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曹丕的诗歌代表作之一是什么

1. 曹丕的诗歌代表作

曹丕的诗歌代表作

1.曹丕的诗歌代表作之一是什么

燕歌行二首·其一

[作者] 曹丕[朝代] 魏晋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

煌煌京洛行

[作者] 曹丕[朝代] 魏晋

夭夭园桃,无子空长。虚美难假,偏轮不行。 淮阴五刑,鸟尽弓藏。保身全名,独有子房。 大愤不收,褒衣无带。多言寡诚,抵令事败。 苏秦之说,六国以亡。倾侧卖主,车裂固当。 贤矣陈轸,忠而有谋。楚怀不从,祸卒不救。 祸夫吴起,智小谋大,西河何健,伏尸何劣。 嗟彼郭生,古之雅人,智矣燕昭,可谓得臣。 峨峨仲连,齐之高士,北辞千金,东蹈沧海。 >>

善哉行·其一

[作者] 曹丕[朝代] 魏晋

上山采薇,薄暮苦饥。 溪谷多风,霜露沾衣。 野雉群雊,猿猴相追。 还望故乡,郁何垒垒! 高山有崖,林木有枝。 忧来无方,人莫之知。 人生如寄,多忧何为? 今我不乐,岁月如驰。 汤汤川流,中有行舟。 随波转薄,有似客游。 策我良马,被我轻裘。 载驰载驱,聊以忘忧。 >>

清河作诗

[作者] 曹丕[朝代] 魏晋

方舟戏长水。 湛澹自浮沉。 弦歌发中流。 悲响有余音。 音声入君怀。 凄怆伤人心。 心伤安所念。 但愿恩情深。 愿为晨风鸟。 双飞翔北林。 >>

燕歌行二首·其二

[作者] 曹丕[朝代] 魏晋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 郁陶思君未敢言,寄声浮云往不还。 涕零雨面毁形颜,谁能怀忧

2.曹丕的代表诗歌是什么

燕歌行 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魏文帝曹丕现存诗约四十首,主要分为三类:

1. 第一类为宴游诗。多写游赏之乐,文词富丽,多用对偶,在我国山水诗的发展史上有一定地位,代表作有《芙蓉池作诗》、《于玄武陂作诗》等。

2. 第二类是言志之作。主要写曹军南征之事,既描写行军的艰苦,更突出了救民于水火,避免涂炭的决心,代表作有《黎阳作诗》三首。

3. 第三类写征人思妇的相思离别及思乡之情,这一类诗体现了曹丕诗的水平。最著名的作品是《燕歌行》,此诗写一女子在不眠的秋夜思念淹留他乡的丈夫,情思委曲,深婉感人。同时.《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对后代歌行体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曹丕诗歌的艺术成就

曹丕是中国三国时代杰出的诗人。其《燕歌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他的五言和乐府清绮动人,现存诗约四十首。

曹丕诗歌形式多样,而以五、七言为长,语言通俗,具有民歌精神;手法则委婉细致,回环往复,是描写男女爱情和游子思妇题材的个中能手。

曹丕是邺下文人集团的实际领袖,对建安文学的精神架构起到关键作用,由此形成的“建安风骨”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①、曹丕命令刘劭、王象、缪袭等人编纂中国第一部类书《皇览》,开官方组织编纂类书的先河;

②、《典论·论文》开创了文学批评的风气,为中国文学批评之祖;

③、其《燕歌行》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此对后世七言诗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4.魏文递曹丕的诗词作品```

【短歌行】 〖古今乐录曰:王僧虔技录云。

短歌行仰瞻一曲。魏氏遗令。

使节朔奏乐。魏文制此辞。

自抚筝和歌。歌者云。

贵官弹筝。贵官即魏文也。

此曲声制最美。辞不可入宴乐。

〗 仰瞻帷幕。俯察几筵。

其物如故。其人不存。

神灵倏忽。弃我遐迁。

靡瞻靡恃。泣涕连连。

呦呦游鹿。衔草鸣麑。

翩翩飞鸟。挟子巢栖。

我独孤茕。怀此百离。

忧心孔疚。莫我能知。

人亦有言。忧令人老。

嗟我白发。生一何早。

长吟永叹。怀我圣考。

曰仁者寿。胡不是保。

(六解○乐府云。右一曲魏乐所奏。

○《宋书》乐志。《乐府诗集》三十。

广《文选》十三。《诗纪》十二。

○顾炎武日知录曰:近日盛行诗归一书。) 尢为妄诞。

魏文帝短歌行。长吟永叹。

思我圣考。圣考谓其父武帝也。

(改为圣老。评之曰圣老字奇。)

