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古柏行

1.唐诗《古柏行》带注音版本

《古柏行》

作者:杜甫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年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剪伐谁能送。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

志士幽人草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2.三首80首唐诗外的唐诗

古柏行 杜甫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杂诗.近寒食雨草萋萋 无名氏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山石 韩愈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蹋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3.古柏行的作品鉴赏

这首诗借古柏以自咏怀抱,正意全在未一段,此诗对偶句特多,凡押三韵,每韵八句,自成段落,格式与《洗兵马》极相似。

全诗比兴为体,一贯到底;咏物兴怀,浑然一体。句句写柏,句句喻人。

言在柏,而意在人。前八联十六句通过对古柏的赞誉,表现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抒发了自己愿意像诸葛武侯一样报效朝廷的理想。

在这里,句句写古柏,句句喻诸葛,句句又隐含着诗人自己。古柏的高大坚强,雄劲飞动,古朴厚重,正是诗人敬仰的武侯的品格,也是诗人对自己才华的心肯。

在杜甫看来,诸葛武侯之所以能够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建立不朽功业,是因为君臣相知、相济。“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这看似写景、叙事,实在抒情,是在背后抒发自己不能为当时朝廷理解重用,满腹的学问不能发挥,难以报效朝廷的感叹。

如果说前八联还只是在赞赏武侯的同时暗含着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悲哀和感叹,那么后四联八句则在曲尽体物之妙的基础上直抒胸臆,将古柏与自己紧紧连在一起,句句写古柏,又句句写自己,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材大难用的愤慨。以大厦将倾暗喻国家的危机,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

然而大木重于丘山,万牛都因不能拉动而回首去看,暗指国家危亡之际贤能却得不到任用,这与武侯和刘备的君臣际会正是天壤之别。诗人感叹自己虽然像古柏一样朴实无华,不以花叶之美炫俗,英采自然外露,使世人惊异,愿意不辞剪伐,陈力于庙堂,但没有人能把它送去。

古柏心苦,却不免为蝼蚁所伤;柏叶余香,乃为鸾凤所喜。而自己的怀才不遇正是像这古柏一样。

诗人最后终于发出了“古来材大难为用”的浩叹。诗的前六句为第一段,以古柏兴起,赞其高大,君臣际会。

“云来”十句为第二段,由夔州古柏,想到成都先主庙的古柏,其中“落落”两句,既写树,又写人,树人相融。“大厦”八句为第三段,因物及人,大发感想。

最后一句语意双关,抒发诗人宏图不展的怨愤和大材不为用之感慨。 《潜溪诗眼》:形似之语,盖出于诗人之赋……激昂之语,盖出于诗人之兴。

……余游武侯庙,然后知《古柏诗》所谓“柯如青铜根如石”,信然,决不可改,此乃形似之语。“霜皮溜雨四十围……月出寒通雪山白”,此激昂之语,不如此,则不见柏之大也。

文章固多端,警策往往在此两体耳。《苕溪渔隐丛话》:《学林新编》云:《古柏行》曰:“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沈存中《笔谈》云:“无乃太细长?”某案:子美《潼关吏》诗曰:“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岂有万丈城耶?姑言其高。

“四十围”、“二千尺”者,亦姑言其高且大也。诗人之言当如此。

《唐诗镜》:稍带俚趣,力大可观。《杜臆》:成都、夔府各有孔明祠,祠前各有古柏……公平生极赞孔明,盖有窃比之思。

孔明材大而不尽其用,公尝自比稷、契,材似孔明而人莫用之;故篇终而结以“材大难为用”,此作诗本意,而发兴于柏耳。……雪山在成都,因“寒通雪山”遂想到锦城,其落脉如此。

而“先主”、“武侯”又根“君臣际会”来……成都之柏在郊原,故云“盘踞得地”;然以“孤高”而多“烈风”,则与夔同也。故“扶持”二句,合言两处之柏,而实借以赞孔明之材与“神明通”、与“造化合”也。

《诗辩坻》:《古柏行》,起六句莽莽疏直,故以“云来气接巫峡长”二语承之。《唐宋诗醇》:情深文明,眼空笔老,千载而下,如闻太息之声。

《唐诗别裁》:中间时有整句,与《洗兵马》篇同格。大木寓栋梁意,人人有之。

从君臣际会着笔,方见精采。《读杜心解》:首段用直起法,是夔柏正文。

四实拈,四咏叹……中段,追昔忆今,以彼形此,文势摇摆……末段,因咏古柏,显出自负气概,暗与“君臣际会”反对。“不露文章”,写得身分高;“未辞剪伐”写得意思曲……“容蝼蚁”,媒孽何伤;“宿鸾凤”,德辉交映:俱为“志士幽人”写照。

