳》: 。。 彼汾一曲,言采其藚,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 《小雅 秦风 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小雅 鸿雁之什 鹤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小雅 鸿雁之什 白驹》: 。。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小雅 文王之什 旱麓》: 。。 瑟彼玉瓒,黄流在中。。。 《大雅 生民之什 公刘》: 。。。。。维玉及瑶,鞞琫容刀。 《小雅 生民之什 民劳》: 。。。。。王欲玉女,是用大谏。 3.诗经中表达一个人帅的句子1、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 出自:春秋·佚名《国风·魏风·汾沮洳》。 译文:你看那个勤劳的小伙子啊,长得那样英俊如鲜花怒放。他是那样英俊如鲜花怒放,和王公家的官儿太不一样! 2、我觏之子,乘其四骆。乘其四骆,六辔沃若。 出自:春秋·佚名《小雅·裳裳者华》。 译文:遇见这位贤君子,驾着四马气昂扬。驾着四马气昂扬,六根缰绳闪着光。 3、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出自:《国风·卫风·淇奥》 译文:高雅先生是君子,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很威严。高雅先生真君子,一见难忘记心田。 4、彼其之子,美无度。美无度,殊异乎公路。 出自:《国风·魏风·汾沮洳》 译文:瞧我那位意中人,英俊潇洒美无匹。英俊潇洒美无匹,公路哪能比得上。 5、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出自:《诗经·国风·秦风·无衣》 译文: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杀敌与你同目标。 4.“彼其之子,美如玉这句话的意思为:瞧我那位意中人,仪表堂堂美如玉。仪表堂堂美如玉,公族哪能比得上。 出处:先秦·佚名《汾沮洳》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其之子,美无度。美无度,殊异乎公路。 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 彼汾一曲,言采其藚。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 白话释义: 在那汾水低湿地,来此采莫心欢喜。瞧我那位意中人,英俊潇洒美无匹。英俊潇洒美无匹,公路哪能比得上。在那汾水河流旁,来此采桑心欢畅。 瞧我那位意中人,貌若鲜花朝我放。貌若鲜花朝我放,公行哪能比得上。在那汾水弯弯处,来此采藚心欢愉。瞧我那位意中人,仪表堂堂美如玉。仪表堂堂美如玉,公族哪能比得上。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云:“《汾沮洳》,刺俭也。其君子俭以能勤,刺不得礼也。”《韩诗外传》则以为是美隐居之贤者,云“虽在下位,民愿戴之,虽欲无尊得乎哉?”前者是说因君子勤俭,亲自采莫、采桑,有失体统,故作此诗以刺之。 后者是说,汾水沮洳之间,贤者隐居其内,采莫、采桑、采藚以自给,然其才德,实在超乎“公路”、“公行”、“公族”之上。 毛、韩二家之外,还有何楷《诗经世本古义》的“晋人刺其大夫”说、姚际恒《诗经通论》的“诗人赞其公族大夫之诗”说、傅恒等《诗义折中》的“剌遗贤”说、郝懿行《诗问》的“美勤俭”说等。 这些说法都是不符合文本语义的。闻一多在《风诗类钞》中首先提出“这是女子思慕男子的诗”,今人多从之。 文章赏析: 全诗共为三章,各以“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汾一曲,言采其藚”起兴。 这“沮洳”、“一方”、“一曲”词语的变换,不仅显示这位民间女子劳动内容的不同,还表示空间和时间的变换。 也就是说,不论这位痴情女子干什么活儿,也不论是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她总是思念着自己的意中人,足见其一往钟情的程度了。 把这位女子思慕情人的痴情之状描摹得栩栩如生。接着又用“彼其之子,美无度”、“彼其之子,美如英”、“彼其之子,美如玉”来赞美男子的仪容。“美无度”是“美极了”,“美得无法形容”之谓。 “美如英”,是说男子美得像怒放的鲜花;“美如玉”,是说男子容光焕发,有美玉般的光彩。这些是关于男子美貌的描写。 诗的最后。以“美无度,殊异乎公路”、“美如英,殊异乎公行”、“美如玉,殊异乎公族”作结。 也就是说,这位女子的意中人,不仅只长相漂亮,而他的身份地位,连那些“公路”、“公行”、“公族”等达官贵人,也望尘莫及的。 此诗女主人公不只是对勤劳男子良好形象的赞叹不已,更重要的在于他美得“殊异”乎公路、公行、公族。 这个普通的劳动者,和那些高贵的官吏有着本质的区别。全诗结束,见不到女子所思之人的正面描写,但通过这种对比、烘托的艺术手法,却把这位未露面的男子描写得如见其人了。 这首诗在篇章结构上,是《诗经》中常见的叠句重章、反复吟咏的艺术形式。三章字句变化无多,而诗意却层层递进。 “美无度”是对所思男子之美的概括描写;“美如英”是对所思男子的仪表之赞美;“美如玉”是对所思男子人品的赞美。 而又以“公路”、“公行”、“公族”加以具体映衬,这就更加凸现了“彼其之子”的美的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