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首宋词 带翻译 带赏析一剪梅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 玉簟(dian)秋:指时至深秋,精美的竹席已嫌清冷。 【简析】 此词最精彩的是歇拍:"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相比起来,范词较平实,李词较灵活,她以"眉头:、"心头"对举,以"才下"、"却上"相应,便形成一条动荡起伏的感情流波。 然而红花需有绿叶相扶,没有前文的铺垫烘托,这三句不可能如此精彩 雨霖铃 柳永(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是简洁的分析方法) 柳永仕途失意,四处飘泊。这首词就是他离汴京、前往浙江时“留别所欢”的作品。 词以悲秋景色为衬托,抒写与所欢难以割舍的离情。上片写送别的情景,深刻而细致地 表现话别的场面。 下片写设想中的别后情景,表现了双方深挚的感情。全词如行云流水, 写尽了人间离愁别恨。 词人以白描手法写景、状物、叙事、抒情。感情真挚,词风哀婉。 赏析 。.. 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 词中,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景,下片主要写别后情景。 全词起伏跌宕,声情双绘,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 2.20首短一些的宋词+译文+赏析李清照《点绛唇•寂寞深闺》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翻译: 我孤独地待在闺房里,心中愁绪千丝万缕,叹惜春去,只因那点点滴滴的打花风雨,斜倚阑干,前前后后,只是已没了当时的那般情绪,我思念的人儿,你在何处?春色里连天的芳草,却不见归来路上的你【赏析】 这是一首借伤春写离恨的闺怨词。 全词情词并胜,神韵悠然,层层深入揭示了抒情女主人公心中无限愁情。 首先词人将“一寸”柔肠与“千缕”愁思相提并论,使人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仿佛她愁肠欲断,再也承受不住。 “惜春”两句,不复直言其愁,却在“惜春春去”的矛盾中展现女子的心理活动。淅沥的雨声催逼着落红,也催逼着春天归去的脚步。 唯一能给深闺女子一点慰藉的春花也凋落了,那催花的雨滴只留下几声空洞的回响。惜春,惜花,也正是惜青春、惜年华的写照。 下片写凭阑远望。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倚阑”表示人物心情悒郁无聊。 这里词人在“倚”这个动词后面缀以“遍”字,活画出一深闺女子百无聊赖的烦闷苦恼。下句中又以“只是”与“倚遍”相呼应,衬托出因愁苦而造成的“无情绪”,这就有力地表现了愁情深重,无法排解。 结尾处,遥问“人何处”,点明凭阑远望的目的,同时也暗示了“柔肠一寸愁千缕”、“只是无情绪”的根本原因。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安排了一个有问无答的布局,却转笔追随着女子的视线去描绘那望不到尽头的萋萋芳草,正顺着良人归来时所必经的道路蔓延开去,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天边。 然而望到尽头,唯见“连天芳草”,不见良人踪影。这首词写出了让人肝肠寸断的千缕浓愁:寂寞愁、伤春愁,伤别愁以及盼归愁。 结尾“望断”二字写尽盼归不能的愁苦,此时感情已积聚至最高峰,全词达到高潮。江南春——寇准 波渺渺,柳依依。 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江南春尽离肠断,萍满汀洲人未归。 译文 碧波浩渺,垂柳依依,芳草边绵的远处斜横着几间茅屋,斜日余辉的映照中又飞舞着片片杏花。而天边始终没有出现女主人公所盼望的丈夫之归舟。 赏析 南朝梁柳恽《江南曲》曰:“汀洲采白苹,日暖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返,春华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寇莱公对此诗似乎特有所爱,在他的诗词中一再化用其意。如所作《夜度娘》诗曰:“烟波渺渺一千里,白苹香散东风起。 日暮汀洲一望时,柔情不断如春水。”题下自注云:“追思柳恽汀洲之咏,尚有余妍,因书一绝。” 这首词,也明显地由柳恽汀洲诗化出,写女子怀人之情。 此词以清丽宛转、柔美多情的笔触,以景起,以情结,以景寄情,情景交融,抒写了女子怀人伤春的情愫。 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评此词云:“观此语意,疑若优柔无断者;至其端委庙堂,决澶渊之策,其气锐然,奋仁者之勇,全与此诗意不相类。盖人之难知也如此! 