结语一吐本旨,而“材大”两字,仍与“古柏”双关。《杜诗镜铨》:恰是孔明庙柏,增多少斤两(“扶持自是”二句下)。

入后寄托遥深,极沉郁顿挫之致(“不露文章”二句下)。《昭昧詹言》:起四句以叙为写……“君臣”四句,夹议夹写,他人必将“云来”二句接在“二千尺”下;看他一倒,便令人迷,与《骢马》“卿家”二句同。

……“忆昨”句是宕笔,一开拓势,礼己之所见。“扶持”二句顿挫住。

“大厦”句换气,突峰起棱,忽借入双写。“志士”二句另一意,推开作收,凄凉沈痛,此似左氏、公羊、太史公文法。

《十八家诗钞》:张云:淋漓变动,开阖排奡,而其气尤为雄劲。

4.西阁夜 杜甫 古诗鉴赏

-‍恍惚寒山暮,逶迤白雾昏。山虚风落石,楼静月侵门。

击柝可怜子,无衣何处村。时危关百虑,盗贼尔犹存。

作品赏析

恍惚寒江暮①,透迤白雾昏。山虚风落石②,楼静月侵门。击柝可怜子③无衣何处村④。时危关百虑⑤,盗贼尔犹存。

(上四夜景,下四感时。首联,(,)

初夜景色,就江上言。次联,夜中闻见,就山上言。击柝无衣,皆离乱所致,故有盗贼之慨。【黄注】夕阳渐隐,故曰恍惚。白雾横拖,故曰透迤。有一“虚”字,方见“落”字之妙。有一“静”字,方见“侵”字之妙。《杜臆》:“尔犹存”,尔字新异,是深憾语,亦是唤醒语。)

①《老子》:“恍兮惚兮。”②梁元帝诗:“山虚和铙管。”贺若弼诗:“更鼓卧闻风落石。”③《易》:“重门击柝。④《诗》:“无衣无褐。”⑤鲍照诗:“时危见臣节。”《易》:“一致而百虑。”

5.带有柏字的古诗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柏舟》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青青陵上柏》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鄘风·柏舟》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古柏行》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三峡》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蜀相》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佳人》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满江红·咏竹》

千年独鹤两三声,飞下岩前一枝柏。——《秋夜山居二首》

吹我庭前柏树枝。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持,冰霜历尽心不移。——《北风吹》

孰知其不合兮,若竹柏之异心。——《初放》

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老夫采玉歌》

旧爱柏梁台,新宠昭阳殿。——《长门怨》

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消残翠。——《 冬夕》

6.唐诗300首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

唐朝(618年—907年)二百九十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首。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

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

(原序作:“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

目录 唐诗三百首 卷一 五言古诗 感遇之一 卷一 五言古诗 感遇之二 卷一 五言古诗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卷一 五言古诗 月下独酌 卷一 五言古诗 春思 卷一 五言古诗 望岳 卷一 五言古诗 赠卫八处士 卷一 五言古诗 佳人 卷一 五言古诗 梦李白之一 卷一 五言古诗 梦李白之二 卷一 五言古诗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卷一 五言古诗 送别 卷一 五言古诗 青溪 卷一 五言古诗 渭川田家 卷一 五言古诗 西施咏 卷一 五言古诗 秋登兰山寄张五 卷一 五言古诗 夏日南亭怀辛大 卷一 五言古诗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卷一 五言古诗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卷一 五言古诗 寻西山隐者不遇 卷一 五言古诗 春泛若耶溪 卷一 五言古诗 宿王昌龄隐居 卷一 五言古诗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卷一 五言古诗 贼退示官吏 卷一 五言古诗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卷一 五言古诗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卷一 五言古诗 寄全椒山中道士 卷一 五言古诗 长安遇冯著 卷一 五言古诗 夕次盱眙县 卷一 五言古诗 东郊 卷一 五言古诗 送杨氏女 卷一 五言古诗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卷一 五言古诗 溪居 卷一 五言古诗 塞上曲 卷一 五言古诗 塞下曲 卷一 五言古诗 关山月 卷一 五言古诗 子夜吴歌 卷一 五言古诗 长干行 卷一 五言古诗 烈女操 卷一 五言古诗 游子吟 卷二 七言古诗 登幽州台歌 卷二 七言古诗 古意 卷二 七言古诗 送陈章甫 卷二 七言古诗 琴歌 卷二 七言古诗 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 卷二 七言古诗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卷二 七言古诗 夜归鹿门歌 卷二 七言古诗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卷二 七言古诗 梦游天姥吟留别 卷二 七言古诗 金陵酒肆留别 卷二 七言古诗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卷二 七言古诗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卷二 七言古诗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卷二 七言古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卷二 七言古诗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卷二 七言古诗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卷二 七言古诗 寄韩谏议注 卷二 七言古诗 古柏行 卷三 七言古诗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卷三 七言古诗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卷三 七言古诗 山石 卷三 七言古诗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卷三 七言古诗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卷三 七言古诗 石鼓歌 卷三 七言古诗 渔翁 卷三 七言古诗 长恨歌 卷三 七言古诗 琵琶行并序 卷三 七言古诗 韩碑 卷四 七言乐府 燕歌行 卷四 七言乐府 古从军行 卷四 七言乐府 洛阳女儿行 卷四 七言乐府 老将行 卷四 七言乐府 桃源行 卷四 七言乐府 蜀道难 卷四 七言乐府 长相思之一 卷四 七言乐府 长相思之二 卷四 七言乐府 行路难 卷四 七言乐府 将进酒 卷四 七言乐府 兵车行 卷四 七言乐府 丽人行 卷四 七言乐府 哀江头 卷四 七言乐府 哀王孙 卷五 五言律诗 经鲁祭孔子而叹之 卷五 五言律诗 望月怀远 卷五 五言律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卷五 五言律诗 在狱咏蝉(并序) 卷五 五言律诗 和晋陵路丞早春游望 卷五 五言律诗 杂诗 卷五 五言律诗 题大庾岭北驿 卷五 五言律诗 次北固山下 卷五 五言律诗 破山寺后禅院 卷五 五言律诗 寄左省杜拾遗 卷五 五言律诗 赠孟浩然 卷五 五言律诗 渡荆门送别 卷五 五言律诗 送友人 卷五 五言律诗 听蜀僧浚弹琴 卷五 五言律诗 夜泊牛渚怀古 卷五 五言律诗 春望 卷五 五言律诗 月夜 卷五 五言律诗 春宿左省 卷五 五言律诗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

