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沟的诗句

1.关于九寨沟的诗句和名言

四面山峦回峰映 一潭碧水狭口流 还有《九寨沟组诗》 文/王九城(男,1970年7月生于山东莱阳。

1989年开始发表诗歌,散文。1994年出版散文诗集《祝福年年》。

现为西安某杂志社编辑) 1.在通往九寨的路上 消瘦的路,接管了我渐轻的躯体 一直向上。用雪峰的手挽住 云的腰带,用天空的目光俯视 路的重叠 岷江之水没有片刻的停歇,向 遥远的目的地奔流 远离了心灵,远离了 多彩、纯净的海子 被阳光染红脸蛋的少女,背负的是 石头内部的水晶,还是 没有开光的神秘咒语。

致礼 来自每个游客的感动 深厚的藏歌在耳边鼓响 稀薄的氧足够了呼吸 鹰的盘旋、啄食,让云朵的花纹 愈加斑斓 太阳艰难地驻足 牦牛轻松地找到 贫乏的冬虫夏草 一声轻咳痛切心肺 随便一片泥土就能 长出木头的房子 远来的稻米慢慢适应 缺氧的硬度 在这条通往九寨的路上 我到达了一个 许多人穷其一生 也达不到的高度 2.暮冬的九寨 当路边的雪温暖视线 我听到了流水的倾诉 那千年的呼唤 向内心深处一步步逼近 路,更加曲拐 一座座山峰扑面而来 从缺氧的高度进入腹地 从现代进入原始,瞬间 我忘记了自己的存在 接近夜的篝火 跳起狂放的锅庄 有火就有火热的心 有舞就有舞动的灵魂 跌跃的瀑布,能否唤醒 水中安息的凤凰 透明的风,可能舞起 峰顶沉睡的巨龙 在这童话的世界里 我看到了古老的村寨 在那古老的村寨里 有一把我失落的藏刀 3.九寨归来去藏民家中做客 远远地看到母系之鹰 盘旋在落日的山顶 五彩的经幡 诉说着风的虔诚 圣山闪耀着不老的光芒 路边遍布着伏地的身影 鲜血的苦难 隐进了苍凉的牧歌 雪白的哈达递出 吉祥如意的问候 藏家的豪情等待在 煮沸的酥油茶中 火炉映红了女孩的脸庞 青稞酒弹天弹地 弹入我凡俗的心中 一妻多夫的传说 扯动了我痛的神经 置于头顶的诵经 净化了我蒙尘的行程 从神奇的天堂归来 从童话里走进凝重 这里的人我称做兄弟姐妹 这里的画面更象是我的梦境 4.走过深秋的九寨沟 在这片被天空和火焰温暖的水域 湛蓝的水中倒映着冰雪的桂冠 和云的华服 透明的鱼在千年的民谣里长大 背负的藏刀因久远的失落 日渐暗淡了光芒 红叶的火映亮了九寨沟的秋天 流动着的经霜的诗句等待着 熟悉的脚步叩响通往天堂之门 风,传来远方虔诚的祈祷 飘荡在经幡上的藏字真经 洗涤了灵魂中散落的灰尘 被牛角统领的众水 在石头与天空之间传递着 清澈的信息 生命,被一道澄明的佛光打开 篝火激起的舞蹈 涌出骨头里原始的躁动 无数的鸟翅拍打着梦幻 白天鹅迷惑了水的波光 银质的音乐充满了不老的智慧 走过深秋的九寨沟 所有的生灵都会 比来时干净 个人简介:王九城,九寨沟组诗 文/王九城 1.在通往九寨的路上 消瘦的路,接管了我渐轻的躯体 一直向上。用雪峰的手挽住 云的腰带,用天空的目光俯视 路的重叠 岷江之水没有片刻的停歇,向 遥远的目的地奔流 远离了心灵,远离了 多彩、纯净的海子 被阳光染红脸蛋的少女,背负的是 石头内部的水晶,还是 没有开光的神秘咒语。

