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宋词的所有格式生查子 〔唐〕白居易 昨 宵 醉 里 行, ◎ ○ ◎ ● ○, 山 吐 三 更 月。 ◎ ● ○ ○ ▲。 不 见 可 怜 人, ◎ ● ● ○ ○, 一 夜 头 如 雪。 ◎ ● ○ ○ ▲。 今 宵 醉 里 归, ◎ ○ ◎ ● ○, 明 月 关 山 笛。 ◎ ● ○ ○ ▲。 收 拾 锦 囊 诗, ◎ ● ● ○ ○, 要 寄 扬 雄 宅。 ◎ ● ○ ○ ▲。 说明:又名《楚云深》, 双调四十字,前后阕格 式相同,各两仄韵,上 去通押。 浣溪沙 词例:〔清〕纳兰容若 谁 道 飘 零 不 可怜? ◎ ● ○ ○ ● ● △。 旧 游 时 节 好 花 天, ◎ ○ ◎ ● ● ○ △。 断 肠 人 去 自 今 年! ◎ ○ ◎ ● ● ○ △。 一 片 晕 红 才 着 雨, ◎ ● ○ ○ ○ ● ●。 几 丝 柔 柳 乍 和 烟, ◎ ○ ◎ ● ● ○ △。 倩 魂 销 尽 夕 阳 前, ◎ ○ ◎ ● ● ○ △。 说明:双调四十二字,前阕 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 到底。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 求对仗。 玉楼春 词例:〔宋〕宋祈 东 城 渐 觉 风 光 好, ◎ ○ ◎ ● ○ ○ ▲, 毂 皱 波 纹 迎 客。 ◎ ● ◎ ○ ○ ● ▲。 绿 杨 烟 外 晓 寒 轻, ◎ ○ ◎ ● ● ○ ○, 红 杏 枝 头 春 意 闹。 ◎ ● ◎ ○ ○ ● ▲。 浮 生 长 恨 欢 娱 少, ◎ ○ ◎ ● ○ ○ ▲, 肯 爱 千 金 轻 一 笑。 ◎ ● ◎ ○ ○ ● ▲。 为 君 持 酒 劝 斜 阳, ◎ ○ ◎ ● ● ○ ○, 且 向 花 间 留 晚 照。 ◎ ● ◎ ○ ○ ● ▲。 说明:又名《木兰花》、 《春晓曲》,双调五十 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 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如上,词调中有长短不一的,也有全首齐言的,如《生查子》上、下片实为两首五言绝句,《玉楼春》上、下片实为两首七言绝句。 词体并不完全丢掉整齐之美。 去声 就是第四声 其他的,给的不是很详细,就不太清楚了 至于说明嘛,我还可以翻译一下: 这一曲调由宋代姜夔创作,共一百零一字。 上阙的第五句,也就是“(平)平仄、(平)平平仄”这一句,上半句三个字,下半句五个字,叶仄(还没想明白),第四个字,可以是平声,也就是一、二声; 第七句【仄(仄)仄平平】有五个字,句式是,上句一个字、下句四个字,第七句的下半句【(仄)仄平平】可以和第八句【平平(平)仄】对仗;第九句【仄平平仄】和第十句【(仄)平平仄】也可以对仗。 下阙的第一句【仄仄】可以和之后的【(平)仄平平】这一句合为一句,连成六字句;第三句【(仄)仄平平仄】和第四句【(仄)平平仄】也可以合为一句——上句五个字、下句四个字的九字句。 这首词都是按照姜夔的词而来,几乎没有任何改动,其他作者也是一样。 PS:其实你可以多找些这个词牌的词对照一下。 你也可以看一下“翠楼吟”的百科。刚想起来的,链接给你吧。 你还真是······ 刚找到了,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韵)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韵) 这是上下两阙的第七句,领格的作用是领起下文,这首词中,是一字领两句 例如: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柳永 八声甘州) “叹” 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姜夔 齐天乐) “正” 领格,应即领字;在单字作用上最为明确,因为单字不成一个概念,作用只是领起下文。 一字领两句,是说这一个字在句首,引出之后的两句。 上下阕,不要求相同! PS:不只有一字领两句;还有一字领一句、领三句、领四句。只是一字领两句最多! 所谓上一下四句,指的应该是下阙【(仄)仄平平仄】这一句!应该是说这一句如果要断句的话,应该这样划分,#/####。 2.词牌格式宋词有很多词牌,每个词牌有相应的词谱,写宋词必须按照词谱写。 词谱规定了整首词的句子结构组成,比如:一首词分为几段,每段多少句,每一句几个字,什么地方押韵,什么地方不押韵,每个字所在的位置应该是平声还是仄声,等等。 看起来很复杂,因为宋词最开始是配乐演唱的,按照某一词牌写宋词就相当于按照一个谱好的曲子填入歌词,哪个地方应该是升调,那个地方是降调,哪个地方停顿,那个地方转折,都是有讲究的,不能随便填。 否则的话,就违背了词牌的原意,算不得正宗的填词。 而且,词牌的平仄排列表现出的先天的韵律上就有一种隐约的情感倾向,如果你的词能够和词牌本身的情感倾向相符合,做到声意相谐,就算是很好的符合了填词的本意。 3.谁给我提供30首唐诗、宋词白香词谱 100篇宋词奉上 一、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二、忆秦娥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三、调笑令 王建 团扇,团扇,美人并来遮面。 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 四、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五、更漏子 温庭筠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重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君君不知。 