【秋胡行二首】〖《诗纪》云。第一首一作歌魏德。

第二首一作浮萍篇。〗 尧任舜禹。

当复何为。百兽率舞。

凤凰来仪。得人则安。

失人则危。唯贤知贤。

人不易知。歌以咏言。

诚不易移。鸣条之役。

万举必全。明德通灵。

降福自天。(○《类聚》四十一。

《乐府诗集》三十六。广《文选》十三。

又广《文选》八作歌魏德诗。) 泛泛绿池。

中有浮萍。寄身流波。

随风靡倾。芙蓉含芳。

菡萏垂荣。朝采其实。

夕佩其英。采之遗谁。

(《类聚》作谁遗。)所思在庭。

双鱼比目。鸳鸯交颈。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类聚》作青阳。)知音识曲。

善为乐方(《诗纪》云。有美四句又见善哉行。

○《类聚》四十一。《乐府诗集》三十六。

又广《文选》八作歌魏德诗。《诗纪》十二。

○逯案。《诗纪》依据广《文选》注云一作歌魏德诗。

非也。乐储诗集於秋胡行题下引乐府解题曰:后人哀而赋之。

为秋胡行。广题曰:曹植秋胡行。

但歌魏德而不取秋胡事。与文帝之辞同也云云。

则两书乃谓曹氏兄弟皆以旧题填新辞。其不取秋胡事者同。

非言曹丕所作亦歌魏德也。广《文选》题为歌魏德诗。

本是妄作。《诗纪》不应注一作某某而不言所本也。

又有美四句分见两诗。而善哉行篇似较完整。

盖乐府以声曲为主。歌辞可以割裂拼凑。

故此计以有美四句作为全篇结尾。) 【善哉行二首】〖《诗纪》云。

一曰拟作。○逯案。

第一首《类聚》作苦哉行。六臣本《文选》注云。

五臣作苦哉行。〗 上山采薇。

薄暮苦饥。溪谷多风。

霜露沾衣。野雉群雊。

猴猿相追。还望故乡。

郁何垒垒。高山有崖。

林木有枝。忧来无方。

人莫之知。人生如寄。

多忧何为。今我不乐。

岁月如驰。汤汤川流。

中有行舟。随波转薄。

有似客游。策我良马。

被我轻裘。载驰载驱。

聊以忘忧。(六解乐府云。

右一曲魏晋乐所奏。○《宋书》乐志。

《文选》二十七。《乐府诗集》三十六。

文章正宗二十九。《诗纪》十二。

又《类聚》四十一作苦哉行。引饥、衣、枝、之、驰、舟、游七韵。

《文选》十三月赋注引衣一韵。十八怀旧赋注作古乐府。

引垒一韵。) 有美一人。

婉如清扬。妍姿巧笑。

和媚心肠。知音识曲。

善为乐方。哀弦微妙。

清气含芳。流郑激楚。

度宫中商。感心动耳。

绮丽难忘。离鸟夕宿。

在彼中洲。延颈鼓翼。

悲鸣相求。眷然顾之。

使我心愁。嗟尔昔人。

休以忘忧。(○《乐府诗集》三十六。

广《文选》十三。《诗纪》十二。

又《类聚》四十一引阳、方、商、忘四韵。杜公瞻编珠二作魏武帝乐府诗。

引商、忘二韵。) 【丹霞蔽日行】 丹霞蔽日。

采虹垂天。谷水潺潺。

木落翩翩。孤禽失群。

悲鸣云间。月盈则冲。

华不再繁。古来有之。

嗟我何言。(《诗纪》云。

明帝步出夏门行中八句与此同。○《类聚》四十一。

《乐府诗集》三十七。广《文选》十三。

《诗纪》十二。) 【煌煌京洛行】 夭夭园桃。

无子空长。虚美难假。

偏轮不行。淮阴五刑。

鸟尽弓藏。保身全名。

独有子房。大愤不收。

褒衣无带。多言寡诚。

只令事败。苏秦之说。

六国以亡。倾侧卖主。

车裂固当。贤矣陈轸。

忠而有谋。楚怀不从。

祸卒不救。祸夫吴起。

智小谋大。西河何健。

伏尸何劣。嗟彼郭生。

古之雅人。智矣燕昭。

可谓得臣。峨峨仲连。

齐之高士。北辞千金。

东蹈沧海。(五解乐府云。

右一曲晋乐所奏。○《宋书》乐志。

《乐府诗集》三十九。广《文选》十二。

