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哪些关于棉花的古诗关于棉花的古诗有: 1、《棉花》 银光点染兆年丰,万顷星摇似雪融. 素裹群芳谁竞暖,轻身入被蔽时穷. 2、《棉花》 迎风袅袅笑年丰,玉蕾轻舒乐自融. 不与东皇成侣伴,羞随百卉殁春穷. 3、《棉花》 惯经风雨到秋丰,挚意拳拳爱意融. 虽是冰清无雅味,却同稼穑杜灾穷. 4、《棉花》 金秋玉立喜田丰,一片冰心自暖融. 莫道花开如雪海,人间有我免寒穷. 5、《棉花》 迎阳万顷又新丰,朵朵娇如白玉融. 唯伴香衾投雅抱,不随黄叶入孤穷. 6、《棉花》 经霜灿漫玉棉丰,素影流云相映融. 纵遇狂风犹傲首,不教白絮落污穷. 2.描写“棉花”的古诗1、《潮惠道中》【宋】刘克庄 春深绝不见妍华, 极目黄茅际白沙。 几树半天红似染, 居人云是木棉花。 2、《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唐】白居易 水波文袄造新成,绫软绵匀温复轻。 晨兴好拥向阳坐,晚出宜披蹋雪行。 鹤氅毳疏无实事,木棉花冷得虚名。 宴安往往叹侵夜,卧稳昏昏睡到明。 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 3、《竹枝》【唐】皇甫松 槟榔花发鹧鸪啼,雄飞烟瘴雌亦飞。 木棉花尽荔支垂,千花万花待郎归。 芙蓉并蒂一心连,花侵槅子眼应穿。 筵中蜡烛泪珠红,合欢桃核两人同。 斜江风起动横波,劈开莲子苦心多。 山头桃花谷底杏,两花窈窕遥相映。 4、《李卫公》【唐】李商隐 绛纱弟子音尘绝,鸾镜佳人旧会稀。 今日致身歌舞地,木棉花暖鹧鸪飞。 5、《燕台四首·夏》【唐】李商隐 前阁雨帘愁不卷,后堂芳树阴阴见。 石城景物类黄泉,夜半行郎空柘弹。 绫扇唤风阊阖天,轻帷翠幕波渊旋。 蜀魂寂寞有伴未,几夜瘴花开木棉。 桂宫留影光难取,嫣薰兰破轻轻语。 直教银汉堕怀中,未遣星妃镇来去。 浊水清波何异源,济河水清黄河浑。 安得薄雾起缃裙,手接云輧呼太君。 3.有哪些关于棉花的古诗关于棉花的古诗有: 1、《棉花》 银光点染兆年丰,万顷星摇似雪融. 素裹群芳谁竞暖,轻身入被蔽时穷. 2、《棉花》 迎风袅袅笑年丰,玉蕾轻舒乐自融. 不与东皇成侣伴,羞随百卉殁春穷. 3、《棉花》 惯经风雨到秋丰,挚意拳拳爱意融. 虽是冰清无雅味,却同稼穑杜灾穷. 4、《棉花》 金秋玉立喜田丰,一片冰心自暖融. 莫道花开如雪海,人间有我免寒穷. 5、《棉花》 迎阳万顷又新丰,朵朵娇如白玉融. 唯伴香衾投雅抱,不随黄叶入孤穷. 6、《棉花》 经霜灿漫玉棉丰,素影流云相映融. 纵遇狂风犹傲首,不教白絮落污穷。 4.关于“棉花”的诗句有哪些《咏棉花》——张志真 可织布来可纺纱,胜却蚕丝赛葛麻。 花开犹如雪皑皑,采棉更是景如画。 自然环保济世人,衣被棉絮暖天下。 华北新疆大棉田,沃野处处开奇葩。 《棉花与节气》——吴广深 清明谷雨紧相连,西北中原齐种棉; 立夏小满轻施肥,滋润幼苗壮棉田; 芒夏连暑勤追肥,促发棵来花铃现; 立秋处暑收获季,采摘归仓笑开颜。 