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小雅宾之初筵这首诗描述方式

1. 诗经小雅宾之初筵

诗经小雅宾之初筵

1.如何赏析诗经《宾之初筵》

《宾之初筵》宾之初筵,左右秩秩,笾豆有楚,殽核维旅。

酒既和旨,饮酒孔偕,钟鼓既设,举酬逸逸。大侯既抗,弓矢斯张,射夫既同,献尔发功。

发彼有的,以祈尔爵。龠舞笙鼓,乐既和奏,烝衎烈祖,以洽白礼。

百礼既至,有壬有林,锡尔纯嘏,子孙其湛。其湛曰乐,各奏尔能,宾载手仇,室人入又。

酌彼康爵,以奏尔时。宾之初筵,温闻其恭,其未醉止,威仪反反。

曰既醉止,威仪幡幡,舍其坐迁,屡舞僊僊。其未醉止,威仪抑抑,曰醉既止,威仪怭怭。

是曰既醉,不知其秩。宾既醉止,载号载呶,乱我笾豆,屡舞僛僛。

是曰既醉,不知其邮,侧弁其俄,屡舞傞傞。既醉而出,并受其福,醉而不出,是谓伐德。

饮酒孔嘉,维其令仪。凡此饮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监,或佐之史。

彼醉不臧,不醉反耻,式勿从谓,无俾大怠。匪言勿言,匪由勿语,由醉之言,俾出童羖。

三爵不识,矧敢多又。<译文>宾客来到初入席,主客列坐分东西。

食器放置很整齐,鱼肉瓜果摆那里。既然好酒甘又醇,满座宾客快喝起。

钟鼓已经架设好,举杯敬酒不停息。大靶已经张挂好,整顿弓箭尽射礼。

射手已经集合好,请献你们妙射技。发箭射中那靶心,你饮罚酒我暗喜。

持龠欢舞笙鼓奏,音乐和谐声调柔。进献乐舞娱祖宗,礼数周到情意厚。

各种礼节都已尽,隆重丰富说不够。神灵爱你赐洪福,子孙安享乐悠悠。

和乐欢快喜气扬,各显本领莫保守。宾客选人互较量,主人又入陪在后。

斟酒装满那空杯,献给中的那射手。宾客来齐初开宴,温良恭谨堪赞叹。

他们还没喝醉时,威严庄重自非凡。他们都已喝醉时,威严庄重全不见。

离开座位乱跑动,左摇右晃舞蹁跹。他们还没喝醉时,庄重威严皆可观。

他们都已喝醉时,庄重威严尽荡然。因为大醉现丑态,不知规矩全紊乱。

宾客已经醉满堂,又叫喊来又吵嚷。把我食器全弄乱,左摇右晃舞踉跄。

因为大醉现丑态,不知过错真荒唐。皮帽歪斜在头顶,左摇右晃舞癫狂。

如果醉了便离席,主客托福两无伤。如果醉了不退出,这叫败德留坏样。

喝酒原为大好事,只是仪态要端庄。所有这种喝酒人,一些醉倒一些醒。

已设酒监来督察,又设酒史来戒警。那些醉的虽不好,不醉反而愧在心。

莫再跟着去劝酒,莫使轻慢太任性。不该发问别开言,不合法道别出声。

依着醉后说胡话,没角公羊哪里寻。不懂饮礼限三杯,怎敢劝他再满斟?<赏析>读此诗,第一个印象是章法结构非常严谨。

这不仅是指它全部五章每章均十四句,且都是标准的四字句;更是指它章节之间内在组织上的精妙。诗内容大致可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两章写合乎礼制的酒宴,第二部分两章写违背礼制的酒宴,两者同以“宾之初筵”一句起头,而所描述的喝酒场面却大相径庭,暴露出理想状态与现实境况的尖锐矛盾。第三部分为末章,是总结性的言辞,连用“不”、“勿”、“无”、“匪”、“矧敢”等表示否定义的词集中凸现否定意蕴。