起首四句勾勒出一幅江南暮春图景:一泓春水,烟波渺渺,岸边杨柳,柔条飘飘。 那绵绵不尽的萋萋芳草蔓伸到遥远的天涯。夕阳映照下,孤零零的村落阒寂无人,只见纷纷凋谢的杏花飘飞满地。 以上四句含有丰富的意蕴和情思。“波渺渺”,水悠悠,含有佳人望穿秋水的深情。 “柳依依”,使人触目伤怀,想起当年长亭惜别之时。“孤村”句说明主人公心情之孤寂,“斜阳”句则包含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凄凉和感伤。 结拍两句承前面写景的层层渲染铺垫,直抒胸臆,情深意挚,将女主人公的离愁抒写得淋漓尽致,使人感觉到她的青春年华正在孤寂落寞的漫长等待中流逝。踏莎行·春暮——寇准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 画堂人静雨蒙蒙, 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冥冥,菱花尘满慵将照。 倚楼无语欲消魂, 长空暗淡连芳草。 翻译:春色将尽,莺声燕语渐渐不闻,满地落花堆积,稀疏的青梅斜挂枝头,眼见着春残夏初了。 蒙蒙细雨中,一个消瘦的女子静静独立在画阁外,眼前的屏风半掩着厅堂,惟见缕缕沉香从屏后袅袅散来,更添了几分幽幽的心事。遥想当年,我们依依惜别时的深情约定啊。 如今一别经年,远方的他依然杳无音讯,可晓得我这份断肠的思念么。妆奁久未开,菱饰尘灰满,眼下竟然连照镜的心都懒了。 只是落寞地倚在栏杆上,心下纵万语千言,却又向谁人说起?惟有无语凝噎,暗自销魂罢了。天空灰蒙蒙的,黯然地衔着绵绵不尽的芳草,一如我的思念赏析:这首词即景写闺情,上片描绘暮春季节,微雨濛濛,寂寥无人的景象。 下片写两地音书隔绝,闺中人倚楼远望,只见芳草连天,阴云蔽空,心中更觉忧郁愁苦。词风婉丽凄恻,清新典雅。 木兰花——钱维演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 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变成衰晚,鸾鉴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尊, 今日芳尊惟恐浅。 [译文] 城墙上到处传来鸟语,春水拍打着岸堤。芳草与绿杨相衬,如此美景年复一年何日终止?景色越美,我心中越愁肠百转,伤心流泪。 我也感觉到自己渐渐意志萎靡,对镜自照,更加吃惊,眼见自己迅速变老。往年多病而有愿意。 3.20首短一些的宋词+译文+赏析李清照《点绛唇•寂寞深闺》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翻译: 我孤独地待在闺房里,心中愁绪千丝万缕,叹惜春去,只因那点点滴滴的打花风雨,斜倚阑干,前前后后,只是已没了当时的那般情绪,我思念的人儿,你在何处?春色里连天的芳草,却不见归来路上的你 【赏析】 这是一首借伤春写离恨的闺怨词。 全词情词并胜,神韵悠然,层层深入揭示了抒情女主人公心中无限愁情。 首先词人将“一寸”柔肠与“千缕”愁思相提并论,使人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仿佛她愁肠欲断,再也承受不住。 “惜春”两句,不复直言其愁,却在“惜春春去”的矛盾中展现女子的心理活动。淅沥的雨声催逼着落红,也催逼着春天归去的脚步。 唯一能给深闺女子一点慰藉的春花也凋落了,那催花的雨滴只留下几声空洞的回响。惜春,惜花,也正是惜青春、惜年华的写照。 下片写凭阑远望。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倚阑”表示人物心情悒郁无聊。 这里词人在“倚”这个动词后面缀以“遍”字,活画出一深闺女子百无聊赖的烦闷苦恼。下句中又以“只是”与“倚遍”相呼应,衬托出因愁苦而造成的“无情绪”,这就有力地表现了愁情深重,无法排解。 结尾处,遥问“人何处”,点明凭阑远望的目的,同时也暗示了“柔肠一寸愁千缕”、“只是无情绪”的根本原因。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安排了一个有问无答的布局,却转笔追随着女子的视线去描绘那望不到尽头的萋萋芳草,正顺着良人归来时所必经的道路蔓延开去,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天边。 然而望到尽头,唯见“连天芳草”,不见良人踪影。这首词写出了让人肝肠寸断的千缕浓愁:寂寞愁、伤春愁,伤别愁以及盼归愁。 结尾“望断”二字写尽盼归不能的愁苦,此时感情已积聚至最高峰,全词达到高潮。江南春——寇准 波渺渺,柳依依。 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江南春尽离肠断,萍满汀洲人未归。 译文 碧波浩渺,垂柳依依,芳草边绵的远处斜横着几间茅屋,斜日余辉的映照中又飞舞着片片杏花。而天边始终没有出现女主人公所盼望的丈夫之归舟。 赏析 南朝梁柳恽《江南曲》曰:“汀洲采白苹,日暖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返,春华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寇莱公对此诗似乎特有所爱,在他的诗词中一再化用其意。