致礼 来自每个游客的感动 深厚的藏歌在耳边鼓响 稀薄的氧足够了呼吸 鹰的盘旋、啄食,让云朵的花纹 愈加斑斓 太阳艰难地驻足 牦牛轻松地找到 贫乏的冬虫夏草 一声轻咳痛切心肺 随便一片泥土就能 长出木头的房子 远来的稻米慢慢适应 缺氧的硬度 在这条通往九寨的路上 我到达了一个 许多人穷其一生 也达不到的高度 2.暮冬的九寨 当路边的雪温暖视线 我听到了流水的倾诉 那千年的呼唤 向内心深处一步步逼近 路,更加曲拐 一座座山峰扑面而来 从缺氧的高度进入腹地 从现代进入原始,瞬间 我忘记了自己的存在 接近夜的篝火 跳起狂放的锅庄 有火就有火热的心 有舞就有舞动的灵魂 跌跃的瀑布,能否唤醒 水中安息的凤凰 透明的风,可能舞起 峰顶沉睡的巨龙 在这童话的世界里 我看到了古老的村寨 在那古老的村寨里 有一把我失落的藏刀 3.九寨归来去藏民家中做客 远远地看到母系之鹰 盘旋在落日的山顶 五彩的经幡 诉说着风的虔诚 圣山闪耀着不老的光芒 路边遍布着伏地的身影 鲜血的苦难 隐进了苍凉的牧歌 雪白的哈达递出 吉祥如意的问候 藏家的豪情等待在 煮沸的酥油茶中 火炉映红了女孩的脸庞 青稞酒弹天弹地 弹入我凡俗的心中 一妻多夫的传说 扯动了我痛的神经 置于头顶的诵经 净化了我蒙尘的行程 从神奇的天堂归来 从童话里走进凝重 这里的人我称做兄弟姐妹 这里的画面更象是我的梦境 4.走过深秋的九寨沟 在这片被天空和火焰温暖的水域 湛蓝的水中倒映着冰雪的桂冠 和云的华服 透明的鱼在千年的民谣里长大 背负的藏刀因久远的失落 日渐暗淡了光芒 红叶的火映亮了九寨沟的秋天 流动着的经霜的诗句等待着 熟悉的脚步叩响通往天堂之门 风,传来远方虔诚的祈祷 飘荡在经幡上的藏字真经 洗涤了灵魂中散落的灰尘 被牛角统领的众水 在石头与天空之间传递着 清澈的信息 生命,被一道澄明的佛光打开 篝火激起的舞蹈 涌出骨头里原始的躁动 无数的鸟翅拍打着梦幻 白天鹅迷惑了水的波光 银质的音乐充满了不老的智慧 走过深秋的九寨沟 所有的生灵都会 比来时干净。

2.关于九塞沟的诗句

形容九寨沟的诗句

1、

瑶池本是在人间,堪笑凡夫安学仙。

有路天堂通九寨,此中仙境任盘旋。

2、

细数珍珠百十潭,流云在水近茅庵。

一沟浓烈松林翠,满眼清幽宝石蓝。

幸好山深无佛诵,适逢客众有诗谈。

境佳本属文人辈,留取华章赚点颔。

3、

四面山峦回峰映 一潭碧水狭口流。

4、

蜀山自古称峨眉,峨眉哪比九寨奇?

碧湖相连群瀑叠,水光山色仙境开。

5、

金秋访九寨,红叶胜花开。碧海泛五彩,风雪舞剑岩。

四顾皆仙界,一步一徘徊。挥手暂相别,相约又重来。

3.描写九寨沟山水的诗句

《野望》: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4.描写九寨沟的句子

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点。

人口18万多,全市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旅游服务业次之,敦煌因曾经的辉煌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敦煌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接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东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

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属暖温带气候。

年降雨量只有39.9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2400毫米。日照充分,无霜期长。

在这个群山拥抱的天然小盆地中,党河雪水滋润着肥田沃土,绿树浓荫挡住了黑风黄沙;粮棉旱涝保收,瓜果四季飘香;沙漠奇观神秘莫测,戈壁幻海光怪陆离;文化遗存举世闻名,人才辈出……美丽的敦煌,是块富饶、神奇、诱人的土地。“敦,大也;煌,盛也。”