《诗纪》十二。又《类聚》四十二引人、臣、士海四韵。

又《文选》十八笙赋注作桃园行。引长、行二韵。)

【钓竿行】 东越河济水。遥望大海涯。

钓竿何珊珊。鱼尾何{?徒}々。

行路之好者。芳饵欲何为。

(○艺文《类聚》四十一。《诗纪》十二。)

【十五】 登山而远望。溪谷多所有。

楩柟千馀尺。众草之盛茂。

华叶耀人目。五色难可纪。

雉雊山鸡鸣。虎啸谷风起。

号罴当我道。狂顾动牙齿。

(○《宋书》乐志。《乐府诗集》二十七。

广《文选》十三。《诗纪》十二。)

【猛虎行】 与君媾新欢。托配於二仪。

充列于紫微。长降焉可知。

梧桐攀凤翼。云雨散洪池。

(○《类聚》十一。《乐府诗集》三十一。

《诗纪》十二。) 【善哉行】〖《诗纪》云。

《初学记》载第一解。题云於讲堂作。

〗 朝日乐相乐。酣饮不知醉。

悲弦激新声。长笛吐清气。

弦歌感人肠。四坐皆欢悦。

寥寥高堂上。凉风入我室。

持满如不盈。有德者能卒。

君子多苦心。所愁不但一。

慊慊下白屋。吐握不可失。

众宾饱满归。

5.求曹丕所有的诗词歌赋

曹丕

三国时期魏朝开国皇帝,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

曹丕文武双全,八岁能提笔为文,善骑射,好击剑,博览古今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220年正月,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之后曹丕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统治。

他在位期间,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汉朝在西域的设置。除军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学,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黄初七年五月病逝于洛阳,时年40岁。去世后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谥为文皇帝,葬于首阳陵。

文学成就

曹丕是中国三国时代第一位杰出的伟大诗人。其《燕歌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他的五言和乐府清绮动人,现存诗约四十首。

诗歌

曹丕诗歌形式多样,而以五、七言为长,语言通俗,具有民歌精神;手法则委婉细致,回环往复,是描写男女爱情和游子思妇题材的个中能手。

代表曹丕诗歌最高成就的《燕歌行》,据考写于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三郡乌桓期间,采用乐府体裁,开创性地以句句用韵的七言诗形式写作,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燕歌行》从“思妇”的角度,反映了东汉末年战乱流离的现状,表达出被迫分离的男女内心的怨愤和惆怅。全诗用词不加雕琢,音节婉约,情致流转,被王夫之盛赞“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曹丕的一些为后人称道的作品都在担任五官中郎将至魏太子期间所作,他的诗歌细腻清越,缠绵悱恻。

