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赞美唐诗的句子

1.赞美诗词的句子

1、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出处:唐代李白的《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翻译:先生的文章颇具建安风骨,又不时流露出小谢诗风的清秀。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2、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出处:唐代李白的《江上吟》 翻译:我兴酣之时,落笔可摇动五岳,诗成之后,啸傲之声,直凌越沧海。

功名富贵若能常在,汉水恐怕就要西北倒流了。 3、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出处:唐代杜甫的《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翻译:当年有位洒脱狂放之人名叫李白,人称谪仙。

看到他落笔,风雨为之感叹;看到他的诗,鬼神都为之感动哭泣。 4、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出处:南宋陆游的《文章》 翻译:文章本是不加人工,天然而成的,是技艺高超的人在偶然间所得到的。 5、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出处:唐代杜甫的《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翻译:文思教捷下笔成诗千首,飘零无依消愁唯酒一杯。

匡山那有你读书的旧居,头发花白了就应该归来。

2.赞美荷花的唐诗诗句要一句唐诗诗句赞美荷花的.

李白:子夜四时歌:春歌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杜荀鹤:春宫怨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一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二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二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白: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折荷有赠 唐 李 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子夜吴歌(其二) 唐 李 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越 女 唐 王昌龄 越女作桂舟,还将桂为楫.湖上水渺漫,清江不可涉.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东林寺白莲 唐 白居易 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白日发光彩,清飚散芳馨.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我惭尘垢眼,风此琼瑶英.乃知红莲花,虚得清净名.夏萼敷未歇,秋房结才成.夜深众僧寝,独起绕池行.欲收一颗子,寄回长安城.但恐出山去,人间种不生.京兆府栽莲 唐 白居易 污沟贮浊水,水上叶田田.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下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今年不得地,憔悴府门前.青阳渡 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咏芙蓉 南朝、梁 沈 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采莲 南朝梁 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夏歌 南朝、梁 萧 衍 江南莲花开,红花覆碧水.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咏荷诗 江 洪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咏同心芙蓉 隋 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采莲曲 隋 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秋池一株莲 隋 弘执恭 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古风 (其二十六) 唐 李 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这么多,你自己选吧。

3.赞美唐诗的语句

O(∩_∩)O~

很赞同第三楼的那位仁兄

雾里看花的感觉的确的很好,

镜中花,水中月,

朦胧美的确很美

①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为此,过去的许多好时光在浏览唐诗中流去了。因为唐诗很美,而且美意朦胧,就像久欠笼罩在朦胧中的一抹天光。

②唐诗的朦胧美,先是朦胧在它的形式美。唐代的律诗、绝句,每句字数相等,且求对仗、平仄音律,讲究字面的整齐性和音调的明亮感。唐代英才辈出的诗人们,几乎每一个都能在清纯的诗情和几近桎牿的格律的碰撞中,吟成几首流传后世的好诗。然而,既然格律已近乎桎锆,纵是最伟大的天才,也无法把所有的诗篇都写得那么完美。杜甫是使唐诗的形式美最终迷失在层峦叠嶂中的伟大的诗人。杜甫让世间如梦如幻地领略到唐诗的形式无与伦比的朦陇美意。杜甫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他是非凡的。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都以他的诗篇为金科玉律。然而,历史自有静观的明眸。杜甫赖以名垂千古的最终是他的新乐府“三吏”“三别”,他的《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然而,带着镣拷,怎么能跳好所有的舞蹈?一首被誉为“千古七律压轴之作”的《登高》,终因他追求四联对仗,而不免“气竭意尽”。这是唐诗失之于完美的悲衰,但这并非是伟大诗人的悲衰。晚年入蜀后的杜甫写出的打破了韵律的如《春水生》《江畔独步寻花》那些诗篇,至少与他许多真气弥漫的杰出律诗相映成辉。

③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数以万计的唐人诗篇,真正流传于口碑的,不过三百。后世家喻户晓,更多的是唐人瑰丽多姿的零落诗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因为谋篇之难能,往往是先成句,尔后凑合成篇,也因此唐诗佳句多于佳篇。一如雾中之星光,朦胧间,只见斑斑点点,隐隐绰绰。