如所作《夜度娘》诗曰:“烟波渺渺一千里,白苹香散东风起。 日暮汀洲一望时,柔情不断如春水。”题下自注云:“追思柳恽汀洲之咏,尚有余妍,因书一绝。” 这首词,也明显地由柳恽汀洲诗化出,写女子怀人之情。 此词以清丽宛转、柔美多情的笔触,以景起,以情结,以景寄情,情景交融,抒写了女子怀人伤春的情愫。 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评此词云:“观此语意,疑若优柔无断者;至其端委庙堂,决澶渊之策,其气锐然,奋仁者之勇,全与此诗意不相类。盖人之难知也如此! 起首四句勾勒出一幅江南暮春图景:一泓春水,烟波渺渺,岸边杨柳,柔条飘飘。 那绵绵不尽的萋萋芳草蔓伸到遥远的天涯。夕阳映照下,孤零零的村落阒寂无人,只见纷纷凋谢的杏花飘飞满地。 以上四句含有丰富的意蕴和情思。“波渺渺”,水悠悠,含有佳人望穿秋水的深情。 “柳依依”,使人触目伤怀,想起当年长亭惜别之时。“孤村”句说明主人公心情之孤寂,“斜阳”句则包含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凄凉和感伤。 结拍两句承前面写景的层层渲染铺垫,直抒胸臆,情深意挚,将女主人公的离愁抒写得淋漓尽致,使人感觉到她的青春年华正在孤寂落寞的漫长等待中流逝。踏莎行·春暮——寇准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 画堂人静雨蒙蒙, 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冥冥,菱花尘满慵将照。 倚楼无语欲消魂, 长空暗淡连芳草。 翻译:春色将尽,莺声燕语渐渐不闻,满地落花堆积,稀疏的青梅斜挂枝头,眼见着春残夏初了。 蒙蒙细雨中,一个消瘦的女子静静独立在画阁外,眼前的屏风半掩着厅堂,惟见缕缕沉香从屏后袅袅散来,更添了几分幽幽的心事。遥想当年,我们依依惜别时的深情约定啊。 如今一别经年,远方的他依然杳无音讯,可晓得我这份断肠的思念么。妆奁久未开,菱饰尘灰满,眼下竟然连照镜的心都懒了。 只是落寞地倚在栏杆上,心下纵万语千言,却又向谁人说起?惟有无语凝噎,暗自销魂罢了。天空灰蒙蒙的,黯然地衔着绵绵不尽的芳草,一如我的思念 赏析:这首词即景写闺情,上片描绘暮春季节,微雨濛濛,寂寥无人的景象。 下片写两地 音书隔绝,闺中人倚楼远望,只见芳草连天,阴云蔽空,心中更觉忧郁愁苦。词风婉丽 凄恻,清新典雅。 木兰花——钱维演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 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变成衰晚,鸾鉴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尊, 今日芳尊惟恐浅。 [译文] 城墙上到处传来鸟语,春水拍打着岸堤。芳草与绿杨相衬,如此美景年复一年何日终止?景色越美,我心中越愁肠百转,伤心流泪。 我也感觉到自己渐渐意志萎靡,对镜自照,更加吃惊,眼见自己迅速变老。往年多病而有愿意饮酒,如。 4.求宋词小令精选(字比较少的那种)及翻译10首(只要要全文翻译不菩萨蛮 张先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醉垂鞭 张先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青门引 张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池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 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清乐平 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清乐平 晏殊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采桑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诉衷情 欧阳修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一剪梅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5.宋词+翻译+超短+5篇1.忆秦娥 ·李白 马箫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 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 汉家陵阙。? 父母且不顾, 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 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翻译玉箫的声音悲凉呜咽,秦娥从梦中惊醒时,秦家的楼上正挂着一弦明月。 