曹丕的古诗一共54首

1、《秋胡行》

2、《善哉行》

3、《燕歌行》

4、《杂诗》

5、《杂诗》

6、《短歌行》

7、《秋胡行》

8、《秋胡行》

9、《善哉行》

10、《善哉行》

11、《燕歌行》

12、《诗》

13、《诗》

14、《诗》

15、《诗》

16、《诗》

17、《诗》

18、《诗》

19、《诗》

20、《诗》

21、《丹霞蔽日行》

22、《煌煌京洛行》

23、《钓竿行》

24、《猛虎行》

25、《善哉行》

26、《折杨柳行》

27、《陌上桑》

28、《上留田行》

29、《大墙上蒿行》

30、《艳歌何尝行》

31、《饮马长城窟行》

32、《折杨柳行》

33、《黎阳作诗》

34、《黎阳作诗》

35、《黎阳作诗》

36、《广陵于马寺庙.》

37、《清河作诗》

38、《黎阳作诗》

39、《见挽船士兄弟辞别诗》

40、《歌》

41、《十五》

42、《临高台》

43、《月重轮行》

44、《董逃行》

45、《于谯作诗》

46、《孟津诗》

47、《芙蓉池作诗》

48、《于玄武陂作诗》

49、《于明津作诗》

50、《代刘勋妻王氏杂诗》

51、《寡妇诗》

52、《令诗》

53、《夏日诗》

54、《东阁诗》

6.求曹丕所有的诗词歌赋

生平作品 曹丕全集 《浮淮赋》《沧海赋》《济川赋》《临涡赋》《述征赋》《校猎赋》《登台赋》《登城赋》《感物赋》《感离赋》《离居赋》《戒盈赋》《永思篇》《悼夭赋》《寡妇赋》《出妇赋》 《愁霖赋》《喜霁赋》《弹棋赋》《玛瑙勒赋》《车渠碗赋》《玉玦赋》《柳赋》《槐赋》《莺赋》《迷迭香赋》《蔡伯喈女赋》《定正朔诏》《追崇孔子诏》《为汉帝置守冢诏》《息兵诏》《灾异免策三公诏》《拜日东郊诏》《禁母后预政诏》《改封诸王为县王诏》《鹈鹕集灵芝池诏》《取士不限年诏》《轻刑诏》《平准诏》《禁复仇诏》《禁淫祀诏》《罢墓祭诏》《外国遣使奉献诏》《与群臣诏》《下颍川诏》《增封中牟侯彰诏》《答临淄侯植诏》《答北海王衮诏》《待杨彪客礼诏》《赐华歆诏》《论孙权诏》《以陈群为镇军司马懿为抚军诏》《诏王朗等三公》《与王朗诏》《报王朗诏》《答蒋济诏》《与夏侯尚诏》《报何夔诏》《与于禁诏》《于禁复官诏》《追赠夏侯尚诏》《封朱灵鄃侯诏》《与张合诏》《答孟达诏》《手报司马芝诏》《封张辽李典子为关内侯诏》《以李通子基为中郎将诏》《赐张既子翁归为关内侯诏》《赐温恢子生爵关内侯诏》《以张登为大官令诏》《制诏三公》《服色如奏诏》《改雒为洛诏》《曹植贬封安乡侯诏》《诛鲍勋诏》《蒋济复为东中郎将诏》《赐桓阶诏》《刘靖迁庐江太守诏》《张既为凉州诏》《与张既诏》《褒田豫诏》《追溢杜畿诏》《与群臣》《诏司马懿》《向化手令》《答许芝上代汉图谶令》《答辛毗等令》《答司马懿等令》《答刘廙刘晔等令》《让禅令》《让禅第二令》《让禅第三令》《答刘廙等令》《答苏林等令》《答华歆等令》《又答相国歆等令》《薄税令》《复(樵)[谯]租税令》《以郑称为武德傅令》《广询令》《问雍州刺史张既令》《拜毛玠等子男为郎中令》《收敛战亡士卒令》《追封邓公策》《谥庞德策》《策孙权九锡文》《以孙登为东中郎封侯策》《答卞兰教》《让禅表》《让禅第二表》《让禅第三表》《与吴质书》《又与吴质书》《又与吴质书》《与钟繇谢玉玦书》《与钟繇五熟釜书》《与钟繇九日送菊书》《与钟繇书》《答钟繇书》《答繇钦书》《啁刘帧书》《答友人书》《与吴监书》《与群臣论蜀锦书》《与群臣论被服书》《与朝臣论粳稻书》《报崔琰书》《与曹洪书》《与王朗书》《与刘晔书》《与诸将书》《报吴王孙权书》《又报孙权书》《又报孙权书》《与孟达书》《又与孟达书》《报吴王孙权书》《答曹洪书》《戒鄢陵侯彰书》《答杨修书》《送剑书》《典论自序》《繁钦集序》《陈琳集序》《建安诸序》《典论论文》《典论论方术》《周成汉昭论》《汉文帝论》《汉武帝论》《交友论》《田畴辞封议》《连珠三首》《露陌刀铭》《赐钟繇五熟釜铭》《即位告天文》《武帝哀策文》《弟苍舒诔》《终制》《临高台》《钓竿》《十五》《陌上桑》《短歌行》《猛虎行》《燕歌行》《秋胡行》《善哉行》《丹霞蔽日行》《折杨柳行》《饮马长城窟行》《上留田行》《大墙上篙行》《艳歌何尝行》《煌煌京洛行》《月重轮行》《黎阳作二首》《黎阳作》《于谯作》《孟津》《芙蓉池作》《于玄武陂作》《至广陵于马上作》《杂诗二首》《清河作》《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作》《黎阳作》《寡妇》《令诗》《于明津作》《见挽船士兄弟辞别诗》《夏日诗》《游猎诗》《歌辞》《董逃行》《遗句》《哀己赋》《征吴临行诏司马懿》《答邯郸淳上受命述诏》《诏雍丘王植》《成皋令沐并收校事刘肇以状闻有诏》《机击令狐浚诏》《禁诽谤诏》《诏议迫崇始祖》《伐吴诏》《诏群臣》《诏群臣》《赐薛梯等关内侯诏》《诏报孙邕》《制傍枝入嗣大位不得加父母尊号诏》《止群臣议禅代礼仪令》《罢设受禅坛场令》《禅让令》《三让玺绶令》《以李伏言禅代合符谶示外令》《止群臣议禅代礼仪令》《与曹洪书》《论太宗》《论周成汉昭》《诫子》《酒诲》《内诫》《论郤俭等事》《奸谗》《诸物相似乱者》《剑铭》《敕豫州禁吏民往老子亭祷祝》《太子》《叙诗》《代刘勋出妻王氏作二首》《东阁诗》 著名诗词: 芙蓉池 乘辇夜行游,巡遥步西园; 双渠相溉灌,嘉木绕通川。