六、摊破浣溪沙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七、忆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八、捣练子 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九、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十、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十一、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十二、一斛珠 李煜 晚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 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 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绒,笑向檀郎唾。 十三、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芳径里,手□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十四、踏莎行 寇准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 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 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十五、贺圣朝 叶清臣 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 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花开花谢,都来几许。 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十六、御街行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十七、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十八、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十九、锦缠道 宋祈 燕子呢喃,景色乍长春昼。睹园林、万花如绣,海棠经雨胭脂透。 柳展宫眉,翠拂行人首。向郊原踏青,恣歌携手。 醉醺醺、尚寻芳酒。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 二十、离亭燕 张升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 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 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 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二一、诉衷情 欧阳修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光,易成伤。未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二二、阮郎归 欧阳修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清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二三、南歌子 欧阳修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 去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 二四、临江仙 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 阑干私倚处,遥见月华生。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 凉波不动簟纹平。水晶双枕畔,犹有堕钗横。 二五、西江月 司马光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红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微醒,深院月明人静。 二六、桂枝香 王安石 登临纵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二七、天仙子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二八、昼夜乐 柳永 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何期小会幽欢,变作别离情绪。 况值阑珊春色暮。 4.全部宋词词牌名格式1、《十六字令》,又被称作《苍梧谣》、《归字谣》,单调,十六字,三平韵。 词牌格式: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2、《捣练子》,又被称作《捣练子令》,单调,廿七字,三平韵。 词牌格式: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3、《江南好》《望江南》《梦江南》《望江南》《梦江口》《谢秋娘》《春去也》《归塞北》,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北宋起开始有双调,实际不过是将单片重复而已。 词牌格式: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4、《忆王孙》,单调三十一字,五平韵,句句用韵,亦有将单片重复做双调者。 词牌格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5、《如梦令》,又被称作《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其调为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 6、《乌夜啼》,此调原为唐教坊曲,亦称《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 词牌格式:[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7、《长相思》,亦称《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8、《点绛唇》,亦称《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万年春》。