《咏棉花》——左河水不恋虚名列夏花,洁身碧野布云霞。寒来舍子图宏志,飞雪冰冬暖万家。 《棉花》——叶千华 花开不为人赞美,花放不求谁闻香。只是献花送温暖,只是用花作衣裳。 《棉花与节气》——吴广深清明谷雨紧相连,西北中原齐种棉;立夏小满轻施肥,滋润幼苗壮棉田;芒夏连暑勤追肥,促发棵来花铃现;立秋处暑收获季,采摘归仓笑开颜。 5.哪位高才能告诉我有哪些经典古文及七言古诗中含有一个“棉”字的一、经典古文含有一个“棉”字的: ①“棉”字,古通“绵、绵、?”。 《小雅·绵蛮》二章:“绵蛮黄鸟,止于丘隅。”《毛传》:“绵蛮,小鸟貌。” 一说有文采的样子。《文选·景福殿赋》注引《韩诗·薛君章句》:“绵蛮,文貌。” 又一说:鸟鸣声。《集传》:“绵蛮,鸟声。 ” 注:1。当草本“棉花、棉布、棉桃”之“棉”字讲时,是唐代以后的事了。 “棉花”古产于印度,自唐代开始传入中国。2。 当木本讲之谓“木棉”,产于闽、广热地,高七八丈,春季开朱色花,状如山茶。 ②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三五:“凡高仰田,可棉可稻者,种棉二年,翻稻一年,即草根溃烂,土气肥厚,虫螟不生。 ” ③清·和邦额《夜谭随录·请仙》:“不知是人与否,但把其臂,如握棉絮,力又微弱”。 ④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山东起义清方档案》:“虽棉力不足匡时,而愚忱总期自效。” 注:“棉力”犹微力也。 ------------------- 二、七言古诗中含有一个“棉”字的: ①唐·张籍《送蜀客》 蜀客南行祭碧鸡,木棉花发锦江西。 山桥日晚行人少,树老无花僧白头。 ②唐·李商隐《李卫公》 绛纱弟子音尘绝,鸾镜佳人旧会稀。 今日致身歌舞地,木棉花暖鹧鸪飞。 ③元·成廷?《夜泊青蒲村》 荠菜登盘甘似蜜,芦花纫被暖如棉。 ④清·王?《木棉歌》 吉贝旧从海岛植,流入中华满阡陌。 故老相传号木棉,其功直与蚕丝匹。 注:“吉贝”树名,木棉植物,原产于东南亚海岛,后传入我国。“匹”相当。 ⑤清·陈章《和方宜田宫保木棉歌题其图》 岛夷卉服传自古,但闻仅有麻与苎。 木棉之名出高昌,赤花大树非其侣。 注:“岛夷”海岛的居民。 “卉”草。 “但”只。“其”指海岛居民。 ⑥清·钱大昕《木棉花歌》 木棉之花古未有,流传乃自林邑南。 高昌缅甸及南诏,移来交广雷琼儋。 桐身枫叶芙蓉蕊,秋来结实离相参。 同遭径尺修数丈,非杞非梓非?F楠。 崖州老姥年七十,卓椎双髻头鬖鬖。 传来上世种植法,至今立祠香茅庵。 注:“南诏”古国名。故地在今云南、四川、贵州一带。 “交、广、雷、琼、儋”均为古地名。在今两广、海南及越南北部。 “离”相并。“同遭”周遭。 “径尺”直径为一尺。“修”长。 “杞”树名,杞柳。“梓”树名。 “崖州”州名,今在海南省境内。 “姥(mǔ)”妇。 “鬖鬖(sān sān)”毛发下垂的样子。“立祠”建立祠堂。 ⑦清·丘逢甲《春日杂诗》 极目春城夕照中,落花飞絮木棉风。 绝无衣被苍生用,空负遮天作异红。 |