卑枝拂羽盖,修条摩苍天; 惊风扶轮毂,飞鸟翔我前。 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 上天垂光彩,五色一何鲜! 寿命非松乔,谁能得神仙? 遨游快心意,保已终百年。

杂诗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 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

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 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

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杂诗 西北有浮云, 亭亭如车盖。

惜哉时不遇, 适与飘风会。 吹我东南行, 行行至吴会。

吴会非我乡, 安得久留滞。 弃置勿复陈, 客子常畏人。

燕歌行一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 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

7.曹丕最有名的作品

曹丕最出名的应该是他的《短歌行》全诗如下:仰瞻帷幕。

俯察几筵。其物如故。

其人不存。神灵倏忽。

弃我遐迁。靡瞻靡恃。

泣涕连连。呦呦游鹿。

衔草鸣麑。翩翩飞鸟。

挟子巢栖。我独孤茕。

怀此百离。忧心孔疚。

莫我能知。人亦有言。

忧令人老。嗟我白发。

生一何早。长吟永叹。

怀我圣考。曰仁者寿。

胡不是保。此外还有《善哉行二首》:一:上山采薇。

薄暮苦饥。溪谷多风。

霜露沾衣。野雉群雊。

猴猿相追。还望故乡。

郁何垒垒。高山有崖。

林木有枝。忧来无方。

人莫之知。人生如寄。

多忧何为。今我不乐。

岁月如驰。汤汤川流。

中有行舟。随波转薄。

有似客游。策我良马。

被我轻裘。载驰载驱。

聊以忘忧。二 :有美一人。

婉如清扬。妍姿巧笑。

和媚心肠。知音识曲。

善为乐方。哀弦微妙。

清气含芳。流郑激楚。

度宫中商。感心动耳。

绮丽难忘。离鸟夕宿。

在彼中洲。延颈鼓翼。

悲鸣相求。眷然顾之。

使我心愁。嗟尔昔人。

何以忘忧。

8.曹丕写了哪两首最有名的诗

曹丕最著名的作品是《燕歌行》。

《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这个曲调以前没有过记载,因此据说就是曹丕开创的。 曹丕的《燕歌行》有两首,是写妇女秋思,由他首创,所以后人多学他如此用燕歌行曲调做闺怨诗。

燕歌行 {一}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

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摇踵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燕歌行【二】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

郁陶思君未敢言,寄声浮云往不还。

涕零雨面毁容颜,谁能怀忧独不叹?

展诗清歌聊自宽,乐往哀来摧肺肝。

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户步东西,仰看星月观云间。

飞晨鸣声可怜,留连顾怀不能存。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