秦家楼上的下弦月,每一年桥边青青的柳色,都印染着灞陵桥上的凄怆离别。2、木兰花春风只在园西畔,荠菜花繁蝴蝶乱。 冰池睛绿照还空,香径落红吹已断。 竟长翻恨游丝短,尽日相思罗带缓。 宝奁如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 翻译暮春的风光只在庭园的西边,荠菜花开得正好,蝴蝶也飞来飞去忙乱着。冰清澄澈的池塘一汪碧绿。 香径上的花儿已经落尽,就连落在小路上的花瓣也被风吹得老远。我的相思太深,竟怨摇曳的游丝太短。 整日里为相思煎熬,以致体瘦而衣带渐渐松缓。打开梳妆镜,镜如明月,不会骗人,镜中的人容颜已憔悴,等明日君归来看镜,亲自看一看我憔悴的容颜,便知我的一片深情。 6.宋词加翻译晏殊《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柳永《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其中的名句“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构成了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所提的治学三境,因此这三首词堪称宋词之经典。 7.求翻译一些宋词李煜---长相思 :这是一首秋怨词.一题邓肃作.若为李词,当属中期作品. 上片从山起.山一重两重,层峦叠嶂,就如同心中的相思层层叠叠,连绵不绝.山远天高望不到尽头,就如同相思无际无涯.而寒的不仅仅是烟雾深锁的水面,更是思人的心情.相思日久,已到暮秋,枫叶正红,而红不过相思之苦. 下片从花起.花开花谢,相思经年,边塞的大雁也高飞还故乡,而远去的人却还没有回来,相比塞雁之还,离人之苦更甚.远人不归,便只好任那风月闭于于帘外.人静帘闲,而不静不闲的,是心中无穷无尽的思念之情.帘闲而心乱. 这阕小词,以景状情.在词人笔下,远山,烟水,枫叶,菊花,塞雁,共同构建了一个清冷的深秋.在这样的深秋中,相思之情就越发的寂寞幽怨.词中的远人,也许指的就是入宋不归的弟弟从善. 柳永----蝶恋花 : 这是一首怀人词。 上阕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伫倚危楼风细细","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 "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但始料未及,"伫倚"的结果却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 接着,"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 "无言"二字,若有万千思绪。 下阕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 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开阖动荡,颇具波澜。 结穴"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贺裳《皱水轩词筌》认为韦庄《思帝乡》中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疑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诸句,是"作决绝语而妙"者;而此词的末二句乃本乎韦词,不过"气加婉矣"。 其实,冯延已《鹊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镜里不辞朱颜瘦",虽然语较颓唐,亦属其类。后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大概正是柳永的这两句词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 王琪-----望江南 :这首咏月词,借景抒怀,托物言情:夜月的圆缺不休,象征人事的聚散无常;嫦娥的形象寄寓深沉而痛切的离愁,写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 全词写景生动,体物精微,意境悠远,含蓄蕴藉。 起句“江南月,清夜满西楼”,写一个天朗气清的秋夜,明亮的月光洒满了西楼。 “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月升月落,月圆月缺,不知重复了多少次。 上句写天上月,云堆散开之时,圆月如冰鉴(镜)高悬天宇;下句写江中月,浪花绽放深处,缺月似玉钩沉落江心。前句“鉴”写月圆,后句“钩”写月缺;“冰吐鉴”、“玉沉钩”,句式新颖别致。 本应是“冰鉴”、“玉钩”为词,作者以动词“吐”、“沉”隔开名词词组“冰鉴”、“玉钩”,这样冰、玉状月色的皎洁;鉴、钩描明月的形态,不仅句式有顿挫峭拨之妙,而且词意上也颇具匠心。