各部分之间起承转合脉络极其分明。第二个印象是诗人的写作技巧非常高明。

诗人之意实在“刺”,前两章却用“美”为“刺”作映衬,使丑恶的事物在与美好的事物的对比中更显出其丑恶,欲抑先扬,跌宕有致。而诗人的“刺”即使是在最重要的第三、第四两章中,也并不剑拔弩张,疾言厉色,只是反覆直陈醉酒之态以为警诫,除了烂醉后手舞足蹈的姿势不惜重言之以外,“载号载呶”、“乱我笾豆”、“侧弁之俄”写醉汉吵吵嚷嚷、弄乱东西、衣冠不正,也都抓住了特征。

并且,诗人还善于通过“既醉而出,并受其福”之类的委婉语、“由醉之言,俾出童羖”之类的戏谑语,来作“绵里针”式的点染。借形象说话,实招就是高招。

当然,笔者无意说此诗没有正面的说理成分,末章就主要是说理,但毕竟使读者对酗酒的害处深感悚惕的还是那些描写醉态的句子。诗人技巧上的高明之处,在具体的修辞上,也得到充分的表现,除了消极修辞外,积极修辞更是丰富多彩

“左右秩秩”、“举醻逸逸”、“温温其恭”、“威仪反反”、“威仪幡幡”、“屡舞仙仙”、“威仪抑抑”、“威仪怭怭”、“屡舞?”、“屡舞傞傞”,这是叠字修辞格的运用,频度之高,在整部《诗经》中似乎也不多见,那种奇佳的摹态效果,令人叹服。“笾豆有楚,肴核维旅”、“既立之监,又佐之史”,则是非常标准的对偶修辞格。

“宾之初筵”、“其未醉止”、“曰既醉止”、“是曰既醉”等句都同章或隔章、邻章重复一次,是重复修辞格,而由其重复所产生的效应则不同。如上文所说“宾之初筵”的重复意在引出对比。

但“其未醉止”、“曰既醉止”的重复,则既与从“威仪反反”、“威仪幡幡”到“威仪抑抑”、“威仪怭怭”的递进紧扣,又有“其未醉止”一组重复与“曰既醉止”一组重复的两层对比,从中更可见出结构的精整。而“是曰既醉”的隔章重复,所起作用是将第三、第四这最重要的两章直接串联起来。

还有一种《诗经》中经常出现的修辞格——顶针,此诗也有两例,即“以洽百礼”之后接以“百礼即至”,“子孙其湛”之后接以“其湛曰乐”。这两个顶针修辞在同章中仅隔两句,相距很近,也是诗人为加重语气而作的刻意安排