盛大辉煌的敦煌九寨沟瀑布句子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原部落战争失败后被迁徙到河西的三苗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以狩猎为主,开始掌握了原始的农业生产技术。

敦煌地区曾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的石刀、石斧和陶器、铜器。夏、商、周时期,敦煌属古瓜州的范围,有三苗的后裔,当时叫羌戎族的在此地游牧定居。

敦煌地区发现游牧民族留下的许多描写九寨沟瀑布的句子至今历历在目。战国和秦时,敦煌一带居住着大月氏、乌孙人和塞种人。

以后,大月氏强盛起来,兼并了原来的羌戎。战国末期,大月氏人赶走乌孙人、塞种人,独占敦煌直到秦末汉初。

敦煌历经了汉风唐雨的洗礼,文化灿烂,古迹遍布,有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等主要历史文化景观。莫高窟又名敦煌石窟,素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保留了十个朝代、历经千年的洞窟492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000多座。

题材多取自佛教故事,也有反映当时的民俗、耕织、狩猎、婚丧、节日欢乐等的壁画。这些壁画彩塑技艺精湛无双,被公认为是“九寨沟门票文明的曙光”、世界佛教艺术的宝库。

宋宁宗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元太祖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漠北各部族,成立了强大的部落联盟。1227年,蒙古大军灭西夏,攻克沙州等地,河西地区归元朝所有。

此后,升敦煌为沙州路,九寨沟甘肃行中书省。后升为沙州总管府。

元朝远征西方,必经敦煌。当时瓜、沙二州屯兵济济,营寨栉比,屯垦农兵遍布党河、疏勒河流域。

敦煌一度呈现出经济文化繁荣的景象,和西域的贸易更加频繁。著名旅行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就是这一时期途经敦煌漫游到中原各地。

元朝统治者也崇信佛教。莫高窟的开凿得以延续。

现存元代洞窟约10个。自元朝以后,千里河西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彩。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为扫除元残部,派宋国公冯胜率兵三路平定河西获胜,修筑了嘉峪关明长城,重修了肃州城。明王朝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防卫,设置了关西七卫。

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在敦煌设沙州卫。后吐鲁番攻破九寨沟,敦煌面临威胁。

明王朝又在沙州古城设置罕东左卫。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敦煌被吐鲁番占领。

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明王朝下令闭锁嘉峪关,将关西平民迁徙关内,废弃了瓜、沙二州。此后二百年敦煌旷无建置,成为“风播楼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别一天”的荒漠之地了。

清康熙后期,清王朝渐次收复了嘉峪关外的广大地区。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在敦煌建立沙州卫,并开始从甘肃各地移民2400户到敦煌垦荒定居,同时又迁吐鲁番、罗布泊大批兵民于沙州一带。

雍正末,沙州已有耕地10万余亩,引党河水分10渠灌溉,农业得到很快的恢复和描写九寨沟瀑布句子,形成河西走廊西部的戈壁绿洲。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改沙州卫升敦煌县,隶属安西直属州,直至辛亥革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敦煌一直是县府所在地。

1987年经**批准撤县设立敦煌市。1986年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敦煌,历经沧桑,几度盛衰,步覆蹒跚地走过了近五千年漫长曲折的里程。悠久历史孕育的敦煌灿烂的古代文化,使敦煌依然辉煌;那遍地的文物遗迹、浩繁的典籍文献、精美的石窟艺术、神秘的奇山异水……使这座古城流光溢彩,使戈壁绿洲越发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就像一块青翠欲滴的翡翠镶嵌在金黄色的大漠上,更加美丽,更加辉煌。

5.描写黄陂景里沟的诗句

词作家苏昉先生创作的《梦泊黄陂湖》

凤台秋月,青帘渔火,

一叶帆影从我的梦中划过。

故乡的湖水荡着碧波,

青山依旧,是我的爱恋寄托。

黄陂夏莲,钟鼓晨暮,

一首渔歌在我的心中唱着。

故乡的土地深情宽厚,

芦花村落,把我的思念慰留。

那根欸乃的老桨,

拨动往事一段温馨的忧愁,

妹子她站在桥头向我招手。

走不出故乡,就梦泊在黄陂湖,

一杯浓浓的乡情不醉不休。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