双调,上片四句,押三仄韵,二十字,下片五句,押四仄韵,二十一字,用仙吕调,共四十一字。 词牌格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 (韵),平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韵)。平平仄(韵),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韵)。 9、《浣溪沙》,双调四十二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词牌格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10、《卜算子》,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上去通押。也有一体单押入声韵。 词牌格式:(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11、《菩萨蛮》,四十四字,共享四个韵。前阕后二句与后阕后二句字数平仄相同。 前后阕末句都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 词牌格式:(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12、《采桑子》,亦称《罗敷媚》、《丑奴儿》。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平韵,一韵到底。前后阕第三句也常用叠韵。 词牌格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13、《谒金门》,上下阕共三十五字。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14、《忆秦娥》,亦称《秦楼月》、《碧云深》、《双荷叶》。双调四十六字,前后阕各三仄韵,一叠韵,均须押入声字,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叠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叠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15、《阮郎归》,亦称《醉桃源》《宴桃源》。双调四十七字,前后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后阕起首两句要对仗。 词牌格式:[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16、《画堂春》,本调四十七字。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17、《西江月》,亦称《步虚词》《白苹香》《江月令》。双调五十字,前后阕各两平韵,一仄韵,同部平仄互押,前后阕起首两句例用对仗。 词牌格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5.写宋词一般的格式和要求是怎样的一字句的平仄 (1)多是虚字, 如:“难”、“故”、“但”、“正”、“又”、“渐”、“更”、“甚”、“乍”、“尚”“况”、“且”、“方”、“纵”等。 动词也有:“把”、“向”、“指”、“对”、“望”、“着”、“看”、“念”、“叹”、“标”、“料”、“想”、“怅”、“恨”、“怕”、“问”等。 (2)多是仄声,且多是去声。 二字平仄 (1)平仄或(第一字平,第二字仄) 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平平式 如:“年年.如社燕,飘流泊翰海,来寄修椽。” 三字句平仄 (1)平平仄 如:“吹凉叶。”“人如削”、“凭闲久” (2)平仄仄 如:“佳丽地,南朝盛事准现?”“天且住”。 (3)仄平平 如:“鬓微霜”“玉川迷,路东西。” (4)仄仄仄 如“似梦里,泪泪滴” (5)仄平仄 如“汉江侧,月弄仙人佩声” 四字句的平仄 (1)平平仄仄 如:云南归雁、楼西飞雁 仄仄平平 如:楼锁轻烟、木落霜州 (2)仄平平仄——最普遍、常见(第三字必平) 如:汉家陵阙、江山如画、天南游客 (3)平仄平仄——也是常见的 如:遗踪何在、人在何处?枝上同宿 (4)平平仄平——也是常见的 如:从今又添、云窗静掩 五字句平仄 (1)五字律句平仄 即五言律诗平仄 仄仄平平仄 如: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 平平仄仄平 如: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迟 平平平仄仄 如:玉阶空伫立 仄仄仄平平 如:独自莫凭阑 (2)五字拗句的常见现象 平仄仄平仄 如:明月几时有……起舞弄清影 仄平平仄平 如:有人楼上愁 露华浓湿衣 仄平平平仄 如:有深深良愿 望秦关何处 六字句平仄 (1)仄仄平平仄仄 如:莫厌悲歌笑语 我欲乘风归去 (2)平平仄仄平平 如:临分败笔题诗 伤心千里江南 (3)仄仄仄平平仄 如:晚雨未摧宫树 转使客情如醉 (4)六字句常见的两种拗句 仄平平仄平仄 如:晚来无限萧瑟 一时多少豪杰 平平仄仄平仄 如:西风万里无限 关河梦断何处 七字句平仄 (1)与七言律诗同 平平仄仄平平仄 如:平林默默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断续寒飐断续风,纵使古条似旧垂 仄仄平平平仄仄 如:楚客欲呵瑶瑟怨,那上少年今在否 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岸花零落鹧鸪啼,小窗和雨梦梨花 仄仄平平仄平仄(特殊格式)点点波间冷云照 (2)不合平仄常规的拗句 仄平仄仄仄仄仄 如:酒旗息鼓甚处市 仄平平仄仄平仄 如:露萤清夜照书卷 