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卷五 五言律诗 月夜忆舍弟 卷五 五言律诗 天末怀李白 卷五 五言律诗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卷五 五言律诗 别房太尉墓 卷五 五言律诗 旅夜书怀 卷五 五言律诗 登岳阳楼 卷五 五言律诗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卷五 五言律诗 山居秋暝 卷五 五言律诗 归嵩山作 卷五 五言律诗 终南山 卷五 五言律诗 酬张少府 卷五 五言律诗 过香积寺 卷五 五言律诗 送梓州李使君 卷五 五言律诗 汉江临眺 卷五 五言律诗 终南别业 卷五 五言律诗 临洞庭赠张丞相 卷五 五言律诗 与诸子登岘山 卷五 五言律诗 宴梅道士山房 卷五 五言律诗 岁暮归南山 卷五 五言律诗 过故人庄 卷五 五言律诗 秦中寄远上人 卷五 五言律诗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卷五 五言律诗 留别王维 卷五 五言律诗 早寒有怀 卷五 五言律诗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卷五 五言律诗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卷五 五言律诗 饯别王十一南游 卷五 五言律诗 寻南溪常道士 卷五 五言律诗 新年作 卷五 五言律诗 送僧归日本 卷五 五言律诗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卷五 五言律诗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卷五 五言律诗 赋得暮雨送李曹 卷五 五言律诗 酬程近秋夜即事见赠 卷五 五言律诗 阙题 卷五 五言律诗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卷五 五言律诗 送李端 卷五 五言律诗 喜见外弟又言别 卷五 五言律诗 云。

7.古诗的题目是谜底的谜语

闺中入镜影成双(唐诗目一)佳人系心三日画中人(唐诗目一)春思愚者,咸待之(唐诗目一)感遇暮作吴宫妃(唐诗目二)佳人、溪居

念奴娇(唐诗目二)佳人,长相思

筑舍若耶边(唐诗目一)溪居春至田野间(唐诗目一)东郊帐后杆前隐兵阵(唐诗目一)长干行

三月泛舟去(唐诗目)桃源行

红边调动边子(唐诗目一)兵车行受困峰顶三十天(唐诗目)关山月泛舟夜半闻咏诗(唐诗目)游子吟花红叶绿蜂蝶来(唐诗目)丹青引枯竹前头明月挂(唐诗目一)古柏行仙人隐居于岩下(唐诗目一)山石三更绛仙曲犹唱(唐诗目一)子夜吴歌

送别宴上唱一曲(唐诗目一)燕歌行

莫嫌旧日云中守(唐诗目一)老将行 行军三十里(唐诗目一)旅宿

跟着陈大师走(唐诗目一)古从军行

三更叶飘零,心系意中人(唐诗目一)春思客起吟诗一首(唐诗目一)西施咏万里赠矛佳人来(唐诗目一)送杨氏女成双成对方约会(唐诗目一)独不见 眼前有景道不得(二字唐诗目二)登楼,无题