另外,“钟鼓既。

2.宾之初艳步履纤纤

诗经·小雅——《宾之初筵》

宾之初筵,左右秩秩,笾豆有楚,肴核维旅。

酒既和旨,饮酒孔偕,钟鼓既设,举酬逸逸。

大侯既抗,弓矢斯张,射夫既同,献尔发功。

发彼有的,以祈尔爵。

龠舞笙鼓,乐既和奏,烝衎烈祖,以洽白礼。

百礼既至,有壬有林,锡尔纯嘏,子孙其湛。

其湛曰乐,各奏尔能,宾载手仇,室人入又。

酌彼康爵,以奏尔时。

宾之初筵,温闻其恭,其未醉止,威仪反反。

曰既醉止,威仪幡幡,舍其坐迁,屡舞仙仙。

其未醉止,威仪抑抑,曰醉既止,威仪怭怭。

是曰既醉,不知其秩。

宾既醉止,载号载呶,乱我笾豆,屡舞僛僛。

是曰既醉,不知其邮,侧弁其俄,屡舞傞傞。

既醉而出,并受其福,醉而不出,是谓伐德。

饮酒孔嘉,维其令仪。

凡此饮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监,或佐之史。

彼醉不臧,不醉反耻,式勿从谓,无俾大怠。

匪言勿言,匪由勿语,由醉之言,俾出童羖。

三爵不识,矧敢多又。

《宾之初筵》讽刺酒宴中饮酒无度而失礼败德的行为。饮酒为戒,是西周朝初建确定的政治教训,周公曾告诫周成王:无若殷王(纣)之迷乱,酗于酒德哉(《无逸》),《宾之初筵》虽未从治国大道上规劝饮酒失礼的行为,而着重用对比的方法,描写了酒醉前后的不同情态。一开始“宾之初筵,左右秩秩”,后来则“是曰既醉,不知其秩”,初筵是“温温其恭”,醉了又是“侧弁之俄,屡舞仙仙”。诗的描写,客观真实,并没有过分渲染和夸张,正是鲁迅所说的真正的讽刺:“非写实决不能成为真正的讽刺。”

《诗经》约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编纂成书,据说是由儒家创始人孔子编定的。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作品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都因音乐得名。“风”是地方乐调,收录当时十五国的民歌;“雅”分大、小雅,多为贵族所作的乐章;“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

3.《诗经》中宴飨诗代表作是哪一篇

《诗经》中宴飨诗代表作有:《小雅·鹿鸣》、《伐木》、《鱼丽》、《南有嘉鱼》、《蓼萧》、《湛露》、《彤弓》、《菁菁者莪》、《頍弁》、《鱼藻》、《宾之初筵》、《瓠叶》、以及《大雅·行苇》等

《诗经》中的宴饮诗又称为燕飨诗,一般是指那些专写君臣、亲朋欢聚宴享的诗歌。《小雅·鹿鸣》、《伐木》、《鱼丽》、《南有嘉鱼》、《蓼萧》、《湛露》、《彤弓》、《菁菁者莪》、《頍弁》、《鱼藻》、《宾之初筵》、《瓠叶》、以及《大雅·行苇》等均属这一类。在数量上少于《诗经》中的情诗、怨刺诗,与祭祀诗相近,而多于史诗、农事诗、歌战争诗。若从性质上看,它与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思想文化意义,完全可以与上述诸诗并列,成为“三百篇”中的十分重要的一类。

所谓礼乐文化是萌芽于原始社会,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至西周而成熟的一种系统性的文化形态,它包括建立在奴隶制等级制基础上的精神文化(包括哲学、政治、法律)和文化价值系统(包括伦理道德、艺术、行为方式)这样相互联系的两个层面,其核心则是礼乐,尤其是礼。礼最初只是氏族社会成员在生产、生活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为大家所共同遵守的一些行为习惯和规范。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极端低下和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范围的极端狭隘,以及由此而决定的人们认识能力的局限,使得原始宗教得以产生并成为主宰人们内心世界的唯一的精神力量,因而宗教祭祀中的种种节仪和习惯对于礼的形成也就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说文》云:“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行礼之器。”据王国维解释:“奉神人之事通谓之礼。”(《观堂集林卷六·释礼》)这说明最初事神的节仪和规范是礼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奴隶制的国家产生以后,奴隶主贵族在统治国家的过程中,逐渐积累了政治经验。西周初年,处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奴隶主贵族运用这些经验对于来源于原始社会的宗教节仪、行为习惯和规范加以改造和发展,使之制度化、条理化,成为维护奴隶制的重要制度和思想准则。这就是所谓的“周礼”。具体说来,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奴隶制度的等级制和分封世袭制度。二、以奴隶主的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奴隶主贵族阶级根据这种制度调节其内部关系,维护内部团结,并根据宗族的亲疏关系进行权力和财产的再分配。三、体现上述两种制度的各种节仪和行为规范,如冠、婚、丧、祭、燕、射、朝、聘等,通过这些节文以明“君臣朝廷尊卑、贵贱之序,下及黎庶车舆、衣服、宫室、饮食、嫁、娶、丧、祭之分”(《史记·礼书》),可以看出,礼的节文范围很广,社会和个人中的一切无不囊括。

宴饮与礼乐之间的特殊关系从本质上决定了宴饮诗的性质及其与礼乐之间的内在联系,因而也决定了宴饮诗比起《诗经》中的婚礼诗、丧礼诗和风俗诗等,更能全面而突出地反映出礼乐文化精神风貌。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