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哪些描写独木桥的好词好句好段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 造舟为梁,不显其光。(《诗经。 大雅。大明》) “溪上还珠太守家,小桥斜跨碧流沙。” (华镇) 桥西暮雨黑,篱外春江碧。 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 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 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 桥的谚语: 桥头上跑马------走投无路 桥是桥,路是路------一清二楚 桥孔里插扁担-------担当不起 “盘旋上下,通连左右,交叉东西南北;横贯长江,纵接黄河,瞩目红旗宜宾。”(开津长江道立交桥) “中化堪称首,铁索斜拉,坦途凌波,淞南沙北横大道;世界亦数二,众智辉灿,科技结晶,浦东沪西并东流。 ”(上海南浦大桥) 咏桥的古诗句 《诗经。大雅。 大明》 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诗中写武王之母太姒来归之情,文王亲自迎亲于渭水,渭水无车,于是立即“造舟为梁”,以通亲好,显示了文王对太姒女的真挚感情和遇事果断的魄力,因而极大地显示了文王的光辉。 这可以说是我国诗歌中最早出现咏桥的名句。 宋之问(?-713?)为初唐著名诗人,中宗时(684)为越州长史, 饱览越中风光。 宋之问的《游云门寺》写到了云门石桥的情景:“维舟探静域,作礼事尊经。龛依大禹穴,楼依少微星。 虹桥转翠屏”。 元稹(779-813)字微之,曾为浙东观察使兼越州刺史。 《寄乐天》:“天下风光数会稽,灵汜桥前百里镜,安得故人生羽翼,飞来相伴醉如泥。”灵汜桥在五云门外,今废。 此诗写越州风光的优美,热情邀请白居易来越州销魂。 李绅(772-856),唐大诗人,大和七年(833)为浙东观察使兼越州刺史。 《灵汜桥》是一首完整的咏桥诗,诗曰:“灵汜桥边多感伤,分明湖派绕回塘。岸花前后闻幽鸟,湖月高低怨绿杨。 能促岁阴惟白发,巧乘风马是春光。何须化鹤归华表,却数凋零忆越乡。” 华镇(约1093年前后在世),北宋著名诗人,又名华安仁,会稽人。《还珠桥》:“溪上还珠太守家,小桥斜跨碧流沙。 清风不共门墙改,长与寒泉起浪花。” 陆游(1125-1210),山阴人。 古代爱国诗人,他一生所存9300 多首诗至少写到30多座桥,有百余首桥诗。陆游与云门寺结下深厚的感情,这里曾经是陆游早年读书之处,史称“ 云门草堂”。 《五云桥》:“若耶北与镜湖通,缥缈飞桥跨半空。 陵谷双迁谁复识?我来徙倚暮烟中。” 第二句是描绘石桥的千古佳句。《秋思》:“山步溪桥又早秋,飘然无处不堪游,僧廊偶为题诗入,鱼市常因施药留”。 陆游在《剑南诗稿》中有十几首写绍兴的柳桥,如:《戏作绝句, 以唐人句终之》“雨细穿梅坞,风和上柳桥。 山居无历日,今日是何朝?”《柳桥秋夕》:“柳疏桥尽见,水落路全通。 衣杵家家月,渔舟浦浦风。眼明无俗物,步蹇有枯筇。 野逸谁能那,悠然西复东?”《秋日杂咏》:“久雨初睛喜欲迷,青鞋踏遍舍东西。忽然来到柳桥下,露湿蓼花红一溪。” 《柳桥秋夜》:“青帝万里月轮孤,扫尽浮云一点无。 正是吾庐秋好夜,上桥浑不要人扶。” 《即事》:“小山榴花照眼明,青梅自堕时有声。柳桥东岸倚筇立,聊借水风吹宿醒。” 《柳桥》:“村路初晴雪作泥,经旬不到小桥西。出门顿觉春来早,柳染轻黄已蘸溪。” 《独行,过柳桥而归》:“忽觉意稍佳,呼童扶下堂。寒云覆江干,惨惨雪欲作。 篱根犬迎吠,碓下鸡俯啄。徐行过傍舍,醉笑盛酬酢。” 陆游还写了绍兴其他许多桥,如:《题跨湖桥下酒家》:“湖水绿于染,野花红欲燃。春当三月半,狂胜十年前。 小店开新酒,平桥上画船。翩翩幸强健,不必愧华颠。” 《泊舟湖桥酒楼下》:“缥缈云边罨画楼,空蒙雨外木兰舟。 谁知老子清狂甚,独占城南十里秋?”《柳》:“春来无处不春风,偏在湖桥柳色中。 看得浅黄成嫩绿,始知造物有全功。”《晚归》:“梅市桥边弄夕霏,菱歌声里棹船归。 白鸥去尽还堪恨,不为幽人暖钓矶。”《梅市舟中作》:“漕渠北向小桥通,渐入苍茫大泽中。 造物将无知我醉,故吹急雨打船篷。 ”《暮春》:“市桥岸下泛湖舟,雕槛疏帘半上钩。 春事几何君惜醉,明朝赤帜插谯楼。”《江上》:“禹会桥头江渺然,隔江村店起孤烟。 冷云垂野雪方作,断雁叫群人未眠。万里漂流归故国,一生蹭蹬付苍天。 暮年尚欲师周孔,未遽长斋绣佛前。”《闲游》其三:“祓除情景烟波上,放荡胸怀诗酒中。 禹会桥边潮落处,夕阳几度系孤篷。”《过杜浦桥》二首:其一:“桥外波如鸭头绿,杯中酒作鹅儿黄。 山茶花下醉初醒,却过西村看夕阳。”其二:“桥北雨余春水生,桥南日落暮山横。 问君对酒胡不乐?听取菱歌烟外声。”《舟中》:“捩柁柯桥北,维舟草市西,月添霜气峭,天带斗杓低。 浦冻无鱼跃,林深有鹤栖。不嫌村酒恶,也复醉如泥。” 绍兴城里的桥,陆游也写了不少咏桥诗,如:《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来湖中绝句》:“城南天镜三百里,缭以重重翡翠屏。最好长桥明月夜,寄船策蹇上兰亭。” 《月下自三桥泛湖归三山》:“素璧初升禹庙东,天风为我送孤篷。 山横玉海苍茫外,人在水壶缥缈中。 茅舍灯青闻吠犬,苹汀烟淡见惊鸿。白头尚耐清寒在,安得终年伸钓翁。” 《秋夕虹桥舟中偶赋》:“解缆初离小市。 2.郑愁予的<赋别>中《赋别》是一首写离别的诗,写一对男女恋人分手的悲歌。全诗分成三小段来展开诗意。 《赋别》一开始便点出了离别的时间与气候,他不说他跟他的女朋友的分手别离发生在一个风雨的夜晚,而说“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难道这一段感情,注定了会像风那般的轻?注定了会像让情人流下伤心眼泪的雨?难道这一段感情的结局,竟会走上似乎早已是命定了的“已真的成形了”的黑暗的夜晚?别离的时刻选在刮着风、下着雨的夜里,也的确为这分手的感伤营造了再恰当不过的气氛与时间了。然而分手却没有任何不必要的争吵与哭闹,她只是无言地笑了笑,诗人也只是无言地摆一摆手,于是,寂寞,便伴随着两个人,沿着一条完全背道而驰而永不会再交接的路上,向着两头无穷地伸展、伸展、再伸展……。“再见”,通常不就意味“不再见”吗?所以这句客套话在这情景下,岂不已变得完全是多余?还需要再说出来吗?“话”是一种表达自己的方式,但是默默无言的“笑”与“摆手”也是。诗人和他的女朋友的分手是不是真的像“释迦捻花,迦叶微笑”式地无言的“顿悟”,可是,他们两人的分手,真能让他们“顿悟”到了什么吗?还是“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这个顺序根本不过就是“颠倒”的,一下子竟由“顿悟”走向完全相反的反面而变成了彻底的“迷执”?“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这真是一种极高的文学笔法!寂寞是没有脚的,它不会向两个相反的路上伸展,但是,分手而失恋的人却会!“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是宋代才华绝顶的女词人李清照的句子。相思,它也是没有脚,它不会向汴京与济南两处奔跑,但是,对深切想念着对方的人所带来的苦恼与悲伤而言,这却让八百多年前的李清照眉头紧皱,她试着自我安慰地想,“月满西楼”的日子不能回来,也许会在月底回来吧!于是,眉头不皱了,然而,一想到月底他还不一定能回来那该怎么办!于是,那种紧紧握住她每一根神经才刚刚从眉头消除下来的苦恼,却又跑到心头上去了!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两位诗人的手法真是出奇的相似!诗人和他的女朋友分手了,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可是,诗人却无法忘怀对方,他能不念、不想吗?于是,“念”此时此刻她可能已经回到她湖滨的小屋,“想”到现在她可能正在梳理着她被风吹乱了的长发,或者是整理着她被雨打湿了的外衣。这种无法自拔的悬念,不正是仍深深地爱着对方的明证吗?然而等待着诗人的是什么?是风雨交下的漫漫长路的寂寞归途!诗人的内心的感觉是什么?是孤单、渺小、落寞、迷惘、沮丧与一片漆黑!“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是北宋欧阳修的名句,写送别的人与离去的人的距离越来越远,他们就像被无穷地拉开的宽广世界所隔绝,即使登上高楼,倚遍高栏,然而对方心意已决,便不会再回头,从分手的那一刹那开始,便步步走出了他的世界,越走越远,最后完全消失于无形!