8.要唐诗300首

唐诗三百首

按姓名排序

积雨辋川庄作 作者: 王维 [七言律诗]

赠郭给事 作者: 王维 [七言律诗]

蜀相 作者: 杜甫 [七言律诗]

客至 作者: 杜甫 [七言律诗]

野望 作者: 杜甫 [七言律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作者: 杜甫 [七言律诗]

登高 作者: 杜甫 [七言律诗]

登楼 作者: 杜甫 [七言律诗]

宿府 作者: 杜甫 [七言律诗]

阁夜 作者: 杜甫 [七言律诗]

咏怀古迹五首 作者: 杜甫 [七言律诗]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作者: 刘长卿 [七言律诗]

长沙过贾谊宅 作者: 刘长卿 [七言律诗]

自夏口至鹦鹉洲望岳阳寄元中丞 作者: 刘长卿 [七言律诗]

赠阙下裴舍人 作者: 钱起 [七言律诗]

寄李儋元锡 作者: 韦应物 [七言律诗]

同题仙游观 作者: 韩? [七言律诗]

春思 作者: 皇甫冉 [七言律诗]

晚次鄂州 作者: 卢纶 [七言律诗]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作者: 柳宗元 [七言律诗]

西塞山怀古 作者: 刘禹锡 [七言律诗]

遣悲怀三首 作者: 元稹 [七言律诗]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 作者: 白居易 [七言律诗]

锦瑟 作者: 李商隐 [七言律诗]

无题 作者: 李商隐 [七言律诗]

隋宫 作者: 李商隐 [七言律诗]

无题二首 作者: 李商隐 [七言律诗]

筹笔驿 作者: 李商隐 [七言律诗]

无题 作者: 李商隐 [七言律诗]

春雨 作者: 李商隐 [七言律诗]

无题二首 作者: 李商隐 [七言律诗]

利州南渡 作者: 温庭筠 [七言律诗]

苏武庙 作者: 温庭筠 [七言律诗]

宫词 作者: 薛逢 [七言律诗]

贫女 作者: 秦韬玉 [五言绝句]

鹿柴 作者: 王维 [五言绝句]

竹里馆 作者: 王维 [五言绝句]

送别 作者: 王维 [五言绝句]

相思 作者: 王维 [五言绝句]

杂诗 作者: 王维 [五言绝句]

送崔九 作者: 裴迪 [五言绝句]

终南望余雪 作者: 祖咏 [五言绝句]

宿建德江 作者: 孟浩然 [五言绝句]

春晓 作者: 孟浩然 [五言绝句]

静夜思 作者: 李白 [五言绝句]

怨情 作者: 李白 [五言绝句]

八阵图 作者: 杜甫 [五言绝句]

登鹳鹊楼 作者: 王之涣 [五言绝句]

送灵澈 作者: 刘长卿 [五言绝句]

弹琴 作者: 刘长卿 [五言绝句]

第 页 共7页

9.关于松柏的古诗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柏

【作者】李德裕 【朝代】唐代

闻有三株树,惟应秘阆风。

珊瑚不生叶,朱草又无丛。

未若凌云柏,常能终岁红。

晨霞与落日,相照在岩中

1、应有山神长守护。松风时为扫埃尘。

2、为草当作兰,为本当作松。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3、穿松渡双涧,宫殿五峰围。

4、长松落落,卉木蒙蒙。

5、草木秋死,松柏独存。

6、苍苍松桧阴,晓日露西岭。

7、天寿畏不永,烧金希长年。积土培枯根,自谓松柏坚。南陌试腰褭,西楼歌婵娟。岂知蔓草中,日日开夜泉。

8、岁暮一为别,江湖聊自宽。且无人事处,谁谓客行难。郢曲怜公子,吴州忆伯鸾。苍苍远山际,松柏独宜寒。

9、松间石上定僧寒,夜半犹溪水声急。

10、松风吹茵露,翠湿香袅袅。

11、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12、蜀魄关关花雨深,送师冲雨到江浔。不能更折江头柳,自有青青松柏心。

13、岂不罗凝寒,松柏有本性。

14、莫以手中琼,言邀世上名。莫以山中迹,久向人间行。松柏有霜操,风泉无俗声。应怜枯朽质,惊此别离情。

15、落尽最高处,始知松柏青。

16、两廊诸岳色,九里乱松声。

17、兰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

18、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茂松矣。

19、愿君子长松,慎勿作桃李。

20、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21、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

22、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