上片结句“圆缺几时休”,既承接收拢了前两句,又以月圆月缺何时了的感慨,十分自然地开启了下片。 下片首句“星汉迥,风露入新秋”,写斗转星移,银河迢迢,不觉又是金风玉露的新秋。“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 月中丹桂四时不谢,虽然它不会因秋而凋零;但月中嫦娥离群索居,在无休止的孤寂的生活中,肯定体验到了离别的痛苦。素娥,嫦娥之别称。 丹桂,神话传说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斫之,树创随合(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结句“天上共悠悠”,道出了人间离人和天上嫦娥,都为月缺人分离、月圆人未圆而黯然神伤。 悠悠,忧思绵远的样子。一个“共”字,收到了“一石击双鸟”的艺术效果。 这首咏月词,留给读者的回味是深长悠远的。那清丽潇洒、简约含蓄的风致,确乎是人们难以忘怀的。 柳永----曲玉管 :此词抒写了羁旅中的怀旧伤离情绪。词的第一叠写眼前所见,第二叠写所思之人,又将此平列的两段情景交织起来,使其成为有内联系的双头。 此词首句化用梁柳恽的名句第一叠“陇首”三句,是当前景物和情况。“云飞”、“日晚”,隐含下“凭阑久”。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陇首,犹言山头。 云、日、烟波、皆凭阑所见,而有远近方分。“一望”是一眼望过去,由近及远,由实而虚,千里关河,可见而不尽可见,逼出“忍凝眸”三字,极写对景怀人、不堪久望之意。 此段五句都是写景,却仅用“忍凝眸”三字,极写对景怀人、不堪久望之意。此段五句都是写景,用“忍凝眸”三字,便将内心活动全部贯注到上写景物之中,做到了情景交融。 第二叠则反过来,先写情,后写景。“杳杳”三句,接上“忍凝眸”来。 “杳杳神京”,写所思之人。 8.唐诗宋词鉴赏推荐,要有有注释,鉴赏,翻译〔双调〕沉醉东风送 别关汉卿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 手执着饯行杯,眼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好去者望前程万里!”〔前调〕杭 州 景关汉卿〔一枝花〕普天下锦绣乡,环海内风流地。大元朝新附国,亡宋家旧华夷。 水秀山奇,一到处堪游戏,这答儿忒富贵。满城中绣幕风帘,一哄地人烟凑集。 〔梁州第七〕百十里街衢整齐,万余家楼阁参差,并无半答儿闲田地。松轩竹径,药圃花蹊,茶园稻陌,竹坞梅溪。 一陀儿一句诗题,一步儿一扇屏帏。西盐场便似一带琼瑶,吴山色千叠翡翠。 兀良,望钱塘江万顷玻璃。更有清溪、绿水,画船儿来往闲游戏。 浙江亭紧相对,相对着险岭高峰长怪石,堪羡堪题。〔尾〕家家掩映渠流水,楼阁峥嵘出翠微,遥望西湖暮山势。 看了这壁,觑了那壁,纵有丹青下不得笔。〔越调〕天净沙秋 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双调〕折桂令叹 世马致远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 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越调〕天净沙春白朴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双调〕庆东原叹 世白朴忘忧草,含笑花,劝君及早冠宜挂。那里也能言陆贾?那里也良谋子牙?那里也豪气张华?千古是非心,一夕渔樵话。 〔双调〕水仙子次 韵张可久蝇头老子五千言,鹤背扬州十万钱,白云两袖吟魂健。赋庄生秋水篇,布袍宽风月无边。 名不上琼林殿,梦不到金谷园,海上神仙。〔中吕〕卖花声怀 古张可久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越调〕寨儿令忆 鉴 湖张可久画鼓鸣,紫箫声,记年年贺家湖上景。 竞渡人争,载酒船行,罗绮越王城。风风雨雨清明,莺莺燕燕关情。 柳擎和泪眼,花坠断肠英。望海亭,何处越山青。 〔双调〕清江引有感乔吉相思瘦因人间阻,只隔墙儿住。笔尖和露珠,花瓣题诗句,倩衔泥燕儿将过去。 〔南吕〕玉交枝恬 退乔吉溪山一派,接松径寒云绿苔。萧萧五柳疏篱寨,撒金钱菊正开。 先生拂袖归去来,将军战马今何在?急跳出风波大海,作个烟霞逸客翠竹斋,薜荔阶,强似五侯宅。这一条青穗绦,傲杀你黄金带。 再不著父母忧,再不还儿孙债。险也啊拜将台!〔双调〕水仙子寻 梅乔吉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 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 淡月昏黄。〔双调〕折桂令梦 中 作郑光祖半窗幽梦微茫,歌罢钱塘,赋罢高唐。 风入罗帏,爽入疏棂,月照纱窗。缥缈见梨花淡妆,依稀闻兰麝余香。 唤起思量,待不思量,怎不思量!〔双调〕沉醉东风闲 居卢挚雨过分畦种瓜,旱时引水浇麻。共几个田舍翁,说几句庄家话。 