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六义是什么意思

1. 诗经六义是什么

诗经六义是什么

1.诗经六义是指什么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因此又称“诗三百”.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 关于《诗经》中诗的分类,有“四始六义”之说.“四始”指《风》、《大雅》、《小雅》、《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风、雅、颂《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风”本是乐曲的统称.15组国风并不是15个国家的乐曲,而是十几个地区的乐曲.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桧、齐、魏、唐、秦、豳、陈、曹的乐歌,共160篇.国风是当时当地流行的歌曲,带有地方色彩.从内容上说,大多数是民歌.作者大多是民间歌手,但是也有个别贵族.对于《雅》的认识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指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有“正”的意思,把这种音乐看作“正声”,意在表明和其他地方音乐的区别.也有人说“雅”与“夏”相通,夏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称呼.还有观点认为,《雅》是指人人能懂的典雅音乐.《雅》共105篇,分为《大雅》31篇和《小雅》74篇.《雅》多数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歌.其内容几乎都是关于政治方面的,有赞颂好人好政的,有讽刺弊政的.只有几首表达个人感情的诗.但是没有情诗.《颂》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其中《周颂》31篇,认为可能是西周时的作品、多作于周昭王、周穆王以前;《鲁颂》4篇,认为可能是鲁僖公时的作品;《商颂》则认为是春秋以前宋国的作品.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赋”是直陈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比”是打比方,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兴”是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件事物.。

2.简答题:什么是诗经“六义”

所谓《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最有成就的部分.《诗经》中共有十五国风,共160篇.比较常见的篇目,如《关雎》、《蒹葭》、《桃夭》、《定之方中》、《柏舟》、《君子偕老》、《伐檀》、《硕鼠》、《伐柯》、《东山》、《鸿雁》、《灵台》、《氓》、《七月》等.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多数为公卿贵族所做,一般看作“正声”.大雅为歌功颂德之作,小雅多讽刺之声.常见的篇目如《采薇》、《鹿鸣》、《江汉》、《思齐》(前两篇属小雅,后两篇属大雅)等.颂即祭祀和颂圣的乐曲,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分别为31、4、5篇.常见的篇目如《我将》、《有客》、《玄鸟》等.赋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朱熹《诗集传》:“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与子成说(shuō):和你立下誓言.此处“说”并不通“悦”字.比朱熹:“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如《魏风·硕鼠》、《邶风·新台》都是通篇用比的.兴朱熹:“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即是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魏风·伐檀》也是用兴这种表现手法的突出例子.。

3.什么是诗经六义

诗经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诗经中共有十五国风。 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多数为公卿贵族所做,一般看作“正声”。

颂,即祭祀和颂圣的乐曲,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赋,是直接铺陈叙述。

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比,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兴,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 拓展内容: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因此又称“诗三百”。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

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 《诗经》中诗的分类,有“四始六义”之说。

“四始”指《风》、《大雅》、《小雅》、《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兴”。

4.诗经六义指的是什么

《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最有成就的部分。 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多数为公卿贵族所做,一般看作“正声”。

大雅为歌功颂德之作,小雅多讽刺之声。 颂即祭祀和颂圣的乐曲,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分别为31、4、5篇。 赋是直接铺陈叙述。

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比:朱熹:“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兴:朱熹:“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

扩展资料 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包括十五“国风”,即十五个地方的民间歌谣。“国风”保存了大量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

这部分诗歌的内容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处境及思想意识、审美观念,表达了他们对社会生活的真实感受和深刻认识。 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区的音乐。

颂有形容的意思,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雅诗的内容多描写统治阶级的日常生活,常用在宴会歌舞中。

颂诗的内容多是歌颂周王朝祖先的“功德”,常在祭祀宗庙时演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诗经六义。

5.《诗经》的“六义”是什么

《诗经》先秦时期称《诗》,又称《诗三百》或《三百篇》,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500多年间的305篇诗歌。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所谓《诗经》中的“六义”,是指“风”、“雅”、“颂”、“赋”、“比”、“兴”。

这六种称谓早在先秦时就已经出现。《周礼•春官》中记载:“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

《毛诗序》明确提出“六义”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一般而言,“风”、“雅”、“颂”是指《诗经》的分类和内容体裁,“赋”、“比”、“兴”是指《诗经》的二种表现手法。

另外,“风”、“雅”、“颂”又是按不同的音乐分的。宋代郑樵《通志序》中说:“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

6.诗经中的六义是什么,分别有什么意思

诗经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1.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诗经中共有十五国风。

比较常见的篇目如《关雎》、《蒹葭》、《氓》、《七月》等。

2.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多数为公卿贵族所做,一般看作“正声”。

常见的篇目如《采薇》、《鹿鸣》、《江汉》、《思齐》(前两篇属小雅,后两篇属大雅)等。

3.颂,即祭祀和颂圣的乐曲,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常见的篇目如《我将》、《有客》、《玄鸟》等。

4.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如“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5.比,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如《魏风·硕鼠》、《邶风·新台》都是通篇用比的。

6.兴,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即是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魏风·伐檀》也是用兴这种表现手法的突出例子。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