④唐诗的形式美在朦胧中迷失,而唐诗秀色可餐、光可鉴人的字面美,则在朦胧中生成。中国传统文化最神秘的源头,恐怕是它独特的汉字。独特的汉字天生是灵犀一点,只可意会。由它直接产生的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真可说是上溯远古,下接千载。以至当代抽象为其精灵的现代艺术,似乎也是滥觞于它,而似乎最美的书法艺术又多是书录唐诗的柞品。这不难,让人想到,汉字甚至不须阅读,便有一种让人在视觉上获得愉悦的字面美。汉字经过富有灵性的选择、组合,能让人望而生情,可歌可泣。而唐诗的字面美,达到的是几乎空前绝后、出神入化的境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朱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信手拈来这两首唐诗,不须细读,不求甚解,单从字面所洋溢出米的朦胧美意,便是千盅酒,万朵花。

⑤红尘无涯,万象朦胧,蒙蒙迷雾中偶现得一线天光,自然更见娇妍。而娇妍无比的唐诗,至今低回不去的正是红尘的朦胧美意。它是青青竹林间的一个浣纱女,它是胡天飞雪中的两行马蹄痕,它是碧水中嫣然而出的一支芙蓉,它是月夜里凄然而泊的一叶独舟。万里悲秋,百年多病,是为咏史;半壁日出,千里江陵,是为纪游。而尤为管领千秋的,是唐诗中参尽的人间真禅。三春晕,明月光,自发悲,斑马鸣,生死,离合,荣辱,悲欢,凄美之至,伤感之至,潇洒之至,淋漓之至。道千秋人之未道,歌千秋人之未歌。这一娇妍的天光,让红尘更见其朦胧,至美至真。

4.赞美诗词的句子

绿阴 宋 姚勉 红满芳蹊绿满丛,未须惆怅怨东风。

绿阴正耐经秋看,不比花才十日红。 绿阴 宋 汪莘 绿阴窗底蔚蓝光,习习清风入座凉。

五月人间同此意,故知彭泽到羲皇。 绿阴 宋 苏?s 佳木丰交午荫稠,门阑青草没阶头。

道人洗净筝琶耳,睡起一声黄栗留。 绿阴 宋 舒岳祥 絮尽花空碧涨当,幅巾藜杖度前林。

提壶有我烦三请,拼与长瓶卧绿阴。 绿阴 宋 舒岳祥 野色蒙茸翠羽盖,山光澹荡碧油幢。

午烟时引煎茶灶,晓雾还沾读易窗。 隐映掷金莺点点,分明藉玉鹭双双。

莫疑蛇动杯中影,一笑开襟钓大江。 绿萍 宋 吕徽之 密密绵绵满草堂,不容红日下沧浪。

却因风扫沾泥土,燕子衔来上画梁。 绿阴 宋 顾逢 夏木千重裹,春无迹可窥。

静如云聚处,动似雨来时。 坐对清相逼,行吟暑不知。

幽禽啼复歇,难认着巢枝。 绿阴 宋 陈著 风枝雨叶渐成阴,扫退浮红浪紫尘。

惭我老苍留本色,安排晚景见新春。 句 宋 朱翌 四野绿回春补阙,乱山尘净雨修容。

句 宋 周月船 紧去门前栽柳树,逢春先绿向阳枝。 句 宋 赵不敌 春山是处箨龙新,不似清凉绿笋珍。

句 宋 张顺之 暗绿不遮春去路,乱红翻作雨来天。 句 宋 许景迂 野店青辟户,春船绿涨篙。

句 宋 王琪 疾风甚雨青春老,瘦马疲牛绿野深。 句 宋 梅询 鹤楼试望晴霞断,鹦渚行吟绿蕙春。

句 宋 李宗谔 一溪晓绿浮鸂?,万树春红叫杜鹃。 句 宋 李孚 宫柳不知兴废事,春来还是绿纤纤。

句 宋 王安石 浓绿万枝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 喜迁莺 宋 无名氏 芳春天晓。

听绿树、数声如簧莺巧。 失调名 宋 黄庭坚 旧家杨柳依依绿,长锁春来庭院。

四言诗 现代 ** 春草碧色,春水绿波。 送君延安,快如之何! 。

5.赞美古诗的句子

中国素称「诗的国度」.这不仅是因为中国诗歌源远流长,诗人和作品流派林立,数量众多,而且诗歌在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中一向占有特别和显着的地位.中国的诗歌是中华文化宝库中异彩纷呈的奇葩,诗文化深刻、生动地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诗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民族的精神与心灵史,也是文化的主要形态之一.中国文学历经3000多年不曾中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学之一,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最璀璨的部分.在文学的三个基本门类--诗歌、散文和叙事文学中,中国传统文学在诗歌和散文方面成就尤为辉煌.没有第一首诗,只有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是现实主义的作品.。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