瓦盆边浊酒生涯,醉里乾坤大,任他高柳清风睡煞。〔越调〕凭阑人寄 征 衣姚燧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别 情王德信〔十二月〕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 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尧民歌〕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今春,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正宫〕鹦鹉曲(二首)冯子振农 夫 渴 雨年年牛背扶梨住,近日最懊恼杀农父。 稻苗肥恰待抽花,渴熬青天雷雨。恨残霞不近人情,截断玉虹南去。 望人间三尺甘霖,看一片闲云起处。〔双调〕庆东原即 景张养浩鹤立花边玉,莺啼树杪弦。 喜沙鸥也解相留恋。一个冲开锦川,一个啼残翠烟,一个飞上青天。 诗句欲成时,满地云撩乱。〔中吕〕山坡羊潼 关 怀 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双调〕折桂令题 金 山 寺赵禹圭长江浩浩西来。 水面云山,山上楼台。山水相辉,楼台相映,天与安排。 诗句就云山动色,酒杯倾天地忘怀。醉眼睁开,遥望蓬莱,一半烟遮,一半云埋。 〔仙吕〕醉中天西 湖 春 感刘致花木相思树,禽鸟折枝图。水底双双比目鱼,岸上鸳鸯户。 一步步金镶翠铺。世间好处,休没寻思,典卖了西湖。 〔双调〕折挂令咏 史阿鲁威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中吕〕普天乐江 头 秋 行赵善庆稻■肥,蒹葭秀。黄添篱落,绿淡汀洲。 木叶空,山容瘦。沙鸟翻风知潮侯,望烟江万顷沈秋。 半竿落日,一声过雁,几处危楼。〔双调〕殿前欢秋薛昂夫洞箫歌,问当年赤壁乐如何,比西湖画舫争些个?一样烟波,有吟人景便多。 四海诗名播,千载谁酬和?知他是东坡让我,我让东坡?〔双调〕水仙子夜 雨徐再思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双调〕折桂令怀 古查德卿问从来谁是英雄?一个农夫,一个渔翁。 晦迹南阳,栖知东海,一。 9.长一点的宋词 要翻译,翻译最好意译,优美点儿的呀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诗意: 我常常记起有一次在溪边的亭子里游赏,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因为喝得大醉而不知道回家的路。尽情的游乐过后,天黑往回划船,却错误地划进了荷花深处。抢着划呀,划呀,却惊动了满滩正在栖息的水鸟,成群地从水面飞起。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诗意: 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于是就问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只对我说:“海棠花依旧如故”。我听后立即加以纠正:你知道吗,你知道吗?海棠花不是“依旧”,应该是绿叶多了红花少了。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gé),低绮(qǐ)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诗意: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 在是什么年代了。 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像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 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 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亮转动,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夜深时,月光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重重不能 安眠的人。月亮既圆,便不应有恨了,但为什么常常要趁着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遇到阴、晴、圆、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只愿我们都健康和常在,虽然远离千里,却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 望采纳O(∩_∩)O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