但是,诗人郑愁予并不这样写,他离开了分手的伤心地后,似乎是风雨兼程地乘坐火车回家的,火车经由丘陵地带奔驰进入了一片宽广的平芜,于是山便慢慢向后退,越退越远,平芜就由于山的不断地后退而拓得更宽广更阔大,用这个渐渐宽广阔大的平芜去衬托出火车上的失恋的诗人,他,是何等地孤单、渺小和落寞!这宽广阔大的平芜,岂不正好为当前孤单、渺小和落寞的诗人提供了一个完全贴切的舞台?南宋末年的词人蒋捷有一首写听雨的《虞美人》词,其中写“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正可与郑愁予这里的写法作一比较。词人蒋捷写他人在中年,远离熟悉的家人亲朋,奔波于旅途的客舟上,宽阔无际的江面,因为下着雨,天也蒙蒙的一整片,连着无边无际的滔滔江水,这个宽广无边的大江紧密地连着天际而形成无穷无边的水天一色,正好衬托出坐在小船上的词人蒋捷,他,是何等地孤单、渺小和落寞!这个蒙蒙的水天一色的无边无际,不正好就是当前的词人蒋捷最贴合不过的舞台吗?然而,就在这个时刻,在秋日的西风里,一只离群的孤雁在大江上呼喊着它的同伴,“你们在哪里?你们在哪里?”这一声声悲切的呼喊,难道不是发自词人蒋捷的内心?客观的景色原来只不过就是主观的内心世界所投射出去的。这种中国传统诗词的绝妙手法,早已为只有二十二岁的诗人郑愁予所充分地掌握!但是,诗人还是不能完全明白过来,为什么他们会走上分手一途?他迷惘、沮丧,他的内心早已漆黑一片,但是诗人郑愁予却不直接地说出来,他却经由失去了她之后的世界,就像“已真的成形了”的黑暗世界一样,毫无意义与一片漆黑。这第一段的写法,经由想她正“在梳理长发”与“整理湿了的外衣”去回应一开始的“是风”与“是雨”,以及经由“哎,这世界,怕黑暗已真的成形了……”去回应“是夜晚”,便让诗的第一段展现出紧密细致而环环相扣的有机组织,这难道不是大手笔? 3.关于桥的歇后语(2个〉和古诗词(2个)歇后语: 半夜过独木桥——步步小心 白娘子哭断桥——想起旧情来 背媳妇过独木桥——又惊又喜 笨驴子过桥——步步难 踩着高跷过独木桥——艺高人胆大 诗词: 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帝京篇)李世民 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初入秦川路逢寒食)李隆基 步黏苔藓龙桥滑,日闭烟罗鸟径迷。(玄都观)徐氏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横吹曲辞·后出塞其二)杜甫 4.描写古桥的古诗歇后语歇后语: 顶大风过独木桥——担风险 半夜过独木桥——步步小心 独木桥上睡觉——翻不了身 独木桥上钉木版——故意让人过不去 刚下桥的新媳妇——不好看也爱看 鸽桥相会——一年一度 白娘子突断桥——想起旧情来 灯草搭浮桥——走不得 独木桥上踩车——别拐弯 独木桥上散步——走险 踩着高跷过独木桥——艺高人胆大 独木桥上走骆驼——担风险的事 背媳妇过独木桥——又惊又喜 笨驴子过桥——步步难 短板子搭桥——不顶用;不顶事 短木搭桥——难到岸 九曲桥上散步——走弯路 扶着桥栏杆过河——生怕掉进去 曹操八十万兵马过独木桥——没完没了 船到桥头——不顺也得顺 踩着银桥上金桥——越走越亮堂 过河拆桥——不留后路 湖面上的九曲桥——穹穹多 扶着醉汉过破桥——上晃下摇 独木桥上唱猴戏——不要命;玩命干 独木桥——难过 近视眼过独木桥——放不开步子 火柴棍搭桥——难过 扶着桥栏过河——生怕掉在水里 诗词: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温庭筠《商山早行》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 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平岸小桥千嶂抱。 —— 王安石《渔家傲》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 陆游《卜算子·咏梅》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