八字句平仄 (1)一字和七字句组合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如:度|绮燕流萤斗双语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故|将军饮罢夜归来 (2)二字句和六字句组合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 如: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3)三字句和五字句组合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 如:芳草郊|灯明闲凌泞 九字句平仄 (1)三、六字句式平仄 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 如: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如: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2)六、三句式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如: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如: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3)四、五句式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如:惟有林前|银炷照啼痕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如:野渡再横|杨柳得荫浓 十字句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如:最好是|一川应月光流渚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如:歌舞地|清天满目成秋苑 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如: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十一字句平仄(最长的) (1)六、五句式平仄 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如:何人为写悲壮|吹角鼓城楼 (2)四、七句式平仄 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如: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 6.宋词词牌名 配格式十六字令 捣练子 词例:〔元〕周晴川 眠, △, 月 影 穿 窗 白 玉 钱。 ◎ ● ◎ ○ ● ● △。 无 人 弄, ◎ ◎ ●, 移 过 枕 函 边。 ◎ ● ● ○ △。 说明:十六字令,又名《苍梧谣》、《归字谣》,单调十六字,三平韵。 词例:〔南唐〕李煜 深 院 静, ○ ● ●, 小 庭 空, ● ○ △, 断 续 寒 砧 断 续 风。 ◎ ● ◎ ○ ● ● △。 无 奈 夜 长 人 不 寐, ◎ ● ◎ ○ ○ ● ●, 数 声 和 月 到 帘 栊。 ◎ ◎ ◎ ● ● ○ △。 说明:《捣练子》又称《捣练子令》, 单调廿七字,三平韵。 忆江南 忆王孙 词例:〔唐〕白居易 江 南 好, ○ ◎ ●, 风 景 旧 曾 谙。 ◎ ● ● ○ △。 日 出 江 花 红 胜 火, ◎ ● ◎ ○ ○ ● ●, 春 来 江 水 绿 如 蓝。 ◎ ○ ◎ ● ● ○ △。 能 不 忆 江 南? ◎ ● ● ○ △。 说明:《忆江南》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望江梅》、江南好等, 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北宋起开始 有双调,实际不过是将单片重复而已。 词例:〔宋〕李重元 萋 萋 芳 草 忆 王 孙, ◎ ○ ◎ ● ● ○ △, 柳 外 楼 高 空 断 魂。 ◎ ● ◎ ○ ◎ ● △。 杜 宇 声 声 不 忍 闻。 ◎ ● ◎ ○ ● ● △。 欲 黄 昏, ● ○ △, 雨 打 梨 花 深 闭 门。 ◎ ● ◎ ○ ◎ ● △。 说明:《忆王孙》,单调三十一字, 五平韵,句句用韵,亦有将单片重复 做双调者。 如梦令 乌夜啼 词例:〔宋〕秦观 遥 夜 月 明 如 水, ◎ ● ◎ ○ ○ ▲, 风 紧 驿 亭 深 闭。 ◎ ● ◎ ○ ○ ▲。 梦 破 鼠 窥 灯, ◎ ● ● ○ ○, 霜 送 晓 寒 侵 被。 ◎ ● ◎ ○ ○ ▲。 无 寐! ○ ▲, 无 寐! ○ ▲。 门 外 马 嘶 人 起。 ◎ ● ◎ ○ ○ ▲。 说明:又名《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 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 一叠韵,上去通押。 词例:〔南唐〕李煜 无 言 独 上 西 楼, ◎ ○ ◎ ● ○ △, 月 如 钩。 ● ○ △。 寂 寞 梧 桐 深 院、◎ ● ◎ ○ ○ ●、锁 清 秋。 ● ○ △。 剪 不 断, ◎ ◎ ●, 理 还 乱, ◎ ○ ●, 是 离 愁。 ● ○ △。 别 是 一 般 滋 味、◎ ● ◎ ○ ○ ●、在 心 头。 ● ○ △。 说明:又名《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 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 长相思 生查子 词例:〔唐〕白居易 汴 水 流, ◎ ◎ △, 泗 水 流, ● ◎ △, 流 到 瓜 洲 古 渡 头。 ◎ ● ○ ○ ◎ ● △。 吴 山 点 点 愁。 ◎ ○ ◎ ● △。 思 悠 悠, ◎ ◎ △, 恨 悠 悠, ● ◎ △, 恨 到 归 时 方 始 休。 ◎ ● ○ ○ ◎ ● △。 月 明 人 倚 楼。 ◎ ○ ◎ ● △。 说明: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 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 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 韵,一韵到底。 词例:〔唐〕白居易 昨 宵 醉 里 行, ◎ ○ ◎ ● ○, 山 吐 三 更 月。 ◎ ● ○ ○ ▲。 不 见 可 怜 人, ◎ ● ● ○ ○, 一 夜 头 如 雪。 ◎ ● ○ ○ ▲。 今 宵 醉 里 归, ◎ ○ ◎ ● ○, 明 月 关 山 笛。 ◎ ● ○ ○ ▲。 收 拾 锦 囊 诗, ◎ ● ● ○ ○, 要 寄 扬 雄 宅。 ◎ ● ○ ○ ▲。 说明:又名《楚云深》, 双调四十字,前后阕格 式相同,各两仄韵,上 去通押。 浣溪沙 菩萨蛮 词例:〔清〕纳兰容若 谁 道 飘 零 不 可怜? ◎ ● ○ ○ ● ● △。 旧 游 时 节 好 花 天, ◎ ○ ◎ ● ● ○ △。 断 肠 人 去 自 今 年! ◎ ○ ◎ ● ● ○ △。 一 片 晕 红 才 着 雨, ◎ ● ○ ○ ○ ● ●。 几 丝 柔 柳 乍 和 烟, ◎ ○ ◎ ● ● ○ △。 倩 魂 销 尽 夕 阳 前, ◎ ○ ◎ ● ● ○ △。 说明:双调四十二字,前阕 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 到底。 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 求对仗。 词例:〔唐〕李白 平 林 漠 漠 烟 如 织, ◎ ○ ◎ ● ○ ○ ▲, 寒 山 一 带 伤 心 碧。 ◎ ○ ◎ ● ○ ○ ▲。 暝 色 入 高 楼, ◎ ● ● ○ △, 有 人 楼 上 愁。 ◎ ○ ◎ ● △。 玉 阶 空 伫 立, ◎ ○ ○ ● ▲, 宿 鸟 归 飞 急, ◎ ● ○ ○ ▲。 何 处 是 归 程, ◎ ● ● ○ △, 长 亭 连 短 亭。 ◎ ○ ◎ ● △。 说明:又名《子夜歌》,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 两仄韵,两平韵,平仄换 韵,方式是“甲乙丙丁”。 卜算子 采桑子 词例:〔宋〕苏轼 缺 月 挂 疏 桐, ◎ ● ● ○ ○, 漏 断 人 初 静。 ◎ ● ○ ○ ▲。 时 见 幽 人 独 往 来, ◎ ● ○ ○ ● ● ○, 缥 缈 孤 鸿 影。 ◎ ● ○ ○ ▲。 惊 起 却 回 头, ◎ ● ● ○ ○, 有 恨 无 人 省。 ◎ ● ○ ○ ▲。 拣 尽 寒 枝 不 肯 栖, ◎ ● ○ ○ ● ● ○, 寂 寞 沙 洲 冷。 ◎ ● ○ ○ ▲。 说明:双调四十四字,前后 阕各两仄韵,上去通押。 也 有一体单押入声韵。 词例:〔宋〕欧阳修 群 芳 过 后 西 湖 好, ◎ ○ ◎ ● ○ ○ ●, 狼 籍 残 红, ◎ ● ○ △, 飞 絮 蒙 蒙。 ◎ ● ○ △。 垂 柳 栏 干 尽 日 风。 ◎ ● ○ ○ ◎ ● △。 笙 歌 散 尽 游 人 去, ◎ ○ ◎ ● ○ ○ ●, 始 觉 春 空, ◎ ● ○ △, 垂 下 帘 栊。 ◎ ● ○ △, 双 燕 归 来 细 雨 中。 ◎ ● ○ ○ ◎ ● △。 说明:又称《罗敷媚》、《丑奴儿》,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平韵,一 韵到底。前后阕第三句也常用叠韵。 减字木兰花 诉衷情 词例:〔宋〕秦观 天 涯 旧 恨, ◎ ○ ◎ ▲, 独 自 凄 凉 人 不 问。 ◎ ● ◎ ○ ○ ● ▲。 欲 见 回 肠, ◎ ● ○ △, 断 尽 金 炉 小 篆 香。 ◎ ● ○ ○ ◎ ● △。 黛 蛾 长 敛, ◎ ○ ◎ ▲, 任 是 春 风 吹 不 展。 ◎ ● ◎ ○ ○ ● ▲。 困 依 危 楼, ◎ ● ○ △, 过 尽 飞 鸿 字 字 愁。 ◎ ● ○ ○ ◎ ● △。 说明:又名《减兰》,双调四 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两 平韵,换韵方式“甲乙丙丁”。 词例:〔宋〕欧阳修 清 晨 帘 幕 卷 轻 霜, ◎ ○ ◎ ● ● ○ △, 呵 手 试 梅 妆。 ◎ ● ● ○ △。 都 缘 自 有 离 恨, ◎ ○ ◎ ● ○ ◎, 故 画 作、◎ ● ●、远 山 长。 ● ○ △。 。 7.古体诗词格式* 五言绝句[仄起式] *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 [△]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五言绝句 [平起式]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七言绝句 [仄起式] *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 * 七言绝句[平起式] *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 平仄仄平。 ???? [△]????????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五言律诗 [仄起式] *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 (△)?????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五言律诗 [平起式]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 * 七言律诗 [仄起式] *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 * 七言律诗 [平起式] *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 平仄仄平。 ???? [△]????????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律诗首句多为压韵) /cipai/这里面有很多 以及一些宋词的 词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